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關中戰事
重生隋末,開局就被瓦崗五虎包圍 作者:淩亂的海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步入冬月,關中大地迎來了第一場大雪。
這一場大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也是阻礙了多方勢力的大戰。
長安城外。
八十裏。
狂熊軍大營。
李靖坐在帥帳之中,一邊烤著火爐,一邊喝著美酒。
這是他思考時的習慣。
隻有讓自己舒服了,才能想到更好的戰術。
不久,帳外傳來了抱怨之聲,由遠及近。
“這雪終於停了,看來我們也不能休息了。”
“李世民這小子,怕是馬上又要開始進攻了。”
對著這個聲音,李靖無比熟悉。
除了魏延,還能是誰呢?
下一刻,帳簾被掀開。
魏延與楊大郎一同走入帳內。
看見李靖麵前的美酒,魏延搓了搓手,絲毫沒有客氣,直接走上前去,拿起酒壺就喝。
猛灌了幾口之後,才咂了咂嘴說道:“藥師兄,有這好酒,你怎麽自己一個人藏起來喝啊?”
李靖緩緩抬頭,笑著道:“文長啊,別人我還敢請喝酒,你的話,就算了。”
“怎麽的,我魏延不能喝你的酒啊?”
“那倒不是,隻是別人喝我的酒,那是小口慢酌;可你喝起酒卻是大口猛灌,真是牛嚼牡丹。”
“哈哈哈!”魏延聽完放聲大笑,“藥師兄,氣量小了。”
“這喝酒,自然是要大口猛灌才過癮啊!”
說著,魏延再次舉起酒壺,大口喝了起來。
片刻之後,酒壺就見了底。
饒是如此,魏延卻好像還是沒過癮一般。
嘿嘿一笑,問道:“藥師兄,你這酒壺太小了,沒喝幾口就沒了,你這還有嗎?”
聽到這般要求,即使沉穩如李靖,也不由得眉頭緊皺。
“沒了,沒了。”
“要酒沒有,要命一條。”
“真是小氣!”魏延撇了撇嘴,繼續不依不饒地追問道:“不可能,你一定還有存貨......”
李靖不勝其煩,生怕自己的存貨被這小子給找出來。
隻能馬上站起身來,對著楊大郎問道:“大郎,你們來找我是有何事?”
楊大郎上前一步,拱手道:“將軍,是這樣,我派出的多路斥候迴報,方圓百裏的雪都停了。”
“而李世民也派出了多路小股騎兵,分別前往長安和潼關方向,不知意欲何為。”
“我們是不是要多加防備,防止他有所異動。”
李靖聞言,低頭沉吟了一會。
接著開口道:“他的目標不會是我們。”
“前往長安的騎兵應該也是探查為主。”
“我懷疑,這一次他的目標應該還是潼關。”
“還打潼關?”楊大郎語氣之中有著一分難以置信。
要知道,在大雪之前,李世民已經猛攻了兩次潼關,都失敗了。
這剛消停了幾天,又要開始了?
“要取長安,必破潼關,李世民沒得選。”
“而且這一次進攻,應該是最猛烈的一次。”
“潼關危矣!”
李靖雙眼微眯,眼神之中充滿了篤定。
與這個對手交戰了這麽久,自己已經足夠了解他。
前兩次攻城確實失敗了,可是魏文通與屈突通的損失更大。
兩人的十萬兵馬已經折損過半,各類守城器械恐怕也所剩無幾。
若是李世民第三次攻城,他們還守得住嗎?
關中大戰以來,李世民一方獨戰四方。
表麵看起來,長安還在代王楊侑手中,潼關也還在魏文通和屈突通手中。
可是除了這兩座城池,關中所有的城池都已經落入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用以戰養戰的方式逐步蠶食,雖耗費時日,卻在不知不覺間已是掌控全局。
兵馬越打越多,糧草越打越多。
這樣下去,他拿下長安也是遲早的事。
這就是李世民的厲害之處!
“要我說,就是楊侑和那魏文通太小家子氣,竟然不讓我們率軍進城。”
“要是由藥師你來指揮全軍,現在又怎麽會是這樣的局麵。”
魏延放下酒壺,臉色鐵青。
數月之前,李靖率領狂熊軍初到關中,正好趕上了李世民與魏文通大戰。
於是李靖就在李世民後方設下埋伏,讓李世民吃了大虧。
就在如此的情況下,李靖提出率軍入駐長安及潼關。
同心協力,共同抗擊李世民。
可如此正常的要求,卻被楊侑和魏文通拒絕了。
他們以狂熊軍在外,更方便配合的名義,緊閉城門,並沒有讓狂熊軍進城。
李靖無奈之下,隻能率軍在長安城外駐紮。
“不錯,論兵力,我們四方相加也有二十萬人,再加上有長安與潼關兩座堅城,本應是占盡優勢的。”
楊大郎長歎一聲,接著道:“可就是因為他們各懷鬼胎,所以才會被李世民逐步蠶食。”
“我倒不這麽覺得。”
李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閉著眼享受了一會,才悠悠道:“他們警惕我們不是應該的嗎?”
“要是我們進了長安城,這長安城難道還會姓楊嗎?”
“我們支援楊侑和魏文通,主要也是為了阻止李世民拿下關中,防止他一家獨大。”
“可若是沒有了這個共同的敵人,我們與他們之間也是必有一戰吧。”
魏延點了點頭。
道理他都懂,可是這種仗打起來是真的沒意思。
除了要對付麵前的敵人,還要隨時警惕身後的戰友。
這樣的合作,又怎麽做到戰而勝之呢?
“藥師,如果這一次李世民還是攻潼關,我們還出兵嗎?”
魏延咬了咬牙,欲言又止,“上一次,我們出兵支援,損失可是不小......”
“這一次,要不......就算了?”
李靖挑了挑眉,並沒有答話。
這的確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出兵支援,不僅落不到什麽好處,甚至連潼關城都進不去。
可是若不支援,潼關一旦失守,長安必失。
“要不讓楊侑出兵?”
楊大郎皺著眉,試探著問道。
“嗬嗬,你以為楊侑和魏文通就是一條心的嗎?”
魏延麵露不快,聲音也是提高了幾分,“這幾次,那小子什麽時候出過兵。”
“每一次,他都會說要防止李世民聲東擊西,不可輕易出兵。”
“說到底,就是要保存自己的力量。”
這一場大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也是阻礙了多方勢力的大戰。
長安城外。
八十裏。
狂熊軍大營。
李靖坐在帥帳之中,一邊烤著火爐,一邊喝著美酒。
這是他思考時的習慣。
隻有讓自己舒服了,才能想到更好的戰術。
不久,帳外傳來了抱怨之聲,由遠及近。
“這雪終於停了,看來我們也不能休息了。”
“李世民這小子,怕是馬上又要開始進攻了。”
對著這個聲音,李靖無比熟悉。
除了魏延,還能是誰呢?
下一刻,帳簾被掀開。
魏延與楊大郎一同走入帳內。
看見李靖麵前的美酒,魏延搓了搓手,絲毫沒有客氣,直接走上前去,拿起酒壺就喝。
猛灌了幾口之後,才咂了咂嘴說道:“藥師兄,有這好酒,你怎麽自己一個人藏起來喝啊?”
李靖緩緩抬頭,笑著道:“文長啊,別人我還敢請喝酒,你的話,就算了。”
“怎麽的,我魏延不能喝你的酒啊?”
“那倒不是,隻是別人喝我的酒,那是小口慢酌;可你喝起酒卻是大口猛灌,真是牛嚼牡丹。”
“哈哈哈!”魏延聽完放聲大笑,“藥師兄,氣量小了。”
“這喝酒,自然是要大口猛灌才過癮啊!”
說著,魏延再次舉起酒壺,大口喝了起來。
片刻之後,酒壺就見了底。
饒是如此,魏延卻好像還是沒過癮一般。
嘿嘿一笑,問道:“藥師兄,你這酒壺太小了,沒喝幾口就沒了,你這還有嗎?”
聽到這般要求,即使沉穩如李靖,也不由得眉頭緊皺。
“沒了,沒了。”
“要酒沒有,要命一條。”
“真是小氣!”魏延撇了撇嘴,繼續不依不饒地追問道:“不可能,你一定還有存貨......”
李靖不勝其煩,生怕自己的存貨被這小子給找出來。
隻能馬上站起身來,對著楊大郎問道:“大郎,你們來找我是有何事?”
楊大郎上前一步,拱手道:“將軍,是這樣,我派出的多路斥候迴報,方圓百裏的雪都停了。”
“而李世民也派出了多路小股騎兵,分別前往長安和潼關方向,不知意欲何為。”
“我們是不是要多加防備,防止他有所異動。”
李靖聞言,低頭沉吟了一會。
接著開口道:“他的目標不會是我們。”
“前往長安的騎兵應該也是探查為主。”
“我懷疑,這一次他的目標應該還是潼關。”
“還打潼關?”楊大郎語氣之中有著一分難以置信。
要知道,在大雪之前,李世民已經猛攻了兩次潼關,都失敗了。
這剛消停了幾天,又要開始了?
“要取長安,必破潼關,李世民沒得選。”
“而且這一次進攻,應該是最猛烈的一次。”
“潼關危矣!”
李靖雙眼微眯,眼神之中充滿了篤定。
與這個對手交戰了這麽久,自己已經足夠了解他。
前兩次攻城確實失敗了,可是魏文通與屈突通的損失更大。
兩人的十萬兵馬已經折損過半,各類守城器械恐怕也所剩無幾。
若是李世民第三次攻城,他們還守得住嗎?
關中大戰以來,李世民一方獨戰四方。
表麵看起來,長安還在代王楊侑手中,潼關也還在魏文通和屈突通手中。
可是除了這兩座城池,關中所有的城池都已經落入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用以戰養戰的方式逐步蠶食,雖耗費時日,卻在不知不覺間已是掌控全局。
兵馬越打越多,糧草越打越多。
這樣下去,他拿下長安也是遲早的事。
這就是李世民的厲害之處!
“要我說,就是楊侑和那魏文通太小家子氣,竟然不讓我們率軍進城。”
“要是由藥師你來指揮全軍,現在又怎麽會是這樣的局麵。”
魏延放下酒壺,臉色鐵青。
數月之前,李靖率領狂熊軍初到關中,正好趕上了李世民與魏文通大戰。
於是李靖就在李世民後方設下埋伏,讓李世民吃了大虧。
就在如此的情況下,李靖提出率軍入駐長安及潼關。
同心協力,共同抗擊李世民。
可如此正常的要求,卻被楊侑和魏文通拒絕了。
他們以狂熊軍在外,更方便配合的名義,緊閉城門,並沒有讓狂熊軍進城。
李靖無奈之下,隻能率軍在長安城外駐紮。
“不錯,論兵力,我們四方相加也有二十萬人,再加上有長安與潼關兩座堅城,本應是占盡優勢的。”
楊大郎長歎一聲,接著道:“可就是因為他們各懷鬼胎,所以才會被李世民逐步蠶食。”
“我倒不這麽覺得。”
李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閉著眼享受了一會,才悠悠道:“他們警惕我們不是應該的嗎?”
“要是我們進了長安城,這長安城難道還會姓楊嗎?”
“我們支援楊侑和魏文通,主要也是為了阻止李世民拿下關中,防止他一家獨大。”
“可若是沒有了這個共同的敵人,我們與他們之間也是必有一戰吧。”
魏延點了點頭。
道理他都懂,可是這種仗打起來是真的沒意思。
除了要對付麵前的敵人,還要隨時警惕身後的戰友。
這樣的合作,又怎麽做到戰而勝之呢?
“藥師,如果這一次李世民還是攻潼關,我們還出兵嗎?”
魏延咬了咬牙,欲言又止,“上一次,我們出兵支援,損失可是不小......”
“這一次,要不......就算了?”
李靖挑了挑眉,並沒有答話。
這的確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出兵支援,不僅落不到什麽好處,甚至連潼關城都進不去。
可是若不支援,潼關一旦失守,長安必失。
“要不讓楊侑出兵?”
楊大郎皺著眉,試探著問道。
“嗬嗬,你以為楊侑和魏文通就是一條心的嗎?”
魏延麵露不快,聲音也是提高了幾分,“這幾次,那小子什麽時候出過兵。”
“每一次,他都會說要防止李世民聲東擊西,不可輕易出兵。”
“說到底,就是要保存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