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何大清有信,這會要帶兒子去天壇,易中海也不可能馬上去取,便和小年輕說迴去後再去郵局取信。
半小時後電車到正陽門站,這裏到天壇還要走一段路,易家寶趴老爹肩上,沒有高樓遮擋,倒是遠遠就看見那前世在手機上刷到過的天壇。
這時候的天壇還是不收門票,免費開放的,受交通限製,平常來的還是四九城本地人多,這會端午,來天壇消災去毒圖吉利的人不少,烏泱泱的一片,也不差後世網紅打卡地了。
這麽多人,易中海更不敢把兒子放下讓他自己走了,所以從外壇到內壇,易家寶全程懶人參觀。也幸虧易中海因為工作性質身強力壯,抱了一路也沒什麽影響。
作為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天壇的麵積之大,類比四個故宮,而他們在天壇裏逛下來需要的時間可想而知。
因要趕著最後一趟電車迴去,這也逛了兩個多小時,於天壇也不過是粗略的看了主要建築。所以說,之前易家寶想每個地方都去的想法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哪怕是後世的特種兵式旅遊,拿目前的交通條件,真要有特種兵的身體素質都不能保證。
半個小時迴程,到胡同附近天已經暗下來,易中海不放心娘倆迴去,便一家三口一起去了郵局。
這個時候的郵局有四項基本業務,電話安裝及維修、郵寄信件包裹、匯款以及報刊征訂。
電話和匯款不用說,這就是為權貴服務的。普通人交不起每月固定的不菲“電話費”,也沒那個錢匯什麽款。
而郵寄信件包裹、報刊什麽,雖然單次收費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了,但勝在量多啊。
由此看郵局可是個油水相當足的地方,也就不意外他給每個郵遞員都配上了專門的二八大杠。
郵局坐落的是一棟十分氣派的房子,相對周圍其他門店,郵局占據四五個店麵,一層粉刷成墨綠色的標誌性門麵,讓人遠遠一看就知道這裏是郵局。
易家三人走進去,易中海找到取信件的櫃台,櫃台背後是一排格子敞口的櫃子,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就分門別類的放在哪裏。
“吳師傅,今端午你還在這守著呢”
易中海上前打招唿,吳師傅也就是電車上遇到的那個小年輕的師傅。頭發已經半白,有一定年紀了。
他看到易中海來從凳子上起來
“哎,易師傅你來了”
“我這得守著也讓他們年輕人過端午去”
郵局不管什麽時候,得有個人值班,就怕錯過了什麽重要的事。他說著給易中海找信件。
“你來取信,這昨天晚上正好到了一封,我還想著明天讓小許送過去呢,正巧”
“嘿,哪有這麽巧,我是下午帶媳婦兒子去天壇玩,電車上正好碰到你徒弟,他告訴我的”
易中海解釋。
吳師傅找到信件,拿給他,聽他這話看了下他身後。正對上小孩兒圓溜溜的大眼睛。
“這不是更巧”
“易師傅,這就是你家那小寶吧”
易中海來這次數多了,和吳師傅聊上兩句,對方自然也知道他盼了這麽多年才得這麽一個寶貝兒子。
“是我家小寶”
易中海應著,想到什麽,從吳翠蘭手裏接過兒子,湊近吳師傅。
“小寶,來給吳伯伯打招唿”
易家寶聽他爹的。乖巧開口
“吳伯伯端午安康”
尚且稚嫩的嗓子,發出的聲音奶聲奶氣的。聽得吳師傅手不經微顫。
“哎,小寶乖,叫我吳爺爺就好”
說著想到什麽,在身上摸索著什麽,卻沒摸到,最後從桌下取出一小包包好的白糖來。
“小寶,來爺爺給你糖吃”
那糖的包裝一看就知道是別人送的禮或者單位發的福利,這價格可不便宜,吳翠蘭看了連忙推拒。
“吳師傅,這使不得,小寶叫你爺爺就是,哪用這些”
吳師傅雖說比易中海也就大個七八歲,但那是他們夫妻得小寶晚,對方這年紀,孫子都可以打醬油了,稱唿爺爺也沒什麽的。
易中海也是這態度,讓易家寶喊爺爺後,吳師傅卻更加固執的想把糖送給小寶。
最後夫婦倆隻能無奈的收下糖,讓兒子小寶又和吳師傅玩了會,一家三口才準備離開迴家。
迴家路上,吳翠蘭想著剛剛兒子和吳師傅相處,還真有幾分爺孫的模樣,感慨著。
“看了吳師傅很喜歡我們家小寶啊”
易中海無奈搖了搖頭“他是真把小寶當孫子”
“啊,那他自己孫子呢?”
那有人把隻見一麵的人就看成親孫子對待,吳翠蘭疑惑。
易中海知道點由來。和她解釋。
這吳師傅也是個可憐人。
半小時後電車到正陽門站,這裏到天壇還要走一段路,易家寶趴老爹肩上,沒有高樓遮擋,倒是遠遠就看見那前世在手機上刷到過的天壇。
這時候的天壇還是不收門票,免費開放的,受交通限製,平常來的還是四九城本地人多,這會端午,來天壇消災去毒圖吉利的人不少,烏泱泱的一片,也不差後世網紅打卡地了。
這麽多人,易中海更不敢把兒子放下讓他自己走了,所以從外壇到內壇,易家寶全程懶人參觀。也幸虧易中海因為工作性質身強力壯,抱了一路也沒什麽影響。
作為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天壇的麵積之大,類比四個故宮,而他們在天壇裏逛下來需要的時間可想而知。
因要趕著最後一趟電車迴去,這也逛了兩個多小時,於天壇也不過是粗略的看了主要建築。所以說,之前易家寶想每個地方都去的想法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哪怕是後世的特種兵式旅遊,拿目前的交通條件,真要有特種兵的身體素質都不能保證。
半個小時迴程,到胡同附近天已經暗下來,易中海不放心娘倆迴去,便一家三口一起去了郵局。
這個時候的郵局有四項基本業務,電話安裝及維修、郵寄信件包裹、匯款以及報刊征訂。
電話和匯款不用說,這就是為權貴服務的。普通人交不起每月固定的不菲“電話費”,也沒那個錢匯什麽款。
而郵寄信件包裹、報刊什麽,雖然單次收費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了,但勝在量多啊。
由此看郵局可是個油水相當足的地方,也就不意外他給每個郵遞員都配上了專門的二八大杠。
郵局坐落的是一棟十分氣派的房子,相對周圍其他門店,郵局占據四五個店麵,一層粉刷成墨綠色的標誌性門麵,讓人遠遠一看就知道這裏是郵局。
易家三人走進去,易中海找到取信件的櫃台,櫃台背後是一排格子敞口的櫃子,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就分門別類的放在哪裏。
“吳師傅,今端午你還在這守著呢”
易中海上前打招唿,吳師傅也就是電車上遇到的那個小年輕的師傅。頭發已經半白,有一定年紀了。
他看到易中海來從凳子上起來
“哎,易師傅你來了”
“我這得守著也讓他們年輕人過端午去”
郵局不管什麽時候,得有個人值班,就怕錯過了什麽重要的事。他說著給易中海找信件。
“你來取信,這昨天晚上正好到了一封,我還想著明天讓小許送過去呢,正巧”
“嘿,哪有這麽巧,我是下午帶媳婦兒子去天壇玩,電車上正好碰到你徒弟,他告訴我的”
易中海解釋。
吳師傅找到信件,拿給他,聽他這話看了下他身後。正對上小孩兒圓溜溜的大眼睛。
“這不是更巧”
“易師傅,這就是你家那小寶吧”
易中海來這次數多了,和吳師傅聊上兩句,對方自然也知道他盼了這麽多年才得這麽一個寶貝兒子。
“是我家小寶”
易中海應著,想到什麽,從吳翠蘭手裏接過兒子,湊近吳師傅。
“小寶,來給吳伯伯打招唿”
易家寶聽他爹的。乖巧開口
“吳伯伯端午安康”
尚且稚嫩的嗓子,發出的聲音奶聲奶氣的。聽得吳師傅手不經微顫。
“哎,小寶乖,叫我吳爺爺就好”
說著想到什麽,在身上摸索著什麽,卻沒摸到,最後從桌下取出一小包包好的白糖來。
“小寶,來爺爺給你糖吃”
那糖的包裝一看就知道是別人送的禮或者單位發的福利,這價格可不便宜,吳翠蘭看了連忙推拒。
“吳師傅,這使不得,小寶叫你爺爺就是,哪用這些”
吳師傅雖說比易中海也就大個七八歲,但那是他們夫妻得小寶晚,對方這年紀,孫子都可以打醬油了,稱唿爺爺也沒什麽的。
易中海也是這態度,讓易家寶喊爺爺後,吳師傅卻更加固執的想把糖送給小寶。
最後夫婦倆隻能無奈的收下糖,讓兒子小寶又和吳師傅玩了會,一家三口才準備離開迴家。
迴家路上,吳翠蘭想著剛剛兒子和吳師傅相處,還真有幾分爺孫的模樣,感慨著。
“看了吳師傅很喜歡我們家小寶啊”
易中海無奈搖了搖頭“他是真把小寶當孫子”
“啊,那他自己孫子呢?”
那有人把隻見一麵的人就看成親孫子對待,吳翠蘭疑惑。
易中海知道點由來。和她解釋。
這吳師傅也是個可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