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武昭國3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 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錯,還記得當年我說的有關騎兵和步兵,兩者之間的文明差異是什麽?
冷兵器時期兩軍交鋒,步兵中除開少部分特種精銳,撇開其他因素,
在平原野戰中,綜合而言對上騎兵基本是敗多勝少,這是客觀因素,
騎兵高效的機動率是步兵絕對達不到,步兵對陣騎兵也隻有結陣固守不讓騎兵破開陣型才能抵禦對抗,
可即便這樣,卻也隻能確保步兵在與騎兵交戰過程中不敗而已,
步兵想要大規模殲滅騎兵基本不可能達到的事,
但步兵會隨著技戰術和裝備的更新換代,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快轉型,這是騎兵所不具備的特性,
就比如現在的大楚上下,手持步槍,裝備火炮能持續遠距離輸出,
完全可以壓製騎兵的衝鋒和襲擾,但騎兵的上限也就擺在那裏,
即便現在的索倫部騎兵裝備了先進步槍,但他本質和步兵之間也就多了一個機動性的優勢,
其餘各方各麵已經全麵被步兵集群所碾壓了,
另外一個關鍵問題是,騎兵訓練周期和成本投入都十分巨大,
一騎能抵二十兵,拚消耗根本拚不過步兵,
更別提步兵文明在技戰術成本大幅降低後,步兵的生產訓練和招募條件都已經能實現流水化量產,
我大楚目前的狀況,一旦爆發大規模戰事,前線兵力不足情況下,
可以在最短在一周時間內訓練出數萬懂得使用槍械的步兵投入戰場,這是騎兵所不具備的巨大優勢,
當海量的步兵成建製投入戰場後,騎兵生存空間自然會被無限壓縮,
這就是文明選擇的最大差距,說迴武昭國,他的軍事體係十分扭曲割裂,
是典型的步兵文明國度,如果施行征兵製,
那大量的人口足以讓他在最短時間內集結起一支龐大到我大楚都要窒息的步兵集群,
哪怕他們隻是手持冷兵器對抗,我楚國對上也會十分頭疼,
可偏偏他們卻選擇了以精英為核心的騎兵文明,以
少量武者精銳和外藩部落投誠的騎兵為核心國防力量,
又以大量地方官軍為炮灰軍團,這種倒反天罡的行為,
是世所罕見的,也是武昭國一遇戰事,戰爭規模無法持續擴大的本因,
之前提的武昭幾場戰鬥,正麵戰場九成都是精銳部隊打先鋒,
而普通地方官軍的作用卻隻是負責後勤和壯勢的,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場麵,明明擁有幾十萬兵力的武昭大軍,
在薑國戰場上,卻往往會被數千人包圍陷入死戰的場麵,
據班定遠從薑國使團處得來的那段戰爭記載,武昭國的武者部隊悍勇無敵,
往往百十人為一隊就能對我幾百人形成巨大壓迫感,
但武昭國的官軍卻是士氣低迷,甚至連基礎的軍陣排布都不會,往往相隔數裏他們就會不戰而潰,
而且一旦遭遇戰事不利,武昭國的武者和騎兵會殊死抵抗,但那些地方官軍則逃的漫山遍野都是,
往往薑國一隊人馬突襲,就能很輕易衝散武昭國的成千上萬的官軍,
他們不像是軍隊,反而像是一群沒有經曆過任何訓練的流民,和那些武者大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好似兩個極端的割裂,本就不該出現在同一戰場之上。”
聽完沈浪的話,薑夢璿歎息一聲:“終究還是武昭國的方向錯了,隻是這麽多年過去,武昭國就沒發現這個缺點麽?”
沈浪搖搖頭:“其實,李弘怕是早已知曉武昭國的軍事方針有巨大問題,但還是選擇繼續維持精兵策略,我分析主要有兩個方麵考量。”
剛說完,薑夢璿的玉足便不老實的揣進沈浪小腹一頓摩挲。
沈浪頭皮一麻,立馬握緊她的玉足不讓她繼續刁難自己。
薑夢璿則嬌嗔地看了他一眼,柔聲說道:“繼續說,我在聽啊。”
沈浪開始在薑夢璿足底來迴摩挲,惹的她玉頰惹上一抹嫣紅。
“第一個,幾百年的軍製早已固化,想要變革定會遭遇各方刁難,李弘雖然是武昭國有史以來最具手腕的帝王,
但也不好同時得罪那麽多權貴,尤其軍製變革改用步兵為核心,定會觸及舊部利益,李弘沒有做好和整個軍事集團抗爭的心理準備。”
薑夢璿腳底奇癢難耐,用力將玉足從沈浪魔爪中抽離,皓齒緊咬下唇,幽怨地看了沈浪一眼,繼續說道:
“那朕怎麽就成了呢?”
“根本不一樣,楚國國情和武昭國大相徑庭,
楚國的軍製變革,是在盡量避免大規模損害世家的利益情形下進行的,
而且南北兩地的軍隊待遇普遍一致,變革隻會讓他們得到利益,
所以軍隊一經變革,阻力自然就小的多,
外加軍隊變革也不會影響世家在經濟上所獲得的利益,
反而也能從每次戰爭中獲得更多利益,又有什麽理由不支持呢?”
“而武昭國早早使用科舉製來廢除世家舉薦製,
世家的權力盡數為皇家剝奪,對那些權貴階層而言,變革與否跟自己有什麽關係?為什麽要改變?
失去世家有力支持的變革,李弘就要獨自麵對軍隊可能引起的嘩變,這是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場麵,
二者,精銳和官兵的待遇相差十倍之多,除開那些精銳部隊,地方官兵的軍餉自武昭開國至今為止,
真正滿餉的隻有短短三年,其餘年年拖欠,至今他們都沒領到過一次滿餉,
時間一久,精銳和普通官兵之間的矛盾早已積怨已久,精銳對普通官兵擁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
天生就覺得他們命賤,不配跟自己相提並論,
試問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怎麽可能會支持李弘進行軍製變革,讓自己的優越性蕩然無存。”
薑夢璿點點頭,重新把腳放到沈浪膝蓋上,並給了他一個“不要胡鬧”的眼神。
“第二個呢?”
“第二個,成本巨大超出了李弘的預期。”
薑夢璿滿臉不可置信:“武昭國的財政收入可是十分可觀的,朕也看過相關的報表,每年至少有兩千萬兩黃金的收入啊。”
沈浪搖搖頭:“這裏的成本不單是指給軍隊提升的待遇和裝備費用,而是李弘所需承擔的後果,
武昭國是怎麽建立的,李弘祖輩曾是明昭國的家將,本身也是外族人,趁著明昭國內亂起家反叛,
又是踩著明昭國億萬百姓的鮮血坐上的皇位,他們得位本就有諸多爭議,萬一提升了地方官軍的地位,
嚴格操練成一支合格的軍隊後,他們會不會某天想起自己先輩所遭受的磨難奮起造反推翻自己?
這也是李弘最感到害怕的一點,雖然已經過去幾百年,很多仇怨都已經被世人逐漸遺忘,
可誰又不能保證這份仇恨會在某一天被人翻開重提,然後讓整個武昭國分崩離析呢?”
冷兵器時期兩軍交鋒,步兵中除開少部分特種精銳,撇開其他因素,
在平原野戰中,綜合而言對上騎兵基本是敗多勝少,這是客觀因素,
騎兵高效的機動率是步兵絕對達不到,步兵對陣騎兵也隻有結陣固守不讓騎兵破開陣型才能抵禦對抗,
可即便這樣,卻也隻能確保步兵在與騎兵交戰過程中不敗而已,
步兵想要大規模殲滅騎兵基本不可能達到的事,
但步兵會隨著技戰術和裝備的更新換代,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快轉型,這是騎兵所不具備的特性,
就比如現在的大楚上下,手持步槍,裝備火炮能持續遠距離輸出,
完全可以壓製騎兵的衝鋒和襲擾,但騎兵的上限也就擺在那裏,
即便現在的索倫部騎兵裝備了先進步槍,但他本質和步兵之間也就多了一個機動性的優勢,
其餘各方各麵已經全麵被步兵集群所碾壓了,
另外一個關鍵問題是,騎兵訓練周期和成本投入都十分巨大,
一騎能抵二十兵,拚消耗根本拚不過步兵,
更別提步兵文明在技戰術成本大幅降低後,步兵的生產訓練和招募條件都已經能實現流水化量產,
我大楚目前的狀況,一旦爆發大規模戰事,前線兵力不足情況下,
可以在最短在一周時間內訓練出數萬懂得使用槍械的步兵投入戰場,這是騎兵所不具備的巨大優勢,
當海量的步兵成建製投入戰場後,騎兵生存空間自然會被無限壓縮,
這就是文明選擇的最大差距,說迴武昭國,他的軍事體係十分扭曲割裂,
是典型的步兵文明國度,如果施行征兵製,
那大量的人口足以讓他在最短時間內集結起一支龐大到我大楚都要窒息的步兵集群,
哪怕他們隻是手持冷兵器對抗,我楚國對上也會十分頭疼,
可偏偏他們卻選擇了以精英為核心的騎兵文明,以
少量武者精銳和外藩部落投誠的騎兵為核心國防力量,
又以大量地方官軍為炮灰軍團,這種倒反天罡的行為,
是世所罕見的,也是武昭國一遇戰事,戰爭規模無法持續擴大的本因,
之前提的武昭幾場戰鬥,正麵戰場九成都是精銳部隊打先鋒,
而普通地方官軍的作用卻隻是負責後勤和壯勢的,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場麵,明明擁有幾十萬兵力的武昭大軍,
在薑國戰場上,卻往往會被數千人包圍陷入死戰的場麵,
據班定遠從薑國使團處得來的那段戰爭記載,武昭國的武者部隊悍勇無敵,
往往百十人為一隊就能對我幾百人形成巨大壓迫感,
但武昭國的官軍卻是士氣低迷,甚至連基礎的軍陣排布都不會,往往相隔數裏他們就會不戰而潰,
而且一旦遭遇戰事不利,武昭國的武者和騎兵會殊死抵抗,但那些地方官軍則逃的漫山遍野都是,
往往薑國一隊人馬突襲,就能很輕易衝散武昭國的成千上萬的官軍,
他們不像是軍隊,反而像是一群沒有經曆過任何訓練的流民,和那些武者大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好似兩個極端的割裂,本就不該出現在同一戰場之上。”
聽完沈浪的話,薑夢璿歎息一聲:“終究還是武昭國的方向錯了,隻是這麽多年過去,武昭國就沒發現這個缺點麽?”
沈浪搖搖頭:“其實,李弘怕是早已知曉武昭國的軍事方針有巨大問題,但還是選擇繼續維持精兵策略,我分析主要有兩個方麵考量。”
剛說完,薑夢璿的玉足便不老實的揣進沈浪小腹一頓摩挲。
沈浪頭皮一麻,立馬握緊她的玉足不讓她繼續刁難自己。
薑夢璿則嬌嗔地看了他一眼,柔聲說道:“繼續說,我在聽啊。”
沈浪開始在薑夢璿足底來迴摩挲,惹的她玉頰惹上一抹嫣紅。
“第一個,幾百年的軍製早已固化,想要變革定會遭遇各方刁難,李弘雖然是武昭國有史以來最具手腕的帝王,
但也不好同時得罪那麽多權貴,尤其軍製變革改用步兵為核心,定會觸及舊部利益,李弘沒有做好和整個軍事集團抗爭的心理準備。”
薑夢璿腳底奇癢難耐,用力將玉足從沈浪魔爪中抽離,皓齒緊咬下唇,幽怨地看了沈浪一眼,繼續說道:
“那朕怎麽就成了呢?”
“根本不一樣,楚國國情和武昭國大相徑庭,
楚國的軍製變革,是在盡量避免大規模損害世家的利益情形下進行的,
而且南北兩地的軍隊待遇普遍一致,變革隻會讓他們得到利益,
所以軍隊一經變革,阻力自然就小的多,
外加軍隊變革也不會影響世家在經濟上所獲得的利益,
反而也能從每次戰爭中獲得更多利益,又有什麽理由不支持呢?”
“而武昭國早早使用科舉製來廢除世家舉薦製,
世家的權力盡數為皇家剝奪,對那些權貴階層而言,變革與否跟自己有什麽關係?為什麽要改變?
失去世家有力支持的變革,李弘就要獨自麵對軍隊可能引起的嘩變,這是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場麵,
二者,精銳和官兵的待遇相差十倍之多,除開那些精銳部隊,地方官兵的軍餉自武昭開國至今為止,
真正滿餉的隻有短短三年,其餘年年拖欠,至今他們都沒領到過一次滿餉,
時間一久,精銳和普通官兵之間的矛盾早已積怨已久,精銳對普通官兵擁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
天生就覺得他們命賤,不配跟自己相提並論,
試問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怎麽可能會支持李弘進行軍製變革,讓自己的優越性蕩然無存。”
薑夢璿點點頭,重新把腳放到沈浪膝蓋上,並給了他一個“不要胡鬧”的眼神。
“第二個呢?”
“第二個,成本巨大超出了李弘的預期。”
薑夢璿滿臉不可置信:“武昭國的財政收入可是十分可觀的,朕也看過相關的報表,每年至少有兩千萬兩黃金的收入啊。”
沈浪搖搖頭:“這裏的成本不單是指給軍隊提升的待遇和裝備費用,而是李弘所需承擔的後果,
武昭國是怎麽建立的,李弘祖輩曾是明昭國的家將,本身也是外族人,趁著明昭國內亂起家反叛,
又是踩著明昭國億萬百姓的鮮血坐上的皇位,他們得位本就有諸多爭議,萬一提升了地方官軍的地位,
嚴格操練成一支合格的軍隊後,他們會不會某天想起自己先輩所遭受的磨難奮起造反推翻自己?
這也是李弘最感到害怕的一點,雖然已經過去幾百年,很多仇怨都已經被世人逐漸遺忘,
可誰又不能保證這份仇恨會在某一天被人翻開重提,然後讓整個武昭國分崩離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