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雲星宗宗主狄元山走上前來,至旎嘯跟前,“少莊主,我們何不先下手為強,一則讓對方摸不清我們的意圖,二則讓對方無法從容應對,三則,讓京城的萬歲爺更不敢輕易做出決斷。”
“哦,此話怎講?”旎嘯看著狄元山,不禁問道。
狄元山迴答:“眼下隻見南華堡內紛爭廝殺,皆是對方所為,我等卻不知其真正意圖何在。
“故而,我等若借此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整個鳳翔府及其周邊十數個州縣,同樣挑起江湖仇殺,讓紛爭四起,那連綿不絕的殺戮,定會引來整個江湖、乃至朝廷,甚至萬歲爺的注意與揣測。
“自然,這股勢力背後之人也是如此。對方既為布局大能者,行事必當小心謹慎,斷不會如那初出茅廬之輩,行事無腦莽撞。
“相反,他定會揣測我們的意圖,以及下一步行動。如此,在對方尚未摸清我們真正意圖之前,他斷不會通過京城,讓皇帝對我等催促緊迫。”
旎嘯聽罷,於房中踱步沉思,片刻後說道:“好,你等便去安排,不過有一人,我需親自走一趟。”
當夜,旎嘯行至城外之南,越一小河,忽見前方一座氣派莊園,世人皆以為此乃某位退仕官員的府邸,殊不知,此莊園內藏玄機,實乃天火門鳳翔分舵之所在。
自常元昌接掌分舵以來,暗中購置此莊園,其手段之高明,更令人稱奇者,乃其娶退仕官員的千金為妻。
月明星稀,萬裏長空無雲翳,旎嘯離了城池,施展輕功,那十多裏路程,於他而言,不過瞬息之間。
及至莊園,但見溪水潺潺,曲徑通幽,風靜雲閑,月映風亭,棟宇深深,別有一番景致。
他輕輕一縱,越過粉牆,循小徑而行,過假山,穿花池,繞曲廊,行月門,巧妙地避開了天火門弟子,直至一座大房子前。
此房麵湖而築,金漆籬門熠熠生輝,內中朱欄環繞,一叢細竹迎風搖曳。未及入堂室,先見門庭整潔有序。
觀天時正好,旎嘯施展五行土遁術,穿牆而入。入院中,隻見三五個俏麗侍女正打盹,兩個侍衛也是懶洋洋地隨意巡邏。
旎嘯悄無聲息地來到主樓之下,身形一縱,飛上樓頂,再施五行木遁術,穿木門而入。借著皎潔月光,隻見此房布置儼然一會客廳。
廳中彩穗宮燈高懸,玉石屏風矗立,金漆桌案上擺放整齊,黑漆交椅端莊大氣,更有金彝寶鼎一處擺列。
旎嘯心中暗笑,心想這常元昌,倒也有幾分文人墨客的閑情雅致,不似那等粗鄙武夫。
離了客廳,他環顧四周,目光落於一扇門戶之上,心中揣測常元昌或寢於此中。
於是,他施展極升震陰指,真氣凝聚如劍,自指尖激射而出,穿透門扉。
隻聽得門內傳來一聲輕喝:“何人?!”
不多時,常元昌披衣而出,手中緊握一柄寒光閃閃的寶劍。
待見到旎嘯,他臉上頓時露出驚訝之色。雖心中惱怒,但他瞬間便明白了旎嘯的來意,若對方欲取他性命,簡直是易如反掌。
他收起寶劍,上前拱手:“不知旎嘯公子深夜造訪,有失遠迎,還望海涵。”
旎嘯輕笑一聲,俯身附耳:“此處非說話的地方。”
常元昌點頭應允,帶著旎嘯重迴先前那會客廳。他也不避人,在桌案下輕輕一撥,一扇暗門悄然開啟。
二人步入其中,待常元昌點亮燈火,旎嘯環顧四周,這才發現此處竟是一間書房。
書房內古畫飄香,瓶中插著時令鮮花,壁上掛著琴劍,架上排列著詩書,別有一番韻味。
常元昌向旎嘯點頭示意稍候,便閃身而出。
不多時,他穿戴整齊,重新步入書房。旎嘯笑對他說道:“常堂主真是雅興不淺,令我感慨萬分。”
常元昌卻未理會此言,徑直問道:“不知公子深夜前來,有何要事相商?”
旎嘯開門見山,直言不諱地道出了來意。
常元昌聽罷,不禁目瞪口呆,半晌無言。
旎嘯微微一咳,常元昌方自沉思中醒轉。
走了幾步,他緩緩說道:“公子,我深知駱家之事非同小可,更關乎皇家,但要我刻意布局,挑起江湖紛爭,四處刀兵相見,又將我常某置於何地?
“誠然,我常元昌現為天火門一方分舵堂主,天火門在江湖中名聲不佳,常被指為黑道,但天火門乃天火門,我常元昌為常元昌。
“昔日,我曾有意辭去這堂主之位,卻是公子竭力相勸,我方勉為其難,隻為暗中監視天火門,以盡民族大義,為國分憂,而非陷身江湖恩怨,仇殺之中。”
旎嘯見說,輕輕拍手,讚道:“常堂主,剛才你也說了,駱家之事即天家事。想必你也風聞,駱風雁與她雙親已至陝西境內。
“我實不相瞞,那股挾持她全家的勢力,我至今仍未能查出絲毫有價值的線索。對方是何方神聖,人數幾何,一概不知。但可斷定,此勢力必為駱家之物而來。”
常元昌默然無語,隻是直視旎嘯。
旎嘯走近他身前,又說道:“我知你難以置信,我再告訴你,這股勢力隱藏之深,較之昔日盤踞京城的碧落守望殿,乃至無處不在的白蓮教,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你也知曉,我手下也有些許人手,然他們暗中探查數月,也是毫無所獲。”
常元昌聽得,雙目驟瞪,一臉驚疑之色。
稍頃,他問道:“昔日聞公子,於江南偶遇兩位神秘高手,後於嶓塚山再次相遇,有人目睹那二人身著三色衣衫,武功超群,世間罕見。然又有傳聞,此二人曾被公子擊敗,莫非此番乃是他們卷土重來?”
旎嘯輕輕搖頭,“我也曾有此念,然細察之下,發覺並非如此,因行事風格迥異。”
常元昌聞此,不禁又問:“公子之意,這股勢力之強,更勝那兩位神秘高手?”
“不錯。”旎嘯微微點頭,踱步數下,背對常元昌說道,“否則,我又何必想使鳳翔,及周邊十餘州縣陷入紛亂?我深知,一旦刀兵殺戮將起,必有無辜之人被裹挾其中。”
言及此處,旎嘯轉身,自嘲一笑,“我非武林白道中人,更非君子,行事不擇手段,然有時也屬無奈。
“再者,你觀那入陝西之境者,皆為駱家之事而來,三教九流、走卒商販、外族夷蠻,若非覬覦那成仙之術,豈會至此?去年在嶓塚山,難道還不給世人一個警告嗎?然結果如何?”
常元昌聽罷,一時語塞。
旎嘯又勸說道:“且不論其他,你觀那入陝西的武林門派,少林高僧何在?武當、青城兩派真人何在?乃至你天火門門主黃宗,也似未見蹤影。
“碧龍幫、萬風山莊,這三門三派,即便來人,也不過些微角色,或僅在周邊州府觀望,此又何故?”
稍頓,旎嘯繼續說道:“既敢赴南華堡,便需有被殺的覺悟。再者,你可派人探查,南華堡中日夜廝殺,淩辱女屍之事屢見不鮮,此等人,難道不該殺嗎?!”
常元昌見說,一聲長歎,唯有沉默。
旎嘯毅然說道:“若此事他日暴露於世,你大可推到我的身上。我不懼怕這些,哪怕日後入魔成鬼,也不畏懼那些枉死之人化為厲鬼尋我。”
常元昌聽罷,一番沉思之後,終是點頭,應允下來。
“哦,此話怎講?”旎嘯看著狄元山,不禁問道。
狄元山迴答:“眼下隻見南華堡內紛爭廝殺,皆是對方所為,我等卻不知其真正意圖何在。
“故而,我等若借此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整個鳳翔府及其周邊十數個州縣,同樣挑起江湖仇殺,讓紛爭四起,那連綿不絕的殺戮,定會引來整個江湖、乃至朝廷,甚至萬歲爺的注意與揣測。
“自然,這股勢力背後之人也是如此。對方既為布局大能者,行事必當小心謹慎,斷不會如那初出茅廬之輩,行事無腦莽撞。
“相反,他定會揣測我們的意圖,以及下一步行動。如此,在對方尚未摸清我們真正意圖之前,他斷不會通過京城,讓皇帝對我等催促緊迫。”
旎嘯聽罷,於房中踱步沉思,片刻後說道:“好,你等便去安排,不過有一人,我需親自走一趟。”
當夜,旎嘯行至城外之南,越一小河,忽見前方一座氣派莊園,世人皆以為此乃某位退仕官員的府邸,殊不知,此莊園內藏玄機,實乃天火門鳳翔分舵之所在。
自常元昌接掌分舵以來,暗中購置此莊園,其手段之高明,更令人稱奇者,乃其娶退仕官員的千金為妻。
月明星稀,萬裏長空無雲翳,旎嘯離了城池,施展輕功,那十多裏路程,於他而言,不過瞬息之間。
及至莊園,但見溪水潺潺,曲徑通幽,風靜雲閑,月映風亭,棟宇深深,別有一番景致。
他輕輕一縱,越過粉牆,循小徑而行,過假山,穿花池,繞曲廊,行月門,巧妙地避開了天火門弟子,直至一座大房子前。
此房麵湖而築,金漆籬門熠熠生輝,內中朱欄環繞,一叢細竹迎風搖曳。未及入堂室,先見門庭整潔有序。
觀天時正好,旎嘯施展五行土遁術,穿牆而入。入院中,隻見三五個俏麗侍女正打盹,兩個侍衛也是懶洋洋地隨意巡邏。
旎嘯悄無聲息地來到主樓之下,身形一縱,飛上樓頂,再施五行木遁術,穿木門而入。借著皎潔月光,隻見此房布置儼然一會客廳。
廳中彩穗宮燈高懸,玉石屏風矗立,金漆桌案上擺放整齊,黑漆交椅端莊大氣,更有金彝寶鼎一處擺列。
旎嘯心中暗笑,心想這常元昌,倒也有幾分文人墨客的閑情雅致,不似那等粗鄙武夫。
離了客廳,他環顧四周,目光落於一扇門戶之上,心中揣測常元昌或寢於此中。
於是,他施展極升震陰指,真氣凝聚如劍,自指尖激射而出,穿透門扉。
隻聽得門內傳來一聲輕喝:“何人?!”
不多時,常元昌披衣而出,手中緊握一柄寒光閃閃的寶劍。
待見到旎嘯,他臉上頓時露出驚訝之色。雖心中惱怒,但他瞬間便明白了旎嘯的來意,若對方欲取他性命,簡直是易如反掌。
他收起寶劍,上前拱手:“不知旎嘯公子深夜造訪,有失遠迎,還望海涵。”
旎嘯輕笑一聲,俯身附耳:“此處非說話的地方。”
常元昌點頭應允,帶著旎嘯重迴先前那會客廳。他也不避人,在桌案下輕輕一撥,一扇暗門悄然開啟。
二人步入其中,待常元昌點亮燈火,旎嘯環顧四周,這才發現此處竟是一間書房。
書房內古畫飄香,瓶中插著時令鮮花,壁上掛著琴劍,架上排列著詩書,別有一番韻味。
常元昌向旎嘯點頭示意稍候,便閃身而出。
不多時,他穿戴整齊,重新步入書房。旎嘯笑對他說道:“常堂主真是雅興不淺,令我感慨萬分。”
常元昌卻未理會此言,徑直問道:“不知公子深夜前來,有何要事相商?”
旎嘯開門見山,直言不諱地道出了來意。
常元昌聽罷,不禁目瞪口呆,半晌無言。
旎嘯微微一咳,常元昌方自沉思中醒轉。
走了幾步,他緩緩說道:“公子,我深知駱家之事非同小可,更關乎皇家,但要我刻意布局,挑起江湖紛爭,四處刀兵相見,又將我常某置於何地?
“誠然,我常元昌現為天火門一方分舵堂主,天火門在江湖中名聲不佳,常被指為黑道,但天火門乃天火門,我常元昌為常元昌。
“昔日,我曾有意辭去這堂主之位,卻是公子竭力相勸,我方勉為其難,隻為暗中監視天火門,以盡民族大義,為國分憂,而非陷身江湖恩怨,仇殺之中。”
旎嘯見說,輕輕拍手,讚道:“常堂主,剛才你也說了,駱家之事即天家事。想必你也風聞,駱風雁與她雙親已至陝西境內。
“我實不相瞞,那股挾持她全家的勢力,我至今仍未能查出絲毫有價值的線索。對方是何方神聖,人數幾何,一概不知。但可斷定,此勢力必為駱家之物而來。”
常元昌默然無語,隻是直視旎嘯。
旎嘯走近他身前,又說道:“我知你難以置信,我再告訴你,這股勢力隱藏之深,較之昔日盤踞京城的碧落守望殿,乃至無處不在的白蓮教,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你也知曉,我手下也有些許人手,然他們暗中探查數月,也是毫無所獲。”
常元昌聽得,雙目驟瞪,一臉驚疑之色。
稍頃,他問道:“昔日聞公子,於江南偶遇兩位神秘高手,後於嶓塚山再次相遇,有人目睹那二人身著三色衣衫,武功超群,世間罕見。然又有傳聞,此二人曾被公子擊敗,莫非此番乃是他們卷土重來?”
旎嘯輕輕搖頭,“我也曾有此念,然細察之下,發覺並非如此,因行事風格迥異。”
常元昌聞此,不禁又問:“公子之意,這股勢力之強,更勝那兩位神秘高手?”
“不錯。”旎嘯微微點頭,踱步數下,背對常元昌說道,“否則,我又何必想使鳳翔,及周邊十餘州縣陷入紛亂?我深知,一旦刀兵殺戮將起,必有無辜之人被裹挾其中。”
言及此處,旎嘯轉身,自嘲一笑,“我非武林白道中人,更非君子,行事不擇手段,然有時也屬無奈。
“再者,你觀那入陝西之境者,皆為駱家之事而來,三教九流、走卒商販、外族夷蠻,若非覬覦那成仙之術,豈會至此?去年在嶓塚山,難道還不給世人一個警告嗎?然結果如何?”
常元昌聽罷,一時語塞。
旎嘯又勸說道:“且不論其他,你觀那入陝西的武林門派,少林高僧何在?武當、青城兩派真人何在?乃至你天火門門主黃宗,也似未見蹤影。
“碧龍幫、萬風山莊,這三門三派,即便來人,也不過些微角色,或僅在周邊州府觀望,此又何故?”
稍頓,旎嘯繼續說道:“既敢赴南華堡,便需有被殺的覺悟。再者,你可派人探查,南華堡中日夜廝殺,淩辱女屍之事屢見不鮮,此等人,難道不該殺嗎?!”
常元昌見說,一聲長歎,唯有沉默。
旎嘯毅然說道:“若此事他日暴露於世,你大可推到我的身上。我不懼怕這些,哪怕日後入魔成鬼,也不畏懼那些枉死之人化為厲鬼尋我。”
常元昌聽罷,一番沉思之後,終是點頭,應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