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張天想到了瑪雅文明,以及真假難辨的非洲達貢部落。
他們雖然落後,卻有著令人驚歎的天文知識。
中亞地區是人類最古老的發源地之一,說不定通過什麽手段發現了這天王星、海王星,還勉強可以理解。
但接下來的最後一段話,就打破了張天的知識圈。
最後一行的楔形文字記錄著:
“尼比魯,阿努納奇的母星,一周為一薩爾。”
“今年,與太陽交匯,阿努納奇未降臨大地。”
今年?
張天心念一動,問道:“阿維森納,你知道這塊石板有多長曆史嗎?”
“迴神靈,我不知,隻是根據烏爾城的原住民說,應該有幾千年了。”
“嗯。”張天眉著緊鎖。
這塊石板的楔形文字雖然簡略,但前麵的11個天體公轉周期都記錄得極為準確。
太陽、水星、金星、地球、月亮、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上古時期,生產力不高。
刻在石板上的內容,都是極為嚴肅的。
或許會有神話的成分,但像這種11個天體準確,第12個天體卻找不到的現象極為少見。
上古之人應該也不會花了那麽大的力氣,故意編造一個不存在的太陽係星球來騙人。
如果假設第十二個天體是真實存在的話,這就有意思了。
沒準真與地球有什麽特殊的關係。
首先蘇美爾人的天文計算單位就很怪異,標準單位提“薩爾”,即3600年。
既不是地球的365天,也不是利用手腳計算的十進製。
這個數字大到有些不正常,計算其他行星公轉周期的時候,寧願用複雜的幾千分之一,也不用更簡潔的計算單位。
更為關鍵是的最後一句,“今年,與太陽交匯,阿努納奇未降臨大地。”
如果能夠確定石板的記錄年份,就可以確定尼比魯上一次出現的時間。
如果它的公轉真如石板記載,一周為1薩爾(3600年)。
那麽,也很容易計算出它下一次出現的時間。
在大洪出現之前,已經有相當多的證據,證明上古文明延續了成千上萬年。
計算天體的運行規律,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落後如瑪雅,能夠精準地計算出地球公轉周期到“分鍾”。
隻要這第十二個天體“尼比魯”真的在上古出現過一兩次,並且近距離與太陽、或地球交匯過。
那麽,上古時期的天文學者計算出它的軌道,也不會太難。
很多天體隻要被人類看到了,預測起來就很輕鬆。
例如著名的“哈雷彗星”。
在公元前,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關於它的觀測記錄。
雖然當時的人不懂得天體力學,但根據記錄的間隔,能夠大體推測它的出現時機。
隻不過當時哈雷彗星沒什麽名氣,古代沒多少人刻意關注罷了。
張天想起了後世的一個天文懸案。
在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籍之前,科學家就一直懷疑,太陽係外圍還有一顆天體(第十行星),並且體積、質量不小。
因為根據現有的理論模型,天文學家在觀測海王星等遙遠天體時。
發現這些天體的運行軌道與理論計算存在差異。
這種差異暗示在外太陽係中,存在著某個未知的引力源。
一些天文學家通過計算反推,假設第十行星(冥王星未開除行星籍之前的說法)真的存在。
那麽,它可能有地球5到10倍的質量,距離太陽約500個天文單位。
並且位於太陽係的邊緣地帶,極難觀測。
要知道冥王星的近日點隻有約30個天文單位,公轉周期就已經達248年之久。
如果這第十行星,蘇美爾傳說中的第十二天體存在。
距離太陽500個天文單位,公轉一周達3600年。
這些數據都跟後世科學推理的都差不多。
可惜500個天文單位太遠了,行星又不會發光,光靠反射太陽光實在太微弱,根本無法觀測。
如果它像哈雷彗星那樣,每3600年就跟太陽交匯一次。
那麽,隻要在它交匯的前後幾年、十幾年,應該都可以清晰地觀測到。
就是不知道它的交匯時間,切入的軌道數據。
石板上的“今年”也不知道是哪一年?
不過,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
這尼比魯離太陽那麽遠,必定寒冷無比,不太可能孕育生命。
更多的可能是地球的上古文明看到驚奇,衍生出來的神話傳說。
自己就算知道了,計算出它的軌道,也不過是在天文學上留下一個名字。
對於這個時代自己的地位而言,算不得多大的事。
一念至此,張天決定不再糾結。
見張天眉頭緊皺在思考,眾人不敢打擾。
直到張天臉色舒展,徐聞才敢開口問道:“仙師,可是有所發現?”
張天搖搖頭:“暫時沒有。”
“若是確定這塊石板的製造年份,倒是能夠推算出尼比魯神星降臨的時候。”
徐聞道:“仙師,既然尼比魯神星是西域神靈的母星。”
“它若是經過地球,仙師豈不是可以借它東風,搭載一程,迴到天庭?”
“嗯?!”張天靈光一閃。
徐聞雖然是從仙神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但給了張天一個啟發。
若真的存在這麽一顆行星,進入太陽係內,與太陽交匯。
以後世計算推測,它的質量是地球的5至10倍,那麽,靠近太陽的時候,必然會引發太陽波動。
這種波動,不僅會引發太陽磁暴、太陽耀斑等異常,最重要的,就是會引發太陽引力波動。
根據在大蒙草原上的頓悟,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的原因若是自然力量造成的。
那麽,四大基本力中,隻有“引力”的嫌疑最大。
以尼比魯的質量,若是近距離靠近太陽,引發的引力波動,甚至遠超九星連珠。
畢竟九星連珠聽著唬人,但距離太陽太遠。
對地球造成的引力波動,隻有億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之間波動。
尼比魯若是存在,並且闖入近地軌道。
那麽造成的引力波動,絕對比“九重天”上所有記錄要大幾個量級。
張天雖然不確定能不能迴去。
但如果有這麽一個機會,還是想看看引力能夠造成多大的影響。
退一萬步而言,就算找不到迴去的時空隧道。
引力身為四大基本之一,將來自己繼續修行“四大基本力”,這些觀測數據也極其重要。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尼比魯星存在,並且在幾十年內,在自己老死之前出現。
張天對徐聞道:“你這一問,倒提醒了我。”
徐聞大喜:“那到時候仙師迴去,能否帶上弟子?”
“八字還沒一撇呢,你莫要多想。”
“是,仙師。”
張天對阿維納奇道:“這塊石板隻有一部分,顯然不是完整體。”
“你還有其他部分嗎?或者所得之地,是否還有?”
他們雖然落後,卻有著令人驚歎的天文知識。
中亞地區是人類最古老的發源地之一,說不定通過什麽手段發現了這天王星、海王星,還勉強可以理解。
但接下來的最後一段話,就打破了張天的知識圈。
最後一行的楔形文字記錄著:
“尼比魯,阿努納奇的母星,一周為一薩爾。”
“今年,與太陽交匯,阿努納奇未降臨大地。”
今年?
張天心念一動,問道:“阿維森納,你知道這塊石板有多長曆史嗎?”
“迴神靈,我不知,隻是根據烏爾城的原住民說,應該有幾千年了。”
“嗯。”張天眉著緊鎖。
這塊石板的楔形文字雖然簡略,但前麵的11個天體公轉周期都記錄得極為準確。
太陽、水星、金星、地球、月亮、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上古時期,生產力不高。
刻在石板上的內容,都是極為嚴肅的。
或許會有神話的成分,但像這種11個天體準確,第12個天體卻找不到的現象極為少見。
上古之人應該也不會花了那麽大的力氣,故意編造一個不存在的太陽係星球來騙人。
如果假設第十二個天體是真實存在的話,這就有意思了。
沒準真與地球有什麽特殊的關係。
首先蘇美爾人的天文計算單位就很怪異,標準單位提“薩爾”,即3600年。
既不是地球的365天,也不是利用手腳計算的十進製。
這個數字大到有些不正常,計算其他行星公轉周期的時候,寧願用複雜的幾千分之一,也不用更簡潔的計算單位。
更為關鍵是的最後一句,“今年,與太陽交匯,阿努納奇未降臨大地。”
如果能夠確定石板的記錄年份,就可以確定尼比魯上一次出現的時間。
如果它的公轉真如石板記載,一周為1薩爾(3600年)。
那麽,也很容易計算出它下一次出現的時間。
在大洪出現之前,已經有相當多的證據,證明上古文明延續了成千上萬年。
計算天體的運行規律,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落後如瑪雅,能夠精準地計算出地球公轉周期到“分鍾”。
隻要這第十二個天體“尼比魯”真的在上古出現過一兩次,並且近距離與太陽、或地球交匯過。
那麽,上古時期的天文學者計算出它的軌道,也不會太難。
很多天體隻要被人類看到了,預測起來就很輕鬆。
例如著名的“哈雷彗星”。
在公元前,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關於它的觀測記錄。
雖然當時的人不懂得天體力學,但根據記錄的間隔,能夠大體推測它的出現時機。
隻不過當時哈雷彗星沒什麽名氣,古代沒多少人刻意關注罷了。
張天想起了後世的一個天文懸案。
在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籍之前,科學家就一直懷疑,太陽係外圍還有一顆天體(第十行星),並且體積、質量不小。
因為根據現有的理論模型,天文學家在觀測海王星等遙遠天體時。
發現這些天體的運行軌道與理論計算存在差異。
這種差異暗示在外太陽係中,存在著某個未知的引力源。
一些天文學家通過計算反推,假設第十行星(冥王星未開除行星籍之前的說法)真的存在。
那麽,它可能有地球5到10倍的質量,距離太陽約500個天文單位。
並且位於太陽係的邊緣地帶,極難觀測。
要知道冥王星的近日點隻有約30個天文單位,公轉周期就已經達248年之久。
如果這第十行星,蘇美爾傳說中的第十二天體存在。
距離太陽500個天文單位,公轉一周達3600年。
這些數據都跟後世科學推理的都差不多。
可惜500個天文單位太遠了,行星又不會發光,光靠反射太陽光實在太微弱,根本無法觀測。
如果它像哈雷彗星那樣,每3600年就跟太陽交匯一次。
那麽,隻要在它交匯的前後幾年、十幾年,應該都可以清晰地觀測到。
就是不知道它的交匯時間,切入的軌道數據。
石板上的“今年”也不知道是哪一年?
不過,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
這尼比魯離太陽那麽遠,必定寒冷無比,不太可能孕育生命。
更多的可能是地球的上古文明看到驚奇,衍生出來的神話傳說。
自己就算知道了,計算出它的軌道,也不過是在天文學上留下一個名字。
對於這個時代自己的地位而言,算不得多大的事。
一念至此,張天決定不再糾結。
見張天眉頭緊皺在思考,眾人不敢打擾。
直到張天臉色舒展,徐聞才敢開口問道:“仙師,可是有所發現?”
張天搖搖頭:“暫時沒有。”
“若是確定這塊石板的製造年份,倒是能夠推算出尼比魯神星降臨的時候。”
徐聞道:“仙師,既然尼比魯神星是西域神靈的母星。”
“它若是經過地球,仙師豈不是可以借它東風,搭載一程,迴到天庭?”
“嗯?!”張天靈光一閃。
徐聞雖然是從仙神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但給了張天一個啟發。
若真的存在這麽一顆行星,進入太陽係內,與太陽交匯。
以後世計算推測,它的質量是地球的5至10倍,那麽,靠近太陽的時候,必然會引發太陽波動。
這種波動,不僅會引發太陽磁暴、太陽耀斑等異常,最重要的,就是會引發太陽引力波動。
根據在大蒙草原上的頓悟,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的原因若是自然力量造成的。
那麽,四大基本力中,隻有“引力”的嫌疑最大。
以尼比魯的質量,若是近距離靠近太陽,引發的引力波動,甚至遠超九星連珠。
畢竟九星連珠聽著唬人,但距離太陽太遠。
對地球造成的引力波動,隻有億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之間波動。
尼比魯若是存在,並且闖入近地軌道。
那麽造成的引力波動,絕對比“九重天”上所有記錄要大幾個量級。
張天雖然不確定能不能迴去。
但如果有這麽一個機會,還是想看看引力能夠造成多大的影響。
退一萬步而言,就算找不到迴去的時空隧道。
引力身為四大基本之一,將來自己繼續修行“四大基本力”,這些觀測數據也極其重要。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尼比魯星存在,並且在幾十年內,在自己老死之前出現。
張天對徐聞道:“你這一問,倒提醒了我。”
徐聞大喜:“那到時候仙師迴去,能否帶上弟子?”
“八字還沒一撇呢,你莫要多想。”
“是,仙師。”
張天對阿維納奇道:“這塊石板隻有一部分,顯然不是完整體。”
“你還有其他部分嗎?或者所得之地,是否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