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千裏路途幾時辰
“什麽?!幻霞宮?!”旎嘯聽完公門實所講,心中不由得一驚,臉上頓時失色。
公門實苦笑一聲,緩緩點頭,“關門主於信中提及,觀那雲霓師君之態,似有不善之意。哎,真想不到,這世間竟有如此神秘莫測的門派,平日裏深藏不露,若非此番出世現身,天下之人,怕是仍對其一無所知。
“關傲傳信迴山莊,即便是三老,也是茫然無知,不知這幻霞宮究竟是何方神聖。經數日,方於書庫中尋得些許關於此門派的記載。觀少莊主神色,莫非知曉此門派的來曆?”
旎嘯微微頷首,解釋道:“我幼時,曾無意間闖入書庫深處,瞥見一架上塵封的木簡,隨手翻閱,方知華夏大地,曆經數千載歲月,隱藏著十大神秘勢力,其中便有幻霞宮之名,言其創立於劉漢之時。”
說及此處,旎嘯不禁輕歎一聲,繼續說道:“而後,我又於其它書庫中苦苦尋覓,終得幾本古籍宗卷,記載著幻霞宮之主多為女子,且壽元悠長,可達百餘歲的高齡。
“更有甚者,於十數任宮主之中,竟有一人,壽高近一百八十載,真乃奇人奇聞了。”
“啊?!”聞聽此言,眾人皆是麵露驚異之色,嘖嘖稱奇不已。
旎嘯複又說道:“且莫論這幻霞宮之主壽元綿長,單從那古籍卷宗中摘錄所言,其武功修為,已是舉世無雙,無人能出其右,此等能耐已屬驚世駭俗。
“然最駭人聽聞者,乃幻霞宮藏有道家最上乘的修仙秘術。故而,幻霞宮之主真正實力,已近乎仙神之境,擁有大羅金仙的通天徹地之能。
“更有卷宗邊緣一行蠅頭小字,推測曆代幻霞宮之主,或已得道成仙,羽化飛升而去。”
聞聽此言,眾人無不震驚失色,更有人心生向往,如癡如醉,未曾想這世間,竟有如此超凡脫俗的門派。
旎嘯與公門實略敘數語後,便攜駱風雁徑直奔向一片梅花林中。
但見那梅林之中,梅花競相綻放,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沁人心脾。
細觀這些梅花樹,或蟠螭般蜿蜒盤旋,或僵蚓般匍匐於地,或孤削如筆,直指蒼穹,或密聚如林,蔚為壯觀。
行得數十步,駱風雁終是忍不住心中疑惑,開口問道:“那出入口究竟在何方?緣何此地竟是一片梅花樹林?”
旎嘯聽得,嘴角含笑,解釋道:“我們實則早已踏入入口之中,自見公門四叔那一刻起,便已身在此界了。”
“啊?”駱風雁聞言大驚,一雙明眸瞪得滾圓,緊緊盯著旎嘯。
旎嘯一手提著花籃,一手緊握著她的手,邊走邊說道:“不如趁此個時候,與你細說這出入口之秘。”
經旎嘯一番詳盡解說,駱風雁方知其中緣由。
原來,那綠蔭花海之景,皆是虛幻之相,而那怪石嶙峋之地,方為真身所在。山莊之人開啟出入口,各有秘法,乃至隨心所欲,隨念而生。
及至踏入這片梅花林,便已踏上通往山莊大院之徑。沿途行走數個時辰,便可抵達那遠隔數千裏之外,坐落於大山深處雪山之巔的梅花山莊。
當然,若往來於此通道之人,心生厭倦,不欲再賞這梅花林之景,隻需依循梅花樹上的標記,便可離開此道。
沿途所見,或為山澗清流,或為溝壑縱橫,或為碧波湖泊,或為皚皚雪山,乃至深邃地底,皆隨心之所向,變化無窮。
不過旎嘯卻告知於她,言此通道之內,輕功施展雖無障礙,可行程縮短的時辰,卻也並不多。
二人行數裏,初時,駱風雁對這無垠梅花林甚感喜愛,然時光荏苒,望著那漫山遍野、數不勝數的梅花,心中不覺生出幾分膩煩。
旎嘯見狀,便細細向她傳授分辨梅花林之法,言道若是一步踏錯,恐需繞行甚遠,更有甚者,若恰逢通道開啟防禦外敵的陣法,便會誤入重重機關陷阱,兇險萬分。
自然,但凡山莊之人,體內皆藏有一柄心劍,可與梅花林中隱秘的標記相引,從而輕易分辨可行之路。
沒有多久,旎嘯便攜駱風雁步出梅花林,穿越重重雲煙繚繞。
待駱風雁定睛再看時,隻見周遭天地,恍若隔世,顏色煥然一新。
她舉目望去,隻見晨霧朦朧之中,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猶如一條初醒的銀蛇,蜿蜒伸展。
那蛇身之上,鱗片竟是嵌著霜花般晶瑩的青石板,而蛇首則隱沒於雲海滔滔之中,若隱若現。
駱風雁驚異之下,不免瞪目結舌,半晌方迴過神來。
她方才踏上那第一塊青石板,鞋尖便為石縫間滲出之七彩流螢所沾,那螢火竟是自苔蘚之中迸發而出,奇異非凡。
行得數裏,不知不覺間,前方竟現出一處山澗。
隻見那山澗懸於百丈高崖之下,轟鳴之聲震耳欲聾,水霧蒸騰,托起一道絢爛虹橋,淩空而起,蔚為壯觀。
駱風雁滿心歡喜,腳步輕快,疾步向前。
及至近處,衣袂隨風輕揚,她因驚喜而不禁嘖嘖稱奇,聲如銀鈴。
又行數十步,忽見一截鍾乳石自崖壁垂落,其石尖水珠滴落,竟在半空中凝結成一盞琉璃,盞內有三條透明小魚悠然遊動,宛如仙境之物。
駱風雁驚奇萬分,忍不住伸手去接,那琉璃盞卻化作一縷輕煙,消散於無形,魚兒亦順其指尖,躍入深潭之中,激起一圈圈漣漪。
她喉間發出一聲輕唿,眼中閃爍著光芒。
旎嘯立於她身旁,默然不語,隻是含笑而視。
不消多時,二人行至一地,但見前方橫亙一藤橋,蔚為奇觀。
駱風雁定睛觀瞧,此橋似以千年血藤精心編織,橋身纏繞星芒草無數,每一葉草尖,皆托著一滴夜露,露珠之內,倒映著月之陰晴圓缺,宛如時光流轉。
她小心翼翼地踏上橋麵,靴底陷入藤蔓間新綻的玉色花苞,花蕊間噴薄而出,帶著淡淡檀香的雪沫,如同神來之筆,在她衣襟上,繡出一朵朵曇花瞬放的絕美紋路,絢爛奪目。
駱風雁歡躍如稚童,不時旋轉身姿,口中驚叫歡唿,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又行數百丈,二人至一奇境,但見對岸峭壁之上,一瀑布如銀河倒掛,高達百丈有餘,水流卻在觸及藤橋之前,化作漫天翡翠珠璣,珠簾之後,隱約可見一座水晶宮闕的虛影,晶瑩剔透,恍若仙境。
駱風雁驚歎之餘,遂向旎嘯問其詳。
旎嘯笑而告訴她,此乃山莊先輩,曆經數十載,精心擇選之路。
其間布下重重龐大陣法,將通道隱匿於無形,是以凡塵之人,皆不知有此路,更無法踏入其地,真個是與世隔絕之境。
旎嘯還告訴她,這通道頗為奇異,有部分是人為所造,曆經千載歲月,由山莊弟子沿途打造、建造,乃至種植草木,以成今日之景。
駱風雁邊走邊聽,心中疑惑叢生,不住發問,每聞一言,皆感歎不已,聽得如癡如醉,仿佛置身夢幻之中。
“什麽?!幻霞宮?!”旎嘯聽完公門實所講,心中不由得一驚,臉上頓時失色。
公門實苦笑一聲,緩緩點頭,“關門主於信中提及,觀那雲霓師君之態,似有不善之意。哎,真想不到,這世間竟有如此神秘莫測的門派,平日裏深藏不露,若非此番出世現身,天下之人,怕是仍對其一無所知。
“關傲傳信迴山莊,即便是三老,也是茫然無知,不知這幻霞宮究竟是何方神聖。經數日,方於書庫中尋得些許關於此門派的記載。觀少莊主神色,莫非知曉此門派的來曆?”
旎嘯微微頷首,解釋道:“我幼時,曾無意間闖入書庫深處,瞥見一架上塵封的木簡,隨手翻閱,方知華夏大地,曆經數千載歲月,隱藏著十大神秘勢力,其中便有幻霞宮之名,言其創立於劉漢之時。”
說及此處,旎嘯不禁輕歎一聲,繼續說道:“而後,我又於其它書庫中苦苦尋覓,終得幾本古籍宗卷,記載著幻霞宮之主多為女子,且壽元悠長,可達百餘歲的高齡。
“更有甚者,於十數任宮主之中,竟有一人,壽高近一百八十載,真乃奇人奇聞了。”
“啊?!”聞聽此言,眾人皆是麵露驚異之色,嘖嘖稱奇不已。
旎嘯複又說道:“且莫論這幻霞宮之主壽元綿長,單從那古籍卷宗中摘錄所言,其武功修為,已是舉世無雙,無人能出其右,此等能耐已屬驚世駭俗。
“然最駭人聽聞者,乃幻霞宮藏有道家最上乘的修仙秘術。故而,幻霞宮之主真正實力,已近乎仙神之境,擁有大羅金仙的通天徹地之能。
“更有卷宗邊緣一行蠅頭小字,推測曆代幻霞宮之主,或已得道成仙,羽化飛升而去。”
聞聽此言,眾人無不震驚失色,更有人心生向往,如癡如醉,未曾想這世間,竟有如此超凡脫俗的門派。
旎嘯與公門實略敘數語後,便攜駱風雁徑直奔向一片梅花林中。
但見那梅林之中,梅花競相綻放,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沁人心脾。
細觀這些梅花樹,或蟠螭般蜿蜒盤旋,或僵蚓般匍匐於地,或孤削如筆,直指蒼穹,或密聚如林,蔚為壯觀。
行得數十步,駱風雁終是忍不住心中疑惑,開口問道:“那出入口究竟在何方?緣何此地竟是一片梅花樹林?”
旎嘯聽得,嘴角含笑,解釋道:“我們實則早已踏入入口之中,自見公門四叔那一刻起,便已身在此界了。”
“啊?”駱風雁聞言大驚,一雙明眸瞪得滾圓,緊緊盯著旎嘯。
旎嘯一手提著花籃,一手緊握著她的手,邊走邊說道:“不如趁此個時候,與你細說這出入口之秘。”
經旎嘯一番詳盡解說,駱風雁方知其中緣由。
原來,那綠蔭花海之景,皆是虛幻之相,而那怪石嶙峋之地,方為真身所在。山莊之人開啟出入口,各有秘法,乃至隨心所欲,隨念而生。
及至踏入這片梅花林,便已踏上通往山莊大院之徑。沿途行走數個時辰,便可抵達那遠隔數千裏之外,坐落於大山深處雪山之巔的梅花山莊。
當然,若往來於此通道之人,心生厭倦,不欲再賞這梅花林之景,隻需依循梅花樹上的標記,便可離開此道。
沿途所見,或為山澗清流,或為溝壑縱橫,或為碧波湖泊,或為皚皚雪山,乃至深邃地底,皆隨心之所向,變化無窮。
不過旎嘯卻告知於她,言此通道之內,輕功施展雖無障礙,可行程縮短的時辰,卻也並不多。
二人行數裏,初時,駱風雁對這無垠梅花林甚感喜愛,然時光荏苒,望著那漫山遍野、數不勝數的梅花,心中不覺生出幾分膩煩。
旎嘯見狀,便細細向她傳授分辨梅花林之法,言道若是一步踏錯,恐需繞行甚遠,更有甚者,若恰逢通道開啟防禦外敵的陣法,便會誤入重重機關陷阱,兇險萬分。
自然,但凡山莊之人,體內皆藏有一柄心劍,可與梅花林中隱秘的標記相引,從而輕易分辨可行之路。
沒有多久,旎嘯便攜駱風雁步出梅花林,穿越重重雲煙繚繞。
待駱風雁定睛再看時,隻見周遭天地,恍若隔世,顏色煥然一新。
她舉目望去,隻見晨霧朦朧之中,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猶如一條初醒的銀蛇,蜿蜒伸展。
那蛇身之上,鱗片竟是嵌著霜花般晶瑩的青石板,而蛇首則隱沒於雲海滔滔之中,若隱若現。
駱風雁驚異之下,不免瞪目結舌,半晌方迴過神來。
她方才踏上那第一塊青石板,鞋尖便為石縫間滲出之七彩流螢所沾,那螢火竟是自苔蘚之中迸發而出,奇異非凡。
行得數裏,不知不覺間,前方竟現出一處山澗。
隻見那山澗懸於百丈高崖之下,轟鳴之聲震耳欲聾,水霧蒸騰,托起一道絢爛虹橋,淩空而起,蔚為壯觀。
駱風雁滿心歡喜,腳步輕快,疾步向前。
及至近處,衣袂隨風輕揚,她因驚喜而不禁嘖嘖稱奇,聲如銀鈴。
又行數十步,忽見一截鍾乳石自崖壁垂落,其石尖水珠滴落,竟在半空中凝結成一盞琉璃,盞內有三條透明小魚悠然遊動,宛如仙境之物。
駱風雁驚奇萬分,忍不住伸手去接,那琉璃盞卻化作一縷輕煙,消散於無形,魚兒亦順其指尖,躍入深潭之中,激起一圈圈漣漪。
她喉間發出一聲輕唿,眼中閃爍著光芒。
旎嘯立於她身旁,默然不語,隻是含笑而視。
不消多時,二人行至一地,但見前方橫亙一藤橋,蔚為奇觀。
駱風雁定睛觀瞧,此橋似以千年血藤精心編織,橋身纏繞星芒草無數,每一葉草尖,皆托著一滴夜露,露珠之內,倒映著月之陰晴圓缺,宛如時光流轉。
她小心翼翼地踏上橋麵,靴底陷入藤蔓間新綻的玉色花苞,花蕊間噴薄而出,帶著淡淡檀香的雪沫,如同神來之筆,在她衣襟上,繡出一朵朵曇花瞬放的絕美紋路,絢爛奪目。
駱風雁歡躍如稚童,不時旋轉身姿,口中驚叫歡唿,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又行數百丈,二人至一奇境,但見對岸峭壁之上,一瀑布如銀河倒掛,高達百丈有餘,水流卻在觸及藤橋之前,化作漫天翡翠珠璣,珠簾之後,隱約可見一座水晶宮闕的虛影,晶瑩剔透,恍若仙境。
駱風雁驚歎之餘,遂向旎嘯問其詳。
旎嘯笑而告訴她,此乃山莊先輩,曆經數十載,精心擇選之路。
其間布下重重龐大陣法,將通道隱匿於無形,是以凡塵之人,皆不知有此路,更無法踏入其地,真個是與世隔絕之境。
旎嘯還告訴她,這通道頗為奇異,有部分是人為所造,曆經千載歲月,由山莊弟子沿途打造、建造,乃至種植草木,以成今日之景。
駱風雁邊走邊聽,心中疑惑叢生,不住發問,每聞一言,皆感歎不已,聽得如癡如醉,仿佛置身夢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