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升上天,綁在氣球衛星後,就調整了一下九重天太陽能帆的角度。
從地麵看來,帝星仿佛消失了一般。
此行去岡仁波齊,張天另有安排,不想帝星在天上太耀眼。
氣球衛星的移動速度不快。
從邏些城(拉薩)到岡仁波齊,要好幾天時間。
若是一般人,穿著宇航服掛在天上幾天,估計會受不了。
但張天畢竟太空工作人員,對這種狹窄空間早有忍耐力。
平時就通過視網膜看看書,看累了就修煉一下《悟真篇》,倒也其樂融融。
無聊的時候,就通過九重天的衛星,看看地麵的情況。
今年是馬年。
前往岡仁波齊轉山的朝聖者尤其多。
朝聖者認為,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
轉十圈,可在五百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
轉百圈,便可以升天成佛。
這麽一算,馬年來轉山,隻需要轉八圈,便相當於其他年份的一百圈。
死後是可以升天成佛的。
朝聖者虔誠歸虔誠,這種佛祖允許的便宜還是要占的。
因此,每個馬年,來岡仁波齊神山的都人滿為患,成為一場聲勢浩大的朝聖盛會。
但將岡仁波齊山神為神山的可不隻是吐蕃密宗、苯教各分支,還有天竺的天竺教,以及古耆那教。
他們雖然不在乎什麽馬年不馬年的。
但隻要是人,就有從眾心理。
馬年密宗和苯教都大量過來朝聖,他們也被帶動起來,這一年來的人也格外的多。
此時是夏季,氣候正是最溫暖的季節。
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選擇這個時間來朝聖。
張天在天上,能夠看到地麵的朝聖者猶如螞蟻一般,以岡仁波齊山為中心,不斷從四麵八方聚集。
吐蕃本地的喇嘛和貴族團體,正是看中了這個時機,欲借天下信徒之口,逼迫中原三家退下高原。
隻是,這一切的前提,就是需要贏得鬥法。
此時雖是夏季,白天溫暖,但夜裏卻仍然極為寒冷。
很多朝聖者是貧困人家,無法攜帶充足的物資、藥物。
若是一不小心生病了,或者有什麽意外,可能就永遠倒在路上。
一路上,時不時的會有人倒在路邊。
後來者看到,往往隻是將這些屍體搬到高處,就不再理會。
任由禿鷲、蒼鷹等神鳥將朝聖者的屍體啄食幹淨,希望借助神鳥之腹,完成死者升天的願望。
張天看到,心中微歎。
為了朝聖,把生命搭進去,也不知道該說他們是愚昧,還是說他們虔誠。
還有一些人采用最至誠的朝聖方式,三步一拜。
這種方式又稱為磕長頭,行進極慢,必然提前很多時間出發。
極為考驗朝聖者的體力、耐力和信念。
這天。
張天從天上飛過的時候,觀看地麵眾生。
剛好看到一個三步一拜的朝聖者拜下去之後,身體微微掙紮,無法起身。
周圍結伴而行的夥伴,急忙拿出水囊,往傷者口裏灌去。
然後,幾個夥伴相互翻看隨身布袋,似乎在尋找食物。
既然遇到了,總不能見死不救。
張天準備扔一包食物下去。
正想割掉繩子,忽然心念一動。
張天拿出隨身的一針藥劑,注射進食物裏麵。
這些藥劑張天一直都有隨身攜帶,隻是穿越到這個時空以來,連感冒都沒有得過,沒有派上用場。
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保質期越來越近。
能夠用來救人,總比浪費的好。
張天將一個整雞和一塊大餅幹綁在一起,然後調低激光槍的能級。
在油紙外麵,燒出了一個“天”字。
稍稍計算風力,一個小降落傘脫離高空氣球,向下落去。
下麵的幾個朝聖者正低頭救人,忽然“撲”的一塊輕響,一個油紙包掉在他們眼前。
幾人一愣,齊齊望向天空。
然後打開油紙包,看到裏麵的食物,幾人大為驚喜。
這世上真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再次努力望天,隻見天空上隱隱約約有個小圓球,憑肉眼看不真切。
幾人以為是佛陀、神靈顯靈,急忙跪拜。
跪拜過後,有人去喂那位病者,有人則小心翼翼地將油紙和小降落傘給收起來,貼在額頭禱告。
氣球衛星上麵除了囤有肉食,也額外準備了一些幹糧,畢竟在外也不能光吃肉不吃素。
張天也不知道下麵的是苯教信徒還是密宗信徒,所以扔了雞和餅幹下去,任君選擇。
一路上,張天又看到了幾個需要救助的朝聖者。
慣例是將藥劑打入食物,然後扔一下去。
傷病的朝聖者,吃了食物之後,不但裹腹,連傷病都好了。
頓時更加虔誠。
這種神奇的投喂方式,迅速在朝聖者之間傳播開來。
大家都說天上佛陀、神靈見信徒虔誠,特意顯靈幫助信徒度過難關。
包裹食物的油紙、小降落傘自然也成了神物,被信徒虔誠觀看。
有些信徒學過中原文化,“天”字作為入門的必學漢字,自然一眼就能夠認出來。
等後麵張天的名氣在吐蕃傳播開來,信徒們才將這些“天之賜福”跟中原仙人聯係起來。
由此還吸引到一批虔誠信徒,跑到安朝臨安府來朝聖。
…………
安朝三教那邊。
張天看到他們的定位,已經快到岡仁波齊了。
於是,遠程喚醒“千裏眼”。
“嘟……嘟……嘟……”
傅瑾瑜聽到箱子裏的響聲,急忙打開。
千裏眼傳來張天的聲音:“傅瑾瑜,從現在起,你們將千裏眼擺在外麵,不要阻擋它的視野。”
“是,上仙。”
傅瑾瑜安排隊伍前排之人,用托盤捧著千裏眼,一路前行。
千裏眼造型奇特,一路上引來不少目光。
不過,路人看歸看,卻不算特別驚奇。
前往岡仁波齊的有四大宗教,各家的法器千奇百怪,連密宗製作的人骨法器都能有。
路人以為這個大眼睛是哪一家的法器,見怪不怪。
如此一來,張天又多了一個觀看的角度。
從地麵上直接看,影像比天上觀察要清晰不少。
從地麵看來,帝星仿佛消失了一般。
此行去岡仁波齊,張天另有安排,不想帝星在天上太耀眼。
氣球衛星的移動速度不快。
從邏些城(拉薩)到岡仁波齊,要好幾天時間。
若是一般人,穿著宇航服掛在天上幾天,估計會受不了。
但張天畢竟太空工作人員,對這種狹窄空間早有忍耐力。
平時就通過視網膜看看書,看累了就修煉一下《悟真篇》,倒也其樂融融。
無聊的時候,就通過九重天的衛星,看看地麵的情況。
今年是馬年。
前往岡仁波齊轉山的朝聖者尤其多。
朝聖者認為,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
轉十圈,可在五百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
轉百圈,便可以升天成佛。
這麽一算,馬年來轉山,隻需要轉八圈,便相當於其他年份的一百圈。
死後是可以升天成佛的。
朝聖者虔誠歸虔誠,這種佛祖允許的便宜還是要占的。
因此,每個馬年,來岡仁波齊神山的都人滿為患,成為一場聲勢浩大的朝聖盛會。
但將岡仁波齊山神為神山的可不隻是吐蕃密宗、苯教各分支,還有天竺的天竺教,以及古耆那教。
他們雖然不在乎什麽馬年不馬年的。
但隻要是人,就有從眾心理。
馬年密宗和苯教都大量過來朝聖,他們也被帶動起來,這一年來的人也格外的多。
此時是夏季,氣候正是最溫暖的季節。
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選擇這個時間來朝聖。
張天在天上,能夠看到地麵的朝聖者猶如螞蟻一般,以岡仁波齊山為中心,不斷從四麵八方聚集。
吐蕃本地的喇嘛和貴族團體,正是看中了這個時機,欲借天下信徒之口,逼迫中原三家退下高原。
隻是,這一切的前提,就是需要贏得鬥法。
此時雖是夏季,白天溫暖,但夜裏卻仍然極為寒冷。
很多朝聖者是貧困人家,無法攜帶充足的物資、藥物。
若是一不小心生病了,或者有什麽意外,可能就永遠倒在路上。
一路上,時不時的會有人倒在路邊。
後來者看到,往往隻是將這些屍體搬到高處,就不再理會。
任由禿鷲、蒼鷹等神鳥將朝聖者的屍體啄食幹淨,希望借助神鳥之腹,完成死者升天的願望。
張天看到,心中微歎。
為了朝聖,把生命搭進去,也不知道該說他們是愚昧,還是說他們虔誠。
還有一些人采用最至誠的朝聖方式,三步一拜。
這種方式又稱為磕長頭,行進極慢,必然提前很多時間出發。
極為考驗朝聖者的體力、耐力和信念。
這天。
張天從天上飛過的時候,觀看地麵眾生。
剛好看到一個三步一拜的朝聖者拜下去之後,身體微微掙紮,無法起身。
周圍結伴而行的夥伴,急忙拿出水囊,往傷者口裏灌去。
然後,幾個夥伴相互翻看隨身布袋,似乎在尋找食物。
既然遇到了,總不能見死不救。
張天準備扔一包食物下去。
正想割掉繩子,忽然心念一動。
張天拿出隨身的一針藥劑,注射進食物裏麵。
這些藥劑張天一直都有隨身攜帶,隻是穿越到這個時空以來,連感冒都沒有得過,沒有派上用場。
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保質期越來越近。
能夠用來救人,總比浪費的好。
張天將一個整雞和一塊大餅幹綁在一起,然後調低激光槍的能級。
在油紙外麵,燒出了一個“天”字。
稍稍計算風力,一個小降落傘脫離高空氣球,向下落去。
下麵的幾個朝聖者正低頭救人,忽然“撲”的一塊輕響,一個油紙包掉在他們眼前。
幾人一愣,齊齊望向天空。
然後打開油紙包,看到裏麵的食物,幾人大為驚喜。
這世上真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再次努力望天,隻見天空上隱隱約約有個小圓球,憑肉眼看不真切。
幾人以為是佛陀、神靈顯靈,急忙跪拜。
跪拜過後,有人去喂那位病者,有人則小心翼翼地將油紙和小降落傘給收起來,貼在額頭禱告。
氣球衛星上麵除了囤有肉食,也額外準備了一些幹糧,畢竟在外也不能光吃肉不吃素。
張天也不知道下麵的是苯教信徒還是密宗信徒,所以扔了雞和餅幹下去,任君選擇。
一路上,張天又看到了幾個需要救助的朝聖者。
慣例是將藥劑打入食物,然後扔一下去。
傷病的朝聖者,吃了食物之後,不但裹腹,連傷病都好了。
頓時更加虔誠。
這種神奇的投喂方式,迅速在朝聖者之間傳播開來。
大家都說天上佛陀、神靈見信徒虔誠,特意顯靈幫助信徒度過難關。
包裹食物的油紙、小降落傘自然也成了神物,被信徒虔誠觀看。
有些信徒學過中原文化,“天”字作為入門的必學漢字,自然一眼就能夠認出來。
等後麵張天的名氣在吐蕃傳播開來,信徒們才將這些“天之賜福”跟中原仙人聯係起來。
由此還吸引到一批虔誠信徒,跑到安朝臨安府來朝聖。
…………
安朝三教那邊。
張天看到他們的定位,已經快到岡仁波齊了。
於是,遠程喚醒“千裏眼”。
“嘟……嘟……嘟……”
傅瑾瑜聽到箱子裏的響聲,急忙打開。
千裏眼傳來張天的聲音:“傅瑾瑜,從現在起,你們將千裏眼擺在外麵,不要阻擋它的視野。”
“是,上仙。”
傅瑾瑜安排隊伍前排之人,用托盤捧著千裏眼,一路前行。
千裏眼造型奇特,一路上引來不少目光。
不過,路人看歸看,卻不算特別驚奇。
前往岡仁波齊的有四大宗教,各家的法器千奇百怪,連密宗製作的人骨法器都能有。
路人以為這個大眼睛是哪一家的法器,見怪不怪。
如此一來,張天又多了一個觀看的角度。
從地麵上直接看,影像比天上觀察要清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