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酷暑,是夜卻有涼風突起,陰雲蔽月,似有大雨將至。
醜時中,雷聲先至,隨即大雨傾盆。
雲綾本在帳中吐納,聞得雷霆,倏然睜眼,耳邊卻是劈裏啪啦的雨聲。
“十七。”
她一聲輕喚,守在外間歇息的燕十七立時應聲,片刻便到。
“姑娘有何吩咐?”
“大雨傾盆,正是出城的好時機,你且傳令各營小心戒備,免遭突襲。”
“是,姑娘!”
燕十七應喏一聲,旋即出帳,從親衛手中接過蓑衣披上,便與十數親衛東西奔走通知各營主將去了。
待到醜時末,寅時初,雨勢不減,雷聲滾滾,整片天空漆黑如墨,仿若要塌下來一般。
這時,前營忽而喊殺聲大起。
雲綾再次睜眼,下榻快步走到帳前往前營方向張望,奈何雨勢太急,並不能看出太遠。
前營駐紮的乃是王憲所領的三萬漢中軍,王憲久曆戰事,素來穩重,雲綾倒是不甚擔心。
看了片刻,燕十七小跑迴來,抱拳道:“姑娘,前營遇襲,看旗號來的是彥從武或彥從皋,兵力約莫萬人。王將軍早前已有防備,正將敵軍阻在營外廝殺!”
聞言,雲綾微微頷首,吩咐道:“敵軍既然來了,便不會隻有萬人,傳令各營不可鬆懈!另外,派人請嵩陽劍派、名劍山莊等俠士受受累,密切留意鄴城周邊,若遇向南突圍的小股人馬,追殺一陣便可,不必趕盡殺絕!”
“是!”
燕十七走後,雲綾迴到帳中,喚道:“你們進來!”
話落,兩道人影入帳,黑衣黑袍,正是桃夭與楊重華二人。
雲綾看了二人一眼,問道:“影衛可有什麽發現?”
“前兩日張迎秋在府中收拾細軟,似有出走之意。”楊重華答道。
“張迎秋?”雲綾念叨著這個名字,片刻後方才說道:“楊重華,你率影衛搜索張迎秋行蹤,找到後不必驚動,盯著便可!桃夭,你且在我身邊,負責往來聯絡!”
“喏!”二人抱拳應下,楊重華旋即匆匆而去。
“張迎秋被姚天君視作左膀右臂,這麽關鍵的時候姑娘確定會是張迎秋南下?”桃夭小聲問道。
雲綾瞥了她一眼,對於“姑娘”這個稱唿已經免疫了。
也不知道桃夭怎麽想的,得知燕家兄妹一直喚她姑娘,這人也非得這麽叫。
迎上桃夭水靈靈的眼睛,雲綾唇角一翹,迴道:“無極宗早前支持傅昭玟叛亂,後來又扶持傅明仁篡位,卻未與玄天宮有何聯係,可見其與姚天君並非一條心。姚天君將敗,由同是一派掌門的張迎秋前去合情合理,也更能臨機決斷。”
聞言,桃夭眨了眨眼,便不再多言。
就在這時,親衛來報,西原方向有喊殺聲傳來,似是敵軍在襲擊褚懷亮大營。
親衛方退,燕十七又至,稟報道:“姑娘,右營崔大人處也遭襲擊,探馬迴報敵軍影影幢幢不知凡幾,打著姚天君的魏王旗號!”
聞言,雲綾指尖輕叩桌案,垂眸思忖片刻,吩咐道:“西原兵多,不必擔心。命驍果營、驍毅營出擊,看準時機繞後,吃掉前營的敵軍。至於右營,讓十六領親軍過去。”
“是!”
燕十七急急出去傳令,不多時中軍大營人喧馬嘶,卻是李思道、雲絛、燕十六各自領軍出營了。
雲綾坐鎮中軍帳,燕十七與一眾親衛進進出出,往來聯絡,雖急促卻亂中有序。
桃夭也沒閑著,不時便有影衛迴來稟報消息,她皆一一呈報雲綾知曉。
待到寅時中,楊重華親自到了雲綾跟前,抱拳道:“大都督,我等在堯城附近發現張迎秋蹤跡!”
聞言,雲綾登時看來,急聲問道:“他有多少人?情形如何?細細道來!”
楊重華應諾一聲,語速極快地將事情道出。
卻說影衛奉命搜尋張迎秋蹤跡,重點便放在了南麵,果然有所發現。
而後,楊重華親自帶隊循著痕跡追蹤過去,終是在堯城外找到了張迎秋。
彼時張迎秋身邊有二十餘名好手,正與嵩陽劍派及名劍山莊弟子廝殺,兩派領頭的正是高世光、孟韶華及葉知秋。
張迎秋雖未成就半步宗師,然到底是一派掌門,手段非比尋常,楊重華到時兩派弟子正處下風。
楊重華心知高世光三人與雲綾的關係,唯恐他們有失,趕忙親自帶人上前援手。
同時,他也知曉雲綾有意放張迎秋南下,故而隻助高世光等人脫困,並未截擊南逃的張迎秋。
高世光和孟韶華還待去追,卻被葉知秋勸住,隻道雲綾之命是不必趕盡殺絕。
於是,楊重華一路暗中護送高世光等人撤迴大營,這才來向雲綾稟報。
雲綾聽罷,微微頷首,旋即問道:“張迎秋又往何處去了?”
“屬下派了兩名精細好手暗中跟著,其逃走時是往黎陽方向去的。”
聞言,雲綾當即吩咐道:“速去尋嵩陽劍派何掌門與名劍山莊葉副莊主,請他們再去追殺一次,切記別弄死了!”
“喏!”
待到寅時末,許是得到張迎秋脫困的消息,偽魏兵馬開始撤退。
值得一提的是,李思道和雲絛敏銳地抓住前營敵軍撤退的瞬間從兩翼殺出,王憲也立時率精銳出營夾擊。
一場混戰,偽魏萬餘兵馬死的死降的降,主將僅以身免。
事後審問方知,來的乃是彥從武,雲絛直唿還要去追,幸而李思道好一陣安撫方才收兵迴營。
右營方向中規中矩,姚天君早早便留下了斷後兵馬撤迴城中,崔之鈺礙於大雨也未深追,倒是戰果寥寥。
話分兩頭。
黎陽城外,黃河岸邊,天色已然大亮。
張迎秋一夜奔走,此刻又被何千秋、葉溪聯手圍攻,身邊隨從則被影衛死死纏住無力支援,不由心下大急。
這一急,手下立時破綻百出,被何千秋與葉溪一通猛攻,形勢岌岌可危。
正在張迎秋暗道吾命休矣之際,卻見兩道倩影倏地殺入陣中,各自截住一人纏鬥起來。
變故陡生,張迎秋一時還未反應過來,卻聞其中一人喝道:“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張迎秋一個激靈,尋聲看去,竟是左湘兒在此,而另一人他也認得,正是陰姹派長老王薰兒。
“多謝!兩位保重!”
張迎秋抱拳道謝,旋即縱身躍上早已備好的小船,慌慌張張就往南岸而去。
這邊廂,左湘兒對上葉溪,一手寒冰真勁使來當真是寒氣渺渺,觸之即傷。
葉溪不敢大意,長劍左挑右點,上刺下撩,將一身所學悉數施展,這才堪堪與之鬥個旗鼓相當。
另一邊,王薰兒對上何千秋卻是落了下風。
二人皆是半步宗師境,然何千秋真氣更見精純,一手純陽無極劍使得出神入化,劍勢連綿不絕。
待其勢大成,更教王薰兒徒有招架之力,全無還手之功。
張迎秋已經走遠,左湘兒見王薰兒有危,登時窺準空檔跳出戰圈,向一旁觀戰的楊重華喝道:“還不出言,欲壞你家大人大事邪!”
聞言,楊重華也不好再置身事外,忙出聲道:“何掌門、葉副莊主且停手,此間事已了,可迴營也!”
何千秋和葉溪早在左湘兒喊出聲時便已住手,此時也雖心下疑惑,卻也不曾追問。
左湘兒扶住有些脫力的王薰兒,對楊重華道:“迴去告訴你家大人,望她莫忘前言!”
說罷,二女立時縱身而走,竟是落在了不知何時漂來的小船上,架船直往張迎秋追去。
待二女走遠,葉溪到底藏不住事,仗著與雲綾關係親近,出聲問道:“楊百戶,某若沒記錯,這二女是陰姹派的吧?”
楊重華頷首,卻不說話。
見此,葉溪也知問不出什麽,隻得作罷,與何千秋結伴迴返大營去了。
楊重華目送二人離去,這才對身邊的影衛吩咐道:“傳令各處,盯緊了張迎秋的行蹤,我去向大都督稟報。”
“是!”
那人應了一聲,當即退走,直往南麵而去,楊重華則自迴大營向雲綾稟報不提。
卻說左湘兒二女於南岸追上張迎秋,後者未及多問,帶著二女便離了岸邊向南而走。
黎陽對岸便是滑州城,三人扮作逃難的一家三口混入城中,尋了處偏僻的客棧住下。
趕走小二後,張迎秋急急關上房門,這才長出一口氣,快步走迴桌旁坐定。
他看向對麵的左湘兒與王薰兒二女,出聲道:“兩位何以到了河北?”
左湘兒微微一笑,嬌聲道:“聽聞聖尊被困,本座念及同為聖門一脈,故而想去看看能否幫上忙,未曾想倒是先遇上了張師叔。”
聞言,張迎秋不疑有他,感歎道:“唉,若是我聖門各派都能如聖女這般深明大義,局勢又何至於斯。”
左湘兒卻是不置可否,隻拿眼去看王薰兒。
王薰兒會意,嬌媚一笑,輕輕挪到張迎秋身邊,湊到近前說道:“張師兄,你這趟出來是欲往何處去哩?”
張迎秋隻覺香風撲麵,不由神思一黯,不自覺迴道:“大王命我往無極宗一趟,說動他們在南方做點事。”
說完,張迎秋猛地一怔,旋即噌地一下起身躲開王薰兒,喝道:“王薰兒,你怎敢在我身上使手段!”
王薰兒卻是一點不怕,笑盈盈地看去,嬌聲道:“什麽手段不手段哩,人家不也是想幫張師兄嘛,張師兄何必如此哩?”
“你!”
張迎秋還待出聲,一旁的左湘兒卻道:“無極宗素來奉行明哲保身,張師叔一人前去怕是難成,張師叔莫非看不上我陰姹派?”
聞言,張迎秋頓時沒了脾氣,隻得迴道:“怎會,張某多謝聖女大義!”
翌日,三人便取道向南,直奔荊州而去。
醜時中,雷聲先至,隨即大雨傾盆。
雲綾本在帳中吐納,聞得雷霆,倏然睜眼,耳邊卻是劈裏啪啦的雨聲。
“十七。”
她一聲輕喚,守在外間歇息的燕十七立時應聲,片刻便到。
“姑娘有何吩咐?”
“大雨傾盆,正是出城的好時機,你且傳令各營小心戒備,免遭突襲。”
“是,姑娘!”
燕十七應喏一聲,旋即出帳,從親衛手中接過蓑衣披上,便與十數親衛東西奔走通知各營主將去了。
待到醜時末,寅時初,雨勢不減,雷聲滾滾,整片天空漆黑如墨,仿若要塌下來一般。
這時,前營忽而喊殺聲大起。
雲綾再次睜眼,下榻快步走到帳前往前營方向張望,奈何雨勢太急,並不能看出太遠。
前營駐紮的乃是王憲所領的三萬漢中軍,王憲久曆戰事,素來穩重,雲綾倒是不甚擔心。
看了片刻,燕十七小跑迴來,抱拳道:“姑娘,前營遇襲,看旗號來的是彥從武或彥從皋,兵力約莫萬人。王將軍早前已有防備,正將敵軍阻在營外廝殺!”
聞言,雲綾微微頷首,吩咐道:“敵軍既然來了,便不會隻有萬人,傳令各營不可鬆懈!另外,派人請嵩陽劍派、名劍山莊等俠士受受累,密切留意鄴城周邊,若遇向南突圍的小股人馬,追殺一陣便可,不必趕盡殺絕!”
“是!”
燕十七走後,雲綾迴到帳中,喚道:“你們進來!”
話落,兩道人影入帳,黑衣黑袍,正是桃夭與楊重華二人。
雲綾看了二人一眼,問道:“影衛可有什麽發現?”
“前兩日張迎秋在府中收拾細軟,似有出走之意。”楊重華答道。
“張迎秋?”雲綾念叨著這個名字,片刻後方才說道:“楊重華,你率影衛搜索張迎秋行蹤,找到後不必驚動,盯著便可!桃夭,你且在我身邊,負責往來聯絡!”
“喏!”二人抱拳應下,楊重華旋即匆匆而去。
“張迎秋被姚天君視作左膀右臂,這麽關鍵的時候姑娘確定會是張迎秋南下?”桃夭小聲問道。
雲綾瞥了她一眼,對於“姑娘”這個稱唿已經免疫了。
也不知道桃夭怎麽想的,得知燕家兄妹一直喚她姑娘,這人也非得這麽叫。
迎上桃夭水靈靈的眼睛,雲綾唇角一翹,迴道:“無極宗早前支持傅昭玟叛亂,後來又扶持傅明仁篡位,卻未與玄天宮有何聯係,可見其與姚天君並非一條心。姚天君將敗,由同是一派掌門的張迎秋前去合情合理,也更能臨機決斷。”
聞言,桃夭眨了眨眼,便不再多言。
就在這時,親衛來報,西原方向有喊殺聲傳來,似是敵軍在襲擊褚懷亮大營。
親衛方退,燕十七又至,稟報道:“姑娘,右營崔大人處也遭襲擊,探馬迴報敵軍影影幢幢不知凡幾,打著姚天君的魏王旗號!”
聞言,雲綾指尖輕叩桌案,垂眸思忖片刻,吩咐道:“西原兵多,不必擔心。命驍果營、驍毅營出擊,看準時機繞後,吃掉前營的敵軍。至於右營,讓十六領親軍過去。”
“是!”
燕十七急急出去傳令,不多時中軍大營人喧馬嘶,卻是李思道、雲絛、燕十六各自領軍出營了。
雲綾坐鎮中軍帳,燕十七與一眾親衛進進出出,往來聯絡,雖急促卻亂中有序。
桃夭也沒閑著,不時便有影衛迴來稟報消息,她皆一一呈報雲綾知曉。
待到寅時中,楊重華親自到了雲綾跟前,抱拳道:“大都督,我等在堯城附近發現張迎秋蹤跡!”
聞言,雲綾登時看來,急聲問道:“他有多少人?情形如何?細細道來!”
楊重華應諾一聲,語速極快地將事情道出。
卻說影衛奉命搜尋張迎秋蹤跡,重點便放在了南麵,果然有所發現。
而後,楊重華親自帶隊循著痕跡追蹤過去,終是在堯城外找到了張迎秋。
彼時張迎秋身邊有二十餘名好手,正與嵩陽劍派及名劍山莊弟子廝殺,兩派領頭的正是高世光、孟韶華及葉知秋。
張迎秋雖未成就半步宗師,然到底是一派掌門,手段非比尋常,楊重華到時兩派弟子正處下風。
楊重華心知高世光三人與雲綾的關係,唯恐他們有失,趕忙親自帶人上前援手。
同時,他也知曉雲綾有意放張迎秋南下,故而隻助高世光等人脫困,並未截擊南逃的張迎秋。
高世光和孟韶華還待去追,卻被葉知秋勸住,隻道雲綾之命是不必趕盡殺絕。
於是,楊重華一路暗中護送高世光等人撤迴大營,這才來向雲綾稟報。
雲綾聽罷,微微頷首,旋即問道:“張迎秋又往何處去了?”
“屬下派了兩名精細好手暗中跟著,其逃走時是往黎陽方向去的。”
聞言,雲綾當即吩咐道:“速去尋嵩陽劍派何掌門與名劍山莊葉副莊主,請他們再去追殺一次,切記別弄死了!”
“喏!”
待到寅時末,許是得到張迎秋脫困的消息,偽魏兵馬開始撤退。
值得一提的是,李思道和雲絛敏銳地抓住前營敵軍撤退的瞬間從兩翼殺出,王憲也立時率精銳出營夾擊。
一場混戰,偽魏萬餘兵馬死的死降的降,主將僅以身免。
事後審問方知,來的乃是彥從武,雲絛直唿還要去追,幸而李思道好一陣安撫方才收兵迴營。
右營方向中規中矩,姚天君早早便留下了斷後兵馬撤迴城中,崔之鈺礙於大雨也未深追,倒是戰果寥寥。
話分兩頭。
黎陽城外,黃河岸邊,天色已然大亮。
張迎秋一夜奔走,此刻又被何千秋、葉溪聯手圍攻,身邊隨從則被影衛死死纏住無力支援,不由心下大急。
這一急,手下立時破綻百出,被何千秋與葉溪一通猛攻,形勢岌岌可危。
正在張迎秋暗道吾命休矣之際,卻見兩道倩影倏地殺入陣中,各自截住一人纏鬥起來。
變故陡生,張迎秋一時還未反應過來,卻聞其中一人喝道:“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張迎秋一個激靈,尋聲看去,竟是左湘兒在此,而另一人他也認得,正是陰姹派長老王薰兒。
“多謝!兩位保重!”
張迎秋抱拳道謝,旋即縱身躍上早已備好的小船,慌慌張張就往南岸而去。
這邊廂,左湘兒對上葉溪,一手寒冰真勁使來當真是寒氣渺渺,觸之即傷。
葉溪不敢大意,長劍左挑右點,上刺下撩,將一身所學悉數施展,這才堪堪與之鬥個旗鼓相當。
另一邊,王薰兒對上何千秋卻是落了下風。
二人皆是半步宗師境,然何千秋真氣更見精純,一手純陽無極劍使得出神入化,劍勢連綿不絕。
待其勢大成,更教王薰兒徒有招架之力,全無還手之功。
張迎秋已經走遠,左湘兒見王薰兒有危,登時窺準空檔跳出戰圈,向一旁觀戰的楊重華喝道:“還不出言,欲壞你家大人大事邪!”
聞言,楊重華也不好再置身事外,忙出聲道:“何掌門、葉副莊主且停手,此間事已了,可迴營也!”
何千秋和葉溪早在左湘兒喊出聲時便已住手,此時也雖心下疑惑,卻也不曾追問。
左湘兒扶住有些脫力的王薰兒,對楊重華道:“迴去告訴你家大人,望她莫忘前言!”
說罷,二女立時縱身而走,竟是落在了不知何時漂來的小船上,架船直往張迎秋追去。
待二女走遠,葉溪到底藏不住事,仗著與雲綾關係親近,出聲問道:“楊百戶,某若沒記錯,這二女是陰姹派的吧?”
楊重華頷首,卻不說話。
見此,葉溪也知問不出什麽,隻得作罷,與何千秋結伴迴返大營去了。
楊重華目送二人離去,這才對身邊的影衛吩咐道:“傳令各處,盯緊了張迎秋的行蹤,我去向大都督稟報。”
“是!”
那人應了一聲,當即退走,直往南麵而去,楊重華則自迴大營向雲綾稟報不提。
卻說左湘兒二女於南岸追上張迎秋,後者未及多問,帶著二女便離了岸邊向南而走。
黎陽對岸便是滑州城,三人扮作逃難的一家三口混入城中,尋了處偏僻的客棧住下。
趕走小二後,張迎秋急急關上房門,這才長出一口氣,快步走迴桌旁坐定。
他看向對麵的左湘兒與王薰兒二女,出聲道:“兩位何以到了河北?”
左湘兒微微一笑,嬌聲道:“聽聞聖尊被困,本座念及同為聖門一脈,故而想去看看能否幫上忙,未曾想倒是先遇上了張師叔。”
聞言,張迎秋不疑有他,感歎道:“唉,若是我聖門各派都能如聖女這般深明大義,局勢又何至於斯。”
左湘兒卻是不置可否,隻拿眼去看王薰兒。
王薰兒會意,嬌媚一笑,輕輕挪到張迎秋身邊,湊到近前說道:“張師兄,你這趟出來是欲往何處去哩?”
張迎秋隻覺香風撲麵,不由神思一黯,不自覺迴道:“大王命我往無極宗一趟,說動他們在南方做點事。”
說完,張迎秋猛地一怔,旋即噌地一下起身躲開王薰兒,喝道:“王薰兒,你怎敢在我身上使手段!”
王薰兒卻是一點不怕,笑盈盈地看去,嬌聲道:“什麽手段不手段哩,人家不也是想幫張師兄嘛,張師兄何必如此哩?”
“你!”
張迎秋還待出聲,一旁的左湘兒卻道:“無極宗素來奉行明哲保身,張師叔一人前去怕是難成,張師叔莫非看不上我陰姹派?”
聞言,張迎秋頓時沒了脾氣,隻得迴道:“怎會,張某多謝聖女大義!”
翌日,三人便取道向南,直奔荊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