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隻是我不爭,不是我不配
重生隋末,開局就被瓦崗五虎包圍 作者:淩亂的海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拂曉。
天剛蒙蒙亮。
隻做了簡單包紮的王君可怒氣洶洶地衝到李密帳中,質問道:“魏王,末將不明,為何在緊要關頭鳴金收兵。”
“我已經登上曆陽城頭,眼看就要拿下曆陽城了。”
李密抬起頭,用一種頗為古怪的眼神打量了王君可一眼。
隨後使了一個眼色,將全場的焦點聚集到同在帳內的秦瓊與徐世績身上。
“這個,你問叔寶和茂公吧。”
“是他們告訴我,楚軍兵力太多,抵擋不住,撤軍為好。”
“所以,為了大局,也就隻能委屈君可了。”
輕飄飄的兩句話,當然抵消不了王君可的怒火。
隻是,卻是足以讓王君可將怒火轉移到了秦、徐二人。
他喘著粗氣,邁著沉重的腳步走到秦瓊麵前。
“叔寶,結義之時,你長我幾歲,我便一直視你為兄長。”
“今日,做弟弟的問你一句,難道你看不到我打上城樓的艱辛嗎?”
“為何一定要在此刻撤軍!”
麵對質問,秦瓊一時語塞。
他不是不知道怎麽樣迴答,而是不忍心迴答。
方才從尤俊達處得知,為了攻上曆陽城,王君可的親衛幾乎死絕。
花了這般代價才攻上城樓,可轉眼卻要你撤軍。
這樣的轉變,放到誰的身上都是難以接受的。
可是,若再給秦瓊一次選擇的機會。
他還是會這麽做。
這一切,隻因林士弘的楚軍數量太多,足有十數萬之多。
而他與徐世績率領的阻擊軍隊卻隻有三萬人。
若執意不退,便有可能被直接擊潰。
到時候就算王君可拿下曆陽城也就失去了意義。
因為疲憊不堪的瓦崗攻城軍隊絕對守不住楚軍的瘋狂進攻。
“君可,你不要這樣逼叔寶了。”
徐世績挺身而出,站到秦瓊身前。
“你應該明白,我們不能冒著被兩麵夾擊的風險強行攻城。”
“是這樣嗎?”
王君可雙眼猛地一瞪,大聲喝道:“是真的抵擋不住嗎?”
“連半個時辰都抵擋不住嗎?”
全場無聲。
無人應答。
這個答案沒人知道。
半個時辰可以抵擋,但半個時辰之後會發生什麽,誰都無法預料。
秦瓊不會去冒這個險。
“沒話說了?”
王君可自嘲一笑,連退數步。
“我不知道你是真的擋不住,還是怕我衝上城頭,一刀砍了單雄信。”
“他也是我的兄弟,我會這麽做嗎?”
說到這話之時,他已是滿眼通紅。
對於秦瓊和單雄信,他素來是敬仰的。
他也明白,單雄信叛出瓦崗的無奈和秦瓊不忍對兄弟兵戈相向的心情。
隻是,既然已是到了戰場之上,就不能再考慮這些。
程咬金與尤俊達趕忙上前,分列王君可兩側。
勸慰道:“君可,你誤會叔寶了。”
“叔寶一向以大局為先,不會這麽做的。”
王君可擺了擺手,眼中含淚道:“罷了,不說了。”
“今日就算我王君可為了兄弟二字,受了這身傷。”
“隻是以後,不要再用你的瓦崗軍元帥身份橫!加!幹!預!”
他伸出一根手指,狠狠的指了指秦瓊。
之後,頭也不迴地走了。
程咬金與尤俊達一前一後追了出去。
程咬金三步並做兩步,一個魚躍,跳到了王君可身前。
勸說道:“君可,你怎麽可以想叔寶。”
“他雖然掛著元帥的名頭,但哪一次作戰不是把最危險的地方留給自己。”
“說起來,他才是犧牲最大的那個人。”
王君可凝眉嗤笑一聲。
眼中滿是不屑,“他犧牲最大,隻有他犧牲最大嗎?”
“論武藝,我比叔寶差嗎?論帶兵,我弱於你們嗎?”
“我沒有名列五虎,隻是我不爭,不是我不配!”
最後一句話,王君可幾乎是吼出來的。
這些年,有許多事,他都隻是埋在心底。
因為他覺得,大家都是自家兄弟。
誰出風頭都行,反正都是大家的功勞。
可是受到李密的影響,他漸漸覺得,不是這麽一迴事。
就比如之前的英雄奪魁大會。
如此盛會,他當然也想參與。
在天下英雄麵前,奪一個位次。
可最後商量的結果,卻是讓五虎參賽,讓他與尤俊達駐守瓦崗。
到後來,連秦用和羅士信都趕去了。
他二人卻還是不能前往。
為什麽會是這樣?
因為所有人都習慣了他與尤俊達不爭不搶,安分守己。
留下他二人,不會有怨言。
可從來沒人想到,大好男兒,誰人不想名揚天下。
“俊達,你也想來勸我?”
王君可將目光轉移到尤俊達身上,嗓音低沉地道:“我心中的苦悶,你應該是最明白的。”
“這些年,你安心統兵,踏實做事。”
“可世上知道你鐵麵判官名號的,可是越來越少了。”
“我......”尤俊達剛想開口,卻發現無言辯駁。
是啊,如今世人隻知在瓦崗五虎之後跟著尤俊達。
卻不聞,當年鐵麵判官之名號。
“咬金,非我不知叔寶,不知茂公。”
“而是有些事,已是經年累月,難以言說。”
王君可推開程咬金的手臂,獨自一人走了。
程咬金也沒有再追。
他也明白了,今日之嫌隙,雖因今日之事起。
卻遠遠不止今日之事。
......
李密營帳之中。
李密、秦瓊、徐世績三人仍然在此,誰都沒有說話。
氣氛卻有劍拔弩張之感。
李密不願再僵持,率先開口:“叔寶、茂公,還有事嗎?”
“若沒事的話,還是前去準備下次攻城吧。”
秦瓊聞言,冷笑兩聲。
涼薄的聲音帶著森然的冷意。
“魏王覺得,我們還有機會下次攻城嗎?”
“經此一役,我們損失慘重不說,也失去了天時地利。”
“所以我認為,為今之計,撤軍才是上策。”
李密雙眉一挑,瞳色瞬間冷了下來。
“叔寶此言過於絕對了吧?”
“若本王執意再次攻城,又會如何?”
李密這話,三分挑釁,三分威脅。
更帶著一絲不容置疑之感。
縱是好脾氣的秦瓊,也是被激的牙癢癢。
恨不得當場翻臉,怒斥於他。
若不是李密執意分化,又怎會落得如此境地。
幸虧徐世績時刻保持冷靜,搶在前頭開口。
“魏王,如今我軍已失天時地利,難不成連人和都要失去了嗎?”
一句話,瞬間扭轉局麵。
李密微微一怔,緊握的雙拳也隨即緩緩鬆開。
他明白,現在還不是翻臉的時候。
而在理性的分析之下,撤軍確實才是更好的選擇。
天剛蒙蒙亮。
隻做了簡單包紮的王君可怒氣洶洶地衝到李密帳中,質問道:“魏王,末將不明,為何在緊要關頭鳴金收兵。”
“我已經登上曆陽城頭,眼看就要拿下曆陽城了。”
李密抬起頭,用一種頗為古怪的眼神打量了王君可一眼。
隨後使了一個眼色,將全場的焦點聚集到同在帳內的秦瓊與徐世績身上。
“這個,你問叔寶和茂公吧。”
“是他們告訴我,楚軍兵力太多,抵擋不住,撤軍為好。”
“所以,為了大局,也就隻能委屈君可了。”
輕飄飄的兩句話,當然抵消不了王君可的怒火。
隻是,卻是足以讓王君可將怒火轉移到了秦、徐二人。
他喘著粗氣,邁著沉重的腳步走到秦瓊麵前。
“叔寶,結義之時,你長我幾歲,我便一直視你為兄長。”
“今日,做弟弟的問你一句,難道你看不到我打上城樓的艱辛嗎?”
“為何一定要在此刻撤軍!”
麵對質問,秦瓊一時語塞。
他不是不知道怎麽樣迴答,而是不忍心迴答。
方才從尤俊達處得知,為了攻上曆陽城,王君可的親衛幾乎死絕。
花了這般代價才攻上城樓,可轉眼卻要你撤軍。
這樣的轉變,放到誰的身上都是難以接受的。
可是,若再給秦瓊一次選擇的機會。
他還是會這麽做。
這一切,隻因林士弘的楚軍數量太多,足有十數萬之多。
而他與徐世績率領的阻擊軍隊卻隻有三萬人。
若執意不退,便有可能被直接擊潰。
到時候就算王君可拿下曆陽城也就失去了意義。
因為疲憊不堪的瓦崗攻城軍隊絕對守不住楚軍的瘋狂進攻。
“君可,你不要這樣逼叔寶了。”
徐世績挺身而出,站到秦瓊身前。
“你應該明白,我們不能冒著被兩麵夾擊的風險強行攻城。”
“是這樣嗎?”
王君可雙眼猛地一瞪,大聲喝道:“是真的抵擋不住嗎?”
“連半個時辰都抵擋不住嗎?”
全場無聲。
無人應答。
這個答案沒人知道。
半個時辰可以抵擋,但半個時辰之後會發生什麽,誰都無法預料。
秦瓊不會去冒這個險。
“沒話說了?”
王君可自嘲一笑,連退數步。
“我不知道你是真的擋不住,還是怕我衝上城頭,一刀砍了單雄信。”
“他也是我的兄弟,我會這麽做嗎?”
說到這話之時,他已是滿眼通紅。
對於秦瓊和單雄信,他素來是敬仰的。
他也明白,單雄信叛出瓦崗的無奈和秦瓊不忍對兄弟兵戈相向的心情。
隻是,既然已是到了戰場之上,就不能再考慮這些。
程咬金與尤俊達趕忙上前,分列王君可兩側。
勸慰道:“君可,你誤會叔寶了。”
“叔寶一向以大局為先,不會這麽做的。”
王君可擺了擺手,眼中含淚道:“罷了,不說了。”
“今日就算我王君可為了兄弟二字,受了這身傷。”
“隻是以後,不要再用你的瓦崗軍元帥身份橫!加!幹!預!”
他伸出一根手指,狠狠的指了指秦瓊。
之後,頭也不迴地走了。
程咬金與尤俊達一前一後追了出去。
程咬金三步並做兩步,一個魚躍,跳到了王君可身前。
勸說道:“君可,你怎麽可以想叔寶。”
“他雖然掛著元帥的名頭,但哪一次作戰不是把最危險的地方留給自己。”
“說起來,他才是犧牲最大的那個人。”
王君可凝眉嗤笑一聲。
眼中滿是不屑,“他犧牲最大,隻有他犧牲最大嗎?”
“論武藝,我比叔寶差嗎?論帶兵,我弱於你們嗎?”
“我沒有名列五虎,隻是我不爭,不是我不配!”
最後一句話,王君可幾乎是吼出來的。
這些年,有許多事,他都隻是埋在心底。
因為他覺得,大家都是自家兄弟。
誰出風頭都行,反正都是大家的功勞。
可是受到李密的影響,他漸漸覺得,不是這麽一迴事。
就比如之前的英雄奪魁大會。
如此盛會,他當然也想參與。
在天下英雄麵前,奪一個位次。
可最後商量的結果,卻是讓五虎參賽,讓他與尤俊達駐守瓦崗。
到後來,連秦用和羅士信都趕去了。
他二人卻還是不能前往。
為什麽會是這樣?
因為所有人都習慣了他與尤俊達不爭不搶,安分守己。
留下他二人,不會有怨言。
可從來沒人想到,大好男兒,誰人不想名揚天下。
“俊達,你也想來勸我?”
王君可將目光轉移到尤俊達身上,嗓音低沉地道:“我心中的苦悶,你應該是最明白的。”
“這些年,你安心統兵,踏實做事。”
“可世上知道你鐵麵判官名號的,可是越來越少了。”
“我......”尤俊達剛想開口,卻發現無言辯駁。
是啊,如今世人隻知在瓦崗五虎之後跟著尤俊達。
卻不聞,當年鐵麵判官之名號。
“咬金,非我不知叔寶,不知茂公。”
“而是有些事,已是經年累月,難以言說。”
王君可推開程咬金的手臂,獨自一人走了。
程咬金也沒有再追。
他也明白了,今日之嫌隙,雖因今日之事起。
卻遠遠不止今日之事。
......
李密營帳之中。
李密、秦瓊、徐世績三人仍然在此,誰都沒有說話。
氣氛卻有劍拔弩張之感。
李密不願再僵持,率先開口:“叔寶、茂公,還有事嗎?”
“若沒事的話,還是前去準備下次攻城吧。”
秦瓊聞言,冷笑兩聲。
涼薄的聲音帶著森然的冷意。
“魏王覺得,我們還有機會下次攻城嗎?”
“經此一役,我們損失慘重不說,也失去了天時地利。”
“所以我認為,為今之計,撤軍才是上策。”
李密雙眉一挑,瞳色瞬間冷了下來。
“叔寶此言過於絕對了吧?”
“若本王執意再次攻城,又會如何?”
李密這話,三分挑釁,三分威脅。
更帶著一絲不容置疑之感。
縱是好脾氣的秦瓊,也是被激的牙癢癢。
恨不得當場翻臉,怒斥於他。
若不是李密執意分化,又怎會落得如此境地。
幸虧徐世績時刻保持冷靜,搶在前頭開口。
“魏王,如今我軍已失天時地利,難不成連人和都要失去了嗎?”
一句話,瞬間扭轉局麵。
李密微微一怔,緊握的雙拳也隨即緩緩鬆開。
他明白,現在還不是翻臉的時候。
而在理性的分析之下,撤軍確實才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