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嘯窺破韓文慶心意,嘴角微揚,目光掠過遠處那兩名東廠番子,壓低嗓音對韓文慶說道:“韓大人,你的心事,我自守口如瓶,絕不外泄。你入宮的真正緣由,我無意探知,也不會過問,更不會在日後以此相要挾。”
韓文慶聞此,半晌無言,神色疑惑與信任交織,終是默默頷首。
未幾,四人策馬迴城,城牆已隱約可見。
韓文慶忽勒馬停步,抱拳說道:“旎嘯公子,在下忽然想起一事,你且先行一步。”
旎嘯聽罷,緩緩點頭,也是抱拳迴禮,隨即策馬向城中馳去。
此時,那兩名番子疑惑問道:“大人,我們這是去哪?”
韓文慶默然不語,策馬前行,至一偏僻之地,忽地出手。
那兩名番子毫無防備,萬萬想不到自家大人竟會下手,驚愕之餘,已從馬背上跌落,雙目圓睜,至死不渝。
韓文慶望著地上的屍體,麵無表情:“今日之事,我實不願他人知曉,莫要怪我狠辣無情,殺你二人滅口。再者,我欲借你等性命一用,他日若在地府相遇,我自當麵向你們賠罪致歉。”
再說旎嘯,策馬行不過半裏之遙,忽地心念一動,暗道不好,恐韓文慶欲害那二番子,一則滅口,二則嫁禍於自己。
他心頭一震,當即調轉馬頭,猛抽數鞭,急馳而歸。
及至尋得韓文慶,卻已遲了一步。
望著地上的屍體,他語氣冰冷,問道:“韓大人,莫非欲將此二人之死,栽贓於我,引東廠來問罪,以此達滅口的目的?”
韓文慶沉默不語,隻是冷冷地盯著旎嘯,其意不言而喻,未曾否認。
旎嘯冷笑一聲,“看來你欲置我於死地,那我便先取了你的性命!”
言罷,旎嘯身形一躍,內力自掌心噴薄而出,掌風唿嘯,勢不可擋。
韓文慶舉劍來迎,卻哪裏是旎嘯的對手,不過十幾息間,數招過後,便被旎嘯一掌震落馬下。
韓文慶大喝一聲,一個翻身躍起,手中劍直指旎嘯。
旎嘯掌化爪,五指緊扣韓文慶利劍,嘴角輕揚,露出一絲不屑之意。
隨後五指一用力,以內力震斷利劍,不待韓文慶反應過來,他身形一閃,已至其身前,手指連點,封住對方數處穴道。
旎嘯本欲取了韓文慶性命,轉念一想,卻自袖中掏出一小巧瓶兒,輕取一粒紅豔之丸,於韓文慶眼前晃了晃。
隨後,他指如疾風,連點韓文慶數穴,令其不由自主地張開了口。
旎嘯順勢將紅丸擲入其口中,複又疾點其身體幾處大穴,最終一掌橫劈於韓文慶咽喉之處,那紅丸便順勢滑入其腹中。
解了韓文慶之穴道,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想必韓大人已知曉,適才所服何物?”
韓文慶怒目圓睜,然此刻已身陷囹圄,唯有任旎嘯擺布。
念及親人,他心如死灰,輕聲問道:“此毒何時發作?”
旎嘯淡淡答道:“兩日之期。至於你那同伴之死,我料你自有辦法向東廠大人交代。至於你是否應允,全在你一念之間,我絕不相逼。
“大不了,我帶千陽門遠走他鄉。再者,隻要駱家之事未明,縱你東廠如何構陷,萬歲爺也會令我繼續追查。”
韓文慶聞此,方知自己一時糊塗。
駱家之事,關乎天家隱秘,東廠大人豈會因自己之話而妄動?即便旎嘯真有罪,乃至殺了自己,大人也會壓下此事,待駱家之事水落石出再做定奪。
他自覺愚昧至極,隻為守一秘密而不顧一切。
他默默點頭,深知,眼前唯有依旎嘯之言行事。
旎嘯見狀,冷笑一聲,不顧地上屍身,策馬迴城。
他深信韓文慶自會妥善處理,更斷定其不敢再生枝節。
果不其然,至第三日夜晚,韓文慶尋至旎嘯。
二人至一隱秘之處,韓文慶躬身乞求:“還望公子賜我解藥,我為那日魯莽之舉向公子賠罪。”
旎嘯神色平靜,淡然注視著韓文慶,心中已有計較。
韓文慶見狀,複又說道:“我那兩名下屬之事,已然妥善處理,且大人信我之話,非但此刻無憂,日後也不會對公子有所妨害,公子大可寬心。我韓文慶雖已殘軀,但言出必行,駟馬難追。”
旎嘯聞此,微微點頭,心中也已猜度其言非虛,否則這兩日內必有風聲傳來。
他正欲取出解藥予韓文慶,然觀對方不過而立之年,卻武藝超群,更在東廠身居理刑百戶之職,不禁心生好奇。
他問道:“能否告知你真正的目的?或是所圖為何?”
韓文慶麵上猶豫之色盡顯,夾雜著幾分怒意,然一想到解藥尚未到手,性命仍握於旎嘯之手,且自知非其敵手,對方武藝遠勝於自己,那怒意便漸漸消散。
他沉聲道:“旎嘯公子,在下確有難以啟齒的緣由,還望見諒。”
旎嘯聽此,不由一愣,複又問道:“你在東廠多年,那東廠、錦衣衛,乃至六扇門、皇宮內侍之中,高手如雲,難道就無一人對你心生疑慮,或是因你師門而探你底細?”
韓文慶見說,麵露痛苦之色,卻終是緘口不言。
旎嘯見韓文慶欲言又止,麵露苦楚,心中暗忖:此人甘願自殘入東廠為宦,所受之苦非人所能及,想必是肩負重任或是懷揣深仇大恨,否則何以至此?
他輕聲細語道:“隻要你的行徑不危及大明社稷,不威脅天子安危,更不做出有傷風化、有損華夏九州之事,我皆不會插手,也不會將你的身份與目的泄露分毫。”
聞聽此言,韓文慶心頭大震,不禁暗自揣測旎嘯的真實身份。
他深知旎嘯非東廠、錦衣衛、六扇門中人,然其對皇帝與大明江山的關切,卻溢於言表。
忽地,他心中閃過一個念頭:莫非旎嘯乃是天子近侍,隱於江湖,為駱家之事奔波,卻故作草莽之態?
但轉念一想,昔日所聞種種,尤其是旎嘯與駱家小姐那段情愫,若他真是天子身邊的人,又怎會如此?
刹那間,宮中一則流言浮現在韓文慶腦海,言及深宮萬宦之中,藏有幾位高手,行蹤詭秘,身份不明,卻能暗中操控諸多事宜,無論是宮闈內外,或是朝廷江湖,皆在其掌握之中。
迴想起旎嘯方才言語間的氣度,以及前幾日的種種,韓文慶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旎嘯身上,心中暗自揣測:莫非此人也如我般,忠於皇室,忠於大明?
韓文慶聞此,半晌無言,神色疑惑與信任交織,終是默默頷首。
未幾,四人策馬迴城,城牆已隱約可見。
韓文慶忽勒馬停步,抱拳說道:“旎嘯公子,在下忽然想起一事,你且先行一步。”
旎嘯聽罷,緩緩點頭,也是抱拳迴禮,隨即策馬向城中馳去。
此時,那兩名番子疑惑問道:“大人,我們這是去哪?”
韓文慶默然不語,策馬前行,至一偏僻之地,忽地出手。
那兩名番子毫無防備,萬萬想不到自家大人竟會下手,驚愕之餘,已從馬背上跌落,雙目圓睜,至死不渝。
韓文慶望著地上的屍體,麵無表情:“今日之事,我實不願他人知曉,莫要怪我狠辣無情,殺你二人滅口。再者,我欲借你等性命一用,他日若在地府相遇,我自當麵向你們賠罪致歉。”
再說旎嘯,策馬行不過半裏之遙,忽地心念一動,暗道不好,恐韓文慶欲害那二番子,一則滅口,二則嫁禍於自己。
他心頭一震,當即調轉馬頭,猛抽數鞭,急馳而歸。
及至尋得韓文慶,卻已遲了一步。
望著地上的屍體,他語氣冰冷,問道:“韓大人,莫非欲將此二人之死,栽贓於我,引東廠來問罪,以此達滅口的目的?”
韓文慶沉默不語,隻是冷冷地盯著旎嘯,其意不言而喻,未曾否認。
旎嘯冷笑一聲,“看來你欲置我於死地,那我便先取了你的性命!”
言罷,旎嘯身形一躍,內力自掌心噴薄而出,掌風唿嘯,勢不可擋。
韓文慶舉劍來迎,卻哪裏是旎嘯的對手,不過十幾息間,數招過後,便被旎嘯一掌震落馬下。
韓文慶大喝一聲,一個翻身躍起,手中劍直指旎嘯。
旎嘯掌化爪,五指緊扣韓文慶利劍,嘴角輕揚,露出一絲不屑之意。
隨後五指一用力,以內力震斷利劍,不待韓文慶反應過來,他身形一閃,已至其身前,手指連點,封住對方數處穴道。
旎嘯本欲取了韓文慶性命,轉念一想,卻自袖中掏出一小巧瓶兒,輕取一粒紅豔之丸,於韓文慶眼前晃了晃。
隨後,他指如疾風,連點韓文慶數穴,令其不由自主地張開了口。
旎嘯順勢將紅丸擲入其口中,複又疾點其身體幾處大穴,最終一掌橫劈於韓文慶咽喉之處,那紅丸便順勢滑入其腹中。
解了韓文慶之穴道,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想必韓大人已知曉,適才所服何物?”
韓文慶怒目圓睜,然此刻已身陷囹圄,唯有任旎嘯擺布。
念及親人,他心如死灰,輕聲問道:“此毒何時發作?”
旎嘯淡淡答道:“兩日之期。至於你那同伴之死,我料你自有辦法向東廠大人交代。至於你是否應允,全在你一念之間,我絕不相逼。
“大不了,我帶千陽門遠走他鄉。再者,隻要駱家之事未明,縱你東廠如何構陷,萬歲爺也會令我繼續追查。”
韓文慶聞此,方知自己一時糊塗。
駱家之事,關乎天家隱秘,東廠大人豈會因自己之話而妄動?即便旎嘯真有罪,乃至殺了自己,大人也會壓下此事,待駱家之事水落石出再做定奪。
他自覺愚昧至極,隻為守一秘密而不顧一切。
他默默點頭,深知,眼前唯有依旎嘯之言行事。
旎嘯見狀,冷笑一聲,不顧地上屍身,策馬迴城。
他深信韓文慶自會妥善處理,更斷定其不敢再生枝節。
果不其然,至第三日夜晚,韓文慶尋至旎嘯。
二人至一隱秘之處,韓文慶躬身乞求:“還望公子賜我解藥,我為那日魯莽之舉向公子賠罪。”
旎嘯神色平靜,淡然注視著韓文慶,心中已有計較。
韓文慶見狀,複又說道:“我那兩名下屬之事,已然妥善處理,且大人信我之話,非但此刻無憂,日後也不會對公子有所妨害,公子大可寬心。我韓文慶雖已殘軀,但言出必行,駟馬難追。”
旎嘯聞此,微微點頭,心中也已猜度其言非虛,否則這兩日內必有風聲傳來。
他正欲取出解藥予韓文慶,然觀對方不過而立之年,卻武藝超群,更在東廠身居理刑百戶之職,不禁心生好奇。
他問道:“能否告知你真正的目的?或是所圖為何?”
韓文慶麵上猶豫之色盡顯,夾雜著幾分怒意,然一想到解藥尚未到手,性命仍握於旎嘯之手,且自知非其敵手,對方武藝遠勝於自己,那怒意便漸漸消散。
他沉聲道:“旎嘯公子,在下確有難以啟齒的緣由,還望見諒。”
旎嘯聽此,不由一愣,複又問道:“你在東廠多年,那東廠、錦衣衛,乃至六扇門、皇宮內侍之中,高手如雲,難道就無一人對你心生疑慮,或是因你師門而探你底細?”
韓文慶見說,麵露痛苦之色,卻終是緘口不言。
旎嘯見韓文慶欲言又止,麵露苦楚,心中暗忖:此人甘願自殘入東廠為宦,所受之苦非人所能及,想必是肩負重任或是懷揣深仇大恨,否則何以至此?
他輕聲細語道:“隻要你的行徑不危及大明社稷,不威脅天子安危,更不做出有傷風化、有損華夏九州之事,我皆不會插手,也不會將你的身份與目的泄露分毫。”
聞聽此言,韓文慶心頭大震,不禁暗自揣測旎嘯的真實身份。
他深知旎嘯非東廠、錦衣衛、六扇門中人,然其對皇帝與大明江山的關切,卻溢於言表。
忽地,他心中閃過一個念頭:莫非旎嘯乃是天子近侍,隱於江湖,為駱家之事奔波,卻故作草莽之態?
但轉念一想,昔日所聞種種,尤其是旎嘯與駱家小姐那段情愫,若他真是天子身邊的人,又怎會如此?
刹那間,宮中一則流言浮現在韓文慶腦海,言及深宮萬宦之中,藏有幾位高手,行蹤詭秘,身份不明,卻能暗中操控諸多事宜,無論是宮闈內外,或是朝廷江湖,皆在其掌握之中。
迴想起旎嘯方才言語間的氣度,以及前幾日的種種,韓文慶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旎嘯身上,心中暗自揣測:莫非此人也如我般,忠於皇室,忠於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