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為什麽要學當官啊
諸天之開局讓江玉燕去搬磚 作者:鹿鳴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處理完事情,遊洛伸了一個懶腰,“江玉燕,你幫忙盯著,我去睡個覺先。”
全然不顧江玉燕昨天出了大力氣。
那一扇扇厚重的大門可全是江玉燕給推倒的。
要不然他們想進去可還有點難度。
現在遊洛看江玉燕越來越順眼了,除了這女人主觀能動性太差以外,沒有別的毛病。
但凡和合同上沒有一點關係的事情,而且沒有自己的命令,她是一點都不會做。
就和毛驢似的,打一下動一下。
…………
之後遊洛發現,對這十六戶抄家可真是抄對了。
有錢有糧什麽事情都好辦。
其餘大戶更是被嚇得魂飛魄散,連忙邀請遊洛吃飯。
遊洛也是欣然赴約,在宴上敲打了一番,又有前車之鑒擺著,大家都知道這個年輕的知縣是真敢下黑手,所以這些狗大戶就個個老實了起來。
這讓遊洛之後的行動方便了起來。
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遊洛並不懂得治理地方。
尤其還是一個縣。
還好前麵隻是收拾衙門,重新恢複秩序。
那些跑掉的縣衙官員也一個個都迴來了。
遊洛缺人手,也隻能重新任用,但是沒點處罰是不行的。
所以全部迴來的官員都降一級使用,都是暫代以前他們自己的位置。
而一些小官小吏的職位,遊洛更是拿出來鼓勵大家夥的幹勁。
那些壯丁遊洛重新挑選,獨立成立一支名為稽查的隊伍,掛靠在衙門,名義上是用於肅清縣內因為災亂所導致的治安問題。
代替了縣兵的作用。
但是縣兵有個錘子用!
所以也迴來不少人,但是指望他們穩定治安,就和白日做夢一樣。
重新訓練也沒戲,那些縣兵都是混日子的老油條,改造起來難度太大,遊洛沒有這個本事。
所以隻能讓這些壯丁重新訓練。
但是如果直接稱兵的話,一方麵上麵說不過去,另一方麵,大宋重文輕武,大家都不願意當賊配軍。
所以隻好改個名字。
這樣子就不算是當兵了。
不過訓練軍隊遊洛也不知道,所以暫時隻能讓大家和軍訓一樣訓練一下紀律啥的。
然而問題不大,遊洛把這些問題一個個記下來,然後囑咐了江玉燕一聲,自己就迴去了。
因為除了第一次進入可以有一個免費名額以外,再次進入,帶著江玉燕可就要額外花費積分了。
迴到現代,遊洛第一時間上網查了永嘉縣的條件適合發展什麽。
不過因為永嘉縣在曆史上除了一個永嘉之亂以及永嘉四靈等一些資料以外,基本上沒有查到關於其他稍微有點用的東西。
除非是去當地查縣誌。
但是現在過去也來不及,而且不一定能查到點什麽東西。
隻好參考現代如何發展的了。
而查出來,發現現代永嘉縣內的產業還是挺廣的,一些城鎮基本上以輕工業以及小部分的重工業為主,而還有一些城鎮因為良好的山水則是以旅遊業為主。
但是大部分地方都是以農業為主。
當然,不是種田的那種農業,因為地少,發展並不好。
而是以楊梅、茶葉、油菜花、生豬、稻田養魚等為支柱產業,發展的還很好。
那些什麽造玩具、服裝、閥門等工業是不用指望了,宋朝沒有那個技術,這是現代才發展起來的產業。
旅遊業也可以不想用,就宋朝那爛路,光是進來都要一番力氣,還旅遊呢?
看來隻剩下農業了。
對了,還有一個永嘉鹽場!
遊洛又趕緊查了一些符合宋朝技術條件能提高製鹽產量以及質量的技術,然後全部抄下來。
然後又查了一些如何訓練軍隊的方法,甚至還打電話把之前軍訓的教官請出來吃了一頓飯,現場直接請教。
教官還調侃遊洛是不是想造反。
遊洛能怎麽說?
隻能說是最近寫書需要用到唄。
反正寫小說的想查什麽資料都是合理的。
不過軍隊訓練歸根結底就是訓練一個紀律。
隻要維持一個良好的紀律,在戰場隻要比別人晚崩潰,你就能贏。
把這些要點記下來以後,遊洛又買了一些如何從政的書籍,又買了一些種子以及之後可能會需要用到的知識全部記下來。
直接買現成的東西遊洛是不幹的。
不說沒有那個錢,就是有,遊洛也不幹。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一個可持續的知識可比一份吃一個月的知識寶貴多了。
所有準備妥當以後,遊洛花費了最後十積分迴到《天龍八部》世界。
馬德,別人去《天龍八部》都是快意恩仇、江湖義氣,特麽就自己去還需要做官、然後種田,簡直搞什麽狗屁都不知道。
可是自己一個普通人想在這古代打開局麵真的好難啊。
而且自己還是有江玉燕這個高手幫忙,要不然就是做官都做不了。
哎,一把辛酸淚。
帶著許多知識,遊洛再次來到《天龍八部》。
而在江玉燕眼中,遊洛消失在眼前,然後又出現了。
而之前在《天龍八部》裏麵長的胡子也消失了……
“江玉燕,你去把人叫過來,本縣有要事宣布!”
縣尊有命,大家自然是不敢違背。
尤其是這縣尊還是個活閻王。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
雖然遊洛來了以後一個人都沒有殺過,但是你殺沒殺過不要緊,主要是大家都相信你會殺就夠了。
各級官吏叫過來以後,遊洛直接開始分配任務。
當然,自然不是一股腦全部安排下來。
飯要一口一口吃的。
最先開始的自然是永嘉鹽場。
之前因為民亂,導致永嘉鹽場的人員雖然都還在,但是很久已經沒有產出了。
現在遊洛接管了,自然是要恢複永嘉鹽場的產出了。
所以第一步是先恢複鹽場的運作,第二步就是改良技術,生產高品質食鹽。
一個月後,一份高品質食鹽送到了溫州知州府上,一起送到府上的還有一批不知名人士送上的銀子。
隨後溫州知州為永嘉知縣遊某上書報功。
這份公文隨著這一份雪白的食鹽一直送到朝廷。
當然,這一路上都有人收到一份不知名人士贈送的錢財。
一直到汴梁,這位不知名人士才沒有繼續送。
因為朝中大臣看不上。
全然不顧江玉燕昨天出了大力氣。
那一扇扇厚重的大門可全是江玉燕給推倒的。
要不然他們想進去可還有點難度。
現在遊洛看江玉燕越來越順眼了,除了這女人主觀能動性太差以外,沒有別的毛病。
但凡和合同上沒有一點關係的事情,而且沒有自己的命令,她是一點都不會做。
就和毛驢似的,打一下動一下。
…………
之後遊洛發現,對這十六戶抄家可真是抄對了。
有錢有糧什麽事情都好辦。
其餘大戶更是被嚇得魂飛魄散,連忙邀請遊洛吃飯。
遊洛也是欣然赴約,在宴上敲打了一番,又有前車之鑒擺著,大家都知道這個年輕的知縣是真敢下黑手,所以這些狗大戶就個個老實了起來。
這讓遊洛之後的行動方便了起來。
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遊洛並不懂得治理地方。
尤其還是一個縣。
還好前麵隻是收拾衙門,重新恢複秩序。
那些跑掉的縣衙官員也一個個都迴來了。
遊洛缺人手,也隻能重新任用,但是沒點處罰是不行的。
所以全部迴來的官員都降一級使用,都是暫代以前他們自己的位置。
而一些小官小吏的職位,遊洛更是拿出來鼓勵大家夥的幹勁。
那些壯丁遊洛重新挑選,獨立成立一支名為稽查的隊伍,掛靠在衙門,名義上是用於肅清縣內因為災亂所導致的治安問題。
代替了縣兵的作用。
但是縣兵有個錘子用!
所以也迴來不少人,但是指望他們穩定治安,就和白日做夢一樣。
重新訓練也沒戲,那些縣兵都是混日子的老油條,改造起來難度太大,遊洛沒有這個本事。
所以隻能讓這些壯丁重新訓練。
但是如果直接稱兵的話,一方麵上麵說不過去,另一方麵,大宋重文輕武,大家都不願意當賊配軍。
所以隻好改個名字。
這樣子就不算是當兵了。
不過訓練軍隊遊洛也不知道,所以暫時隻能讓大家和軍訓一樣訓練一下紀律啥的。
然而問題不大,遊洛把這些問題一個個記下來,然後囑咐了江玉燕一聲,自己就迴去了。
因為除了第一次進入可以有一個免費名額以外,再次進入,帶著江玉燕可就要額外花費積分了。
迴到現代,遊洛第一時間上網查了永嘉縣的條件適合發展什麽。
不過因為永嘉縣在曆史上除了一個永嘉之亂以及永嘉四靈等一些資料以外,基本上沒有查到關於其他稍微有點用的東西。
除非是去當地查縣誌。
但是現在過去也來不及,而且不一定能查到點什麽東西。
隻好參考現代如何發展的了。
而查出來,發現現代永嘉縣內的產業還是挺廣的,一些城鎮基本上以輕工業以及小部分的重工業為主,而還有一些城鎮因為良好的山水則是以旅遊業為主。
但是大部分地方都是以農業為主。
當然,不是種田的那種農業,因為地少,發展並不好。
而是以楊梅、茶葉、油菜花、生豬、稻田養魚等為支柱產業,發展的還很好。
那些什麽造玩具、服裝、閥門等工業是不用指望了,宋朝沒有那個技術,這是現代才發展起來的產業。
旅遊業也可以不想用,就宋朝那爛路,光是進來都要一番力氣,還旅遊呢?
看來隻剩下農業了。
對了,還有一個永嘉鹽場!
遊洛又趕緊查了一些符合宋朝技術條件能提高製鹽產量以及質量的技術,然後全部抄下來。
然後又查了一些如何訓練軍隊的方法,甚至還打電話把之前軍訓的教官請出來吃了一頓飯,現場直接請教。
教官還調侃遊洛是不是想造反。
遊洛能怎麽說?
隻能說是最近寫書需要用到唄。
反正寫小說的想查什麽資料都是合理的。
不過軍隊訓練歸根結底就是訓練一個紀律。
隻要維持一個良好的紀律,在戰場隻要比別人晚崩潰,你就能贏。
把這些要點記下來以後,遊洛又買了一些如何從政的書籍,又買了一些種子以及之後可能會需要用到的知識全部記下來。
直接買現成的東西遊洛是不幹的。
不說沒有那個錢,就是有,遊洛也不幹。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一個可持續的知識可比一份吃一個月的知識寶貴多了。
所有準備妥當以後,遊洛花費了最後十積分迴到《天龍八部》世界。
馬德,別人去《天龍八部》都是快意恩仇、江湖義氣,特麽就自己去還需要做官、然後種田,簡直搞什麽狗屁都不知道。
可是自己一個普通人想在這古代打開局麵真的好難啊。
而且自己還是有江玉燕這個高手幫忙,要不然就是做官都做不了。
哎,一把辛酸淚。
帶著許多知識,遊洛再次來到《天龍八部》。
而在江玉燕眼中,遊洛消失在眼前,然後又出現了。
而之前在《天龍八部》裏麵長的胡子也消失了……
“江玉燕,你去把人叫過來,本縣有要事宣布!”
縣尊有命,大家自然是不敢違背。
尤其是這縣尊還是個活閻王。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
雖然遊洛來了以後一個人都沒有殺過,但是你殺沒殺過不要緊,主要是大家都相信你會殺就夠了。
各級官吏叫過來以後,遊洛直接開始分配任務。
當然,自然不是一股腦全部安排下來。
飯要一口一口吃的。
最先開始的自然是永嘉鹽場。
之前因為民亂,導致永嘉鹽場的人員雖然都還在,但是很久已經沒有產出了。
現在遊洛接管了,自然是要恢複永嘉鹽場的產出了。
所以第一步是先恢複鹽場的運作,第二步就是改良技術,生產高品質食鹽。
一個月後,一份高品質食鹽送到了溫州知州府上,一起送到府上的還有一批不知名人士送上的銀子。
隨後溫州知州為永嘉知縣遊某上書報功。
這份公文隨著這一份雪白的食鹽一直送到朝廷。
當然,這一路上都有人收到一份不知名人士贈送的錢財。
一直到汴梁,這位不知名人士才沒有繼續送。
因為朝中大臣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