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武昭國4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 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完沈浪描述,薑夢璿沉思了片刻,緩緩說道:“其實,按照傳統常理來說,李弘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
身為帝王,最大的擔心就是皇權旁落,以及被推翻廢黜,
古往今來,有多少王朝都是因為帝國後期朝堂腐朽中逐漸走向落寞,
最後換來的都是血腥的改朝換代現象,
武昭之前的明昭國,同樣也是因為世家盤根錯節,
導致皇權影響力削弱,落得財政赤字擴大到無法挽迴的局麵,
從而無法投效組織起一支精銳軍隊應付國內愈發高漲的流民暴亂,
這才讓武昭國有了可趁之機一舉奪鼎,
而武昭國吸取了前朝對世家過於寬仁的政策,實施的是極為高壓的統治,
立國不到三十年,就開啟科舉製度,以皇權和士子共治天下為口號,
一舉將世家的影響力降至有史以來最低的局麵,
從而確保自身統治的合法性,然而,
光靠高壓治國無疑於是飲鴆止渴,以前我或許不懂,
現在,我明白一個王朝能良性運轉,靠的不單是朝堂清政廉明,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各階層之間都有利可圖,
如此一來,各行各業本質就位,也就沒有那麽多的矛盾需要處理了。”
自從內閣建立後,薑夢璿的心境也變了不少。
早些時候,她對自己手握大權從最初的欣喜再到後來的惶恐擔憂,如今卻是坦然了。
王朝光靠一個優秀的帝王,是不可能走出興衰循環的瓶頸,更重要的是要靠各階層一致支持努力才能健康發展下去。
好在有沈浪在,這個道理她已經徹底明悟了。
“璿兒所言不錯,但有一點你可能料不到,武昭國曆代國君對百姓實施的同樣是高壓統治手段。”
“這怎麽可能!”
薑夢璿滿臉不可置信。
“若說是武昭國前幾代君王我無話可說,但現在的武昭國可是立國以來最大的盛世時期,且都是其周邊國度公認的,
武昭的進貢國足有八十三個,更有無數學者,不遠萬裏前去武昭學習,這可是我大楚使者親自記載在案的。”
沈浪搖搖頭:“那麽璿兒,你可有聽說那些去武昭深修的學者迴國後有效仿武昭的製度麽?
另外盛世也是分類的,到底是百姓的盛世還是帝王的盛世,這其中可是有著巨大的區別。”
“這話從何說起?”
“我就從班定遠送來的情報中舉幾個武昭國例子吧,
宣盛四年元月,班定遠奉命出使武昭國,於同年三月抵達武昭國後,
恰好遇到一件大事,那就是武昭中南山區一群流匪襲擊了幾處莊園,
流匪奸淫擄掠,無惡不作,當地官府屢次出兵剿匪卻屢次無功而返,
後一名當地裏正號召各鄉落之間的村民聯合起來,
一鼓作氣擊敗了這股流匪,並將流匪首犯和一幹從犯一起押送至當地官府,
縣令核實身份後,立刻將此事整理成奏疏上報知府衙門,再由知府衙門八百裏加急派送朝廷報捷,
此時所有人都等著李弘大肆嘉獎那名義士,甚至當地縣衙都已經在府衙前掛上了紅綢等待朝廷嘉獎書下發,
結果誰也沒想到,兩個月後,京師下達了李弘親筆禦書,
將那組織村民伏誅流匪的義士就地斬首示眾,
理由是其與流匪勾結,其餘參與抵抗流匪的村民一樣被貶為奴隸發配苦寒之地,
當時收到這份禦書的縣令整個人都傻眼了,幾次三番確認後不得不執行皇命,
那義士首領就這樣莫名其妙被冠以勾結流匪的罪名棄市於菜市口。”
薑夢璿沉默了,她是沒料到那義士居然會是這樣的結局。
“還有一個實例,武昭北國雪災頻繁,當地官府因為治災不利,導致上百萬百姓成為災民,
當地一書香門第,彭姓員外為給受災百姓討個公道,
不惜自討盤纏請這些災民前往京師告禦狀,痛斥當地官府貪贓枉法,置百姓安危於不顧,
結果災民到京師後,李弘也的確親自接見了這些災民,並將他們妥善安置完畢,然後火速命寵臣前去北國查探災情,
可是在寵臣迴來後卻告知雪災一事純粹子虛烏有,於是那些告禦狀的百姓全部被以欺君罪名棄市,
而那彭家更是因此抄家問斬,一個不留,但經過班定遠暗中多方打探調查,
北國當地確實發生了重大雪災,當年凍死凍斃者足有幾十萬人,
以李弘對武昭全國的掌控,他不可能不知道真實情況,那隻能說明什麽呢?”
薑夢璿接過話:“那隻能說明李弘對自身顏麵看的比誰都重要,前麵所提的發動戰爭也好,
那被冤殺的義士和彭家人以及受災的百姓也好,他們的出現都會成為帝王的汙點,
李弘要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這個盛世隻能有讚頌的聲音,又怎麽可能容得下質疑和黑暗?
即便一場雪災導致幾十萬人死亡,上百萬人無家可歸,也沒有帝王的顏麵重要。”
身為帝王,薑夢璿最明白此刻李弘的心思。
隻是,這所謂的盛世,隻是帝王一個人的盛世,和受苦的百姓根本沒有什麽關係。
沈浪歎口氣:“是啊,天子和庶民,身份上的不同,注定了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和格局一樣不同,
誣陷義士勾結土匪,將其斬首,是害怕百姓擁有反抗的勇氣,有一天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將彭家滿門抄斬,是因為這些災民到京,怕戳破其盛世的謊言,
武昭國的人口是我大楚三倍,國土疆域是我大楚的兩倍,但他們的百姓甚至不如我大楚舊製時期,
沿路看到的百姓幾乎各個麵黃肌瘦,他們的飯碗裏從來沒有什麽油水,終日遭受著朝廷和官府的盤剝,
但這些跟李弘沒有關係,他要創建的盛世是不允許有任何黑點,隻有無盡的皇權恩澤照在那片土地上。”
薑夢璿:“聽說現在武昭國又跟西南的東夷國展開激戰,似乎戰事依舊十分不利?”
沈浪:“東夷國雖然不如武昭國有那樣強大的精銳部隊,但他們的士兵基本已經達到人人可披甲的地步,
再借助地形堡壘優勢與武昭國周旋,武昭國自然是無法速戰速決了,最後依然要靠國力來贏得這場戰爭,
而且,東夷國似乎也擁有火器,隻是不知道這火器和我大楚比,又怎麽樣呢。”
薑夢璿:“那武昭國還有多少國力可以調動呢?自李弘登基後,不斷向外用兵,耗費八九億兩白銀,
卻隻開拓了不足二百裏無人荒地,無論勝負,打的都是一個麵子,這樣下去,這些所謂的國力還能支撐多久呢?”
沈浪:“那你的意思是。”
薑夢璿:“阿浪,大楚此時若是向武昭國開戰,有多少勝算?可以覆滅他們麽?”
身為帝王,最大的擔心就是皇權旁落,以及被推翻廢黜,
古往今來,有多少王朝都是因為帝國後期朝堂腐朽中逐漸走向落寞,
最後換來的都是血腥的改朝換代現象,
武昭之前的明昭國,同樣也是因為世家盤根錯節,
導致皇權影響力削弱,落得財政赤字擴大到無法挽迴的局麵,
從而無法投效組織起一支精銳軍隊應付國內愈發高漲的流民暴亂,
這才讓武昭國有了可趁之機一舉奪鼎,
而武昭國吸取了前朝對世家過於寬仁的政策,實施的是極為高壓的統治,
立國不到三十年,就開啟科舉製度,以皇權和士子共治天下為口號,
一舉將世家的影響力降至有史以來最低的局麵,
從而確保自身統治的合法性,然而,
光靠高壓治國無疑於是飲鴆止渴,以前我或許不懂,
現在,我明白一個王朝能良性運轉,靠的不單是朝堂清政廉明,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各階層之間都有利可圖,
如此一來,各行各業本質就位,也就沒有那麽多的矛盾需要處理了。”
自從內閣建立後,薑夢璿的心境也變了不少。
早些時候,她對自己手握大權從最初的欣喜再到後來的惶恐擔憂,如今卻是坦然了。
王朝光靠一個優秀的帝王,是不可能走出興衰循環的瓶頸,更重要的是要靠各階層一致支持努力才能健康發展下去。
好在有沈浪在,這個道理她已經徹底明悟了。
“璿兒所言不錯,但有一點你可能料不到,武昭國曆代國君對百姓實施的同樣是高壓統治手段。”
“這怎麽可能!”
薑夢璿滿臉不可置信。
“若說是武昭國前幾代君王我無話可說,但現在的武昭國可是立國以來最大的盛世時期,且都是其周邊國度公認的,
武昭的進貢國足有八十三個,更有無數學者,不遠萬裏前去武昭學習,這可是我大楚使者親自記載在案的。”
沈浪搖搖頭:“那麽璿兒,你可有聽說那些去武昭深修的學者迴國後有效仿武昭的製度麽?
另外盛世也是分類的,到底是百姓的盛世還是帝王的盛世,這其中可是有著巨大的區別。”
“這話從何說起?”
“我就從班定遠送來的情報中舉幾個武昭國例子吧,
宣盛四年元月,班定遠奉命出使武昭國,於同年三月抵達武昭國後,
恰好遇到一件大事,那就是武昭中南山區一群流匪襲擊了幾處莊園,
流匪奸淫擄掠,無惡不作,當地官府屢次出兵剿匪卻屢次無功而返,
後一名當地裏正號召各鄉落之間的村民聯合起來,
一鼓作氣擊敗了這股流匪,並將流匪首犯和一幹從犯一起押送至當地官府,
縣令核實身份後,立刻將此事整理成奏疏上報知府衙門,再由知府衙門八百裏加急派送朝廷報捷,
此時所有人都等著李弘大肆嘉獎那名義士,甚至當地縣衙都已經在府衙前掛上了紅綢等待朝廷嘉獎書下發,
結果誰也沒想到,兩個月後,京師下達了李弘親筆禦書,
將那組織村民伏誅流匪的義士就地斬首示眾,
理由是其與流匪勾結,其餘參與抵抗流匪的村民一樣被貶為奴隸發配苦寒之地,
當時收到這份禦書的縣令整個人都傻眼了,幾次三番確認後不得不執行皇命,
那義士首領就這樣莫名其妙被冠以勾結流匪的罪名棄市於菜市口。”
薑夢璿沉默了,她是沒料到那義士居然會是這樣的結局。
“還有一個實例,武昭北國雪災頻繁,當地官府因為治災不利,導致上百萬百姓成為災民,
當地一書香門第,彭姓員外為給受災百姓討個公道,
不惜自討盤纏請這些災民前往京師告禦狀,痛斥當地官府貪贓枉法,置百姓安危於不顧,
結果災民到京師後,李弘也的確親自接見了這些災民,並將他們妥善安置完畢,然後火速命寵臣前去北國查探災情,
可是在寵臣迴來後卻告知雪災一事純粹子虛烏有,於是那些告禦狀的百姓全部被以欺君罪名棄市,
而那彭家更是因此抄家問斬,一個不留,但經過班定遠暗中多方打探調查,
北國當地確實發生了重大雪災,當年凍死凍斃者足有幾十萬人,
以李弘對武昭全國的掌控,他不可能不知道真實情況,那隻能說明什麽呢?”
薑夢璿接過話:“那隻能說明李弘對自身顏麵看的比誰都重要,前麵所提的發動戰爭也好,
那被冤殺的義士和彭家人以及受災的百姓也好,他們的出現都會成為帝王的汙點,
李弘要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這個盛世隻能有讚頌的聲音,又怎麽可能容得下質疑和黑暗?
即便一場雪災導致幾十萬人死亡,上百萬人無家可歸,也沒有帝王的顏麵重要。”
身為帝王,薑夢璿最明白此刻李弘的心思。
隻是,這所謂的盛世,隻是帝王一個人的盛世,和受苦的百姓根本沒有什麽關係。
沈浪歎口氣:“是啊,天子和庶民,身份上的不同,注定了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和格局一樣不同,
誣陷義士勾結土匪,將其斬首,是害怕百姓擁有反抗的勇氣,有一天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將彭家滿門抄斬,是因為這些災民到京,怕戳破其盛世的謊言,
武昭國的人口是我大楚三倍,國土疆域是我大楚的兩倍,但他們的百姓甚至不如我大楚舊製時期,
沿路看到的百姓幾乎各個麵黃肌瘦,他們的飯碗裏從來沒有什麽油水,終日遭受著朝廷和官府的盤剝,
但這些跟李弘沒有關係,他要創建的盛世是不允許有任何黑點,隻有無盡的皇權恩澤照在那片土地上。”
薑夢璿:“聽說現在武昭國又跟西南的東夷國展開激戰,似乎戰事依舊十分不利?”
沈浪:“東夷國雖然不如武昭國有那樣強大的精銳部隊,但他們的士兵基本已經達到人人可披甲的地步,
再借助地形堡壘優勢與武昭國周旋,武昭國自然是無法速戰速決了,最後依然要靠國力來贏得這場戰爭,
而且,東夷國似乎也擁有火器,隻是不知道這火器和我大楚比,又怎麽樣呢。”
薑夢璿:“那武昭國還有多少國力可以調動呢?自李弘登基後,不斷向外用兵,耗費八九億兩白銀,
卻隻開拓了不足二百裏無人荒地,無論勝負,打的都是一個麵子,這樣下去,這些所謂的國力還能支撐多久呢?”
沈浪:“那你的意思是。”
薑夢璿:“阿浪,大楚此時若是向武昭國開戰,有多少勝算?可以覆滅他們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