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沉魚落雁
紈絝皇子:先創六宮再奪嫡 作者:椒鹽傻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那現在怎麽辦?”
劉夢棣笑道:“小姐莫急,我有三策可解之此危。”
“還請公子教我。”沈琳琅說著壓了壓福。
劉夢棣還禮言道:“即是太子黨威誘之計,不如……不如就讓沈禮部投了太子黨。如此太子黨怕此事牽扯自身,必然中止此計。如此不僅可以保全自己,將來甚至還能由秦相保薦而入閣呢!”
沈琳琅聽了以後,為難地說:“家父性情其實與公子無二,公子即使有好去處亦不曾離那現世閻魔而去,家父自也不會與四爺決裂的,還請公子莫再提此論。”
劉夢棣連忙賠禮道:“是小生孟浪了。小生還有一中策。他們即是以鹽引代幣為借口,能搗鼓的必是鹽引。可派生人詐為外地鹽商,言之周轉有虧,售以低價之假鹽引,沈禮部可從中口頭作保。沈禮部為人正直,想來他們必然中計。銀子若是被套牢,薛珙之債主急追之下必然成困。此一報還一報也。薛珙若是有怨,也隻能怨太子黨而去!”
沈琳琅猶豫了一下說:“父親向來不愛使詐,且也不願與秦相及薛家結仇,怕是不肯依計而行。”
“此計正是結仇之計呀,沈禮部與太子黨何侍郎走得過近,如此可叫四皇子知道自己與太子黨並無曖昧關係,將來不管太子黨與隴王黨誰勝誰負,皆牽扯不到沈禮部的!”
沈琳琅猶豫了一下問道:“下策為何?”
劉夢棣有些不情願地說:“直接密奏報於皇上知曉,便說自己拋了官聲不要已委托何侍郎與薛珙前去北方用自己的名義買地種糧,以獲百姓信義,定要言明自己隻是出麵不碰銀錢。且與薛珙定契之時定要讓何侍郎簽名為保,不可輕信其口頭之言。如此即使此事有所變化,應是能拈之即來。”
“為何是密奏?”
“若非密奏,太子黨見之則知計敗,此時不僅手中無有可橫之物亦被其相仇,還不如中策之用呢!隻是此計有一弊端!”
“什麽弊端?”
“即是密奏,四爺必不知其中原故。等沈禮部與何侍郎、薛氏合作之時,四哥必與沈禮部心生嫌隙。將來沈禮部在朝中怕是不好做人。”
沈琳琅想了想說道:“公子上中下三策我已記牢,迴去後便稟於家父,由其全權為計,我……我也做不得他的主。”
“最好不過!”
沈琳琅想了想又道:“那一會兒……一會兒還請公子大展才華,將那些學子一一比下,如此也好叫他們不再糾纏才是,我就此謝過公子了。”
劉夢棣低頭言道:“小姐之情誼小生心中有感,即使拚了自己的性命不要也要保全小姐,隻是……”
沈琳琅想起那天在王母祠,劉夢棣被人用劍指著,寧願死也要保護自己,她的情愫一下子便升了上來,將臉色漲得通紅。
沈琳琅四目亂瞟著說道:“卻是不知、不知公子有何顧慮。”
“詩會一般乃是出資之人為傳之美名而辦,今日即是薛珙開此詩會,其必然是有備而來,小生才學疏淺,怕是非其之敵。”
沈琳琅連忙說道:“公子多才多藝,切不可妄自菲薄。”
晴兒突然上前一步說道:“我都聽明白了!今天該是那姓薛的出風頭,誰叫他花了銀子了呢。所有人都捧他的場,說他的詩好,就算是小姐說窮書生的好,那又有什麽用?搶不過他的風頭去,還不如不搶得好,省得被群起而奚落。”
劉夢棣輕笑道:“晴兒說的在理。”
沈琳琅被晴兒這一提醒也明白了過來,她為難地說:“那現在……”
劉夢棣想了想笑道:“這事……這事其實也好辦。”
“如何?”
“不管薛珙有沒有真才實學,這時皆非比才學之時。他即是以富貴示人,那我便可與他比一比富貴!”
晴兒嗤笑道:“你一窮書生與他比錢多?你這不是癡心妄想麽?”
劉夢棣笑道:“這裏是六爺的產業,我自是熟得很,等我與這裏的掌櫃討要一身華服穿來,裝扮作那現世閻魔模樣,並與這裏的侍女、雜工言語一聲,讓他們喊叫我六爺,到那時,我自有辦法讓那些書生及薛珙自行退散。”
“那我……”
“小姐且安坐一邊,不急不燥即可。我包管他們一會兒各自散去,也好叫小姐早些歸家。哦,小姐請先行一步前去,小生換好衣物隨後就來。”
劉夢棣這麽安排是真擔心一會兒有哪個不懂事的小廝上來叫一聲六爺,那他可就什麽都穿幫了。
他還指望著借用沈琳琅的關係影響一下沈同和,至少讓沈同和不要與太子黨摻和起來,最好又能分化掉四爺黨。
所以,剛剛劉夢棣出的那上中下三策,其實不是真的在給以方出謀劃策,而是他已料到最後沈同和必取下策,他才敢這麽說。
沈琳琅紅著臉壓了壓福,又與劉夢棣言語了幾句便走了。
劉夢棣也連忙前去找這裏的掌櫃。
黑白銀勾院的管事掌櫃是山滔山曼益。
這個酒鬼幾乎每天都是醉醺醺的,一天清醒的時間絕不會超過兩個小時。
但隻這兩個小時便足夠他用來處理黑白院的事務了。
劉夢棣用他可不隻因為山漫益人的風度雅量與帥氣,而是因為他真的是處理事務的一把好手。
非要將山滔拿一個人比喻,那就得是東漢末年的龐統龐士元了。
一天之內能將積壓之務全部處理,且數目沒有一點有誤,這樣的本事可不是誰有的。
劉夢棣找到山滔的時候,那山滔已經處理完了事務,又準備繼續喝酒喝到天黑。
劉夢棣交待了山滔一些事情,並換了一件好衣服之後,這才前往了黑白銀勾院的後院水榭之中。
隻要沒有大型的比賽,水榭還是對外開放且收租金的。
文人墨客之所以喜歡這裏是因為這座水榭真是精美至極。
即使是在冬季,這裏也是一副致景之相,盡顯園林之美。
劉夢棣沒有帶扇子出門,所以他在換好衣服之後將雙手背在身後,一步步地向水榭而去的。
所謂水榭,即是從湖岸延伸到湖中心的一處亭台建築。
因為是用於兩位棋手單獨下棋的,所以這水榭中間擺了一個石桌。
石桌上雖然畫好了圍棋刻度,但大多數時候還是會用上棋手們慣用的棋盤。
隻是此時那石桌上並沒有放置棋具,擺放著的卻是那一盤盤的瓜果點心。
因為下棋是一對一,所以石桌邊上隻有兩隻石凳。
此時那石桌邊上正坐著一個二十多歲意氣風發的公子哥。
那公子哥麵紅朱潤,一看就是常年養尊處優,過慣了“幸福”日子的人。
他的穿著十分高檔,且有一定的世家風度。
他能坐在石桌邊上且有如此打扮,劉夢棣不用靠近便知道此人即是從洛陽過來的河東薛氏的薛珙了。
在別人的眼中,薛珙即是今天的男主,沈琳琅就是女主了。
隻是沈琳琅並沒有與他同坐在石桌邊,而是坐在水榭最深處的一角。
且沈琳琅身前還有一個半透明的屏風遮著。
這道屏風可不是用來防別人看見自己的,而是由於男女間的禮數這才擺上這麽一個東西。
其實隻要往邊上一走,還是可以看到沈琳琅的沉魚落雁的容貌的。
從遠處越走越近的劉夢棣在見得屏風後麵隱隱約約的婀娜身姿,也差點想入非非。
至於別的才子,由於是配角,便隻能坐在水榭另一頭的邊沿上垂涎著。
甚至還有一些人還隻能坐在遠處迴廊邊眺望著沈琳琅。
這些才子手上幾乎都會拿著一個酒杯。
誰的酒杯要是空了,一早安排在這裏的十幾名侍女都會為其斟上。
劉夢棣產業的增值服務自然是不會差的。
劉夢棣走上前來之時,起初並沒有人在意。
因為在場的十來位才子亦是有因去上廁所而走動的,誰也沒在意誰。
直到劉夢棣走到了水榭的正中間,在石桌邊空著的另一個石凳上坐下來之時,眾人才拿詫異的眼神看著劉夢棣。
薛珙愣了一下,疑問道:“這位朋友如何問也不問就坐下了?”
“問什麽?”劉夢棣反問了一句。
薛珙笑道:“此處我包下了,且有一位小姐在此,有多不便,還請朋友換個地方吧?”
薛珙說話十分客氣,但劉夢棣可就不是那麽好脾氣了。
他直白地問道:“哦!你就是薛珙?”
古人之間的稱唿是十分複雜的。
如果是在官道之上,一般是叫對方的官名,若是下屬還可以用“部堂”、“佐統”等等別的代稱。
對長輩或是有才學的知名人士更是不能直諱其名。
不算是對石奇川還是羅翰文與山滔,劉夢棣總是一口一個先生。
朋友之間稱唿之時一般是稱字的,比如王研王墨思叫劉夢棣之時就是叫的羅翰文的字,伯聞。
把一個人的大名直接叫出來,那是與罵街無異的。
薛珙聽得劉夢棣說話這麽不客氣,挺了挺腰大膽地說道:“對,我即是薛珙,不知這位兄台有何指指教呀?”
劉夢棣笑道:“小姐莫急,我有三策可解之此危。”
“還請公子教我。”沈琳琅說著壓了壓福。
劉夢棣還禮言道:“即是太子黨威誘之計,不如……不如就讓沈禮部投了太子黨。如此太子黨怕此事牽扯自身,必然中止此計。如此不僅可以保全自己,將來甚至還能由秦相保薦而入閣呢!”
沈琳琅聽了以後,為難地說:“家父性情其實與公子無二,公子即使有好去處亦不曾離那現世閻魔而去,家父自也不會與四爺決裂的,還請公子莫再提此論。”
劉夢棣連忙賠禮道:“是小生孟浪了。小生還有一中策。他們即是以鹽引代幣為借口,能搗鼓的必是鹽引。可派生人詐為外地鹽商,言之周轉有虧,售以低價之假鹽引,沈禮部可從中口頭作保。沈禮部為人正直,想來他們必然中計。銀子若是被套牢,薛珙之債主急追之下必然成困。此一報還一報也。薛珙若是有怨,也隻能怨太子黨而去!”
沈琳琅猶豫了一下說:“父親向來不愛使詐,且也不願與秦相及薛家結仇,怕是不肯依計而行。”
“此計正是結仇之計呀,沈禮部與太子黨何侍郎走得過近,如此可叫四皇子知道自己與太子黨並無曖昧關係,將來不管太子黨與隴王黨誰勝誰負,皆牽扯不到沈禮部的!”
沈琳琅猶豫了一下問道:“下策為何?”
劉夢棣有些不情願地說:“直接密奏報於皇上知曉,便說自己拋了官聲不要已委托何侍郎與薛珙前去北方用自己的名義買地種糧,以獲百姓信義,定要言明自己隻是出麵不碰銀錢。且與薛珙定契之時定要讓何侍郎簽名為保,不可輕信其口頭之言。如此即使此事有所變化,應是能拈之即來。”
“為何是密奏?”
“若非密奏,太子黨見之則知計敗,此時不僅手中無有可橫之物亦被其相仇,還不如中策之用呢!隻是此計有一弊端!”
“什麽弊端?”
“即是密奏,四爺必不知其中原故。等沈禮部與何侍郎、薛氏合作之時,四哥必與沈禮部心生嫌隙。將來沈禮部在朝中怕是不好做人。”
沈琳琅想了想說道:“公子上中下三策我已記牢,迴去後便稟於家父,由其全權為計,我……我也做不得他的主。”
“最好不過!”
沈琳琅想了想又道:“那一會兒……一會兒還請公子大展才華,將那些學子一一比下,如此也好叫他們不再糾纏才是,我就此謝過公子了。”
劉夢棣低頭言道:“小姐之情誼小生心中有感,即使拚了自己的性命不要也要保全小姐,隻是……”
沈琳琅想起那天在王母祠,劉夢棣被人用劍指著,寧願死也要保護自己,她的情愫一下子便升了上來,將臉色漲得通紅。
沈琳琅四目亂瞟著說道:“卻是不知、不知公子有何顧慮。”
“詩會一般乃是出資之人為傳之美名而辦,今日即是薛珙開此詩會,其必然是有備而來,小生才學疏淺,怕是非其之敵。”
沈琳琅連忙說道:“公子多才多藝,切不可妄自菲薄。”
晴兒突然上前一步說道:“我都聽明白了!今天該是那姓薛的出風頭,誰叫他花了銀子了呢。所有人都捧他的場,說他的詩好,就算是小姐說窮書生的好,那又有什麽用?搶不過他的風頭去,還不如不搶得好,省得被群起而奚落。”
劉夢棣輕笑道:“晴兒說的在理。”
沈琳琅被晴兒這一提醒也明白了過來,她為難地說:“那現在……”
劉夢棣想了想笑道:“這事……這事其實也好辦。”
“如何?”
“不管薛珙有沒有真才實學,這時皆非比才學之時。他即是以富貴示人,那我便可與他比一比富貴!”
晴兒嗤笑道:“你一窮書生與他比錢多?你這不是癡心妄想麽?”
劉夢棣笑道:“這裏是六爺的產業,我自是熟得很,等我與這裏的掌櫃討要一身華服穿來,裝扮作那現世閻魔模樣,並與這裏的侍女、雜工言語一聲,讓他們喊叫我六爺,到那時,我自有辦法讓那些書生及薛珙自行退散。”
“那我……”
“小姐且安坐一邊,不急不燥即可。我包管他們一會兒各自散去,也好叫小姐早些歸家。哦,小姐請先行一步前去,小生換好衣物隨後就來。”
劉夢棣這麽安排是真擔心一會兒有哪個不懂事的小廝上來叫一聲六爺,那他可就什麽都穿幫了。
他還指望著借用沈琳琅的關係影響一下沈同和,至少讓沈同和不要與太子黨摻和起來,最好又能分化掉四爺黨。
所以,剛剛劉夢棣出的那上中下三策,其實不是真的在給以方出謀劃策,而是他已料到最後沈同和必取下策,他才敢這麽說。
沈琳琅紅著臉壓了壓福,又與劉夢棣言語了幾句便走了。
劉夢棣也連忙前去找這裏的掌櫃。
黑白銀勾院的管事掌櫃是山滔山曼益。
這個酒鬼幾乎每天都是醉醺醺的,一天清醒的時間絕不會超過兩個小時。
但隻這兩個小時便足夠他用來處理黑白院的事務了。
劉夢棣用他可不隻因為山漫益人的風度雅量與帥氣,而是因為他真的是處理事務的一把好手。
非要將山滔拿一個人比喻,那就得是東漢末年的龐統龐士元了。
一天之內能將積壓之務全部處理,且數目沒有一點有誤,這樣的本事可不是誰有的。
劉夢棣找到山滔的時候,那山滔已經處理完了事務,又準備繼續喝酒喝到天黑。
劉夢棣交待了山滔一些事情,並換了一件好衣服之後,這才前往了黑白銀勾院的後院水榭之中。
隻要沒有大型的比賽,水榭還是對外開放且收租金的。
文人墨客之所以喜歡這裏是因為這座水榭真是精美至極。
即使是在冬季,這裏也是一副致景之相,盡顯園林之美。
劉夢棣沒有帶扇子出門,所以他在換好衣服之後將雙手背在身後,一步步地向水榭而去的。
所謂水榭,即是從湖岸延伸到湖中心的一處亭台建築。
因為是用於兩位棋手單獨下棋的,所以這水榭中間擺了一個石桌。
石桌上雖然畫好了圍棋刻度,但大多數時候還是會用上棋手們慣用的棋盤。
隻是此時那石桌上並沒有放置棋具,擺放著的卻是那一盤盤的瓜果點心。
因為下棋是一對一,所以石桌邊上隻有兩隻石凳。
此時那石桌邊上正坐著一個二十多歲意氣風發的公子哥。
那公子哥麵紅朱潤,一看就是常年養尊處優,過慣了“幸福”日子的人。
他的穿著十分高檔,且有一定的世家風度。
他能坐在石桌邊上且有如此打扮,劉夢棣不用靠近便知道此人即是從洛陽過來的河東薛氏的薛珙了。
在別人的眼中,薛珙即是今天的男主,沈琳琅就是女主了。
隻是沈琳琅並沒有與他同坐在石桌邊,而是坐在水榭最深處的一角。
且沈琳琅身前還有一個半透明的屏風遮著。
這道屏風可不是用來防別人看見自己的,而是由於男女間的禮數這才擺上這麽一個東西。
其實隻要往邊上一走,還是可以看到沈琳琅的沉魚落雁的容貌的。
從遠處越走越近的劉夢棣在見得屏風後麵隱隱約約的婀娜身姿,也差點想入非非。
至於別的才子,由於是配角,便隻能坐在水榭另一頭的邊沿上垂涎著。
甚至還有一些人還隻能坐在遠處迴廊邊眺望著沈琳琅。
這些才子手上幾乎都會拿著一個酒杯。
誰的酒杯要是空了,一早安排在這裏的十幾名侍女都會為其斟上。
劉夢棣產業的增值服務自然是不會差的。
劉夢棣走上前來之時,起初並沒有人在意。
因為在場的十來位才子亦是有因去上廁所而走動的,誰也沒在意誰。
直到劉夢棣走到了水榭的正中間,在石桌邊空著的另一個石凳上坐下來之時,眾人才拿詫異的眼神看著劉夢棣。
薛珙愣了一下,疑問道:“這位朋友如何問也不問就坐下了?”
“問什麽?”劉夢棣反問了一句。
薛珙笑道:“此處我包下了,且有一位小姐在此,有多不便,還請朋友換個地方吧?”
薛珙說話十分客氣,但劉夢棣可就不是那麽好脾氣了。
他直白地問道:“哦!你就是薛珙?”
古人之間的稱唿是十分複雜的。
如果是在官道之上,一般是叫對方的官名,若是下屬還可以用“部堂”、“佐統”等等別的代稱。
對長輩或是有才學的知名人士更是不能直諱其名。
不算是對石奇川還是羅翰文與山滔,劉夢棣總是一口一個先生。
朋友之間稱唿之時一般是稱字的,比如王研王墨思叫劉夢棣之時就是叫的羅翰文的字,伯聞。
把一個人的大名直接叫出來,那是與罵街無異的。
薛珙聽得劉夢棣說話這麽不客氣,挺了挺腰大膽地說道:“對,我即是薛珙,不知這位兄台有何指指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