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張天逛了一圈街,隨手買了些小吃帶迴家。
剛到張府大門前,就見徐聞、史尚書、卓平等人,身著正式朝服,候在門前。
張天問道:“可是皇帝有什麽事?”
史尚書上前一步,遞上一張帖子,肅容道:“皇上讓臣等過來送帖子,三天之後是吉日,宜出行、祈福。”
“請問上仙是否有空暇,皇上欲登門問對,請上仙賜言。”
張天微微皺眉:“有什麽事不能在朝廷上說?或者叫徐聞、卓平過來傳話?”
徐聞道:“仙師,此事事關國本,皇上堅持登門拜訪,方顯誠意。”
“好吧。到時候請皇帝過來吧。”
“是,仙師(上仙)。”
史尚書恭恭敬敬遞上拜帖。
張天接了過來,有些好奇這個時代的拜帖是什麽樣子,隨手翻了翻。
發現上麵除了日期時辰外,其他都是一些拍馬屁的客氣話,跟之前的聖旨差不多。
隻是,張天一時想不到皇帝有什麽事搞得這麽神秘。
還要擇黃道吉日才上門,不像是緊急的軍國大事。
三天後。
天剛亮,徐聞、卓平就過來張府對接。
隨即有大批的禁軍出動,形成一道防線,從宮門一直布置到張府。
百姓知道了,市也不開了,紛紛過來圍觀。
安佑帝治國溫和,百姓知道隻要自己不衝擊禁軍,圍觀也不會有事。
張天還時不時的出去逛逛街,有緣的話還能見上一兩麵。
皇帝可是一年也難得出一次宮門,百姓自然好奇。
聽說皇帝親自登門拜訪上仙,不知道又有什麽驚天大事發生。
禁軍大為緊張,生怕在自己守衛的路段發生什麽意外。
若是有人不長眼,衝撞了聖駕,那可是掉腦袋的大事。
一時間刀兵霍霍,嚴陣以待。
安佑帝擺著正式的儀仗,坐著馬車,帶領百官,從皇宮出來。
負責對接的禁軍和太監,不斷地有人來迴跑動,以確保儀式分毫不差。
等皇帝儀仗到了張府外麵,禁軍才鬆了口氣。
料想如今這天下,還沒人敢在仙人眼皮底下出手的。
張天見皇帝搞得這麽正式隆重,隻得配合一下。
正門大開,等皇帝儀仗到了門外,才從府裏走出來迎接皇帝。
營造出一副仙君和諧的景象。
安佑帝身著龍袍正裝,在卓平的扶持下,走下馬車。
來到大門前,深深一作揖,道:“朕代表安朝列祖列宗,代表天下萬民,前來請上仙賜言。”
張天伸出手輕扶,道:“皇帝有心了,請先進府詳談。”
“謝上仙。”
張天和安佑帝齊步進門。
後麵跟著史尚書、太常寺少卿傅文林、 大司農聞作民等一眾重臣。
還有幾個皇室宗老,年紀頗大,身著紫色蟒袍跟在後麵。
隨後是靖妃周容容,懷裏抱著一個一兩歲的小孩子。
進到府,客廳早已在之前的對接中布置好了。
安佑帝和張天坐在中間,周圍是幾個重臣和宗老。
上次在朝堂見到的起居郎,則在角落裏的一張小書桌,攤開書卷,磨墨靜候。
靖妃周容容抱著孩子,隔在一道屏風,坐在裏側。
張天見這陣容,心中猜想,難道皇帝想確立下一代繼承人,將靖妃的孩子定為太子?
靖妃不是皇後,生的孩子是安佑帝的長子,但不是嫡長子。
將來皇後如果生了兒子,按傳統,皇位是要傳給皇後的兒子的。
皇後張天見過,和安佑帝的年紀差不多,四十歲出頭了。
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有兒子的可能性已然不大。
如果皇後沒有兒子,其他貴妃也生有兒子的話,那可能就會起紛爭了。
難道皇帝想立靖妃的兒子為太子,一來以此來拉攏自己,二來也借自己的威望,給未來的太子加一道保險?
張天知道自己如今的地位,如果自己點頭,朝廷內外,無人不服。
就算後麵皇後再生有兒子,都無法更改結果了。
但靖妃的孩子才一兩歲,這未免太著急了些。
張天道:“皇帝有話,但說無妨。”
安佑帝肅容道:“自上仙降世,助安朝屢殲強敵,安朝國土已逾倍增,強敵畏仙威而不敢犯。”
“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得享太平盛世。”
“上仙又邀扁鵲、華佗二位醫仙降臨,為朕除疾治病,如今方有子嗣延續皇室香火。朕代表安朝皇室,感激不盡。”
“如今朝廷之內,百官齊心,各盡其職,大小官員得以各展其才。”
“朝廷之外,文興武治,此乃上仙恩賜之盛世。”
“安朝自太祖以來,日夜祭拜上天,不忘帝星之照耀,今承蒙上仙厚愛,受恩深重,無以為報。”
“唯願將此盛世長存於世,當使百姓銘記於心,世代傳承。”
“然世事無常,興衰更迭,千世百世之後,難免有變。”
“致使皇家香火斷絕,百姓流離失所,忘卻仙恩。”
“朕代表安朝皇家,天下百姓,拜問上仙:”
“如何才能保此盛世,春秋萬代,永世不衰?”
張天無語。
自己擔心的事情果然來了。
隻要自己在世間一天,從皇帝到百姓,肯定會想著法子求“仙緣”。
剛到朝廷之時,威望不足,皇帝敢當麵問能不能成仙。
自己明確表示“人間無仙”之後,皇帝的心思才稍稍收斂了些。
後來發生的一係列事情,讓張天的威嚴愈重。
連徐聞身為親傳弟子,都被張天明確告知不能成仙,皇帝及眾人想成仙的心思才淡了許多。
於是退而求其次,皇帝就改為求子嗣了。
等治好了皇帝的不育症,皇權有了傳承。
安佑帝終於開始琢磨著每個皇帝渴望的事情,希望皇權千秋萬世,永遠傳承下去。
這種事情,在此之前幾乎所有朝代都在探索,可惜都逃不過滅亡的下場。
安佑帝和百官、宗室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比漢、唐的皇帝更強更有智慧。
但安朝比漢唐有優勢的地方,就是有一位“真真正正”的仙人降臨凡間。
這種萬世之事,問長生久視的仙人,最為合適不過。
於是,才整出這麽一個隆重正式的儀式來問對。
見皇帝搞得這麽隆重正式,張天也不好用“笑而不語”來搪塞過去。
張天雙目微閉,瘋狂的搜索資料庫。
準備找一些說辭,來忽悠……咳……來解答安佑帝的疑問。
此時客廳人員眾多,遮擋了客廳不少光線。
張天眼睛的視網膜顯示器不斷閃爍的光芒,通過半閉的眼簾,隱隱透了出來。
一時間,整個大廳掉針可聞。
其實,在此之前,有不少親近的人已經看過張天眼睛的異樣,隻是不敢詢問。
大家都以為是仙人異相,或者是在施法。
此時見張天眼睛異狀,大家都在猜測,上仙可能在窺探時間長河,尋找那千秋萬世之法。
一如之前借用兩百年後的《三字經》那般。
過了良久,張天張開了雙眼。
眼裏的光芒一閃而過,恢複如常。
眾人越加敬畏和期待,不知上仙窺探時間長河,會帶來什麽樣的答案?
剛到張府大門前,就見徐聞、史尚書、卓平等人,身著正式朝服,候在門前。
張天問道:“可是皇帝有什麽事?”
史尚書上前一步,遞上一張帖子,肅容道:“皇上讓臣等過來送帖子,三天之後是吉日,宜出行、祈福。”
“請問上仙是否有空暇,皇上欲登門問對,請上仙賜言。”
張天微微皺眉:“有什麽事不能在朝廷上說?或者叫徐聞、卓平過來傳話?”
徐聞道:“仙師,此事事關國本,皇上堅持登門拜訪,方顯誠意。”
“好吧。到時候請皇帝過來吧。”
“是,仙師(上仙)。”
史尚書恭恭敬敬遞上拜帖。
張天接了過來,有些好奇這個時代的拜帖是什麽樣子,隨手翻了翻。
發現上麵除了日期時辰外,其他都是一些拍馬屁的客氣話,跟之前的聖旨差不多。
隻是,張天一時想不到皇帝有什麽事搞得這麽神秘。
還要擇黃道吉日才上門,不像是緊急的軍國大事。
三天後。
天剛亮,徐聞、卓平就過來張府對接。
隨即有大批的禁軍出動,形成一道防線,從宮門一直布置到張府。
百姓知道了,市也不開了,紛紛過來圍觀。
安佑帝治國溫和,百姓知道隻要自己不衝擊禁軍,圍觀也不會有事。
張天還時不時的出去逛逛街,有緣的話還能見上一兩麵。
皇帝可是一年也難得出一次宮門,百姓自然好奇。
聽說皇帝親自登門拜訪上仙,不知道又有什麽驚天大事發生。
禁軍大為緊張,生怕在自己守衛的路段發生什麽意外。
若是有人不長眼,衝撞了聖駕,那可是掉腦袋的大事。
一時間刀兵霍霍,嚴陣以待。
安佑帝擺著正式的儀仗,坐著馬車,帶領百官,從皇宮出來。
負責對接的禁軍和太監,不斷地有人來迴跑動,以確保儀式分毫不差。
等皇帝儀仗到了張府外麵,禁軍才鬆了口氣。
料想如今這天下,還沒人敢在仙人眼皮底下出手的。
張天見皇帝搞得這麽正式隆重,隻得配合一下。
正門大開,等皇帝儀仗到了門外,才從府裏走出來迎接皇帝。
營造出一副仙君和諧的景象。
安佑帝身著龍袍正裝,在卓平的扶持下,走下馬車。
來到大門前,深深一作揖,道:“朕代表安朝列祖列宗,代表天下萬民,前來請上仙賜言。”
張天伸出手輕扶,道:“皇帝有心了,請先進府詳談。”
“謝上仙。”
張天和安佑帝齊步進門。
後麵跟著史尚書、太常寺少卿傅文林、 大司農聞作民等一眾重臣。
還有幾個皇室宗老,年紀頗大,身著紫色蟒袍跟在後麵。
隨後是靖妃周容容,懷裏抱著一個一兩歲的小孩子。
進到府,客廳早已在之前的對接中布置好了。
安佑帝和張天坐在中間,周圍是幾個重臣和宗老。
上次在朝堂見到的起居郎,則在角落裏的一張小書桌,攤開書卷,磨墨靜候。
靖妃周容容抱著孩子,隔在一道屏風,坐在裏側。
張天見這陣容,心中猜想,難道皇帝想確立下一代繼承人,將靖妃的孩子定為太子?
靖妃不是皇後,生的孩子是安佑帝的長子,但不是嫡長子。
將來皇後如果生了兒子,按傳統,皇位是要傳給皇後的兒子的。
皇後張天見過,和安佑帝的年紀差不多,四十歲出頭了。
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有兒子的可能性已然不大。
如果皇後沒有兒子,其他貴妃也生有兒子的話,那可能就會起紛爭了。
難道皇帝想立靖妃的兒子為太子,一來以此來拉攏自己,二來也借自己的威望,給未來的太子加一道保險?
張天知道自己如今的地位,如果自己點頭,朝廷內外,無人不服。
就算後麵皇後再生有兒子,都無法更改結果了。
但靖妃的孩子才一兩歲,這未免太著急了些。
張天道:“皇帝有話,但說無妨。”
安佑帝肅容道:“自上仙降世,助安朝屢殲強敵,安朝國土已逾倍增,強敵畏仙威而不敢犯。”
“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得享太平盛世。”
“上仙又邀扁鵲、華佗二位醫仙降臨,為朕除疾治病,如今方有子嗣延續皇室香火。朕代表安朝皇室,感激不盡。”
“如今朝廷之內,百官齊心,各盡其職,大小官員得以各展其才。”
“朝廷之外,文興武治,此乃上仙恩賜之盛世。”
“安朝自太祖以來,日夜祭拜上天,不忘帝星之照耀,今承蒙上仙厚愛,受恩深重,無以為報。”
“唯願將此盛世長存於世,當使百姓銘記於心,世代傳承。”
“然世事無常,興衰更迭,千世百世之後,難免有變。”
“致使皇家香火斷絕,百姓流離失所,忘卻仙恩。”
“朕代表安朝皇家,天下百姓,拜問上仙:”
“如何才能保此盛世,春秋萬代,永世不衰?”
張天無語。
自己擔心的事情果然來了。
隻要自己在世間一天,從皇帝到百姓,肯定會想著法子求“仙緣”。
剛到朝廷之時,威望不足,皇帝敢當麵問能不能成仙。
自己明確表示“人間無仙”之後,皇帝的心思才稍稍收斂了些。
後來發生的一係列事情,讓張天的威嚴愈重。
連徐聞身為親傳弟子,都被張天明確告知不能成仙,皇帝及眾人想成仙的心思才淡了許多。
於是退而求其次,皇帝就改為求子嗣了。
等治好了皇帝的不育症,皇權有了傳承。
安佑帝終於開始琢磨著每個皇帝渴望的事情,希望皇權千秋萬世,永遠傳承下去。
這種事情,在此之前幾乎所有朝代都在探索,可惜都逃不過滅亡的下場。
安佑帝和百官、宗室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比漢、唐的皇帝更強更有智慧。
但安朝比漢唐有優勢的地方,就是有一位“真真正正”的仙人降臨凡間。
這種萬世之事,問長生久視的仙人,最為合適不過。
於是,才整出這麽一個隆重正式的儀式來問對。
見皇帝搞得這麽隆重正式,張天也不好用“笑而不語”來搪塞過去。
張天雙目微閉,瘋狂的搜索資料庫。
準備找一些說辭,來忽悠……咳……來解答安佑帝的疑問。
此時客廳人員眾多,遮擋了客廳不少光線。
張天眼睛的視網膜顯示器不斷閃爍的光芒,通過半閉的眼簾,隱隱透了出來。
一時間,整個大廳掉針可聞。
其實,在此之前,有不少親近的人已經看過張天眼睛的異樣,隻是不敢詢問。
大家都以為是仙人異相,或者是在施法。
此時見張天眼睛異狀,大家都在猜測,上仙可能在窺探時間長河,尋找那千秋萬世之法。
一如之前借用兩百年後的《三字經》那般。
過了良久,張天張開了雙眼。
眼裏的光芒一閃而過,恢複如常。
眾人越加敬畏和期待,不知上仙窺探時間長河,會帶來什麽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