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二十九年,八月。
在雲綾包圍鄴城一個月後,結束博州戰事的崔之鈺率軍到了鄴城大營,正式與雲綾大軍合流。
與此同時,李懷仁、郭繼克、莫言之所部也相繼抵達鄴城外圍。
這日,因著生力軍的加入,雲綾發出將令,對圍城大軍做出調動。
王爾山屢戰有功,著即接替褚懷亮,率三萬玉麟衛仍駐滏陽,封鎖鄴城之北,防範姚天君向北逃竄。
李懷仁督趙用節、趙泰並莫言之所部總計三萬五千兵馬駐臨漳,封鎖鄴城之東。
交接玉麟衛兵權的褚懷亮率本部一萬涼州軍並郭繼克所部,共兩萬五千兵馬駐鄴城西原。
因西麵無可靠城池依托,雲綾又選十二衛精兵三萬交予褚懷亮,使其兵力增至五萬五千。
至於鄴城之南,正是雲綾大營所在,有其本部兩萬、西域精騎一萬,漢中軍三萬、十二衛精兵四萬及崔之鈺所部五萬,合計十五萬大軍。
當然,經曆連番戰事,各部皆有折損,卻不妨礙雲綾對外宣稱有軍三十萬,以威嚇敵膽。
城外大軍雲集,而城內姚天君不過有精兵五萬,又強拉壯丁充軍,這才勉強湊出了十二三萬兵馬。
是以,雲綾麾下諸將戰意高漲,連日請戰,欲一戰而竟全功,雲綾皆是不許。
這日,雲綾正在帳中看書,燕十七在旁端茶倒水,瞧著倒是悠閑。
忽而,帳外親衛稟報,言說褚懷亮、李懷仁、王爾山、崔之鈺聯袂來訪。
聞言,雲綾翻書的動作一頓,心知這四人皆是方麵之將,今日一同前來必是為了攻城之事。
念及此,她無奈地挑了挑眉,讓燕十七親自出去請人進來,她則迅速收拾好桌案,正襟危坐以候四人。
片刻後,燕十七領著四人入帳,旋即便在雲綾的示意下退到帳外守著。
雙方見禮畢,各自落座,王爾山便按捺不住,抱拳道:“大都督,今我大軍三十萬在此,諸將連番請戰您皆是不許,末將心中不明,還請大都督解惑!”
聞言,雲綾看了看其餘三人,出聲道:“三位也是為此而來?”
褚懷亮三人雖未說話,卻也抱拳看來,意思顯而易見。
見此,雲綾點了點頭,笑道:“此處並無外人,那本將也就直說。你們以為河北之叛為何勢頭如此兇猛,竟一度攻入關中,陷我國都?”
話音落下,四人對視一眼,一時皆未說話。
要說河北之叛為何發展至此,其中緣由著實複雜,但明麵上還在於魔門的百年籌謀,一點點挑起了很多人對朝廷的不滿,也將河北滲透成了篩子。
叛亂方起,河北便有不少人暗中相助叛軍,或是打殺長官獻城,或是提供軍械糧草、輿圖、布防圖等,其中既有世家大族,也有寒門白身。
是以,四人一時也不知該從何說起。
雲綾看向四人,指尖輕叩桌麵,等了半晌見無人說話,這才開口道:“原因很複雜,但本將以為歸根到底還是利益不均!”
一聽這話,褚懷亮四人登時心中一突,崔之鈺趕忙拱手道:“大都督,此事不可深談,若然傳將出去,恐對大都督不利!”
話落,褚懷亮、李懷仁和王爾山也忙出言附和,皆不願讓雲綾繼續說下去。
褚懷亮三人也算是大族出身,崔之鈺更是清河崔氏嫡脈,雲綾的意思他們豈能不知。
然而大周立國百年,天下早已有了成規,這些話卻是不能放在台麵上說的,否則必然招致既得利益者敵視,日後在朝堂上隻怕寸步難行。
雲綾自然明白,也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她可不想給自家招禍。
之所以跟四人淺淺提這麽一句,也是因為他們都算是自家人,唯一一個崔之鈺也是自家的鐵杆盟友。
見雲綾沒有繼續說下去,崔之鈺忙將話題引開,問道:“大都督圍而不攻與此有關?”
聞言,雲綾頷首迴道:“多的不能做什麽,但至少拔除明麵上的禍源還是可以試試的。”
“魔門?”李懷仁問道。
雲綾再次頷首,沉聲道:“自我出道以來,演武大會也好,益州騷亂也罷,及至後來的定軍山、涼州等等,每一樁事背後都有魔門的影子。今日剿滅一個姚天君容易,來日又蹦出個何天君、杜天君呢?本將沒功夫一個個地收拾過去!”
聞言,帳下四人相視一眼,俱是麵露詫異之色,未曾想雲綾所謀如此之大。
那可是魔門,少說也傳承了千年的魔門,豈是能輕易剿滅的?
四人皆覺著與其費盡心思去謀劃一場不知結果的圍剿,不若紮紮實實拿下鄴城,早日結束這場叛亂來得實在。
雲綾自然看出了四人的疑惑,當即笑道:“我知魔門傳承久遠,但眼下卻是他們最虛弱的時候,此番至少也要讓他們再蟄伏上百年時間!”
話音落下,崔之鈺抿了抿唇,問道:“大都督何以知之?”
聞言,雲綾視線掃過四人,旋即緩緩道出了她對魔門的了解。
魔門六道,鬼穀派人丁稀少且已投入她的麾下,可以忽略不計。
青陽宗隨著傅昭玟的覆滅,勢力大損,自她執掌益州後殘餘勢力便逃入了西羌苟延殘喘,短時間內難以為禍。
浣花派曆來一脈單傳,張迎秋兩個徒弟皆已身死,隻需在鄴城將其打殺,這一道也就絕了。
玄天宮是姚天君的根基所在,叛亂興起以來屢經戰事,死傷無數,最後的一點家底怕是就在鄴城了。
陰姹派自左湘兒接任掌門後並未表現出多少野心,反而屢屢與她合作,是個可以爭取的對象。
如此一來,唯一不確定的便是無極宗了。
其宗門深藏荊楚之地,直到如今也隻有暴露了丁霓裳、董惜君等寥寥幾人而已。
而通過董惜君,她也了解到無極宗在魔門中勢力是僅次於玄天宮的。
故而,這是需著重關注,必要時也需下狠手打擊的對象。
聽罷雲綾對魔門的分析,褚懷亮四人皆是麵麵相覷,未曾想雲綾對魔門的了解已深刻至此。
不待四人消化這些內容,雲綾又道:“魔門蟄伏百年方才掀起這場大亂,姚天君不會甘心就這麽敗了,而無極宗也不會願意看到他就這麽敗了。故而,姚天君此時就是一個餌,端看無極宗什麽時候上鉤了。”
話音落下,帳中一時落針可聞,隻有幾人略顯急促的唿吸聲傳出。
片刻後,熟知朝堂情況的李懷仁擔憂道:“若無極宗遲遲不上鉤,我三十萬大軍頓兵城下,隻恐朝廷方麵會有不少流言蜚語傳出,又該如何是好?”
“那就讓師伯先頂著唄,師伯頂不住了還有師公,師公若是也頂不住再攻城也不遲。”
雲綾說得毫無心理負擔,卻是教褚懷亮和李懷仁看得一陣無語。
不過誰教雲綾一直都很得公孫弘父子寵愛呢,想來幫她分擔些壓力也不會有什麽怨言就是了。
半個時辰後,褚懷亮四人離了雲綾的大帳,各自奔赴自己的駐地安撫麾下將士去了。
至於他們要如何安撫,便不是雲綾需要關心的了。
她已叮囑四人注意保密,若是走漏了消息,她自會尋他四人的麻煩。
城外三十萬大軍布置得井然有序,而城內的姚天君已是數日不曾好好睡過一覺了。
他此時坐在魏王宮內,臉色雖然一如平常,但眼底的青黑卻是怎麽也遮掩不住的。
下首,張迎秋正與彥從武、彥從皋兄弟爭論是否該出兵襲擾周軍。
張迎秋以為精兵不多,該當穩守為要,憑借鄴城城高池深,根本無需畏懼城外的周軍。
而彥從武、彥從皋卻認為久守必失,且一直龜縮不出對於軍心士氣也是個沉重的打擊,當尋機出城與周軍野戰一場以振軍心才是。
雙方所言皆有理,姚天君卻無心去理會這些。
他很清楚現在不是出不出兵的問題,而是該如何保住僅剩的這點基業的問題。
守也好,攻也罷,無論勝敗,改變不了的是他們如今僅剩一座孤城,以大周的國力即便硬圍也能將他們生生圍死在城裏。
在他看來,雲綾之所以圍而不攻,打的多半就是這個主意。
不得不說,這個打法雖然無賴,卻也教他無可奈何。
連日思索,他也隻想到了一個法子,那便是求援,向南方的無極宗求援。
無極宗深耕荊楚,暗中的勢力早已不比玄天宮、陰姹派弱了,卻一直極為低調,是如今聖門中實力保存最完好的。
若是無極宗能在南方掀起動亂,直接威脅周朝的財賦之地,天佑帝勢必會命雲綾分兵南下。
屆時,鄴城之圍不說直接能解,至少也會比現在好得多。
然而,姚天君也明白,眼下鄴城被圍得鐵桶一般,城外無數偵騎四處巡邏,暗中還有嵩陽劍派、名劍山莊等等江湖勢力窺伺,說句天羅地網也不為過。
要想離開鄴城去到南方聯絡無極宗,幾乎等同於自投羅網,十死無生。
姚天君正想著如何才能派人南下,那邊張迎秋有些壓不住彥從武兄弟,迴頭欲向姚天君請命,卻發現後者根本沒關注他們的爭論。
“大王不知是在思慮些什麽?”張迎秋恭聲問道。
這一聲將姚天君的心神喚迴,他看了看三人,淡淡道:“思慮該如何才能聯係上無極宗。”
聞聲知意,張迎秋立時明了姚天君的心思,眼珠一轉,道:“大王,您是想請無極宗在南方策應?這倒是個解圍的好法子,臣願往荊州一行,必為大王說動丁宗主!”
“哦?”姚天君視線瞥了過來,幽幽道:“張相國有把握出去?”
“原本沒有,不過就在方才臣想到了一個法子。”
在雲綾包圍鄴城一個月後,結束博州戰事的崔之鈺率軍到了鄴城大營,正式與雲綾大軍合流。
與此同時,李懷仁、郭繼克、莫言之所部也相繼抵達鄴城外圍。
這日,因著生力軍的加入,雲綾發出將令,對圍城大軍做出調動。
王爾山屢戰有功,著即接替褚懷亮,率三萬玉麟衛仍駐滏陽,封鎖鄴城之北,防範姚天君向北逃竄。
李懷仁督趙用節、趙泰並莫言之所部總計三萬五千兵馬駐臨漳,封鎖鄴城之東。
交接玉麟衛兵權的褚懷亮率本部一萬涼州軍並郭繼克所部,共兩萬五千兵馬駐鄴城西原。
因西麵無可靠城池依托,雲綾又選十二衛精兵三萬交予褚懷亮,使其兵力增至五萬五千。
至於鄴城之南,正是雲綾大營所在,有其本部兩萬、西域精騎一萬,漢中軍三萬、十二衛精兵四萬及崔之鈺所部五萬,合計十五萬大軍。
當然,經曆連番戰事,各部皆有折損,卻不妨礙雲綾對外宣稱有軍三十萬,以威嚇敵膽。
城外大軍雲集,而城內姚天君不過有精兵五萬,又強拉壯丁充軍,這才勉強湊出了十二三萬兵馬。
是以,雲綾麾下諸將戰意高漲,連日請戰,欲一戰而竟全功,雲綾皆是不許。
這日,雲綾正在帳中看書,燕十七在旁端茶倒水,瞧著倒是悠閑。
忽而,帳外親衛稟報,言說褚懷亮、李懷仁、王爾山、崔之鈺聯袂來訪。
聞言,雲綾翻書的動作一頓,心知這四人皆是方麵之將,今日一同前來必是為了攻城之事。
念及此,她無奈地挑了挑眉,讓燕十七親自出去請人進來,她則迅速收拾好桌案,正襟危坐以候四人。
片刻後,燕十七領著四人入帳,旋即便在雲綾的示意下退到帳外守著。
雙方見禮畢,各自落座,王爾山便按捺不住,抱拳道:“大都督,今我大軍三十萬在此,諸將連番請戰您皆是不許,末將心中不明,還請大都督解惑!”
聞言,雲綾看了看其餘三人,出聲道:“三位也是為此而來?”
褚懷亮三人雖未說話,卻也抱拳看來,意思顯而易見。
見此,雲綾點了點頭,笑道:“此處並無外人,那本將也就直說。你們以為河北之叛為何勢頭如此兇猛,竟一度攻入關中,陷我國都?”
話音落下,四人對視一眼,一時皆未說話。
要說河北之叛為何發展至此,其中緣由著實複雜,但明麵上還在於魔門的百年籌謀,一點點挑起了很多人對朝廷的不滿,也將河北滲透成了篩子。
叛亂方起,河北便有不少人暗中相助叛軍,或是打殺長官獻城,或是提供軍械糧草、輿圖、布防圖等,其中既有世家大族,也有寒門白身。
是以,四人一時也不知該從何說起。
雲綾看向四人,指尖輕叩桌麵,等了半晌見無人說話,這才開口道:“原因很複雜,但本將以為歸根到底還是利益不均!”
一聽這話,褚懷亮四人登時心中一突,崔之鈺趕忙拱手道:“大都督,此事不可深談,若然傳將出去,恐對大都督不利!”
話落,褚懷亮、李懷仁和王爾山也忙出言附和,皆不願讓雲綾繼續說下去。
褚懷亮三人也算是大族出身,崔之鈺更是清河崔氏嫡脈,雲綾的意思他們豈能不知。
然而大周立國百年,天下早已有了成規,這些話卻是不能放在台麵上說的,否則必然招致既得利益者敵視,日後在朝堂上隻怕寸步難行。
雲綾自然明白,也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她可不想給自家招禍。
之所以跟四人淺淺提這麽一句,也是因為他們都算是自家人,唯一一個崔之鈺也是自家的鐵杆盟友。
見雲綾沒有繼續說下去,崔之鈺忙將話題引開,問道:“大都督圍而不攻與此有關?”
聞言,雲綾頷首迴道:“多的不能做什麽,但至少拔除明麵上的禍源還是可以試試的。”
“魔門?”李懷仁問道。
雲綾再次頷首,沉聲道:“自我出道以來,演武大會也好,益州騷亂也罷,及至後來的定軍山、涼州等等,每一樁事背後都有魔門的影子。今日剿滅一個姚天君容易,來日又蹦出個何天君、杜天君呢?本將沒功夫一個個地收拾過去!”
聞言,帳下四人相視一眼,俱是麵露詫異之色,未曾想雲綾所謀如此之大。
那可是魔門,少說也傳承了千年的魔門,豈是能輕易剿滅的?
四人皆覺著與其費盡心思去謀劃一場不知結果的圍剿,不若紮紮實實拿下鄴城,早日結束這場叛亂來得實在。
雲綾自然看出了四人的疑惑,當即笑道:“我知魔門傳承久遠,但眼下卻是他們最虛弱的時候,此番至少也要讓他們再蟄伏上百年時間!”
話音落下,崔之鈺抿了抿唇,問道:“大都督何以知之?”
聞言,雲綾視線掃過四人,旋即緩緩道出了她對魔門的了解。
魔門六道,鬼穀派人丁稀少且已投入她的麾下,可以忽略不計。
青陽宗隨著傅昭玟的覆滅,勢力大損,自她執掌益州後殘餘勢力便逃入了西羌苟延殘喘,短時間內難以為禍。
浣花派曆來一脈單傳,張迎秋兩個徒弟皆已身死,隻需在鄴城將其打殺,這一道也就絕了。
玄天宮是姚天君的根基所在,叛亂興起以來屢經戰事,死傷無數,最後的一點家底怕是就在鄴城了。
陰姹派自左湘兒接任掌門後並未表現出多少野心,反而屢屢與她合作,是個可以爭取的對象。
如此一來,唯一不確定的便是無極宗了。
其宗門深藏荊楚之地,直到如今也隻有暴露了丁霓裳、董惜君等寥寥幾人而已。
而通過董惜君,她也了解到無極宗在魔門中勢力是僅次於玄天宮的。
故而,這是需著重關注,必要時也需下狠手打擊的對象。
聽罷雲綾對魔門的分析,褚懷亮四人皆是麵麵相覷,未曾想雲綾對魔門的了解已深刻至此。
不待四人消化這些內容,雲綾又道:“魔門蟄伏百年方才掀起這場大亂,姚天君不會甘心就這麽敗了,而無極宗也不會願意看到他就這麽敗了。故而,姚天君此時就是一個餌,端看無極宗什麽時候上鉤了。”
話音落下,帳中一時落針可聞,隻有幾人略顯急促的唿吸聲傳出。
片刻後,熟知朝堂情況的李懷仁擔憂道:“若無極宗遲遲不上鉤,我三十萬大軍頓兵城下,隻恐朝廷方麵會有不少流言蜚語傳出,又該如何是好?”
“那就讓師伯先頂著唄,師伯頂不住了還有師公,師公若是也頂不住再攻城也不遲。”
雲綾說得毫無心理負擔,卻是教褚懷亮和李懷仁看得一陣無語。
不過誰教雲綾一直都很得公孫弘父子寵愛呢,想來幫她分擔些壓力也不會有什麽怨言就是了。
半個時辰後,褚懷亮四人離了雲綾的大帳,各自奔赴自己的駐地安撫麾下將士去了。
至於他們要如何安撫,便不是雲綾需要關心的了。
她已叮囑四人注意保密,若是走漏了消息,她自會尋他四人的麻煩。
城外三十萬大軍布置得井然有序,而城內的姚天君已是數日不曾好好睡過一覺了。
他此時坐在魏王宮內,臉色雖然一如平常,但眼底的青黑卻是怎麽也遮掩不住的。
下首,張迎秋正與彥從武、彥從皋兄弟爭論是否該出兵襲擾周軍。
張迎秋以為精兵不多,該當穩守為要,憑借鄴城城高池深,根本無需畏懼城外的周軍。
而彥從武、彥從皋卻認為久守必失,且一直龜縮不出對於軍心士氣也是個沉重的打擊,當尋機出城與周軍野戰一場以振軍心才是。
雙方所言皆有理,姚天君卻無心去理會這些。
他很清楚現在不是出不出兵的問題,而是該如何保住僅剩的這點基業的問題。
守也好,攻也罷,無論勝敗,改變不了的是他們如今僅剩一座孤城,以大周的國力即便硬圍也能將他們生生圍死在城裏。
在他看來,雲綾之所以圍而不攻,打的多半就是這個主意。
不得不說,這個打法雖然無賴,卻也教他無可奈何。
連日思索,他也隻想到了一個法子,那便是求援,向南方的無極宗求援。
無極宗深耕荊楚,暗中的勢力早已不比玄天宮、陰姹派弱了,卻一直極為低調,是如今聖門中實力保存最完好的。
若是無極宗能在南方掀起動亂,直接威脅周朝的財賦之地,天佑帝勢必會命雲綾分兵南下。
屆時,鄴城之圍不說直接能解,至少也會比現在好得多。
然而,姚天君也明白,眼下鄴城被圍得鐵桶一般,城外無數偵騎四處巡邏,暗中還有嵩陽劍派、名劍山莊等等江湖勢力窺伺,說句天羅地網也不為過。
要想離開鄴城去到南方聯絡無極宗,幾乎等同於自投羅網,十死無生。
姚天君正想著如何才能派人南下,那邊張迎秋有些壓不住彥從武兄弟,迴頭欲向姚天君請命,卻發現後者根本沒關注他們的爭論。
“大王不知是在思慮些什麽?”張迎秋恭聲問道。
這一聲將姚天君的心神喚迴,他看了看三人,淡淡道:“思慮該如何才能聯係上無極宗。”
聞聲知意,張迎秋立時明了姚天君的心思,眼珠一轉,道:“大王,您是想請無極宗在南方策應?這倒是個解圍的好法子,臣願往荊州一行,必為大王說動丁宗主!”
“哦?”姚天君視線瞥了過來,幽幽道:“張相國有把握出去?”
“原本沒有,不過就在方才臣想到了一個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