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貴妃之弟鄭國泰,此時接過話去:“正是,我姐私下告知,萬歲爺對旎嘯態度不明,有些猶豫不絕,然如今多倚重旎嘯。
“皆因駱家之事與那神秘勢力之現,此二事非朝中力所能及,又不可假手官府。東廠、錦衣衛及六扇門,非但無力應對,且內部多有覬覦修仙之術之人,欲借此機會撈取好處。
“至於那股神秘勢力,廠衛與六扇門,乃至大內高手,皆聞風喪膽,不敢與之爭鋒,已成萬歲爺心頭大患。
“幸得去年旎嘯布局,誅殺眾多貪婪之輩,又擊退那神秘客,令萬歲爺對其寄予厚望。
“因此,我姐反複叮囑,萬不可與旎嘯為敵,包括其黨羽。故而在京城的千陽門,朝廷及官府皆輕易不觸其黴頭,若真有紛爭,便依江湖規矩,以門派恩怨處置。”
方從哲與常敏才聞聽此言,心中自是明了萬歲爺乃是借旎嘯之手,以應對那股神秘勢力。然江湖之事紛紜複雜,他二人身為朝中重臣,所知自是有限。
這時,方從哲向洪林問道:“洪公公,莫非你的人已探明那幾人的真實身份?”
洪林微微頷首:“雖不敢全然確定,但也可猜出一二。若所料不差,那幾人實為女子,且與旎嘯交情匪淺,說不定便是他的紅顏知己。”
眾人聽罷,並未顯得太過驚訝,男子三妻四妾,本是世間常態。
常敏才遂問道:“洪公公之意,莫非是說衛軒乃白蓮教餘孽之事,便就此作罷?”
“那倒也未必。”洪林擺了擺手,繼續說道,“我是擔憂旎嘯及其黨羽若與衛軒有瓜葛,屆時站出來為其作證,那便棘手了。
“因此,當務之急,是要查清衛軒與旎嘯之間究竟有何牽連。若無瓜葛,我料定旎嘯也不會為一個衛軒而出頭。”
常敏才一聽此言,心中不禁有些煩悶。折騰了一個晚上,到頭來還是無法為兒子報仇雪恨。到了明日,頂多就是去衛家討個公道,然後鬧到府尹那裏,最終也不過是賠錢了事。畢竟衛軒之父與朝中幾位重臣交情深厚,怎能眼睜睜地看著衛軒以命相抵?
且洪公公既然能查清今日之事,朝中大臣自然也能到醉月樓查明兒子與衛軒衝突致死之緣由。
再說百裏雲歌四人重返千陽門,遂將前事盡述於門主關傲及丁幻羽二人。關、丁二人隻說無妨,又說讓那衛軒略受教訓也好,且對雲歌說會派人去打探。
及至次日,關傲探得些許消息歸來,把心中一些猜測說出,讓丁幻羽前來找百裏雲歌四人。
丁幻羽至雲歌四人住處,恰逢眾人都在。
茶過三巡,解子音問道:“丁嬸,你前來是為昨日之事嗎?”
丁幻羽微微點頭,“關門主已探明,那衛軒並無大礙,隻因此人不慕聖賢之書,偏愛武藝之道,加之其父身為朝廷命官,故得六扇門青睞,更有一女子對他情深意重。”
言罷,其目光轉向雲歌,百裏雲歌聞之,僅微微頷首,神色淡然。
片刻靜謐之後,丁幻羽輕聲說道:“我與關門主揣測,那衛軒恐已洞悉少夫人及三位姑娘乃女子之身。”
百裏雲歌聞此,怒氣衝衝,“哼,此等好色之徒,早知昨日我當出手更重,取其性命方解心頭之恨。”
“正是,此人竟是一個登徒子,若再相遇,定叫他好看。”蘇凝梅亦是憤慨填胸,怒氣難平。
見四女如此,丁幻羽便說道:“故而關門主欲助那位常大人一臂之力,想那常大人對衛軒恨之入骨,也是常理,兒遭不幸,身為父親,自是欲親手報仇,讓衛軒血債血償。
“然關門主探知,常敏才大人僅能求助於此城府尹,此事尚不能驚動朝堂,大理寺與刑部也不便插手。
“且衛軒之父與朝中數位重臣交誼深厚,常敏才在朝中孤立無援,昔日又為外官,因鄭貴妃之故而得禮部右侍郎之位。不過,關門主推測,昨夜常大人或已求助於鄭貴妃之心腹洪公公。”
“丁嬸,如此說來,這位常敏才大人聲名不佳,我等若相助,豈非……”雲歌琴沉吟片刻,言及此處,望向妙琴等三人。
丁幻羽微微一笑,悠然說道:“少夫人,我梅花山莊行事,向來不問對方出身貴賤,也不辨善惡,隻要不是那等大奸大惡、危害華夏之徒,我等皆可與之結交,共謀大義。”
三侍女聞言,皆點頭稱是。
華妙琴複對百裏雲歌道:“雲歌姐姐,山莊之中,尚有要則一條,便是麵對外人,需先自保,尤其是那等糾纏不休之人,以防日後生變,悔之晚矣。”
百裏雲歌聽後,也不再多言。
自此兩日,雲歌足不出戶,孤坐閨房,或漫步庭院,心中愈發思念旎嘯。然時光荏苒,轉眼二月已至,旎嘯之影仍杳無蹤跡。
豈料次日,旎嘯與駱風雁護佑兩宮女晴雪、紫悅,已至京城廣寧門外二三裏之地。
眼下,旎嘯心知即將抵達千陽門,此乃天子腳下,密探如麻,更兼紫禁城中那位萬歲爺,定是欲知其行蹤。
故而,他不再刻意偽裝,反以真容示人,坦然自若。
然在離京百裏之外,他令晴雪、紫悅自行租得馬車一輛,對馬夫謊稱來自皇宮,外出采購宮中所需。那馬夫見二人身著宮女服飾,並未起疑,更未多問。
旎嘯與駱風雁則暗中跟隨其後,以防不測。
正如旎嘯所料,至城門口時,並無一人欲加害於她們,想必那暗中之人已有所察覺。畢竟此時出手,必是與北元王子暗中勾結之輩。
晴雪、紫悅於馬車內,直至進入內城,又見旎嘯、駱風雁暗中示意,心中懸石方落,知曉已進入皇城,那暗中之敵更不敢輕舉妄動。
而旎嘯於廣寧門城門口,立時被數股勢力之人認出,東廠、錦衣衛、六扇門之眾,更有千陽門弟子在列。
然旎嘯以暗語告知山莊弟子,他與駱風雁自會前往千陽門,無須派人迎接,以免節外生枝。
及至內城阜財坊,步入千陽門,跨過那院門,旎嘯抬眼便望見百裏雲歌與三位貼身侍女立於院中。若非山莊弟子先前報信,隻怕她們四人早已至城門相候多時了。
“皆因駱家之事與那神秘勢力之現,此二事非朝中力所能及,又不可假手官府。東廠、錦衣衛及六扇門,非但無力應對,且內部多有覬覦修仙之術之人,欲借此機會撈取好處。
“至於那股神秘勢力,廠衛與六扇門,乃至大內高手,皆聞風喪膽,不敢與之爭鋒,已成萬歲爺心頭大患。
“幸得去年旎嘯布局,誅殺眾多貪婪之輩,又擊退那神秘客,令萬歲爺對其寄予厚望。
“因此,我姐反複叮囑,萬不可與旎嘯為敵,包括其黨羽。故而在京城的千陽門,朝廷及官府皆輕易不觸其黴頭,若真有紛爭,便依江湖規矩,以門派恩怨處置。”
方從哲與常敏才聞聽此言,心中自是明了萬歲爺乃是借旎嘯之手,以應對那股神秘勢力。然江湖之事紛紜複雜,他二人身為朝中重臣,所知自是有限。
這時,方從哲向洪林問道:“洪公公,莫非你的人已探明那幾人的真實身份?”
洪林微微頷首:“雖不敢全然確定,但也可猜出一二。若所料不差,那幾人實為女子,且與旎嘯交情匪淺,說不定便是他的紅顏知己。”
眾人聽罷,並未顯得太過驚訝,男子三妻四妾,本是世間常態。
常敏才遂問道:“洪公公之意,莫非是說衛軒乃白蓮教餘孽之事,便就此作罷?”
“那倒也未必。”洪林擺了擺手,繼續說道,“我是擔憂旎嘯及其黨羽若與衛軒有瓜葛,屆時站出來為其作證,那便棘手了。
“因此,當務之急,是要查清衛軒與旎嘯之間究竟有何牽連。若無瓜葛,我料定旎嘯也不會為一個衛軒而出頭。”
常敏才一聽此言,心中不禁有些煩悶。折騰了一個晚上,到頭來還是無法為兒子報仇雪恨。到了明日,頂多就是去衛家討個公道,然後鬧到府尹那裏,最終也不過是賠錢了事。畢竟衛軒之父與朝中幾位重臣交情深厚,怎能眼睜睜地看著衛軒以命相抵?
且洪公公既然能查清今日之事,朝中大臣自然也能到醉月樓查明兒子與衛軒衝突致死之緣由。
再說百裏雲歌四人重返千陽門,遂將前事盡述於門主關傲及丁幻羽二人。關、丁二人隻說無妨,又說讓那衛軒略受教訓也好,且對雲歌說會派人去打探。
及至次日,關傲探得些許消息歸來,把心中一些猜測說出,讓丁幻羽前來找百裏雲歌四人。
丁幻羽至雲歌四人住處,恰逢眾人都在。
茶過三巡,解子音問道:“丁嬸,你前來是為昨日之事嗎?”
丁幻羽微微點頭,“關門主已探明,那衛軒並無大礙,隻因此人不慕聖賢之書,偏愛武藝之道,加之其父身為朝廷命官,故得六扇門青睞,更有一女子對他情深意重。”
言罷,其目光轉向雲歌,百裏雲歌聞之,僅微微頷首,神色淡然。
片刻靜謐之後,丁幻羽輕聲說道:“我與關門主揣測,那衛軒恐已洞悉少夫人及三位姑娘乃女子之身。”
百裏雲歌聞此,怒氣衝衝,“哼,此等好色之徒,早知昨日我當出手更重,取其性命方解心頭之恨。”
“正是,此人竟是一個登徒子,若再相遇,定叫他好看。”蘇凝梅亦是憤慨填胸,怒氣難平。
見四女如此,丁幻羽便說道:“故而關門主欲助那位常大人一臂之力,想那常大人對衛軒恨之入骨,也是常理,兒遭不幸,身為父親,自是欲親手報仇,讓衛軒血債血償。
“然關門主探知,常敏才大人僅能求助於此城府尹,此事尚不能驚動朝堂,大理寺與刑部也不便插手。
“且衛軒之父與朝中數位重臣交誼深厚,常敏才在朝中孤立無援,昔日又為外官,因鄭貴妃之故而得禮部右侍郎之位。不過,關門主推測,昨夜常大人或已求助於鄭貴妃之心腹洪公公。”
“丁嬸,如此說來,這位常敏才大人聲名不佳,我等若相助,豈非……”雲歌琴沉吟片刻,言及此處,望向妙琴等三人。
丁幻羽微微一笑,悠然說道:“少夫人,我梅花山莊行事,向來不問對方出身貴賤,也不辨善惡,隻要不是那等大奸大惡、危害華夏之徒,我等皆可與之結交,共謀大義。”
三侍女聞言,皆點頭稱是。
華妙琴複對百裏雲歌道:“雲歌姐姐,山莊之中,尚有要則一條,便是麵對外人,需先自保,尤其是那等糾纏不休之人,以防日後生變,悔之晚矣。”
百裏雲歌聽後,也不再多言。
自此兩日,雲歌足不出戶,孤坐閨房,或漫步庭院,心中愈發思念旎嘯。然時光荏苒,轉眼二月已至,旎嘯之影仍杳無蹤跡。
豈料次日,旎嘯與駱風雁護佑兩宮女晴雪、紫悅,已至京城廣寧門外二三裏之地。
眼下,旎嘯心知即將抵達千陽門,此乃天子腳下,密探如麻,更兼紫禁城中那位萬歲爺,定是欲知其行蹤。
故而,他不再刻意偽裝,反以真容示人,坦然自若。
然在離京百裏之外,他令晴雪、紫悅自行租得馬車一輛,對馬夫謊稱來自皇宮,外出采購宮中所需。那馬夫見二人身著宮女服飾,並未起疑,更未多問。
旎嘯與駱風雁則暗中跟隨其後,以防不測。
正如旎嘯所料,至城門口時,並無一人欲加害於她們,想必那暗中之人已有所察覺。畢竟此時出手,必是與北元王子暗中勾結之輩。
晴雪、紫悅於馬車內,直至進入內城,又見旎嘯、駱風雁暗中示意,心中懸石方落,知曉已進入皇城,那暗中之敵更不敢輕舉妄動。
而旎嘯於廣寧門城門口,立時被數股勢力之人認出,東廠、錦衣衛、六扇門之眾,更有千陽門弟子在列。
然旎嘯以暗語告知山莊弟子,他與駱風雁自會前往千陽門,無須派人迎接,以免節外生枝。
及至內城阜財坊,步入千陽門,跨過那院門,旎嘯抬眼便望見百裏雲歌與三位貼身侍女立於院中。若非山莊弟子先前報信,隻怕她們四人早已至城門相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