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百裏雲歌徑直問向步穎竹:“步姐姐,適才你為何阻我?須知,那衛軒父子已是必死無疑。聽旎嘯所言,這位常大人與宮中洪公公交情匪淺,而那洪公公,乃是鄭貴妃之心腹。”
步穎竹輕按雲歌於主位之上,淡然笑道:“姑娘,那又如何?那衛軒本就死有餘辜,誰讓他覬覦姑娘,欲行不軌?
“方才那位常大人雖言語間略有挑撥之意,卻也是報仇心切,這才貿然上門與姑爺提及此事。姑爺心中,隻怕早已對那衛軒起了殺心。”
百裏雲歌見說,不免心生疑惑,問道:“何以見得?”
步穎竹輕歎一聲:“試問哪個男子能容得他人覬覦自己的女人?適才姑爺並未阻攔常大人,連一句拒絕之辭都未出口,雖說要考慮,卻又說這是常家與衛家之事。
“姑娘試想,姑爺是何等人物?我聽江湖傳言,姑爺手段狠辣,行事果決,在他眼中,隻分好壞之事,不論好壞之人。
“姑娘再想想陝西之事,數萬生靈,說殺便殺,到如今,姑爺可曾有過自責、內疚?”
百裏雲歌聽罷,又是一聲輕歎,神色間滿是無奈與沮喪。
步穎竹無視雲歌神色,接著說道:“老奴雖至今未知姑爺真身,然順天府之千陽門與西北雲星宗,皆奉姑爺為尊。又聞姑爺與青城、武當掌門交誼深厚,且與涼州衛屠公公並肩作戰,更有涉駱家之事而未受萬歲爺責罰。
“由此觀之,姑爺無論江湖或是朝廷,皆已擁有龐大勢力。其年不過雙十,便已有此等成就,日後身份地位,更是難以估量。自當留意身邊之人,尤其是姑娘身為其未婚妻,雖尚未過門,更需謹慎。
“尤其是與其他男子交往,須知謠言一起,便是兩人心生嫌隙之時,到那時,姑娘恐將追悔莫及。”
雲歌聞此,略一思索,臉色稍霽。
步穎竹望了窗外一眼,複又低聲說道:“老奴再言一句,姑娘莫怪老奴挑撥。雖如今姑娘為千陽門上下尊稱為大少夫人,但那院中尚有駱家小姐。入門有先後,駱小姐豈無爭大之心?
“老奴雖不知姑爺與她過往經曆,但可斷定,南華堡事後,駱小姐曆經諸多磨難,而姑爺始終相伴左右,隻怕二人經曆之事,相處之時,皆長於姑娘。所幸姑娘先有婚約於前……”
百裏雲歌越聽臉色越沉,忽地打斷步穎竹,冷聲道:“罷了,旎嘯也好,風雁妹妹也罷,皆非你所想之人。日後休要再提此等言語。至於旎嘯之身份,你日後自知,莫要胡亂猜測。”
步穎竹連忙躬身,惶恐道:“是,老奴失言,說出此不義之話,挑撥姑娘與姑爺及駱小姐關係,請姑姑責罰。”
雲歌抬手一揮,怒氣稍斂,淡然說道:“罷了,日後不提便是。”
“謝姑娘。”步穎竹稍作遲疑,終是鼓起勇氣說道:“隻是請姑娘勿疑姑爺決斷,他必借那常大人之手,除那衛軒。”
百裏雲歌本欲言語,卻憶起步穎竹先前之話,遂發出一聲深沉歎息,不再多言。
步穎竹見狀,心中暗自寬慰,嘴上卻道:“姑娘若不嫌麻煩,可否尋個時機,將姑爺身邊的侍女喚來?”
“所為何事?”百裏雲歌聞言,滿心疑惑。
步穎竹解釋道:“老奴來京之時,家父曾言及大善國寺之事。姑娘來京途中,有數名高手暗中相隨,想必乃姑爺所遣。而能調動此等高手者,非姑爺莫屬。”
雲歌聽得,驚問道:“步姐姐,你意欲何為?”
步穎竹迴答:“適才常大人提及,無論陷害或是誣告,皆要讓世人知曉衛軒乃白蓮教餘孽,正欲前往大善國寺與白蓮教惡徒密會。
“不料中途變故,三人斃命,以證其清白,且使人難以察覺其同夥身份。
“常大人又暗示,當時姑娘與姑爺的三位貼身侍女在場。若朝廷來人詢問姑娘,姑娘為衛軒開脫,常大人之計便無從施展。”
百裏雲歌略一思索,問道:“步姐姐之意是?”
“老奴欲與姑爺侍女言明此事,懇請保護姑娘來京的高手重返大善國寺,抹去些許痕跡。”
步穎竹言及此處,忽而笑道:“當然,此僅為以防萬一。或許朝廷根本不會派人詢問姑娘與姑爺侍女,就連醉月樓之事也不會深究。”
雲歌聽罷,不禁問道:“為何?”
步穎竹苦笑一聲,歎道:“老奴雖不知姑爺具體所謀,卻知他必在籌劃一件大事,暗中布局,皆因駱家之事。”
言及此處,她忽然笑道:“對了,對了,眼下駱家之事才是關鍵所在。無論是朝廷廠衛、宮中萬歲爺,還是江湖各方勢力,皆在靜候姑爺呢。”
百裏雲歌迴到千陽門,將諸般事宜盡數與駱風雁、解子音三位侍女和盤托出。
談及常大人陷害衛軒一事,駱風雁卻沉默不言,即便雲歌追問,她也僅僅說道:“朝廷官吏行事,本就如此,更莫論那令人聞風喪膽的廠衛了。”
而子音三人更是對衛軒破口大罵,恨不得當即提劍取其性命。
及至夜幕低垂,旎嘯方才歸來,百裏雲歌見他絲毫不提白日之事,仿佛未曾發生。
她見此狀,心知那衛軒已是必死之人。雖心存惋惜,但一想到步穎竹之言,也就作罷。
不過旎嘯雖有殺衛軒之心,隻是眼下無暇顧及此事。加之有常敏才出手,他自是樂見其成。
這些時日,他讓駱風雁每日於城中閑逛一圈,明有三侍女及千陽門高手護佑,暗有玄天六合隱匿於暗處。
玄天六合自抵京後,在千陽門關傲的巧妙安排下,六人先是佯裝離京,後又悄然返迴,化身各色人等,潛伏於京城數處。
次日,三侍女從雲歌口中得知步穎竹有請,蘇凝梅三人便前往隔街小院。
步穎竹見狀大喜,知曉此乃旎嘯默許之舉,否則旎嘯的貼身侍女怎會前來?
她將自己的打算道出後,凝梅便將玄天六合中的老二玄鋒喚來。
玄鋒聞聽衛軒之事,自是怒不可遏,當即日夜兼程趕往保定府,依步穎竹之計前往大善國寺。
步穎竹輕按雲歌於主位之上,淡然笑道:“姑娘,那又如何?那衛軒本就死有餘辜,誰讓他覬覦姑娘,欲行不軌?
“方才那位常大人雖言語間略有挑撥之意,卻也是報仇心切,這才貿然上門與姑爺提及此事。姑爺心中,隻怕早已對那衛軒起了殺心。”
百裏雲歌見說,不免心生疑惑,問道:“何以見得?”
步穎竹輕歎一聲:“試問哪個男子能容得他人覬覦自己的女人?適才姑爺並未阻攔常大人,連一句拒絕之辭都未出口,雖說要考慮,卻又說這是常家與衛家之事。
“姑娘試想,姑爺是何等人物?我聽江湖傳言,姑爺手段狠辣,行事果決,在他眼中,隻分好壞之事,不論好壞之人。
“姑娘再想想陝西之事,數萬生靈,說殺便殺,到如今,姑爺可曾有過自責、內疚?”
百裏雲歌聽罷,又是一聲輕歎,神色間滿是無奈與沮喪。
步穎竹無視雲歌神色,接著說道:“老奴雖至今未知姑爺真身,然順天府之千陽門與西北雲星宗,皆奉姑爺為尊。又聞姑爺與青城、武當掌門交誼深厚,且與涼州衛屠公公並肩作戰,更有涉駱家之事而未受萬歲爺責罰。
“由此觀之,姑爺無論江湖或是朝廷,皆已擁有龐大勢力。其年不過雙十,便已有此等成就,日後身份地位,更是難以估量。自當留意身邊之人,尤其是姑娘身為其未婚妻,雖尚未過門,更需謹慎。
“尤其是與其他男子交往,須知謠言一起,便是兩人心生嫌隙之時,到那時,姑娘恐將追悔莫及。”
雲歌聞此,略一思索,臉色稍霽。
步穎竹望了窗外一眼,複又低聲說道:“老奴再言一句,姑娘莫怪老奴挑撥。雖如今姑娘為千陽門上下尊稱為大少夫人,但那院中尚有駱家小姐。入門有先後,駱小姐豈無爭大之心?
“老奴雖不知姑爺與她過往經曆,但可斷定,南華堡事後,駱小姐曆經諸多磨難,而姑爺始終相伴左右,隻怕二人經曆之事,相處之時,皆長於姑娘。所幸姑娘先有婚約於前……”
百裏雲歌越聽臉色越沉,忽地打斷步穎竹,冷聲道:“罷了,旎嘯也好,風雁妹妹也罷,皆非你所想之人。日後休要再提此等言語。至於旎嘯之身份,你日後自知,莫要胡亂猜測。”
步穎竹連忙躬身,惶恐道:“是,老奴失言,說出此不義之話,挑撥姑娘與姑爺及駱小姐關係,請姑姑責罰。”
雲歌抬手一揮,怒氣稍斂,淡然說道:“罷了,日後不提便是。”
“謝姑娘。”步穎竹稍作遲疑,終是鼓起勇氣說道:“隻是請姑娘勿疑姑爺決斷,他必借那常大人之手,除那衛軒。”
百裏雲歌本欲言語,卻憶起步穎竹先前之話,遂發出一聲深沉歎息,不再多言。
步穎竹見狀,心中暗自寬慰,嘴上卻道:“姑娘若不嫌麻煩,可否尋個時機,將姑爺身邊的侍女喚來?”
“所為何事?”百裏雲歌聞言,滿心疑惑。
步穎竹解釋道:“老奴來京之時,家父曾言及大善國寺之事。姑娘來京途中,有數名高手暗中相隨,想必乃姑爺所遣。而能調動此等高手者,非姑爺莫屬。”
雲歌聽得,驚問道:“步姐姐,你意欲何為?”
步穎竹迴答:“適才常大人提及,無論陷害或是誣告,皆要讓世人知曉衛軒乃白蓮教餘孽,正欲前往大善國寺與白蓮教惡徒密會。
“不料中途變故,三人斃命,以證其清白,且使人難以察覺其同夥身份。
“常大人又暗示,當時姑娘與姑爺的三位貼身侍女在場。若朝廷來人詢問姑娘,姑娘為衛軒開脫,常大人之計便無從施展。”
百裏雲歌略一思索,問道:“步姐姐之意是?”
“老奴欲與姑爺侍女言明此事,懇請保護姑娘來京的高手重返大善國寺,抹去些許痕跡。”
步穎竹言及此處,忽而笑道:“當然,此僅為以防萬一。或許朝廷根本不會派人詢問姑娘與姑爺侍女,就連醉月樓之事也不會深究。”
雲歌聽罷,不禁問道:“為何?”
步穎竹苦笑一聲,歎道:“老奴雖不知姑爺具體所謀,卻知他必在籌劃一件大事,暗中布局,皆因駱家之事。”
言及此處,她忽然笑道:“對了,對了,眼下駱家之事才是關鍵所在。無論是朝廷廠衛、宮中萬歲爺,還是江湖各方勢力,皆在靜候姑爺呢。”
百裏雲歌迴到千陽門,將諸般事宜盡數與駱風雁、解子音三位侍女和盤托出。
談及常大人陷害衛軒一事,駱風雁卻沉默不言,即便雲歌追問,她也僅僅說道:“朝廷官吏行事,本就如此,更莫論那令人聞風喪膽的廠衛了。”
而子音三人更是對衛軒破口大罵,恨不得當即提劍取其性命。
及至夜幕低垂,旎嘯方才歸來,百裏雲歌見他絲毫不提白日之事,仿佛未曾發生。
她見此狀,心知那衛軒已是必死之人。雖心存惋惜,但一想到步穎竹之言,也就作罷。
不過旎嘯雖有殺衛軒之心,隻是眼下無暇顧及此事。加之有常敏才出手,他自是樂見其成。
這些時日,他讓駱風雁每日於城中閑逛一圈,明有三侍女及千陽門高手護佑,暗有玄天六合隱匿於暗處。
玄天六合自抵京後,在千陽門關傲的巧妙安排下,六人先是佯裝離京,後又悄然返迴,化身各色人等,潛伏於京城數處。
次日,三侍女從雲歌口中得知步穎竹有請,蘇凝梅三人便前往隔街小院。
步穎竹見狀大喜,知曉此乃旎嘯默許之舉,否則旎嘯的貼身侍女怎會前來?
她將自己的打算道出後,凝梅便將玄天六合中的老二玄鋒喚來。
玄鋒聞聽衛軒之事,自是怒不可遏,當即日夜兼程趕往保定府,依步穎竹之計前往大善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