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家夥,僅僅因為害怕那些蘇維埃分子破壞,就取消了集會,如此懦弱,還能幹什麽?”
希特勒在房間裏來迴踱步,憤怒的咆哮在房間裏迴蕩著。
1921年的年初,對德意誌人來說,有點兒難過。
巴黎的盟國最高軍事委員會,向德國索取巨額戰爭賠款,本就處於崩潰邊緣的德國,不得不支付相當於1340萬馬克的賠償金,以求能夠“息事寧人”。
要知道隨著紙質馬克持續貶值,法國已經不同意現金支付了,他們要黃金,要糧食,要鋼鐵……
總之,什麽都要。
這加劇了社會矛盾和貧困人口,工人階層已經難以糊口,甚至中產階層,也開始勒緊褲腰帶,勉強度日。
饑荒更是蔓延全國,搶糧事件此起彼伏,巴伐利亞也受到波及。
於是人民憤怒了,慕尼黑的各主要政黨,決定在柯尼希廣場舉行聯合抗議示威,向當局施壓,拒絕法國人的“勒索”,以及要求重振經濟,關注民生。
但是這個計劃流產了,據說一群赤色分子想要破壞這次集會,而巴伐利亞當局害怕集會演變成暴亂,也不支持他們。
所以包括納粹黨在內,各個政黨都退縮了,示威活動被取消,所有人都選擇沉默。
除了希特勒。
“或許我們應該自己搞。”
埃卡特掐滅了雪茄,淡淡說道,他最近的身體狀況不太好,總是感覺乏力,不得不放下對“香料”的興趣,轉而靠吸雪茄來提神。
“不錯,與其和那些膽小如鼠的家夥一起,還不如我們自己舉行集會,這樣我們的影響力將會被擴大,讓更多人知曉我們,讓他們明白,隻有支持我們的政黨,才能讓這個國家發生改變。”
羅森堡也表示支持埃卡特的意見,納粹黨要搞自己的集會,而不是和其他人一起。
“很好,如果你們支持,我們這就向黨內申請,舉辦集會,而且要快。”
希特勒點頭同意,他知道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利用人們的憤怒情緒,可以將納粹黨推向另一個高峰。
於是三個人進行了簡短的磋商,由希特勒發出申請,並且為了避免元老派作梗,還要求限期做出最終決定,不得拖延。
然而被元老派控製的行動委員會,依舊發揮了“拖字訣”。
他們表示支持舉辦集會,但是現在組織不夠充分,資金也嚴重不足,需要時間準備,擬在一周內舉辦大會。
“夠了,這些家夥,什麽都做不了。”
看著批複,希特勒狠狠將其撕碎,埃卡特和羅森堡互望一眼,紛紛失望的搖頭。
在他們看來,元老派已經嚴重阻礙這個政黨的發展,如果再這樣下去,納粹黨要麽迴到以前的茶話會性質,要麽幹脆解散。
“不行,我已經忍無可忍了,我要獨自舉辦抗議示威集會,不再依靠行動委員會,哪怕以我個人的名義,我也要舉行。
不能再等待了。”
希特勒揮舞著拳頭,他就像一頭暴躁的獅子。
也難怪他感到憤怒,現在正是“民心可用”之時,如果錯過了,那麽下一個機會,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納粹黨需要快速發展,必須做一些事情,讓人民看到,而不是在黨內誇誇其談,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希特勒的決心,讓埃卡特和羅森堡動容,但是隨即,埃卡特就提出一個核心問題。
“我們缺乏資金,而且也沒有做任何宣傳,如果貿然行動,可能會得不償失。”
作為一個老油條,埃卡特懂得如何才能將一次集會的影響力放到最大。
人必須夠多,演講必須有煽動性,媒體必須配合。
而現在,他們不具備其中的任何一條。
“資金的問題,我來想辦法,我認識皇冠馬戲院的經理,他是黨員,相信他會給我們提供一個低廉的價格租用場地。”
埃卡特的話,迅速讓希特勒冷靜下來,他並非毫無理智,也知道一次成功的集會,需要什麽。
“如果這樣,問題就解決一半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他能夠延緩收取租金,我們可以通過門票來支付。
另外媒體方麵,我會盡力去聯係,盡可能把更多的記者請來,從而在集會後,把影響力放大。”
作為“人脈大師”,埃卡特的渠道非常廣泛,至少以他的麵子,慕尼黑的右翼媒體都會買賬,找幾家報社和雜誌的記者,沒什麽難度。
“集會的宣傳是個問題,必須盡可能讓更多人知道集會的消息才行。
我會先找一些黨員,把他們集中起來,然後租用卡車,在城內多轉轉。
另外宣傳單的印刷也需要準備好,但是這必須在其他事情都安排妥當且確定後才能進行。”
羅森堡的腦筋轉得非常快,他已經開始梳理整個集會的準備流程。
“既然如此,我們就分頭行動吧,盡快把事情都確定下來。”
希特勒點點頭,埃卡特和羅森堡都是行動派,別看他們都是動筆杆子的,但是提到集會的組織工作,這兩個人的水準都是現象級的。
於是乎,希特勒第一次在沒有政黨支持下,自己組織起了集會。
不得不說,他現在具備了一些影響力,當皇冠馬戲院的經理,得知希特勒要在自己這裏舉辦抗議集會時,興奮地手舞足蹈。
他表示自己可以不收取租金,隻需要希特勒承擔相應的電費和衛生處理費即可。
這等於幫了希特勒大忙,要知道他本身是個窮人,口袋裏空空如也,並不比那些餓肚子的工人強。
想要承擔一家能夠容納6000人的馬戲院場租,實在有些困難。
然而“驚喜”還不止如此,當希特勒來到皇冠馬戲院的時候,那位經理甚至還想到了一些誇張的宣傳語,以至於希特勒帶來的隨行人員都感到錯愕,震驚和惡心。
看在對方“幫忙”的份上,希特勒不得不送上幾句恭維之詞,但是這些宣傳語他是絕對不會使用的,於是來到一個隔間,略作思考,便交代隨行人員幾句,讓他們按照自己口述的內容,去印刷傳單。
時間很倉促,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希特勒在皇冠馬戲院張羅會場的布置,而埃卡特也在走訪他所熟悉的每一家報社。
他在聯係記者,告訴他們即將舉行集會的消息,同時盡可能地讓他們勸說主編,去留出更大的版麵。
因為之前柯尼希廣場的集會被取消,這些記者正感到無聊,聽到希特勒要舉辦集會,自然欣喜若狂。
這些右翼記者都是“事兒精”,他們巴不得搞出什麽大動靜,所以埃卡特的消息對他們而言猶如“天上掉餡餅”,欣然答應會去現場采訪。
希特勒和埃卡特都很順利,但是羅森堡那邊卻出了狀況,他沒有找到足夠多的人手,隻雇傭來兩輛卡車,想要在全城做宣傳,非常困難。
“我們必須想辦法,利用手裏的一切資源。”
希特勒趕來和羅森堡會合,看到這邊的準備情況,不由得心裏一沉。
最關鍵的就是宣傳,如果宣傳不到位,就不會有人來,根本無法達到預想中的效果。
於是希特勒安排羅森堡繼續布置,實在不行,就拿政黨年會上的裝飾物把車輛布滿,不必在乎美感,隻要能夠引人注意就行。
另外希特勒讓羅森堡將之前存放著的“卐”字袖標拿出來,給所有人分發下去,盡可能讓他們看上去整齊劃一。
這是希特勒早年在陸軍宣傳處就設計好的標誌,代表著極右翼民族主義,曾經印上過不少海報,甚至被部分自由軍團所采用。
希特勒決定用這個符號,作為納粹黨的標誌,之前已經進行過嚐試,取得的效果還不錯。
“這是一次機遇,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要將我們的政黨推向人民中間,將我們的旗幟,插入人民的心裏。”
希特勒不斷鼓勵著羅森堡,讓他放輕鬆心態,按部就班地進行。
海報終於印刷好了,因為是加急,所以印刷費用比平時要貴一點兒。
希特勒,埃卡特和羅森堡,三個人自掏腰包付了費,當然,另外兩個是真正意義上的窮光蛋,埃卡特獨自拿了大頭。
這時候羅姆也得到消息,帶來一群士兵,他們會負責在城內的大街小巷張貼海報,而希特勒則坐上卡車,與其他人在城內遊走。
納粹黨的宣傳車出發了,他們把標誌和旗幟掛在車上,載上十幾個人,胳膊上綁著“卐”符號的袖標,整齊劃一地喊著口號,向著路邊的人群,拋灑傳單。
慕尼黑已經很久沒這麽熱鬧了,至少這種宣傳方式已經很少見了,以前這麽幹的都是馬克思主義者,他們人數有限,隻能用這種方式來吸引注意。
所以當納粹黨的宣傳車出現在街頭,人們非常好奇,這種宣傳彩車足夠吸引注意力,看著人們拿著傳單在議論,希特勒露出了微笑。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歡迎他們,在一些工人聚集區,他們遇到了反對者。
工人並不買他們的帳,納粹黨總是攻擊左翼,攻擊布爾什維克和社會民主黨,這讓一些工人很反感。
他們高喊口號,發出噓聲,甚至向卡車扔石塊,以發泄他們心中的憤怒。
希特勒並不感到意外,他的目的隻是讓人們知曉有集會,讚成也好,反對也好,並不重要。
與其擔心反對者,他現在更擔心天氣,集會就要召開了,但是慕尼黑,卻風雪漫天。
沒人願意在這種天氣下出門,迴到駐地的希特勒,很快就接到馬戲院打來的電話。
“天氣不好,來的人很少,座位都是稀稀拉拉的,寥寥無幾的人坐在那裏發呆。”
電話那頭的消息讓希特勒感到沮喪,但他還是出言安撫部下,讓他們不要氣餒,相信情況會好轉的。
雖然目前狀況不佳,但希特勒還是不斷給自己打氣,這是他第一次親自組織集會,他絕不允許失敗。
他的堅持,收到了迴報,十多分鍾後,馬戲院再度打來電話,說入場的人開始增加了。
這是一個奇跡,7點鍾時,大廳裏的人還寥寥無幾,但是當指針來到7點45分時,大廳內三分之二的座位,已經坐上了人。
與此同時,售票處也排起了長龍。
人們已經忍無可忍,他們需要對現狀表現出憤怒,希特勒的集會,給了一個可以表達自己情緒和訴求的機會,於是他們頂著風雪來到這裏,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向柏林當局,發泄出不滿。
當希特勒出現在大廳時,看著滿滿的人群,他感到無比激動。
就好像一年前的霍夫布勞斯一樣,整個馬戲院,都被黑壓壓的人群擠滿,容納六千人的會場,足足湧進來上萬人。
還有更多的人,簇擁在門外,希望能夠得到入場的機會。
希特勒深吸一口氣,隨後要求工作人員將兩個音箱放在會場外麵,他要讓所有人聽到自己的演講,他要把自己的意念,灌輸給在場的每個人。
這是他的戰場,他要當唯一的主角。
希特勒在房間裏來迴踱步,憤怒的咆哮在房間裏迴蕩著。
1921年的年初,對德意誌人來說,有點兒難過。
巴黎的盟國最高軍事委員會,向德國索取巨額戰爭賠款,本就處於崩潰邊緣的德國,不得不支付相當於1340萬馬克的賠償金,以求能夠“息事寧人”。
要知道隨著紙質馬克持續貶值,法國已經不同意現金支付了,他們要黃金,要糧食,要鋼鐵……
總之,什麽都要。
這加劇了社會矛盾和貧困人口,工人階層已經難以糊口,甚至中產階層,也開始勒緊褲腰帶,勉強度日。
饑荒更是蔓延全國,搶糧事件此起彼伏,巴伐利亞也受到波及。
於是人民憤怒了,慕尼黑的各主要政黨,決定在柯尼希廣場舉行聯合抗議示威,向當局施壓,拒絕法國人的“勒索”,以及要求重振經濟,關注民生。
但是這個計劃流產了,據說一群赤色分子想要破壞這次集會,而巴伐利亞當局害怕集會演變成暴亂,也不支持他們。
所以包括納粹黨在內,各個政黨都退縮了,示威活動被取消,所有人都選擇沉默。
除了希特勒。
“或許我們應該自己搞。”
埃卡特掐滅了雪茄,淡淡說道,他最近的身體狀況不太好,總是感覺乏力,不得不放下對“香料”的興趣,轉而靠吸雪茄來提神。
“不錯,與其和那些膽小如鼠的家夥一起,還不如我們自己舉行集會,這樣我們的影響力將會被擴大,讓更多人知曉我們,讓他們明白,隻有支持我們的政黨,才能讓這個國家發生改變。”
羅森堡也表示支持埃卡特的意見,納粹黨要搞自己的集會,而不是和其他人一起。
“很好,如果你們支持,我們這就向黨內申請,舉辦集會,而且要快。”
希特勒點頭同意,他知道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利用人們的憤怒情緒,可以將納粹黨推向另一個高峰。
於是三個人進行了簡短的磋商,由希特勒發出申請,並且為了避免元老派作梗,還要求限期做出最終決定,不得拖延。
然而被元老派控製的行動委員會,依舊發揮了“拖字訣”。
他們表示支持舉辦集會,但是現在組織不夠充分,資金也嚴重不足,需要時間準備,擬在一周內舉辦大會。
“夠了,這些家夥,什麽都做不了。”
看著批複,希特勒狠狠將其撕碎,埃卡特和羅森堡互望一眼,紛紛失望的搖頭。
在他們看來,元老派已經嚴重阻礙這個政黨的發展,如果再這樣下去,納粹黨要麽迴到以前的茶話會性質,要麽幹脆解散。
“不行,我已經忍無可忍了,我要獨自舉辦抗議示威集會,不再依靠行動委員會,哪怕以我個人的名義,我也要舉行。
不能再等待了。”
希特勒揮舞著拳頭,他就像一頭暴躁的獅子。
也難怪他感到憤怒,現在正是“民心可用”之時,如果錯過了,那麽下一個機會,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納粹黨需要快速發展,必須做一些事情,讓人民看到,而不是在黨內誇誇其談,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希特勒的決心,讓埃卡特和羅森堡動容,但是隨即,埃卡特就提出一個核心問題。
“我們缺乏資金,而且也沒有做任何宣傳,如果貿然行動,可能會得不償失。”
作為一個老油條,埃卡特懂得如何才能將一次集會的影響力放到最大。
人必須夠多,演講必須有煽動性,媒體必須配合。
而現在,他們不具備其中的任何一條。
“資金的問題,我來想辦法,我認識皇冠馬戲院的經理,他是黨員,相信他會給我們提供一個低廉的價格租用場地。”
埃卡特的話,迅速讓希特勒冷靜下來,他並非毫無理智,也知道一次成功的集會,需要什麽。
“如果這樣,問題就解決一半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他能夠延緩收取租金,我們可以通過門票來支付。
另外媒體方麵,我會盡力去聯係,盡可能把更多的記者請來,從而在集會後,把影響力放大。”
作為“人脈大師”,埃卡特的渠道非常廣泛,至少以他的麵子,慕尼黑的右翼媒體都會買賬,找幾家報社和雜誌的記者,沒什麽難度。
“集會的宣傳是個問題,必須盡可能讓更多人知道集會的消息才行。
我會先找一些黨員,把他們集中起來,然後租用卡車,在城內多轉轉。
另外宣傳單的印刷也需要準備好,但是這必須在其他事情都安排妥當且確定後才能進行。”
羅森堡的腦筋轉得非常快,他已經開始梳理整個集會的準備流程。
“既然如此,我們就分頭行動吧,盡快把事情都確定下來。”
希特勒點點頭,埃卡特和羅森堡都是行動派,別看他們都是動筆杆子的,但是提到集會的組織工作,這兩個人的水準都是現象級的。
於是乎,希特勒第一次在沒有政黨支持下,自己組織起了集會。
不得不說,他現在具備了一些影響力,當皇冠馬戲院的經理,得知希特勒要在自己這裏舉辦抗議集會時,興奮地手舞足蹈。
他表示自己可以不收取租金,隻需要希特勒承擔相應的電費和衛生處理費即可。
這等於幫了希特勒大忙,要知道他本身是個窮人,口袋裏空空如也,並不比那些餓肚子的工人強。
想要承擔一家能夠容納6000人的馬戲院場租,實在有些困難。
然而“驚喜”還不止如此,當希特勒來到皇冠馬戲院的時候,那位經理甚至還想到了一些誇張的宣傳語,以至於希特勒帶來的隨行人員都感到錯愕,震驚和惡心。
看在對方“幫忙”的份上,希特勒不得不送上幾句恭維之詞,但是這些宣傳語他是絕對不會使用的,於是來到一個隔間,略作思考,便交代隨行人員幾句,讓他們按照自己口述的內容,去印刷傳單。
時間很倉促,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希特勒在皇冠馬戲院張羅會場的布置,而埃卡特也在走訪他所熟悉的每一家報社。
他在聯係記者,告訴他們即將舉行集會的消息,同時盡可能地讓他們勸說主編,去留出更大的版麵。
因為之前柯尼希廣場的集會被取消,這些記者正感到無聊,聽到希特勒要舉辦集會,自然欣喜若狂。
這些右翼記者都是“事兒精”,他們巴不得搞出什麽大動靜,所以埃卡特的消息對他們而言猶如“天上掉餡餅”,欣然答應會去現場采訪。
希特勒和埃卡特都很順利,但是羅森堡那邊卻出了狀況,他沒有找到足夠多的人手,隻雇傭來兩輛卡車,想要在全城做宣傳,非常困難。
“我們必須想辦法,利用手裏的一切資源。”
希特勒趕來和羅森堡會合,看到這邊的準備情況,不由得心裏一沉。
最關鍵的就是宣傳,如果宣傳不到位,就不會有人來,根本無法達到預想中的效果。
於是希特勒安排羅森堡繼續布置,實在不行,就拿政黨年會上的裝飾物把車輛布滿,不必在乎美感,隻要能夠引人注意就行。
另外希特勒讓羅森堡將之前存放著的“卐”字袖標拿出來,給所有人分發下去,盡可能讓他們看上去整齊劃一。
這是希特勒早年在陸軍宣傳處就設計好的標誌,代表著極右翼民族主義,曾經印上過不少海報,甚至被部分自由軍團所采用。
希特勒決定用這個符號,作為納粹黨的標誌,之前已經進行過嚐試,取得的效果還不錯。
“這是一次機遇,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要將我們的政黨推向人民中間,將我們的旗幟,插入人民的心裏。”
希特勒不斷鼓勵著羅森堡,讓他放輕鬆心態,按部就班地進行。
海報終於印刷好了,因為是加急,所以印刷費用比平時要貴一點兒。
希特勒,埃卡特和羅森堡,三個人自掏腰包付了費,當然,另外兩個是真正意義上的窮光蛋,埃卡特獨自拿了大頭。
這時候羅姆也得到消息,帶來一群士兵,他們會負責在城內的大街小巷張貼海報,而希特勒則坐上卡車,與其他人在城內遊走。
納粹黨的宣傳車出發了,他們把標誌和旗幟掛在車上,載上十幾個人,胳膊上綁著“卐”符號的袖標,整齊劃一地喊著口號,向著路邊的人群,拋灑傳單。
慕尼黑已經很久沒這麽熱鬧了,至少這種宣傳方式已經很少見了,以前這麽幹的都是馬克思主義者,他們人數有限,隻能用這種方式來吸引注意。
所以當納粹黨的宣傳車出現在街頭,人們非常好奇,這種宣傳彩車足夠吸引注意力,看著人們拿著傳單在議論,希特勒露出了微笑。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歡迎他們,在一些工人聚集區,他們遇到了反對者。
工人並不買他們的帳,納粹黨總是攻擊左翼,攻擊布爾什維克和社會民主黨,這讓一些工人很反感。
他們高喊口號,發出噓聲,甚至向卡車扔石塊,以發泄他們心中的憤怒。
希特勒並不感到意外,他的目的隻是讓人們知曉有集會,讚成也好,反對也好,並不重要。
與其擔心反對者,他現在更擔心天氣,集會就要召開了,但是慕尼黑,卻風雪漫天。
沒人願意在這種天氣下出門,迴到駐地的希特勒,很快就接到馬戲院打來的電話。
“天氣不好,來的人很少,座位都是稀稀拉拉的,寥寥無幾的人坐在那裏發呆。”
電話那頭的消息讓希特勒感到沮喪,但他還是出言安撫部下,讓他們不要氣餒,相信情況會好轉的。
雖然目前狀況不佳,但希特勒還是不斷給自己打氣,這是他第一次親自組織集會,他絕不允許失敗。
他的堅持,收到了迴報,十多分鍾後,馬戲院再度打來電話,說入場的人開始增加了。
這是一個奇跡,7點鍾時,大廳裏的人還寥寥無幾,但是當指針來到7點45分時,大廳內三分之二的座位,已經坐上了人。
與此同時,售票處也排起了長龍。
人們已經忍無可忍,他們需要對現狀表現出憤怒,希特勒的集會,給了一個可以表達自己情緒和訴求的機會,於是他們頂著風雪來到這裏,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向柏林當局,發泄出不滿。
當希特勒出現在大廳時,看著滿滿的人群,他感到無比激動。
就好像一年前的霍夫布勞斯一樣,整個馬戲院,都被黑壓壓的人群擠滿,容納六千人的會場,足足湧進來上萬人。
還有更多的人,簇擁在門外,希望能夠得到入場的機會。
希特勒深吸一口氣,隨後要求工作人員將兩個音箱放在會場外麵,他要讓所有人聽到自己的演講,他要把自己的意念,灌輸給在場的每個人。
這是他的戰場,他要當唯一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