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浩轉身,目光如炬地望向狄將軍:“實則,直至幾個時辰前,我方下定決心助旎嘯一臂之力。皆因我手下一事相告,前幾日這西北之地突現大批外族高手,皆因旎嘯行蹤泄露,且此泄露之舉,乃是有心人所為。”
“啊!我等怎未事先得知此消息?”狄成安聞言大驚,快步走至公公身前問道。
屠浩淡然一笑:“此刻再去探究其緣由,已是徒勞無益了。但我深信,朝廷廠衛、六扇門,定已得知旎嘯行蹤泄露之事。
“然而,這兩日來,旎嘯的行蹤卻一夜之間傳遍天下。我甚是不解,為何朝廷、廠衛遲遲未有動作?”
言及此處,屠公公走近狄成安,低聲細語:“且陛下也無任何旨意下達,或是未令廠衛、六扇門、大內高手在江湖上平息此傳聞,反而任由其流傳?”
狄成安聽罷,一時間呆立當場,邊走邊陷入沉思。
忽地,他眼中精光一閃,低聲言道:“莫非此乃陛下有意為之?”
屠浩緩緩點頭,隨後雙手朝京城方向抱拳,以示敬意:“我等身為臣子,自當以陛下之心意為行事準則,為萬歲排憂解難。駱家之事,關乎天家,而那股神秘勢力更是成為陛下心頭大患。
“因此,我推測陛下雖未明言,但以此沉默之舉,意在讓我等臣子助旎嘯一臂之力。一是解開駱家所守天家之謎,二是欲借旎嘯之手,引出那股神秘勢力。
“隻是未曾料到局勢突變,旎嘯需麵對如此眾多的江湖門派,九州內外勢力。若旎嘯一旦遭遇不測,那麽駱家之事與那神秘勢力,皆將成謎,屆時陛下還需費盡心思,施展手段去處理此事。
“自然,對於我與將軍而言,陛下心中定有不悅。一來我和將軍與旎嘯素有交情,二來我們身處陝西,雖鎮守西北,卻對此事置身事外,陛下定會龍顏大怒。”
狄成安聽罷,雖覺公公之理由略顯牽強,但轉念一想,聖心深似海,難以揣測。且旎嘯涉足南華堡之事,早已非秘密,江湖上傳得沸沸揚揚,朝中也有人私下議論,而皇帝並未出麵阻止,僅是派遣大內高手試圖截殺旎嘯罷了。
他深思熟慮之後,緩緩察覺公公之言也非無稽之談。對於駱家之事,皇帝確實難以明旨行事,不便公然插手,故而索性利用旎嘯。
身為臣子,若不能揣測聖意,待到事態失控,萬歲爺一旦下旨,自己被革職尚算輕巧,說不定還會以莫須有之罪,被押解至京城刑部大牢,或是落入錦衣衛北鎮府司之手。
念及此處,他不禁打了個寒顫,躬身對屠浩說道:“請公公安排,狄某一切唯公公馬首是瞻。”
屠浩見說,哈哈大笑,“將軍言重了,我不過是個監軍罷了。”
言罷,他收起笑容,神色肅然,“不過將軍無須調動大軍,莫說你,我也擔心韃子騎兵突然南下。你隻需派遣幾個百戶,領兵南下,剿滅些強盜、土匪。
“那些江湖勢力自然知曉你我與旎嘯的交情,如此一來,江湖中便少了些對旎嘯不利之人,他在西北方向的壓力也能減輕。萬一他不敵,也能從容退至涼州衛方向。”
狄將軍聽罷,瞬間明了公公之意。助旎嘯固然是真,但在關鍵時刻,保護那位駱小姐,確保駱家所守之秘不被外人捷足先登,才是重中之重。屆時,陛下定會龍顏大悅。
倘若旎嘯與駱小姐真要逃至此處,憑公公麾下一兩千廠衛,加之自己手中數萬精兵,莫說江湖上的武林門派,即便是外族勢力,也休想殺害旎嘯、掠走駱小姐。
想通此點後,狄成安不禁對屠浩心生感激。因為真到了那一步,便是立下大功。
他放聲大笑,“公公美意,狄某銘記於心,改日定當厚謝。”
屠浩見狄將軍已然心領神會,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將軍可曾聽聞,對旎嘯而言,我們要如雪中送炭般及時;而對陛下,我們身為臣子,更要有擔君之憂的意識,在這個關鍵時候挺身而出。”
“好,好,好!”狄成安一時喜形於色,隨即收起笑容,悄聲對屠浩道,“若方才狄某遲疑未決,公公是否就要祭出那柄上方寶劍了?”
屠浩麵色微變,旋即又恢複常態,笑道:“將軍何出此言?此事非軍中事務,也非外敵來犯,我怎會如此?
“方才我已言明,你隻需派遣數百戶兵馬,虛張聲勢地往南行進一番便是。主要還是由我帶領我的親信南下,而我離去後,這涼州衛及北麵幾衛,還需仰仗將軍了。”
狄成安連忙拱手道:“豈敢,豈敢,這本就是狄某的職責所在。隻是公公此行助旎嘯,麵對的可是大半個武林的圍攻,更有無數外敵窺伺,可要周全備至,更是萬分當心啊。”
屠浩微微頷首,“有勞將軍掛心,我此行隻想在西北方向為旎嘯留一條退路。再者,我昨日已飛鴿傳書給洮州的夏公公,想必他也能領會其中深意,定會派人助我一臂之力,說不定他還會親自前來。
“如此一來,我們西北幾衛便可聯手對抗那些江湖門派和外夷勢力了。
“而且,中午時分,又有飛鴿傳書來報,說川蜀之地以青城派為首,掌門九幻真人已率眾武林同道星夜北上。屆時,旎嘯在陝西南麵又少了一股強敵。”
狄成安聽後心中大喜,暗道自己方才的選擇果然正確。然而,想到屠公公方才那轉瞬即逝的怒意,他心中卻如有一根小刺在紮,自責未能爽快應承。
隨後,屠浩又與狄成安商議了小半個時辰,方才離去。
走出總兵府時,屠浩心知,自己方才確實有過動用上方寶劍的念頭,同時也明白,自己與狄成安之間的關係,已不複往昔那般推心置腹了。
他不由自主地再度麵向東南方,眸光深遠,思緒飄飛至旎嘯昔日之行徑。
倘若哪一日旎嘯之舉,與朝廷產生了不可調和之隙,觸怒了龍顏,致使聖上令下,命自己親自緝捕旎嘯,或領廠衛之眾,將其就地正法,屆時,我心又將何去何從?
憶往昔,旎嘯之先祖對師門有救命之恩,此恩重如泰山。若遵旨而行,豈不是忘恩負義?
而若抗旨不從,又成了悖逆君恩,犯上作亂之罪人。況且,我身為閹宦,說到底,不過是皇帝跟前一介卑微奴仆罷了。
念及此處,屠浩不禁發出一聲悠長而深沉的歎息。
“啊!我等怎未事先得知此消息?”狄成安聞言大驚,快步走至公公身前問道。
屠浩淡然一笑:“此刻再去探究其緣由,已是徒勞無益了。但我深信,朝廷廠衛、六扇門,定已得知旎嘯行蹤泄露之事。
“然而,這兩日來,旎嘯的行蹤卻一夜之間傳遍天下。我甚是不解,為何朝廷、廠衛遲遲未有動作?”
言及此處,屠公公走近狄成安,低聲細語:“且陛下也無任何旨意下達,或是未令廠衛、六扇門、大內高手在江湖上平息此傳聞,反而任由其流傳?”
狄成安聽罷,一時間呆立當場,邊走邊陷入沉思。
忽地,他眼中精光一閃,低聲言道:“莫非此乃陛下有意為之?”
屠浩緩緩點頭,隨後雙手朝京城方向抱拳,以示敬意:“我等身為臣子,自當以陛下之心意為行事準則,為萬歲排憂解難。駱家之事,關乎天家,而那股神秘勢力更是成為陛下心頭大患。
“因此,我推測陛下雖未明言,但以此沉默之舉,意在讓我等臣子助旎嘯一臂之力。一是解開駱家所守天家之謎,二是欲借旎嘯之手,引出那股神秘勢力。
“隻是未曾料到局勢突變,旎嘯需麵對如此眾多的江湖門派,九州內外勢力。若旎嘯一旦遭遇不測,那麽駱家之事與那神秘勢力,皆將成謎,屆時陛下還需費盡心思,施展手段去處理此事。
“自然,對於我與將軍而言,陛下心中定有不悅。一來我和將軍與旎嘯素有交情,二來我們身處陝西,雖鎮守西北,卻對此事置身事外,陛下定會龍顏大怒。”
狄成安聽罷,雖覺公公之理由略顯牽強,但轉念一想,聖心深似海,難以揣測。且旎嘯涉足南華堡之事,早已非秘密,江湖上傳得沸沸揚揚,朝中也有人私下議論,而皇帝並未出麵阻止,僅是派遣大內高手試圖截殺旎嘯罷了。
他深思熟慮之後,緩緩察覺公公之言也非無稽之談。對於駱家之事,皇帝確實難以明旨行事,不便公然插手,故而索性利用旎嘯。
身為臣子,若不能揣測聖意,待到事態失控,萬歲爺一旦下旨,自己被革職尚算輕巧,說不定還會以莫須有之罪,被押解至京城刑部大牢,或是落入錦衣衛北鎮府司之手。
念及此處,他不禁打了個寒顫,躬身對屠浩說道:“請公公安排,狄某一切唯公公馬首是瞻。”
屠浩見說,哈哈大笑,“將軍言重了,我不過是個監軍罷了。”
言罷,他收起笑容,神色肅然,“不過將軍無須調動大軍,莫說你,我也擔心韃子騎兵突然南下。你隻需派遣幾個百戶,領兵南下,剿滅些強盜、土匪。
“那些江湖勢力自然知曉你我與旎嘯的交情,如此一來,江湖中便少了些對旎嘯不利之人,他在西北方向的壓力也能減輕。萬一他不敵,也能從容退至涼州衛方向。”
狄將軍聽罷,瞬間明了公公之意。助旎嘯固然是真,但在關鍵時刻,保護那位駱小姐,確保駱家所守之秘不被外人捷足先登,才是重中之重。屆時,陛下定會龍顏大悅。
倘若旎嘯與駱小姐真要逃至此處,憑公公麾下一兩千廠衛,加之自己手中數萬精兵,莫說江湖上的武林門派,即便是外族勢力,也休想殺害旎嘯、掠走駱小姐。
想通此點後,狄成安不禁對屠浩心生感激。因為真到了那一步,便是立下大功。
他放聲大笑,“公公美意,狄某銘記於心,改日定當厚謝。”
屠浩見狄將軍已然心領神會,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將軍可曾聽聞,對旎嘯而言,我們要如雪中送炭般及時;而對陛下,我們身為臣子,更要有擔君之憂的意識,在這個關鍵時候挺身而出。”
“好,好,好!”狄成安一時喜形於色,隨即收起笑容,悄聲對屠浩道,“若方才狄某遲疑未決,公公是否就要祭出那柄上方寶劍了?”
屠浩麵色微變,旋即又恢複常態,笑道:“將軍何出此言?此事非軍中事務,也非外敵來犯,我怎會如此?
“方才我已言明,你隻需派遣數百戶兵馬,虛張聲勢地往南行進一番便是。主要還是由我帶領我的親信南下,而我離去後,這涼州衛及北麵幾衛,還需仰仗將軍了。”
狄成安連忙拱手道:“豈敢,豈敢,這本就是狄某的職責所在。隻是公公此行助旎嘯,麵對的可是大半個武林的圍攻,更有無數外敵窺伺,可要周全備至,更是萬分當心啊。”
屠浩微微頷首,“有勞將軍掛心,我此行隻想在西北方向為旎嘯留一條退路。再者,我昨日已飛鴿傳書給洮州的夏公公,想必他也能領會其中深意,定會派人助我一臂之力,說不定他還會親自前來。
“如此一來,我們西北幾衛便可聯手對抗那些江湖門派和外夷勢力了。
“而且,中午時分,又有飛鴿傳書來報,說川蜀之地以青城派為首,掌門九幻真人已率眾武林同道星夜北上。屆時,旎嘯在陝西南麵又少了一股強敵。”
狄成安聽後心中大喜,暗道自己方才的選擇果然正確。然而,想到屠公公方才那轉瞬即逝的怒意,他心中卻如有一根小刺在紮,自責未能爽快應承。
隨後,屠浩又與狄成安商議了小半個時辰,方才離去。
走出總兵府時,屠浩心知,自己方才確實有過動用上方寶劍的念頭,同時也明白,自己與狄成安之間的關係,已不複往昔那般推心置腹了。
他不由自主地再度麵向東南方,眸光深遠,思緒飄飛至旎嘯昔日之行徑。
倘若哪一日旎嘯之舉,與朝廷產生了不可調和之隙,觸怒了龍顏,致使聖上令下,命自己親自緝捕旎嘯,或領廠衛之眾,將其就地正法,屆時,我心又將何去何從?
憶往昔,旎嘯之先祖對師門有救命之恩,此恩重如泰山。若遵旨而行,豈不是忘恩負義?
而若抗旨不從,又成了悖逆君恩,犯上作亂之罪人。況且,我身為閹宦,說到底,不過是皇帝跟前一介卑微奴仆罷了。
念及此處,屠浩不禁發出一聲悠長而深沉的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