傍晚。
蘇兒和徐聞一迴來,就纏著張天問後麵內容。
蘇兒搖著張天的手,哀求道:“張天哥哥,那美猴王到底叫什麽名字?我要比同學們早知道,明天一早過去告訴他們。”
張天笑笑道:“那幾大部洲,天地之數你背下來了沒有?”
“噢……”蘇兒的臉色一下子垮了下來。
他們小孩子記不住,但對在場的先生和學子而言,記這些東西輕輕鬆鬆。
課後自然摘抄出來,讓學生帶迴去好好背誦。
若是其他神話知識,張天肯定不會這麽折磨學生。
但這些涉及到一些宏觀上的地理、天文知識,背了下來,基本上就知道整個地球的概況了。
這是一顆種子。
隨著這故事傳播出去,華夏能有望領先西方一步,認識世界、環遊世界。
從而打破幾千年來,都在中原地區打轉轉的曆史規律。
徐聞在一旁沒皮沒臉道:“嘻嘻,仙師,弟子記住了。你單獨講給弟子聽好不好?”
蘇兒原本拿著作業要出庭院去背,一聽這話也停了下來。
張天斜了徐聞一眼,道:“你是大人,又是秀才,作業豈能和蘇兒一樣?”
“那弟子要做什麽?”
“當然是準備科舉呀。為防你分心,這故事你就不要聽了,等科舉之後,自己找其他人講給你聽。”
“呃……”徐聞臉色一正,肅容道,“聽仙師講故事能夠放鬆身心,增長智慧,醍醐灌頂,令弟子文思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弟子豈能錯過?”
“我現在就和蘇兒一起去苦讀。”
“明天仙師開講,弟子肯定累得不能再累了,剛好聽仙師講故事放心身心。”
說著,拉著萬分不舍的蘇兒,去後院背書去了。
鐵東一看,這一大一小的在刻苦讀書。
自己可不能吃完晚飯,就迴房間裏躺平。
於是,也拿著大刀,在後院舞得虎虎生風。
幾乎同一情形,在臨安府數十個家庭裏發生。
那些小屁孩的父母,難得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刻苦,又是驚喜又是擔憂。
反倒勸孩子不急,先吃過飯了再慢慢背。
沒想到孩子先跟父母急了,道:爹、娘,莫要攔我,背不下來,明天就沒故事聽了。
很多父母拿過作業一看,見上麵寫的什麽部洲,天地之數,隻道是一些不知道的書本知識。
很多人一輩子也就生活在一二百公裏的範圍內。
知道大理、吐蕃、西遼、蒙古、南洋等地理知識的,已經是見聞廣闊了。
見孩子如此刻苦,自然對明德書院大為敬佩。
…………
與此同時,皇宮。
安佑帝案桌上收到了3份《西遊記》的第一迴內容。
一份是徐聞呈上來的。
另一份是傅瑾瑜通過祖父太常寺少卿傅文林轉呈。
還有一份是院長通過官員,轉送過來的。
安佑帝三份都粗略看了一遍,頓時感覺有些不對勁。
雖然故事情節沒什麽問題,三份都一致。
但在細節上,三份又有許多差異。
當時張天隻是適逢其會,隨便開講的,其他人也是隨便聽的。
自然不會很刻意地去記憶。
等到後麵想抄錄的時候,才發現有些細節已經記不起來了。
安佑帝將書卷往桌子上一扔,罵道:“混賬!三個人麵對麵聽張公子講話,居然記不住,牛頭不對馬嘴。”
“麵對麵尚且寫不清楚,將來若是讓他們去治學,寫史,那豈不是亂了套?!”
想了一下,道:“小卓子,你以徐聞這一份為主,將另外兩份差異之處抄下來,送到徐聞手裏。”
卓平頓時會意,道:“是,皇上。”
“迴頭我讓徐師兄問問仙師,請仙師指正。”
“嗯。”安佑帝很滿意,“對了,張公子講故事時,可有什麽異象?”
“這……,奴才今天一直在宮中,尚未聽說。”
“那你送抄書過去的時候,順便問問徐聞。”
“遵旨。”
張天在石家村“超度”石老太時,可是有佛陀念經,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的。
當時卓平混在人群之中,親眼所見。
安佑帝看過卓平寫的報告和畫的炭筆畫,一直很期待能夠親眼看到。
但他不敢開口讓張天給他表演,怕張天生氣,禦氣而去。
第二天早朝過後。
安佑帝單獨留下蔡丞相和史尚書,將張天的故事給他們看,指出其中抄錄的錯漏。
史尚書微笑道:“皇上,張公子微言大義,其中不知隱藏多少天機。抄錄的時候,確實不可錯漏。”
“不如,讓微臣去國子監,調2名過目不忘的學子前去聽講,事後各自抄錄,一一對照,可保萬無一失。”
“嗯,不錯。”安佑帝道,“但須嚴令國子監學子不得擅自說話,以免打擾張公子興致。”
“遵旨!”
國子監是南安朝的最高學府,匯聚天下英才,有各地舉薦進來讀書的天才。
能夠過目不忘的學子,雖然不多,但要找兩個出來,還是輕輕鬆鬆的。
蔡丞相在一旁暗自羨慕,又有些焦急。
他的名聲不好,國子監這等清流機構,自然不跟他同一路。
皇上為了製衡,也不會讓他插手培養未來的國家棟梁。
如今這份抄書的功勞,自然就落不到他名下了。
…………
第二天。
張天如約來到明德書院,象征性地抽查了幾位孩童的背誦,才開始繼續講故事。
發現後排的士子中,多了幾個陌生的臉孔。
有些人還準備好硬筆和本子,隨時記錄。
張天先是講菩提老祖給美猴王取了個“孫悟空”的名字,一眾小屁孩被吊了的胃口終於滿足了。
開始調皮起來,有自稱美猴王的,有自稱孫悟空的,甚至還有自提菩提老母的。
張天一笑,也不生氣,任由他們鬧。
等他們被先生訓誡之後,安靜下來,才繼續開講。
第二迴是孫悟空問菩提老祖,修煉什麽可得“長生”。
眾人一聽,“仙人”講“長生”,以為有什麽天地大秘,頓時氣都不敢透,生怕聽漏了。
張天見狀,心念一動。
順手加了一些後世的道家靜修吐納功法,如小周天功,瑜伽冥想唿吸法等。
都是一些後世經過普遍驗證,能夠修心養性,又簡單易學的修煉之法。
眾人一聽,心中大喜。
來了來了,果然來了,仙人當麵傳法了。
張天怕他們因為自己的“仙人”身份,在這些基礎之法上空耗時光。
還著重提醒了,這些功法隻可健身,不能成仙。
即使如此,大家都大為激動。
覺得這樣才合理,真正的成仙之法,豈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傳播開來。
得了這基礎修煉之法,已經是仙人大度了。
沒看到故事裏的菩提老祖,要傳孫悟空七十二變,都要敲三下腦袋,暗示他三更半夜來後門,確認悟空有慧根,方可傳授。
說不定,這些基礎功法,就是用來篩選有慧根之人的。
蘇兒和徐聞一迴來,就纏著張天問後麵內容。
蘇兒搖著張天的手,哀求道:“張天哥哥,那美猴王到底叫什麽名字?我要比同學們早知道,明天一早過去告訴他們。”
張天笑笑道:“那幾大部洲,天地之數你背下來了沒有?”
“噢……”蘇兒的臉色一下子垮了下來。
他們小孩子記不住,但對在場的先生和學子而言,記這些東西輕輕鬆鬆。
課後自然摘抄出來,讓學生帶迴去好好背誦。
若是其他神話知識,張天肯定不會這麽折磨學生。
但這些涉及到一些宏觀上的地理、天文知識,背了下來,基本上就知道整個地球的概況了。
這是一顆種子。
隨著這故事傳播出去,華夏能有望領先西方一步,認識世界、環遊世界。
從而打破幾千年來,都在中原地區打轉轉的曆史規律。
徐聞在一旁沒皮沒臉道:“嘻嘻,仙師,弟子記住了。你單獨講給弟子聽好不好?”
蘇兒原本拿著作業要出庭院去背,一聽這話也停了下來。
張天斜了徐聞一眼,道:“你是大人,又是秀才,作業豈能和蘇兒一樣?”
“那弟子要做什麽?”
“當然是準備科舉呀。為防你分心,這故事你就不要聽了,等科舉之後,自己找其他人講給你聽。”
“呃……”徐聞臉色一正,肅容道,“聽仙師講故事能夠放鬆身心,增長智慧,醍醐灌頂,令弟子文思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弟子豈能錯過?”
“我現在就和蘇兒一起去苦讀。”
“明天仙師開講,弟子肯定累得不能再累了,剛好聽仙師講故事放心身心。”
說著,拉著萬分不舍的蘇兒,去後院背書去了。
鐵東一看,這一大一小的在刻苦讀書。
自己可不能吃完晚飯,就迴房間裏躺平。
於是,也拿著大刀,在後院舞得虎虎生風。
幾乎同一情形,在臨安府數十個家庭裏發生。
那些小屁孩的父母,難得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刻苦,又是驚喜又是擔憂。
反倒勸孩子不急,先吃過飯了再慢慢背。
沒想到孩子先跟父母急了,道:爹、娘,莫要攔我,背不下來,明天就沒故事聽了。
很多父母拿過作業一看,見上麵寫的什麽部洲,天地之數,隻道是一些不知道的書本知識。
很多人一輩子也就生活在一二百公裏的範圍內。
知道大理、吐蕃、西遼、蒙古、南洋等地理知識的,已經是見聞廣闊了。
見孩子如此刻苦,自然對明德書院大為敬佩。
…………
與此同時,皇宮。
安佑帝案桌上收到了3份《西遊記》的第一迴內容。
一份是徐聞呈上來的。
另一份是傅瑾瑜通過祖父太常寺少卿傅文林轉呈。
還有一份是院長通過官員,轉送過來的。
安佑帝三份都粗略看了一遍,頓時感覺有些不對勁。
雖然故事情節沒什麽問題,三份都一致。
但在細節上,三份又有許多差異。
當時張天隻是適逢其會,隨便開講的,其他人也是隨便聽的。
自然不會很刻意地去記憶。
等到後麵想抄錄的時候,才發現有些細節已經記不起來了。
安佑帝將書卷往桌子上一扔,罵道:“混賬!三個人麵對麵聽張公子講話,居然記不住,牛頭不對馬嘴。”
“麵對麵尚且寫不清楚,將來若是讓他們去治學,寫史,那豈不是亂了套?!”
想了一下,道:“小卓子,你以徐聞這一份為主,將另外兩份差異之處抄下來,送到徐聞手裏。”
卓平頓時會意,道:“是,皇上。”
“迴頭我讓徐師兄問問仙師,請仙師指正。”
“嗯。”安佑帝很滿意,“對了,張公子講故事時,可有什麽異象?”
“這……,奴才今天一直在宮中,尚未聽說。”
“那你送抄書過去的時候,順便問問徐聞。”
“遵旨。”
張天在石家村“超度”石老太時,可是有佛陀念經,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的。
當時卓平混在人群之中,親眼所見。
安佑帝看過卓平寫的報告和畫的炭筆畫,一直很期待能夠親眼看到。
但他不敢開口讓張天給他表演,怕張天生氣,禦氣而去。
第二天早朝過後。
安佑帝單獨留下蔡丞相和史尚書,將張天的故事給他們看,指出其中抄錄的錯漏。
史尚書微笑道:“皇上,張公子微言大義,其中不知隱藏多少天機。抄錄的時候,確實不可錯漏。”
“不如,讓微臣去國子監,調2名過目不忘的學子前去聽講,事後各自抄錄,一一對照,可保萬無一失。”
“嗯,不錯。”安佑帝道,“但須嚴令國子監學子不得擅自說話,以免打擾張公子興致。”
“遵旨!”
國子監是南安朝的最高學府,匯聚天下英才,有各地舉薦進來讀書的天才。
能夠過目不忘的學子,雖然不多,但要找兩個出來,還是輕輕鬆鬆的。
蔡丞相在一旁暗自羨慕,又有些焦急。
他的名聲不好,國子監這等清流機構,自然不跟他同一路。
皇上為了製衡,也不會讓他插手培養未來的國家棟梁。
如今這份抄書的功勞,自然就落不到他名下了。
…………
第二天。
張天如約來到明德書院,象征性地抽查了幾位孩童的背誦,才開始繼續講故事。
發現後排的士子中,多了幾個陌生的臉孔。
有些人還準備好硬筆和本子,隨時記錄。
張天先是講菩提老祖給美猴王取了個“孫悟空”的名字,一眾小屁孩被吊了的胃口終於滿足了。
開始調皮起來,有自稱美猴王的,有自稱孫悟空的,甚至還有自提菩提老母的。
張天一笑,也不生氣,任由他們鬧。
等他們被先生訓誡之後,安靜下來,才繼續開講。
第二迴是孫悟空問菩提老祖,修煉什麽可得“長生”。
眾人一聽,“仙人”講“長生”,以為有什麽天地大秘,頓時氣都不敢透,生怕聽漏了。
張天見狀,心念一動。
順手加了一些後世的道家靜修吐納功法,如小周天功,瑜伽冥想唿吸法等。
都是一些後世經過普遍驗證,能夠修心養性,又簡單易學的修煉之法。
眾人一聽,心中大喜。
來了來了,果然來了,仙人當麵傳法了。
張天怕他們因為自己的“仙人”身份,在這些基礎之法上空耗時光。
還著重提醒了,這些功法隻可健身,不能成仙。
即使如此,大家都大為激動。
覺得這樣才合理,真正的成仙之法,豈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傳播開來。
得了這基礎修煉之法,已經是仙人大度了。
沒看到故事裏的菩提老祖,要傳孫悟空七十二變,都要敲三下腦袋,暗示他三更半夜來後門,確認悟空有慧根,方可傳授。
說不定,這些基礎功法,就是用來篩選有慧根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