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難以言表
紈絝皇子:先創六宮再奪嫡 作者:椒鹽傻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正是因為不專心,劉夢棣到的時候文卿梅一眼便瞧見了對方。
她從位置上站了起來,低頭說道:“爺,我……我沒聽到你的腳步聲。”
劉夢棣嗬嗬笑道:“坐坐坐,爺沒說你什麽。書籍本就是用來看的,你安心地坐著看書也就是了。我平日裏總督促蓮兒及羅先生他們多看書,可他們卻總是不來。蓮兒是被我逼著才會去讀幾本的,而羅先生總說自己忙,都快把學業給荒廢了。”
文卿梅試探著問道:“可……可我聽說是您不讓人進到藏書房裏的。”
劉夢棣笑道:“隻是不讓旁人進來,爺我這裏麵的書可精貴了,裏麵可有不少孤本善本呢。”
“我看到了,市麵上根本就沒有。而且你房中還有一套十分特別的論語。”
“那本論語是寶貝!是強漢何宴所疏,上麵還有盛唐孔穎達的親筆注解呢,是我從父皇那裏摸來的。”
文卿梅又問道:“爺如何會收藏這許多書?”
劉夢棣答道:“爺我哪裏是什麽好人,見得有誰家落魄了,我便落井下石去他家將其藏書一籮筐一籮筐得買來的。我也不是什麽書都要,還得精挑一些出來才存進去呢。不怕買錯,就怕錯過呀。”
劉夢棣說到這裏已經走到了文卿梅的身邊。
他向著那藏書房裏看了一看,說道:“梅兒真是用功,與我當初一般。你我皆是不用考功名之人,但這書還是得看。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明天地之理,析自然之道,辯百家之長,言萬事之機,這才是看書的目的。若以功利為心可是讀不好書的,太多的讀書人正是因為如此,在進了官道之後就將聖人言行忘之腦後而為非作歹。”
文卿梅好奇地問道:“爺好似並不反對女子讀書?”
“女子當要讀書,也必須讀書,而且還要把書讀進腦子裏去。孔聖人在世之時可沒什麽科舉,讀書也隻是讀書而已經。為的是開明、理智,絕不可把讀書當成一個交易,甚至要學以至用,更要知行合一。有教無類當然也得包括女子!”
“可孔聖人曾說,唯女子與小人……”
劉夢棣笑道:“漢時周處亦是小人!痛改前非除以三難,用功讀書明智明理而成一頂天立地之君子也。女子當為如是。聖人說的乃是無教之惡品,非是女子與小人真就不用讀書了。女子書讀好了,亦是被人稱一聲先生的。”
“卻不想爺竟是如此開明,難怪蓮姐姐亦是學識非凡。”
“她哪裏有什麽學識,都是被我逼著背那一些的,把秀才卷子給她做,她都未必能給寫完。話說迴來了,這幾日總見梅兒總在些閱覽,卻不知最愛看的是哪一類書籍?”
文卿梅應道:“就隻是看些雜書,經史之物卻也少看。家父以前確實曾教過一些,他是把我當成兒子養了,但我無心學習,辜負了家父。現在他不在了,我就想多讀些書去……”
文卿梅提到“家父”二中,眼中雖然有些默然,但劉構棣還是能看得出來文卿梅已經釋懷了許多。
劉夢棣嗬嗬笑道:“那我考考你?”
“什麽?”
“不考你文章,就隻是考你一些學識。”
“爺今日好怪?”
劉夢棣笑道:“通不過我的考試,你可沒辦法幫我管這偌大的藏書院呀!”
文卿梅聽得劉夢棣可能不讓自己來看書,連忙應道:“爺您且問。”
劉夢棣問道:“梅兒可知,何為王和之孝?”
“王和?”文卿梅問道:“爺指的是王戎與和嶠麽?若是說的這二人,那便是指的王戎不禮而哀毀骨立,和嶠孝禮而神氣不損,此皆為孝道孝守也!”
他們二人說的是晉朝“生孝死守”的典故。
王戎在孝期之內並不守那些繁文縟節,該喝酒時就喝酒,該吃肉時就吃肉。
但喝酒吃肉卻不能令其快樂,他更是因為悲傷過度,連站立也需要人去扶。
和嶠則是按完全按當時的禮法去守孝,不該做的事情一樣是沒做。
但他卻不像王戎那般傷心,雖然進食的少,但人卻是精神奕奕,氣色不衰,可謂是做到了哀毀不過禮。
這二人都是在守孝,雖然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但都是孝行的一種表現。
文卿梅說完話以後,好似有些反應了過來,她連忙問道:“爺,可是家父那裏……”
劉夢棣將手一擺,止住文卿梅的話頭言道:“說是二者孝心所至,心之所誠,但他我覺得他們二人都不對。王戎雖不守禮法卻傷於之身,和嶠雖神氣不損,但卻困於禮法而毀於正務,皆不得其法也。”
文卿梅馬上應道:“爺,我知道怎麽做了。即不必那般每日孝服遮身,更不可哀傷過度而疲心勞誌。”
“你說到可要做到呀!”
“我,我必能做到!”
劉夢棣與文卿梅說這些的目的不在於文卿梅本身,而在於宣政殿龍椅之上還坐著一位誰都猜不透心思的皇帝劉瀧。
文卿梅若是將這個孝守得太足,誰知道劉瀧的密探報到其耳中以後會不會想著文卿梅對自己懷有恨意。
但凡讓皇帝起這麽一點點的心思,文卿梅留在五葉莊裏將會成為自己的一枚定時炸彈。
或者說,將來皇帝對自己有所不滿,隻要有人再把這事拿出來說,劉夢棣絕對討不得好。
文卿梅的思想還是比較單純的,畢竟她沒涉及官行舉業,所以根本沒有往這方麵想,她隻是以為劉夢棣是在關心與安慰自己。
“爺,我……”
劉夢棣見得文卿梅的情緒還算是穩定,這才說道:“你且記住,除了治孝那一天,平日裏不能穿戴全身白孝。你非是要守,就剪一塊青麻下來折成方塊,用針別於臂袖之上,權當作你穿了孝服了。”
“什麽?”
“別問,問多了對你與你父親都不好,這事千萬不能引起他人注意,別張揚出去就對了。”
“我 、我穿成那樣會給你帶麻煩嗎?”
“會!”劉夢棣點了點頭:“我剛剛去過賬房,已打發人出去購買墳地去了,就是不知合不合文延貞的八字。事出於急,現在也顧不上那許多,將來你有了銀子,覺得風水不好,要遷墳也是你自己的事情了。明日我讓宋璉帶上你去一趟大慈恩寺將你爹好生哭俸一場,送出城外安葬。我再放你三天假,你好生休養幾日,我公讓蓮兒陪在你身邊……”
“不必麻煩蓮姐姐,我……”
“你別蓮姐姐蓮姐姨的,她還比你小些許呢。行了,不與你多說別的,我就一點要求。治孝送葬結束以後你自己如何蒙被子裏哭都沒事,千萬別讓人瞧見而四處亂說。也別讓爺我看到,爺見不得這個!”
“真、真的弄出來了麽?”
劉夢棣真誠地點頭答道:“大理寺眾官吏與我皆不對付,我是先去見了刑部牛侍郎,然後又找了太子幫忙。其實就是費個口舌,別的倒是也沒幫上什麽忙。你先休息準備去吧,明日還得趕早呢。放心,我迴來的時候路過一處算命先生的攤位,問了一下,明日即是個吉日。去吧,這裏我喚人來收拾。”
“爺,我……”
“感謝的話就不要說了,說出來隻會讓我羞臊,這事說到底是姓劉的對不起你們姓文的,還不敢承認。”
文卿梅深情地看著劉夢棣,一時之言難以言表。
劉夢棣又道:“去吧,別留在這裏讓爺我難堪了。”
“是。”
文卿梅應了一聲之後便向著他處而去。
她離開之時甚至還迴了兩次頭。
劉夢棣歎息了一聲,正想著在原來的位置上坐下來休息一會兒的時候,粥廠的皮休卻是向著這邊奔了進來。
劉夢棣見得是皮休,就嗬嗬笑了起來:“你如何來了?爺我可沒招唿你來,今日可不管飯哈!”
皮休言道:“有事找你,但還有一件要事你得先去辦了!”
“哦?什麽事還得讓你吩咐爺我親自出馬?遇到什麽難事了麽?”
皮休說道:“那日在粥廠裏我見過你的一個跟班,當時有人管他叫中山奇俠,後來在莊裏又見著他,才知道這個人叫宋璉的人。”
“你別到處亂說,中山奇俠其實也被朝廷通緝著,隻是其為人正義地麵上的差役並不為難。”
“他不是中山奇俠!”
“哦?你怎麽知道的?”
“他武功沒那麽厲害!”
“哈哈哈!”劉夢棣笑了幾聲之後說道,“我來我這裏就是為了告訴我這件事情。”
“當然不是了,正事我還沒說呢,我隻是先說說宋璉而已。”
“怎麽?他得罪你了?”
“沒有!但他得罪了一老頭!”
“一老頭?”劉夢棣疑問了起來。
皮休此時才說道:“我是粥廠掌櫃,宋璉是讓我進莊的。但我進來之時有個老頭也要進來,因為不知其身份,宋璉就擋著不讓進,說是要通報以後再說,那老頭就不高興了。宋璉占著自己年輕力壯想要將老頭驅趕出去,結果……”
她從位置上站了起來,低頭說道:“爺,我……我沒聽到你的腳步聲。”
劉夢棣嗬嗬笑道:“坐坐坐,爺沒說你什麽。書籍本就是用來看的,你安心地坐著看書也就是了。我平日裏總督促蓮兒及羅先生他們多看書,可他們卻總是不來。蓮兒是被我逼著才會去讀幾本的,而羅先生總說自己忙,都快把學業給荒廢了。”
文卿梅試探著問道:“可……可我聽說是您不讓人進到藏書房裏的。”
劉夢棣笑道:“隻是不讓旁人進來,爺我這裏麵的書可精貴了,裏麵可有不少孤本善本呢。”
“我看到了,市麵上根本就沒有。而且你房中還有一套十分特別的論語。”
“那本論語是寶貝!是強漢何宴所疏,上麵還有盛唐孔穎達的親筆注解呢,是我從父皇那裏摸來的。”
文卿梅又問道:“爺如何會收藏這許多書?”
劉夢棣答道:“爺我哪裏是什麽好人,見得有誰家落魄了,我便落井下石去他家將其藏書一籮筐一籮筐得買來的。我也不是什麽書都要,還得精挑一些出來才存進去呢。不怕買錯,就怕錯過呀。”
劉夢棣說到這裏已經走到了文卿梅的身邊。
他向著那藏書房裏看了一看,說道:“梅兒真是用功,與我當初一般。你我皆是不用考功名之人,但這書還是得看。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明天地之理,析自然之道,辯百家之長,言萬事之機,這才是看書的目的。若以功利為心可是讀不好書的,太多的讀書人正是因為如此,在進了官道之後就將聖人言行忘之腦後而為非作歹。”
文卿梅好奇地問道:“爺好似並不反對女子讀書?”
“女子當要讀書,也必須讀書,而且還要把書讀進腦子裏去。孔聖人在世之時可沒什麽科舉,讀書也隻是讀書而已經。為的是開明、理智,絕不可把讀書當成一個交易,甚至要學以至用,更要知行合一。有教無類當然也得包括女子!”
“可孔聖人曾說,唯女子與小人……”
劉夢棣笑道:“漢時周處亦是小人!痛改前非除以三難,用功讀書明智明理而成一頂天立地之君子也。女子當為如是。聖人說的乃是無教之惡品,非是女子與小人真就不用讀書了。女子書讀好了,亦是被人稱一聲先生的。”
“卻不想爺竟是如此開明,難怪蓮姐姐亦是學識非凡。”
“她哪裏有什麽學識,都是被我逼著背那一些的,把秀才卷子給她做,她都未必能給寫完。話說迴來了,這幾日總見梅兒總在些閱覽,卻不知最愛看的是哪一類書籍?”
文卿梅應道:“就隻是看些雜書,經史之物卻也少看。家父以前確實曾教過一些,他是把我當成兒子養了,但我無心學習,辜負了家父。現在他不在了,我就想多讀些書去……”
文卿梅提到“家父”二中,眼中雖然有些默然,但劉構棣還是能看得出來文卿梅已經釋懷了許多。
劉夢棣嗬嗬笑道:“那我考考你?”
“什麽?”
“不考你文章,就隻是考你一些學識。”
“爺今日好怪?”
劉夢棣笑道:“通不過我的考試,你可沒辦法幫我管這偌大的藏書院呀!”
文卿梅聽得劉夢棣可能不讓自己來看書,連忙應道:“爺您且問。”
劉夢棣問道:“梅兒可知,何為王和之孝?”
“王和?”文卿梅問道:“爺指的是王戎與和嶠麽?若是說的這二人,那便是指的王戎不禮而哀毀骨立,和嶠孝禮而神氣不損,此皆為孝道孝守也!”
他們二人說的是晉朝“生孝死守”的典故。
王戎在孝期之內並不守那些繁文縟節,該喝酒時就喝酒,該吃肉時就吃肉。
但喝酒吃肉卻不能令其快樂,他更是因為悲傷過度,連站立也需要人去扶。
和嶠則是按完全按當時的禮法去守孝,不該做的事情一樣是沒做。
但他卻不像王戎那般傷心,雖然進食的少,但人卻是精神奕奕,氣色不衰,可謂是做到了哀毀不過禮。
這二人都是在守孝,雖然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但都是孝行的一種表現。
文卿梅說完話以後,好似有些反應了過來,她連忙問道:“爺,可是家父那裏……”
劉夢棣將手一擺,止住文卿梅的話頭言道:“說是二者孝心所至,心之所誠,但他我覺得他們二人都不對。王戎雖不守禮法卻傷於之身,和嶠雖神氣不損,但卻困於禮法而毀於正務,皆不得其法也。”
文卿梅馬上應道:“爺,我知道怎麽做了。即不必那般每日孝服遮身,更不可哀傷過度而疲心勞誌。”
“你說到可要做到呀!”
“我,我必能做到!”
劉夢棣與文卿梅說這些的目的不在於文卿梅本身,而在於宣政殿龍椅之上還坐著一位誰都猜不透心思的皇帝劉瀧。
文卿梅若是將這個孝守得太足,誰知道劉瀧的密探報到其耳中以後會不會想著文卿梅對自己懷有恨意。
但凡讓皇帝起這麽一點點的心思,文卿梅留在五葉莊裏將會成為自己的一枚定時炸彈。
或者說,將來皇帝對自己有所不滿,隻要有人再把這事拿出來說,劉夢棣絕對討不得好。
文卿梅的思想還是比較單純的,畢竟她沒涉及官行舉業,所以根本沒有往這方麵想,她隻是以為劉夢棣是在關心與安慰自己。
“爺,我……”
劉夢棣見得文卿梅的情緒還算是穩定,這才說道:“你且記住,除了治孝那一天,平日裏不能穿戴全身白孝。你非是要守,就剪一塊青麻下來折成方塊,用針別於臂袖之上,權當作你穿了孝服了。”
“什麽?”
“別問,問多了對你與你父親都不好,這事千萬不能引起他人注意,別張揚出去就對了。”
“我 、我穿成那樣會給你帶麻煩嗎?”
“會!”劉夢棣點了點頭:“我剛剛去過賬房,已打發人出去購買墳地去了,就是不知合不合文延貞的八字。事出於急,現在也顧不上那許多,將來你有了銀子,覺得風水不好,要遷墳也是你自己的事情了。明日我讓宋璉帶上你去一趟大慈恩寺將你爹好生哭俸一場,送出城外安葬。我再放你三天假,你好生休養幾日,我公讓蓮兒陪在你身邊……”
“不必麻煩蓮姐姐,我……”
“你別蓮姐姐蓮姐姨的,她還比你小些許呢。行了,不與你多說別的,我就一點要求。治孝送葬結束以後你自己如何蒙被子裏哭都沒事,千萬別讓人瞧見而四處亂說。也別讓爺我看到,爺見不得這個!”
“真、真的弄出來了麽?”
劉夢棣真誠地點頭答道:“大理寺眾官吏與我皆不對付,我是先去見了刑部牛侍郎,然後又找了太子幫忙。其實就是費個口舌,別的倒是也沒幫上什麽忙。你先休息準備去吧,明日還得趕早呢。放心,我迴來的時候路過一處算命先生的攤位,問了一下,明日即是個吉日。去吧,這裏我喚人來收拾。”
“爺,我……”
“感謝的話就不要說了,說出來隻會讓我羞臊,這事說到底是姓劉的對不起你們姓文的,還不敢承認。”
文卿梅深情地看著劉夢棣,一時之言難以言表。
劉夢棣又道:“去吧,別留在這裏讓爺我難堪了。”
“是。”
文卿梅應了一聲之後便向著他處而去。
她離開之時甚至還迴了兩次頭。
劉夢棣歎息了一聲,正想著在原來的位置上坐下來休息一會兒的時候,粥廠的皮休卻是向著這邊奔了進來。
劉夢棣見得是皮休,就嗬嗬笑了起來:“你如何來了?爺我可沒招唿你來,今日可不管飯哈!”
皮休言道:“有事找你,但還有一件要事你得先去辦了!”
“哦?什麽事還得讓你吩咐爺我親自出馬?遇到什麽難事了麽?”
皮休說道:“那日在粥廠裏我見過你的一個跟班,當時有人管他叫中山奇俠,後來在莊裏又見著他,才知道這個人叫宋璉的人。”
“你別到處亂說,中山奇俠其實也被朝廷通緝著,隻是其為人正義地麵上的差役並不為難。”
“他不是中山奇俠!”
“哦?你怎麽知道的?”
“他武功沒那麽厲害!”
“哈哈哈!”劉夢棣笑了幾聲之後說道,“我來我這裏就是為了告訴我這件事情。”
“當然不是了,正事我還沒說呢,我隻是先說說宋璉而已。”
“怎麽?他得罪你了?”
“沒有!但他得罪了一老頭!”
“一老頭?”劉夢棣疑問了起來。
皮休此時才說道:“我是粥廠掌櫃,宋璉是讓我進莊的。但我進來之時有個老頭也要進來,因為不知其身份,宋璉就擋著不讓進,說是要通報以後再說,那老頭就不高興了。宋璉占著自己年輕力壯想要將老頭驅趕出去,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