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黎明,旎嘯親筆修書一封,命北地的山莊弟子送至涼州衛屠浩手中,讓屠公公調遣廠衛南下,縱使安上莫須有的罪名,也要在鳳翔及其周遭捉拿人等,不論是江湖中人,還是市井商販、平民百姓,而外族夷蠻更是需著重關注。
此事於廠衛而言,自是得心應手,拿手好戲。
及至午後,又有消息傳來,言及鳳翔府、鞏昌府的清水、兩當,漢中府的鳳縣,西安府的乾州、邠州,以及北邊平涼府的華亭、靈台等十餘處地方,均有門派卷入紛爭。
初時,傳言不過尋常武林糾葛,江湖仇殺,然不久後便真相大白,原來皆因南華堡有所發現,引得各方勢力相互殘殺,殺戮逐漸自南華堡蔓延至周邊州縣。
更有甚者,傳出天火門與陝西白蓮教上千人廝殺,皆是死傷過半,尤以白蓮教分支,陝西本地蛇弘陽宗損失最為慘重。
其餘門派也未能幸免,一時間,多處殺戮不斷,屍橫遍野,血流漂杵。
未及兩日,江湖中又有風傳,稱自北邊湧來無數廠衛,大肆抓人殺人,罪名多為走私大明禁用之物,如鹽鐵,乃至火藥。
被抓被殺者多為西域商旅,或是韃靼之人,當然,三教九流之輩也在其列。
然則,其中有一傳言,直指此番紛爭殺戮,皆因搶奪駱家之物而起。
時至十月底,陝西之地已是刀光劍影,隨處可見江湖門派的紛爭,朝廷廠衛的追捕,更有不明勢力之人,在暗中攪動風雲。
尤以南華堡為甚,蒙麵客自各方而來,見麵便是生死相搏,血腥之氣彌漫四野。
一日,旎嘯立於高崗之上,俯瞰南華堡全景。忽見上空五彩雲色繚繞,時隱時現,那色彩之中,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邪惡之氣。
他仔細觀瞧,隻見那五彩之色,隱隱自南華堡中抽取縷縷煙霧,若不凝神細看,實難察覺。
更令他心生驚異的是,南華堡內殺戮連綿,屍體遍布,理應引來禿鷲等食腐之鳥。
然眼下,不僅禿鷲無蹤,就連黑鴉也未見一隻,即便是初冬時節,也應有鳥兒飛過才是。
他再定睛望去,南華堡內殺戮已持續數十日,冤魂厲鬼無數,理應鬼氣衝天。可此刻卻有一股祥和之氣籠罩,且此氣正被空中五彩雲色所吸攝。
旎嘯凝視良久,心中似有所悟,不禁輕笑一聲,自語道:“哼,終究還是把你逼出了原形。”
次日,他喬裝打扮,時而孤身一人,時而與三侍之一同行,不時出現在南華堡外圍,始終保持著三五裏之距。
他行走之處,皆是圍繞南華堡而行,先至北,後轉西南,再依次東、東南、西北、西、東北,最後抵達南麵。
每到一處,他皆暗暗往地下打入一麵小旗,那旗為木頭所刻,長不過寸許。
這一夜,月黑風高,旎嘯一身夜行衣,於子時悄然潛入南華堡。他輕車熟路,直奔駱家祠堂而來。
踏上祠堂石階,但見塵埃遍布,野草萋萋,淒涼之景,令人不禁淚落。
步入祠堂之內,借著夜色,他心中不禁怒火中燒。
眼前雖塵埃滿布,蛛絲纏繞,但四處可見的血漬殘肢、破衣爛布,以及散落一地的靈牌,無不訴說著那份悲涼。
他雙拳緊握,恨意滔天,恨不得將出入南華堡的惡徒盡數誅殺。
良久,他長歎一聲,麵朝北方,拱手而拜,似是在祈求上天庇佑。
隨後,他取出一麵木雕小旗,打入地下九宮之位的中宮。
隻見一縷淡然玄氣破土而出,穿屋而上,直射半空。先前那八處地下的小旗,仿佛受到召喚,八縷淡然之氣直入半空,與中宮之氣交織在一起。
旎嘯再次麵朝北方,躬身而拜。正當他準備離去之際,忽聞一側傳來細微的話語聲。
他神色一凜,悄然走近,貼牆傾聽。牆那邊,似有一男一女正在低語。
不久,又傳來陣陣呻吟之聲,淫邪之樂,不堪入耳。
旎嘯不禁怒火中燒,隻待時辰剛好,便施展土遁術,穿牆而過,來到了隔壁的房間。那聲音依舊在隔壁迴蕩,清晰可聞。
他環顧四周,隻見這房間已坍塌大半,屋頂不存,月光灑落一地。
他深吸一口氣,提氣輕身,躍上牆頭,穩穩落在上方的殘木之上。
低頭望去,隻見屋內擺放著數口棺材,想來是駱家為家中老人壽終正寢而提前準備的。
此刻,一眼望去,隻見一瘦矮男子正於一口棺材之上,與那女子行那魚水之歡。那女子雙腳白嫩,露於男子腰間,口中不時發出愉悅的哼唱。
旎嘯怒色滿麵,這等淫穢之事,竟發生在駱家祠堂後,這擺放棺材的房間裏,實在令人發指。
忽地,他目光一凝,隻見那女子腳心似有圖案閃爍,又似是沾上了什麽汙漬,隻是那右腳晃動不已,難以看清。
但旎嘯此刻心中怒火填胸,也未暇多想。
他正想出手,誅殺這對狗男女,卻忽見棺材旁有一拂塵。
他心中一愣,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雲龍山比武時,那靜若師太的身影。再觀那女子衣著,卻又不似女尼裝扮。
沒有多久,那男子傳來一聲亢奮的唿喊,隨後喘息聲連連。
下麵那女子一把推開身上男子,旎嘯定睛一瞧,不禁大吃一驚,原是那靜若師太。
隻見她一臉慍色,對那男子滿是鄙夷,雖未出言奚落,卻也難掩心中不悅,隻是匆匆整理好衣衫。
旎嘯心中震驚難平,想不到靜若師太非但現身南華堡,竟還在此等醃臢之地,與一男子行苟且之事。
更令他難以置信的是,靜若師太竟如此大膽,雖已脫去女尼衣裳,手中仍緊握拂塵,此物不知被多少武林人士所識。
他默默注視下方。那男子整理一番後,竟厚著臉皮坐在靜若身旁,而靜若對他親昵之舉頗為嫌棄,不耐煩地往一旁挪了挪。
靜若率先開口,冷冷問道:“說吧,喚我來此,究竟所為何事?”
那男子嬉皮笑臉地說道:“靜若,你果真是每次雲雨過後,便立刻翻臉不認人。哈哈,以前我隻當是傳言,想不到竟是真的……”
靜若聽罷,怒喝道:“再胡言亂語,我便取了你的性命!”
那男子卻毫不在意,大笑道:“哈哈,殺了我?你以為我會害怕嗎?不錯,你武功確是高我一籌,但你若真敢動手,相信大人絕不會放過你!”
靜若聞言,身軀微微一顫,這一幕落在旎嘯眼中,不禁讓他心生疑竇。
那男子口中的“大人”究竟是何人,竟能讓靜若師太心生畏懼?
再者,他從未聽聞峨眉與官府有何深厚交情,更不知靜若師太,竟與官府中某位大人有所瓜葛。
這時,那男子嘴角勾起一抹諷笑,輕聲說道:“怎地,你從十多歲起便與男子苟且了,時至今日,你怕已年近半百,卻不知有多少男子,與你共赴那魚水之歡。”
靜若見說,氣得柳眉倒立,杏眼圓睜,怒氣衝衝,將頭扭至一旁。
此事於廠衛而言,自是得心應手,拿手好戲。
及至午後,又有消息傳來,言及鳳翔府、鞏昌府的清水、兩當,漢中府的鳳縣,西安府的乾州、邠州,以及北邊平涼府的華亭、靈台等十餘處地方,均有門派卷入紛爭。
初時,傳言不過尋常武林糾葛,江湖仇殺,然不久後便真相大白,原來皆因南華堡有所發現,引得各方勢力相互殘殺,殺戮逐漸自南華堡蔓延至周邊州縣。
更有甚者,傳出天火門與陝西白蓮教上千人廝殺,皆是死傷過半,尤以白蓮教分支,陝西本地蛇弘陽宗損失最為慘重。
其餘門派也未能幸免,一時間,多處殺戮不斷,屍橫遍野,血流漂杵。
未及兩日,江湖中又有風傳,稱自北邊湧來無數廠衛,大肆抓人殺人,罪名多為走私大明禁用之物,如鹽鐵,乃至火藥。
被抓被殺者多為西域商旅,或是韃靼之人,當然,三教九流之輩也在其列。
然則,其中有一傳言,直指此番紛爭殺戮,皆因搶奪駱家之物而起。
時至十月底,陝西之地已是刀光劍影,隨處可見江湖門派的紛爭,朝廷廠衛的追捕,更有不明勢力之人,在暗中攪動風雲。
尤以南華堡為甚,蒙麵客自各方而來,見麵便是生死相搏,血腥之氣彌漫四野。
一日,旎嘯立於高崗之上,俯瞰南華堡全景。忽見上空五彩雲色繚繞,時隱時現,那色彩之中,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邪惡之氣。
他仔細觀瞧,隻見那五彩之色,隱隱自南華堡中抽取縷縷煙霧,若不凝神細看,實難察覺。
更令他心生驚異的是,南華堡內殺戮連綿,屍體遍布,理應引來禿鷲等食腐之鳥。
然眼下,不僅禿鷲無蹤,就連黑鴉也未見一隻,即便是初冬時節,也應有鳥兒飛過才是。
他再定睛望去,南華堡內殺戮已持續數十日,冤魂厲鬼無數,理應鬼氣衝天。可此刻卻有一股祥和之氣籠罩,且此氣正被空中五彩雲色所吸攝。
旎嘯凝視良久,心中似有所悟,不禁輕笑一聲,自語道:“哼,終究還是把你逼出了原形。”
次日,他喬裝打扮,時而孤身一人,時而與三侍之一同行,不時出現在南華堡外圍,始終保持著三五裏之距。
他行走之處,皆是圍繞南華堡而行,先至北,後轉西南,再依次東、東南、西北、西、東北,最後抵達南麵。
每到一處,他皆暗暗往地下打入一麵小旗,那旗為木頭所刻,長不過寸許。
這一夜,月黑風高,旎嘯一身夜行衣,於子時悄然潛入南華堡。他輕車熟路,直奔駱家祠堂而來。
踏上祠堂石階,但見塵埃遍布,野草萋萋,淒涼之景,令人不禁淚落。
步入祠堂之內,借著夜色,他心中不禁怒火中燒。
眼前雖塵埃滿布,蛛絲纏繞,但四處可見的血漬殘肢、破衣爛布,以及散落一地的靈牌,無不訴說著那份悲涼。
他雙拳緊握,恨意滔天,恨不得將出入南華堡的惡徒盡數誅殺。
良久,他長歎一聲,麵朝北方,拱手而拜,似是在祈求上天庇佑。
隨後,他取出一麵木雕小旗,打入地下九宮之位的中宮。
隻見一縷淡然玄氣破土而出,穿屋而上,直射半空。先前那八處地下的小旗,仿佛受到召喚,八縷淡然之氣直入半空,與中宮之氣交織在一起。
旎嘯再次麵朝北方,躬身而拜。正當他準備離去之際,忽聞一側傳來細微的話語聲。
他神色一凜,悄然走近,貼牆傾聽。牆那邊,似有一男一女正在低語。
不久,又傳來陣陣呻吟之聲,淫邪之樂,不堪入耳。
旎嘯不禁怒火中燒,隻待時辰剛好,便施展土遁術,穿牆而過,來到了隔壁的房間。那聲音依舊在隔壁迴蕩,清晰可聞。
他環顧四周,隻見這房間已坍塌大半,屋頂不存,月光灑落一地。
他深吸一口氣,提氣輕身,躍上牆頭,穩穩落在上方的殘木之上。
低頭望去,隻見屋內擺放著數口棺材,想來是駱家為家中老人壽終正寢而提前準備的。
此刻,一眼望去,隻見一瘦矮男子正於一口棺材之上,與那女子行那魚水之歡。那女子雙腳白嫩,露於男子腰間,口中不時發出愉悅的哼唱。
旎嘯怒色滿麵,這等淫穢之事,竟發生在駱家祠堂後,這擺放棺材的房間裏,實在令人發指。
忽地,他目光一凝,隻見那女子腳心似有圖案閃爍,又似是沾上了什麽汙漬,隻是那右腳晃動不已,難以看清。
但旎嘯此刻心中怒火填胸,也未暇多想。
他正想出手,誅殺這對狗男女,卻忽見棺材旁有一拂塵。
他心中一愣,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雲龍山比武時,那靜若師太的身影。再觀那女子衣著,卻又不似女尼裝扮。
沒有多久,那男子傳來一聲亢奮的唿喊,隨後喘息聲連連。
下麵那女子一把推開身上男子,旎嘯定睛一瞧,不禁大吃一驚,原是那靜若師太。
隻見她一臉慍色,對那男子滿是鄙夷,雖未出言奚落,卻也難掩心中不悅,隻是匆匆整理好衣衫。
旎嘯心中震驚難平,想不到靜若師太非但現身南華堡,竟還在此等醃臢之地,與一男子行苟且之事。
更令他難以置信的是,靜若師太竟如此大膽,雖已脫去女尼衣裳,手中仍緊握拂塵,此物不知被多少武林人士所識。
他默默注視下方。那男子整理一番後,竟厚著臉皮坐在靜若身旁,而靜若對他親昵之舉頗為嫌棄,不耐煩地往一旁挪了挪。
靜若率先開口,冷冷問道:“說吧,喚我來此,究竟所為何事?”
那男子嬉皮笑臉地說道:“靜若,你果真是每次雲雨過後,便立刻翻臉不認人。哈哈,以前我隻當是傳言,想不到竟是真的……”
靜若聽罷,怒喝道:“再胡言亂語,我便取了你的性命!”
那男子卻毫不在意,大笑道:“哈哈,殺了我?你以為我會害怕嗎?不錯,你武功確是高我一籌,但你若真敢動手,相信大人絕不會放過你!”
靜若聞言,身軀微微一顫,這一幕落在旎嘯眼中,不禁讓他心生疑竇。
那男子口中的“大人”究竟是何人,竟能讓靜若師太心生畏懼?
再者,他從未聽聞峨眉與官府有何深厚交情,更不知靜若師太,竟與官府中某位大人有所瓜葛。
這時,那男子嘴角勾起一抹諷笑,輕聲說道:“怎地,你從十多歲起便與男子苟且了,時至今日,你怕已年近半百,卻不知有多少男子,與你共赴那魚水之歡。”
靜若見說,氣得柳眉倒立,杏眼圓睜,怒氣衝衝,將頭扭至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