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嘯瞥見常敏才那探尋的目光,遂迴首望向步穎竹,心中也是疑惑叢生,暗忖:這老仆何以不走,而是立於雲歌身後?
他本欲讓步穎竹退下,但轉念一想,此人是雲歌之人,且以冰魂門為尊,自己尚未與雲歌成親,貿然嗬斥,恐有不妥。
再者,步穎竹身為大戶千金,卻甘願為仆伴於雲歌左右,其忠心可鑒。此刻她立於雲歌身後,想來是恐雲歌有事,故而不拘禮節。
念及此,旎嘯迴轉過頭,對常敏才說道:“常大人,此處並無外人,有何事但說無妨。”
常敏才聽罷,神色奇異地在旎嘯、雲歌與步穎竹三人身上掃視一圈,隨後緩緩開口:“此事說來話長,不過料想百裏姑娘也略知一二。”
“哦?”雲歌似已猜到幾分,便含笑而問。
常敏才微微頷首,複對旎嘯說道:“十數日前,犬子常飛年與侄兒常飛真在醉月樓宴請好友,時值正月,酒樓人聲鼎沸,二人便在大廳中擺了一桌,五七人圍坐。不料禍起蕭牆,犬子無故被一人撞倒,上前理論時,那人仗著幾分江湖武藝,竟將犬子殺害。”
言及此處,常敏才不禁老淚縱橫。
旎嘯早於數日前聽雲歌講述了醉月樓之事,更知她與衛軒從初識到京城的諸多事,心中已大致明了。
此時,他拱手施禮,麵色哀傷:“令郎遭遇不幸,英年早逝,聽聞其為舉人身份,哎,真乃天妒英才,在下深表同情,還望常大人節哀順變。”
常敏才抬手拭去淚水,轉過身來,麵色微怒:“喪子之痛,刻骨銘心,我誓要那衛軒小兒以命抵命,否則何以告慰犬子在天之靈!”
旎嘯聽罷,隻是默默頷首,不發一言。
常敏才接著說道:“旎嘯公子有所不知,我曾邀數位好友共商複仇之策,然他們卻私下告誡我,那衛軒之父衛橙盛,雖僅為七品太常寺典簿,卻與吏部、翰林院、都察院數位大人交情頗深,尤其是與再度出任吏部尚書的孫丕揚更是過從甚密。
“那衛軒更是可惡至極,一口咬定與我兒隻是口角之爭,失手之下致我兒站立不穩,碰觸桌角而亡。
“其父更是可惱,竟讓順天府府尹草草定案,以過失之名了結此事,僅令我常家收受些許賠償,再登門致歉便作罷,此等屈辱,我怎能咽下?”
旎嘯依舊沉默,心中暗自思量,常敏才對那衛軒父子之恨,亦在情理之中。
此時,常敏才長歎一聲,見旎嘯神色專注,並無敷衍與不耐之意,便繼續說道:“這幾日,我府中派出精幹侍衛暗中監視那衛軒,隻可惜此人身邊常有高手相伴,名叫桑曲陽,武功了得。但我那侍衛還探得一事。”
旎嘯邊聽邊點頭,見常敏才目光轉向自己,便開口問道:“哦?何事?”
常敏才略一遲疑,目光瞥向雲歌,隨即身子微傾,對旎嘯低語道:“我侍衛探知,那衛軒早在保定府時,便已知曉百裏姑娘實為女子之身。前幾日於醉月樓中,他再見女扮男裝的百裏姑娘,便心生邪念。”
言及此處,常敏才又向雲歌投去一瞥,眼中滿是歉意。
隨即他繼續對旎嘯說道:“此人膽大妄為,竟敢在酒樓之中公然欲對百裏姑娘無禮,表麵卻裝作不知姑娘真身,其居心叵測,可見一斑。
“隻是百裏姑娘豈容此等宵小之輩放肆?當即喝斥於他,見他仍不知收斂,便出手教訓。那衛軒不敵姑娘,慌亂之中撞倒我兒。
“我兒與侄兒本是宴請好友,歡聚一堂,卻因這衛軒惡徒,好端端的酒席被其攪亂,我兒更是渾身沾滿酒水殘肴。
“我兒身為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哪似那衛軒,一身武藝,數名壯漢也近他不得。聽聞他先前在保定府大善國寺,曾力挫十幾名武僧而不敗,其武功之高,可見如何了。”
旎嘯聞及此言,心中已然明了,常敏才之語七分實而三分虛,然其真正意圖已昭然若揭,欲聯手共除衛軒。
他佯裝審視百裏雲歌,暗中遞去一記眼色。
雲歌心領神會,當即換上一副怒容,忿忿道:“哼,想不到那衛軒竟是如此卑劣之人,著實可惡!”
旎嘯迴轉過頭,麵上也露出不悅之色。
常敏才見狀,心中暗鬆一口氣,接著說道:“我本不知百裏姑娘身份,乃是我那侍衛偶得衛軒父子密談,衛橙盛怒斥衛軒之際,衛軒竟吐露百裏姑娘之秘,揚言要娶百裏姑娘為妻。”
聞此,百裏雲歌霍然起身,此次是真動了怒氣,雙目圓睜,口中噴火,怒斥道:“好個衛軒,真是無恥之尤!若再相見,我定要一劍殺了他!”
旎嘯輕擺手勢,示意雲歌稍安勿躁,心中暗自揣度常敏才言語之真假,然無論真假,又當如何?
他麵色冷峻,對常敏才說道:“常大人欲如何除去那衛軒?”
常敏才見旎嘯發問,便將那日與洪林、方成哲商議之事和盤托出。
言罷,見旎嘯沉默不語,他又勸說道:“至於搜尋衛軒身為白蓮教餘孽之證據,我自會妥當安排。整件事情,公子與百裏姑娘無需插手。若有人問起慶都縣大善國寺之事,百裏姑娘但言不知便是。”
百裏雲歌聽畢,心中不免生出幾分不忍。
她深知常敏才此舉意在誣陷衛軒,朝廷對白蓮教曆來嚴懲不貸,更何況這是在京城,天子腳下。一旦假證被朝廷坐實,衛軒父子必難逃一死,便是那些與衛家交好的朝廷重臣,也不敢輕易出頭。
她雖對衛軒心存怒意,但尚未到非要取其性命、滅其全族之地步。大不了日後再遇衛軒,出手狠狠教訓一番便是。
正當她欲出聲反對之際,身後的步穎竹悄然拉住她的衣袖,暗中搖頭示意,勿要開口阻撓。
百裏雲歌神色微變,心中似有所悟,便將目光投向旎嘯。
旎嘯瞥了步穎竹一眼,旋即對常敏才說道:“常大人,此事容我三思,但你兒之仇,乃是你常家與衛家之糾葛,我實不便多言。”
常敏才聞此,頓覺弦外有音,遂拱手道:“好,靜候旎嘯公子佳音。本官尚有要務,先行告退。”
言罷,常敏才起身離去。
旎嘯送至門外,轉身歸來,吩咐雲歌在此稍坐,主仆二人閑話家常,而他則需在城裏辦些事。
他本欲讓步穎竹退下,但轉念一想,此人是雲歌之人,且以冰魂門為尊,自己尚未與雲歌成親,貿然嗬斥,恐有不妥。
再者,步穎竹身為大戶千金,卻甘願為仆伴於雲歌左右,其忠心可鑒。此刻她立於雲歌身後,想來是恐雲歌有事,故而不拘禮節。
念及此,旎嘯迴轉過頭,對常敏才說道:“常大人,此處並無外人,有何事但說無妨。”
常敏才聽罷,神色奇異地在旎嘯、雲歌與步穎竹三人身上掃視一圈,隨後緩緩開口:“此事說來話長,不過料想百裏姑娘也略知一二。”
“哦?”雲歌似已猜到幾分,便含笑而問。
常敏才微微頷首,複對旎嘯說道:“十數日前,犬子常飛年與侄兒常飛真在醉月樓宴請好友,時值正月,酒樓人聲鼎沸,二人便在大廳中擺了一桌,五七人圍坐。不料禍起蕭牆,犬子無故被一人撞倒,上前理論時,那人仗著幾分江湖武藝,竟將犬子殺害。”
言及此處,常敏才不禁老淚縱橫。
旎嘯早於數日前聽雲歌講述了醉月樓之事,更知她與衛軒從初識到京城的諸多事,心中已大致明了。
此時,他拱手施禮,麵色哀傷:“令郎遭遇不幸,英年早逝,聽聞其為舉人身份,哎,真乃天妒英才,在下深表同情,還望常大人節哀順變。”
常敏才抬手拭去淚水,轉過身來,麵色微怒:“喪子之痛,刻骨銘心,我誓要那衛軒小兒以命抵命,否則何以告慰犬子在天之靈!”
旎嘯聽罷,隻是默默頷首,不發一言。
常敏才接著說道:“旎嘯公子有所不知,我曾邀數位好友共商複仇之策,然他們卻私下告誡我,那衛軒之父衛橙盛,雖僅為七品太常寺典簿,卻與吏部、翰林院、都察院數位大人交情頗深,尤其是與再度出任吏部尚書的孫丕揚更是過從甚密。
“那衛軒更是可惡至極,一口咬定與我兒隻是口角之爭,失手之下致我兒站立不穩,碰觸桌角而亡。
“其父更是可惱,竟讓順天府府尹草草定案,以過失之名了結此事,僅令我常家收受些許賠償,再登門致歉便作罷,此等屈辱,我怎能咽下?”
旎嘯依舊沉默,心中暗自思量,常敏才對那衛軒父子之恨,亦在情理之中。
此時,常敏才長歎一聲,見旎嘯神色專注,並無敷衍與不耐之意,便繼續說道:“這幾日,我府中派出精幹侍衛暗中監視那衛軒,隻可惜此人身邊常有高手相伴,名叫桑曲陽,武功了得。但我那侍衛還探得一事。”
旎嘯邊聽邊點頭,見常敏才目光轉向自己,便開口問道:“哦?何事?”
常敏才略一遲疑,目光瞥向雲歌,隨即身子微傾,對旎嘯低語道:“我侍衛探知,那衛軒早在保定府時,便已知曉百裏姑娘實為女子之身。前幾日於醉月樓中,他再見女扮男裝的百裏姑娘,便心生邪念。”
言及此處,常敏才又向雲歌投去一瞥,眼中滿是歉意。
隨即他繼續對旎嘯說道:“此人膽大妄為,竟敢在酒樓之中公然欲對百裏姑娘無禮,表麵卻裝作不知姑娘真身,其居心叵測,可見一斑。
“隻是百裏姑娘豈容此等宵小之輩放肆?當即喝斥於他,見他仍不知收斂,便出手教訓。那衛軒不敵姑娘,慌亂之中撞倒我兒。
“我兒與侄兒本是宴請好友,歡聚一堂,卻因這衛軒惡徒,好端端的酒席被其攪亂,我兒更是渾身沾滿酒水殘肴。
“我兒身為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哪似那衛軒,一身武藝,數名壯漢也近他不得。聽聞他先前在保定府大善國寺,曾力挫十幾名武僧而不敗,其武功之高,可見如何了。”
旎嘯聞及此言,心中已然明了,常敏才之語七分實而三分虛,然其真正意圖已昭然若揭,欲聯手共除衛軒。
他佯裝審視百裏雲歌,暗中遞去一記眼色。
雲歌心領神會,當即換上一副怒容,忿忿道:“哼,想不到那衛軒竟是如此卑劣之人,著實可惡!”
旎嘯迴轉過頭,麵上也露出不悅之色。
常敏才見狀,心中暗鬆一口氣,接著說道:“我本不知百裏姑娘身份,乃是我那侍衛偶得衛軒父子密談,衛橙盛怒斥衛軒之際,衛軒竟吐露百裏姑娘之秘,揚言要娶百裏姑娘為妻。”
聞此,百裏雲歌霍然起身,此次是真動了怒氣,雙目圓睜,口中噴火,怒斥道:“好個衛軒,真是無恥之尤!若再相見,我定要一劍殺了他!”
旎嘯輕擺手勢,示意雲歌稍安勿躁,心中暗自揣度常敏才言語之真假,然無論真假,又當如何?
他麵色冷峻,對常敏才說道:“常大人欲如何除去那衛軒?”
常敏才見旎嘯發問,便將那日與洪林、方成哲商議之事和盤托出。
言罷,見旎嘯沉默不語,他又勸說道:“至於搜尋衛軒身為白蓮教餘孽之證據,我自會妥當安排。整件事情,公子與百裏姑娘無需插手。若有人問起慶都縣大善國寺之事,百裏姑娘但言不知便是。”
百裏雲歌聽畢,心中不免生出幾分不忍。
她深知常敏才此舉意在誣陷衛軒,朝廷對白蓮教曆來嚴懲不貸,更何況這是在京城,天子腳下。一旦假證被朝廷坐實,衛軒父子必難逃一死,便是那些與衛家交好的朝廷重臣,也不敢輕易出頭。
她雖對衛軒心存怒意,但尚未到非要取其性命、滅其全族之地步。大不了日後再遇衛軒,出手狠狠教訓一番便是。
正當她欲出聲反對之際,身後的步穎竹悄然拉住她的衣袖,暗中搖頭示意,勿要開口阻撓。
百裏雲歌神色微變,心中似有所悟,便將目光投向旎嘯。
旎嘯瞥了步穎竹一眼,旋即對常敏才說道:“常大人,此事容我三思,但你兒之仇,乃是你常家與衛家之糾葛,我實不便多言。”
常敏才聞此,頓覺弦外有音,遂拱手道:“好,靜候旎嘯公子佳音。本官尚有要務,先行告退。”
言罷,常敏才起身離去。
旎嘯送至門外,轉身歸來,吩咐雲歌在此稍坐,主仆二人閑話家常,而他則需在城裏辦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