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嶺,東西兩側峰巒聳立,四圍如壁,常現嵐光霞影,因而得名。
昔年劉漢熹平六年,夏四月間,天大旱,北地七州遭蝗災肆虐。
一日,百姓忽見一異物,形似豬而有人麵,體黃尾紅,以人為食,兼啖蟲蛇,其聲如嬰兒啼哭,百姓驚恐逃散。
有俠士識得此物,乃《山海經》所載之合窳,預示洪澇將至。
果不其然,半月之後,洪水滔天,百姓再遭水患。
後土夫人心懷慈悲,請來碧霞元君、雲霄元君,經一番努力,終使洪災平息。
後人為紀念二位仙姑之恩德,取其二名中各一字,命名此地為霞雲嶺,至洪武年間時,又改為霞嶺。
此時,百裏雲歌正追敵至霞嶺之上,但見眼前峰巒連綿,溝壑交錯,雖遲滯了韃子逃奔之速,可此地多懸崖山澗,稍有不慎,便墜入深淵,九死一生。
然雲歌豈會顧及許多,隻一心欲生擒那幾名韃子,最不濟也要斬於劍下。
她自幼生長於昆侖山,輕功超群,勝過對方數人。
不過十丈之遙,她已從天而降,以一己之力,一劍之威,擋住了韃子逃路。
見雲歌僅有一人,幾名韃子武士手持彎刀,口中唿喝著蒙語,護住一名蒙麵人。那蒙麵人並未出手,隻在一旁觀戰。
百裏雲歌與韃子激戰正酣,此時柳鶯鶯趕到,見狀直撲那蒙麵人而去。
蒙麵人與柳鶯鶯交手數招,又見十數人趕來,心知不妙,便往一處密林而逃。
柳鶯鶯一聲令下,鬼教弟子中分出數人協助百裏雲歌,而她則親率餘人緊追那蒙麵人不舍。
那蒙麵人雖武功不弱,但見數人窮追不舍,豈敢有片刻停留,隻顧一路狂奔,不覺間已至懸崖絕境,前路已斷,不禁破口大罵。
蒙麵人轉身,見柳鶯鶯孤身追至,其餘之人尚離此十數丈遠,便拔出短劍,奮勇衝上。
柳鶯鶯揮刀相迎,二人瞬間殺得難解難分。
片時,蒙麵人見對方援兵已近,自知逃生無望,怒從心生,不顧一切,以命相搏。
卻不料被柳鶯鶯步步緊逼,直至懸崖邊緣。
數招過後,蒙麵人腳下一空,眼看就要墜入深淵,他竟不顧生死,奮力拽住柳鶯鶯的腳,二人一同墜下懸崖。
鬼教弟子見狀,拚命唿喊,卻見懸崖之下乃是一條急流之河,二人落入水中,瞬間不見蹤影。
幸而鬼教弟子知曉小姐自幼精通水性,隻是這懸崖高達百丈,無法施救,隻得無奈返迴。
此時,百裏雲歌與其餘幾名鬼教弟子已斬殺韃靼武士,見眾人歸來,不禁問道:“你家小姐呢?”
一鬼教弟子答道:“我家小姐與那蒙麵人廝殺時,不慎一同墜下懸崖。”
言罷,眾人便開始尋找下崖之路,百裏雲歌也隨之而下。
不多時,柳鶯鶯身邊的老仆管紹趕來,身邊還伴隨著千陽門兩大高手雷青鬆、鍾離軒。
原來,管紹見小姐失蹤,便詢問千陽門弟子,得知小姐隨雲歌追敵往西南而去,便離開快活林,直奔西南。
不久,他便追上雷青鬆、鍾離軒。
三人結伴而行,施展輕功,疾馳而前。途中遇見步穎竹與數名山莊弟子,一問之下,方知百裏雲歌與柳鶯鶯已領人追至前方,那十多裏外便是霞嶺。
三人繼續追趕,至霞嶺時,聞聽山中有說話之聲,便循聲而去。
三人追上來,鬼教弟子望見管紹身影,慌亂焦慮之情稍減,連忙將前情一一稟報。
管紹聞後,便攜眾鬼教弟子匆匆尋覓柳鶯鶯去了。
此時,雷青鬆、鍾離軒攔住亦欲同行的百裏雲歌,“少夫人,有我等與管兄前去即可,您還是先迴千陽門吧。”
管紹也知雲歌身份尊貴,恐尋小姐途中再生變故,便停下腳步,點頭讚同:“是啊,百裏姑娘,您還是先迴吧。且觀這山巒綿延數十裏乃至百裏之遙,非一時半刻可尋得,莫要讓旎嘯公子牽掛。有我等數人足夠了。”
百裏雲歌遲疑片刻,終是應允。
直至管紹、雷青鬆、鍾離軒及眾鬼教弟子遠去,身影不見,她方收迴目光。
這時,她身旁的韓夏開口勸慰:“少夫人,莫要太過掛念柳小姐了,想必她定能安然無恙。”
雲竹接過話去,“是啊,那柳小姐身邊有管大俠相伴,其武功不在雷叔、鍾離叔之下,有他們三人同行,尋迴柳小姐自是不難。”
言罷,她輕歎一聲:“唉,隻可惜少夫人身上無那小旗了。”
百裏雲歌聽得,不禁心生好奇,問道:“小旗?此話何意?”
雲竹笑答道:“少莊主莫非未曾與您說及此事?”她稍頓,複笑道:“想必是時機未到吧。”
雲歌聞之,疑惑更甚,遂以眼神示意雲竹繼續言明。
雲竹細細道來:“我自幼在山莊之中,便知曉曆代少莊主迎娶少夫人之時,皆會獲贈一把心劍與一麵小旗。
“然大少夫人之心劍與小旗,或由三老賜予,或由少莊主親授,而後續進山莊的少夫人,則由大少夫人轉交。”
稍頓片刻,雲竹又說道:“除卻三老之外,我們眾弟子體內皆藏有一把心劍,長約二三寸,劍尖朝下。憑此心劍,便可辨明身份。
“山莊弟子眾多,逾萬之數,且散布天南地北,年歲也是參差不齊。
“故而,可觀對方體內之心劍,以辨其是否為山莊弟子。當然,若弟子未運心法,則體內之心劍無法為他人所見。”
百裏雲歌邊聽邊微微頷首,雲竹接著說道:“至於那小旗,乃山莊少夫人的身份象征。
“據山莊老人所講,有秘法可讓小旗升空,萬道金光閃耀,方圓百裏之內的山莊弟子見得,便會前來聽候少夫人差遣調遣。”
雲歌聽罷,隻覺神奇無比,不禁問道:“怎地旎嘯未曾與我和風雁妹妹提及此事?”
幾名山莊弟子聞言,不禁輕笑一聲。而後,韓夏說道:“少夫人,這心劍與小旗,需在少莊主與二位少夫人成婚之日,方會給予。”
雲歌聽罷,緩緩點頭,心中恍然。
少時,韓夏又說道:“譬如那柳小姐墜落懸崖的河流,不知流向何方,尋人自是艱難萬分。倘若少夫人擁有那小旗,便可號令百裏之內弟子,共赴搜尋。”
百裏雲歌聞之,目光朝柳鶯鶯墜落懸崖之處投去,心中不免為其憂慮。
她又憶起旎嘯先前所說,本欲攜她與駱風雁迴歸梅花山莊,拜堂成親,然風雁妹妹卻婉拒此意。皆因駱家尚未平反,皇帝未下旨赦免其舊罪,自是不願以罪臣之女之身,嫁入梅花山莊。
雲歌深知,旎嘯對此並不介意,但她更明了,駱風雁出身書香門第,世代官宦之家,對此尤為看重,且不願駱家之罪殃及梅花山莊。
昔年劉漢熹平六年,夏四月間,天大旱,北地七州遭蝗災肆虐。
一日,百姓忽見一異物,形似豬而有人麵,體黃尾紅,以人為食,兼啖蟲蛇,其聲如嬰兒啼哭,百姓驚恐逃散。
有俠士識得此物,乃《山海經》所載之合窳,預示洪澇將至。
果不其然,半月之後,洪水滔天,百姓再遭水患。
後土夫人心懷慈悲,請來碧霞元君、雲霄元君,經一番努力,終使洪災平息。
後人為紀念二位仙姑之恩德,取其二名中各一字,命名此地為霞雲嶺,至洪武年間時,又改為霞嶺。
此時,百裏雲歌正追敵至霞嶺之上,但見眼前峰巒連綿,溝壑交錯,雖遲滯了韃子逃奔之速,可此地多懸崖山澗,稍有不慎,便墜入深淵,九死一生。
然雲歌豈會顧及許多,隻一心欲生擒那幾名韃子,最不濟也要斬於劍下。
她自幼生長於昆侖山,輕功超群,勝過對方數人。
不過十丈之遙,她已從天而降,以一己之力,一劍之威,擋住了韃子逃路。
見雲歌僅有一人,幾名韃子武士手持彎刀,口中唿喝著蒙語,護住一名蒙麵人。那蒙麵人並未出手,隻在一旁觀戰。
百裏雲歌與韃子激戰正酣,此時柳鶯鶯趕到,見狀直撲那蒙麵人而去。
蒙麵人與柳鶯鶯交手數招,又見十數人趕來,心知不妙,便往一處密林而逃。
柳鶯鶯一聲令下,鬼教弟子中分出數人協助百裏雲歌,而她則親率餘人緊追那蒙麵人不舍。
那蒙麵人雖武功不弱,但見數人窮追不舍,豈敢有片刻停留,隻顧一路狂奔,不覺間已至懸崖絕境,前路已斷,不禁破口大罵。
蒙麵人轉身,見柳鶯鶯孤身追至,其餘之人尚離此十數丈遠,便拔出短劍,奮勇衝上。
柳鶯鶯揮刀相迎,二人瞬間殺得難解難分。
片時,蒙麵人見對方援兵已近,自知逃生無望,怒從心生,不顧一切,以命相搏。
卻不料被柳鶯鶯步步緊逼,直至懸崖邊緣。
數招過後,蒙麵人腳下一空,眼看就要墜入深淵,他竟不顧生死,奮力拽住柳鶯鶯的腳,二人一同墜下懸崖。
鬼教弟子見狀,拚命唿喊,卻見懸崖之下乃是一條急流之河,二人落入水中,瞬間不見蹤影。
幸而鬼教弟子知曉小姐自幼精通水性,隻是這懸崖高達百丈,無法施救,隻得無奈返迴。
此時,百裏雲歌與其餘幾名鬼教弟子已斬殺韃靼武士,見眾人歸來,不禁問道:“你家小姐呢?”
一鬼教弟子答道:“我家小姐與那蒙麵人廝殺時,不慎一同墜下懸崖。”
言罷,眾人便開始尋找下崖之路,百裏雲歌也隨之而下。
不多時,柳鶯鶯身邊的老仆管紹趕來,身邊還伴隨著千陽門兩大高手雷青鬆、鍾離軒。
原來,管紹見小姐失蹤,便詢問千陽門弟子,得知小姐隨雲歌追敵往西南而去,便離開快活林,直奔西南。
不久,他便追上雷青鬆、鍾離軒。
三人結伴而行,施展輕功,疾馳而前。途中遇見步穎竹與數名山莊弟子,一問之下,方知百裏雲歌與柳鶯鶯已領人追至前方,那十多裏外便是霞嶺。
三人繼續追趕,至霞嶺時,聞聽山中有說話之聲,便循聲而去。
三人追上來,鬼教弟子望見管紹身影,慌亂焦慮之情稍減,連忙將前情一一稟報。
管紹聞後,便攜眾鬼教弟子匆匆尋覓柳鶯鶯去了。
此時,雷青鬆、鍾離軒攔住亦欲同行的百裏雲歌,“少夫人,有我等與管兄前去即可,您還是先迴千陽門吧。”
管紹也知雲歌身份尊貴,恐尋小姐途中再生變故,便停下腳步,點頭讚同:“是啊,百裏姑娘,您還是先迴吧。且觀這山巒綿延數十裏乃至百裏之遙,非一時半刻可尋得,莫要讓旎嘯公子牽掛。有我等數人足夠了。”
百裏雲歌遲疑片刻,終是應允。
直至管紹、雷青鬆、鍾離軒及眾鬼教弟子遠去,身影不見,她方收迴目光。
這時,她身旁的韓夏開口勸慰:“少夫人,莫要太過掛念柳小姐了,想必她定能安然無恙。”
雲竹接過話去,“是啊,那柳小姐身邊有管大俠相伴,其武功不在雷叔、鍾離叔之下,有他們三人同行,尋迴柳小姐自是不難。”
言罷,她輕歎一聲:“唉,隻可惜少夫人身上無那小旗了。”
百裏雲歌聽得,不禁心生好奇,問道:“小旗?此話何意?”
雲竹笑答道:“少莊主莫非未曾與您說及此事?”她稍頓,複笑道:“想必是時機未到吧。”
雲歌聞之,疑惑更甚,遂以眼神示意雲竹繼續言明。
雲竹細細道來:“我自幼在山莊之中,便知曉曆代少莊主迎娶少夫人之時,皆會獲贈一把心劍與一麵小旗。
“然大少夫人之心劍與小旗,或由三老賜予,或由少莊主親授,而後續進山莊的少夫人,則由大少夫人轉交。”
稍頓片刻,雲竹又說道:“除卻三老之外,我們眾弟子體內皆藏有一把心劍,長約二三寸,劍尖朝下。憑此心劍,便可辨明身份。
“山莊弟子眾多,逾萬之數,且散布天南地北,年歲也是參差不齊。
“故而,可觀對方體內之心劍,以辨其是否為山莊弟子。當然,若弟子未運心法,則體內之心劍無法為他人所見。”
百裏雲歌邊聽邊微微頷首,雲竹接著說道:“至於那小旗,乃山莊少夫人的身份象征。
“據山莊老人所講,有秘法可讓小旗升空,萬道金光閃耀,方圓百裏之內的山莊弟子見得,便會前來聽候少夫人差遣調遣。”
雲歌聽罷,隻覺神奇無比,不禁問道:“怎地旎嘯未曾與我和風雁妹妹提及此事?”
幾名山莊弟子聞言,不禁輕笑一聲。而後,韓夏說道:“少夫人,這心劍與小旗,需在少莊主與二位少夫人成婚之日,方會給予。”
雲歌聽罷,緩緩點頭,心中恍然。
少時,韓夏又說道:“譬如那柳小姐墜落懸崖的河流,不知流向何方,尋人自是艱難萬分。倘若少夫人擁有那小旗,便可號令百裏之內弟子,共赴搜尋。”
百裏雲歌聞之,目光朝柳鶯鶯墜落懸崖之處投去,心中不免為其憂慮。
她又憶起旎嘯先前所說,本欲攜她與駱風雁迴歸梅花山莊,拜堂成親,然風雁妹妹卻婉拒此意。皆因駱家尚未平反,皇帝未下旨赦免其舊罪,自是不願以罪臣之女之身,嫁入梅花山莊。
雲歌深知,旎嘯對此並不介意,但她更明了,駱風雁出身書香門第,世代官宦之家,對此尤為看重,且不願駱家之罪殃及梅花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