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海州定遠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 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聽章桂這話,李弘臉色即刻沉了下來。
“每次我武昭大軍出征,都是動輒幾萬十幾萬,但真正能投入正麵作戰的兵力都是少之又少。”
“就比如雪川之戰,叛軍依托山勢構築堡壘與我王師周旋,
其實那些堡壘要攻破並不難,隻要突破其中一點,然後長驅直入,取下總據點就可以了。”
“但就是因為負責攻堅的軍隊數量實在太過稀少,
隻能如同添油戰術一樣與叛軍幹耗,所以這場戰爭一打就是十幾年。”
“雖然雪川叛軍最終被掃清,可我武昭國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十分驚人的。”
“再是對瓦丹部的剿滅戰,同樣因為可用兵力稀少,無法對他們實行有效的包圍,屢次錯過最佳戰機,硬是耗了一年才打贏。”
“至於征服天狼國之戰就更不必說了,我武昭每次對天狼國用兵最多幾千人次,完全是靠著海量的物資堆出來的勝利。”
“皇上,臣以為,我武昭國要想繼續對周邦各國形成有效威懾,就必須對軍製進行調整了。”
章桂句句肺腑之言,但傳入李弘耳朵中,竟然是如此的刺耳。
他道:“朕也曾想過改變這種狀況,但哪有這麽容易,我武昭軍製從太祖時期就定型傳至現在,
一向都是精銳為核心,地方為輔配的局麵,貿然改動,一個不慎怕會得不償失,這其中的風險,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章桂迴道:“皇上乃是聖明君主,將原本已經荒廢的精銳營伍重新操練的如狼似虎,
隻是眼下這套軍製兵策已經過了幾百年,已經無法適應眼下的戰爭規模,
此迴東夷之戰失利,就是最好的縮影,武者和騎兵在訓練有素,
擁有統一指揮的番邦優勢兵力麵前,已經完全不占太大優勢。”
李弘手一抬:“章桂,朕喊你來是聽你如何攻克東夷的策略,不是和你商討眼下的軍製是否合適!”
章桂臉上肉眼可見的失落,但還是硬著頭皮迴道:“要想攻破東夷,那就必須集中兵力於一點,先將邙山拿下,
隻要沒有山地製約,我武昭國的騎兵就能在平原地帶上隨心所欲的馳騁了。”
“嗯,朕會告訴婁師德,讓他按你的意思去做的。”
李弘起身走到窗台前。
“總之,無論付出多大代價,最遲必須在十一月朕的大壽之前將東夷攻破,
若是辦不到,朕在萬國使臣麵前都丟不起這個人!”
……
二月初,武昭國,海州。
海州城,是武昭對外唯一的貿易出海口,這裏常年聚集了成千上萬艘來自各國的商船。
整個海州港灣,從碼頭至海平麵近海內,密密麻麻停滿了商船。
由於海州商貿海運極其發達,讓海州城的商業規模有著一種幾乎是畸形的繁榮。
除開形形色色來自各國的商人外,還有代表自己國度的使臣,也在此等候盛京方麵召他們北上的消息。
武昭國對外邦來使有著嚴格的規定,所有邦國必須先到海州停靠等候。
然後向當地的驛丞遞交覲見的國書轉交京師等候皇帝批複。
這個過程,快則兩三個月,慢則一兩年以上。
而在這期間,外邦使臣隻能在海州城指定的區域內活動,禁止離開海州商貿區與武昭本土人士接觸。
若是得到許可允許入京,也必須搭乘武昭官船由外海進入內河,再換乘官船一路北上,沿著指定河道前進。
期間,同樣是禁止與武昭本土人士有任何肢體言語上的交流,更不準雇傭武昭百姓為自己的勞動力。
沿著河道北上,大概一個月左右就能順利抵達京師,再花上個把月時間等候皇帝的接見。
在盛京期間,所有使臣居住在指定的行院內,由內務府的官員會來接待他們,提供期間所需衣食起居。
但他們每日必須麵向北麵紫禁城,行君臣跪拜之禮,若有人不遵守,那將會直接逐出武昭國,永世不得麵聖。
當然,這條如今如同虛設,隻要花點錢打點一下,就可以隨便糊弄過去。
而且,在盛京期間,使臣隻能待在內城,禁止進入外城與普通百姓進行任何交流。
此刻,班定遠正在薑國使臣居住的館驛內進行交流。
坐在班定遠麵前的是薑國四王子,名叫薑陽,也是這次負責進貢的使臣。
他比班定遠晚到一年,二者接觸後,很快就成為了朋友。
通過薑陽描述想薑國的風土麵貌,班定遠很快就在腦海內勾勒出一幅擁有田園風光的唯美畫卷。
隻是隨著武昭國大軍入侵,至今為止,薑國的元氣尚未完全複原。
“說句實在話,當年若非我薑國上下軍民一心,抱著必死之心與武昭國死磕,怕是根本撐不到現在,好在薑國撐住了,總算有了喘息之機。”
縱使這場戰爭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薑陽說起來還是心有餘悸。
隻是當初他尚未出世,所知道的也都是出自父皇和本土人士之口,以及薑國案牘方麵相關的記載。
薑國不過一個人口八百萬的國度,卻硬是扛住這世上最強大的國家四次攻勢,最後打的平分秋色,迫使武昭國撤軍。
僅僅這份戰績就足以彪炳史冊了。
“對了班兄,在下有個問題一直想不明白,還望班兄解答。”
“四殿下不必客氣,有話但說無妨。”
“你楚國為何不遠萬裏要來給武昭國朝貢啊?”
“朝貢?”
班定遠聞言一臉不解。
薑陽:“是啊,這些時日聽聞了班兄有關楚國的風土麵貌介紹,應該也是一個不輸武昭的大國,
在下實在想不明白為何你們會來這裏進行朝貢,說實話,武昭並沒有想的那麽美好。”
班定遠笑道:“四殿下誤會了,在下奉皇命來這裏的目的,
從來就不是為了給武昭國進貢,而是單純為了和武昭國進行通商貿易而來。”
“貿易?”
薑陽先是一愣,旋即微微一笑。
“要跟武昭國貿易,那請求國必須得成為朝貢一員,否則,貴國的商人禁止入內的,
班兄在這裏待了也有兩年時間,想來也清楚這武昭國的規矩。”
“話雖如此,但我還是打算試一試啊。”
“那就預祝班兄早日完成皇命所托嘍……”
就在二人繼續喝茶時,一名侍衛跑到班定遠身邊說道:“班大人,京師的外務大臣已經到館驛了。”
“每次我武昭大軍出征,都是動輒幾萬十幾萬,但真正能投入正麵作戰的兵力都是少之又少。”
“就比如雪川之戰,叛軍依托山勢構築堡壘與我王師周旋,
其實那些堡壘要攻破並不難,隻要突破其中一點,然後長驅直入,取下總據點就可以了。”
“但就是因為負責攻堅的軍隊數量實在太過稀少,
隻能如同添油戰術一樣與叛軍幹耗,所以這場戰爭一打就是十幾年。”
“雖然雪川叛軍最終被掃清,可我武昭國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十分驚人的。”
“再是對瓦丹部的剿滅戰,同樣因為可用兵力稀少,無法對他們實行有效的包圍,屢次錯過最佳戰機,硬是耗了一年才打贏。”
“至於征服天狼國之戰就更不必說了,我武昭每次對天狼國用兵最多幾千人次,完全是靠著海量的物資堆出來的勝利。”
“皇上,臣以為,我武昭國要想繼續對周邦各國形成有效威懾,就必須對軍製進行調整了。”
章桂句句肺腑之言,但傳入李弘耳朵中,竟然是如此的刺耳。
他道:“朕也曾想過改變這種狀況,但哪有這麽容易,我武昭軍製從太祖時期就定型傳至現在,
一向都是精銳為核心,地方為輔配的局麵,貿然改動,一個不慎怕會得不償失,這其中的風險,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章桂迴道:“皇上乃是聖明君主,將原本已經荒廢的精銳營伍重新操練的如狼似虎,
隻是眼下這套軍製兵策已經過了幾百年,已經無法適應眼下的戰爭規模,
此迴東夷之戰失利,就是最好的縮影,武者和騎兵在訓練有素,
擁有統一指揮的番邦優勢兵力麵前,已經完全不占太大優勢。”
李弘手一抬:“章桂,朕喊你來是聽你如何攻克東夷的策略,不是和你商討眼下的軍製是否合適!”
章桂臉上肉眼可見的失落,但還是硬著頭皮迴道:“要想攻破東夷,那就必須集中兵力於一點,先將邙山拿下,
隻要沒有山地製約,我武昭國的騎兵就能在平原地帶上隨心所欲的馳騁了。”
“嗯,朕會告訴婁師德,讓他按你的意思去做的。”
李弘起身走到窗台前。
“總之,無論付出多大代價,最遲必須在十一月朕的大壽之前將東夷攻破,
若是辦不到,朕在萬國使臣麵前都丟不起這個人!”
……
二月初,武昭國,海州。
海州城,是武昭對外唯一的貿易出海口,這裏常年聚集了成千上萬艘來自各國的商船。
整個海州港灣,從碼頭至海平麵近海內,密密麻麻停滿了商船。
由於海州商貿海運極其發達,讓海州城的商業規模有著一種幾乎是畸形的繁榮。
除開形形色色來自各國的商人外,還有代表自己國度的使臣,也在此等候盛京方麵召他們北上的消息。
武昭國對外邦來使有著嚴格的規定,所有邦國必須先到海州停靠等候。
然後向當地的驛丞遞交覲見的國書轉交京師等候皇帝批複。
這個過程,快則兩三個月,慢則一兩年以上。
而在這期間,外邦使臣隻能在海州城指定的區域內活動,禁止離開海州商貿區與武昭本土人士接觸。
若是得到許可允許入京,也必須搭乘武昭官船由外海進入內河,再換乘官船一路北上,沿著指定河道前進。
期間,同樣是禁止與武昭本土人士有任何肢體言語上的交流,更不準雇傭武昭百姓為自己的勞動力。
沿著河道北上,大概一個月左右就能順利抵達京師,再花上個把月時間等候皇帝的接見。
在盛京期間,所有使臣居住在指定的行院內,由內務府的官員會來接待他們,提供期間所需衣食起居。
但他們每日必須麵向北麵紫禁城,行君臣跪拜之禮,若有人不遵守,那將會直接逐出武昭國,永世不得麵聖。
當然,這條如今如同虛設,隻要花點錢打點一下,就可以隨便糊弄過去。
而且,在盛京期間,使臣隻能待在內城,禁止進入外城與普通百姓進行任何交流。
此刻,班定遠正在薑國使臣居住的館驛內進行交流。
坐在班定遠麵前的是薑國四王子,名叫薑陽,也是這次負責進貢的使臣。
他比班定遠晚到一年,二者接觸後,很快就成為了朋友。
通過薑陽描述想薑國的風土麵貌,班定遠很快就在腦海內勾勒出一幅擁有田園風光的唯美畫卷。
隻是隨著武昭國大軍入侵,至今為止,薑國的元氣尚未完全複原。
“說句實在話,當年若非我薑國上下軍民一心,抱著必死之心與武昭國死磕,怕是根本撐不到現在,好在薑國撐住了,總算有了喘息之機。”
縱使這場戰爭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薑陽說起來還是心有餘悸。
隻是當初他尚未出世,所知道的也都是出自父皇和本土人士之口,以及薑國案牘方麵相關的記載。
薑國不過一個人口八百萬的國度,卻硬是扛住這世上最強大的國家四次攻勢,最後打的平分秋色,迫使武昭國撤軍。
僅僅這份戰績就足以彪炳史冊了。
“對了班兄,在下有個問題一直想不明白,還望班兄解答。”
“四殿下不必客氣,有話但說無妨。”
“你楚國為何不遠萬裏要來給武昭國朝貢啊?”
“朝貢?”
班定遠聞言一臉不解。
薑陽:“是啊,這些時日聽聞了班兄有關楚國的風土麵貌介紹,應該也是一個不輸武昭的大國,
在下實在想不明白為何你們會來這裏進行朝貢,說實話,武昭並沒有想的那麽美好。”
班定遠笑道:“四殿下誤會了,在下奉皇命來這裏的目的,
從來就不是為了給武昭國進貢,而是單純為了和武昭國進行通商貿易而來。”
“貿易?”
薑陽先是一愣,旋即微微一笑。
“要跟武昭國貿易,那請求國必須得成為朝貢一員,否則,貴國的商人禁止入內的,
班兄在這裏待了也有兩年時間,想來也清楚這武昭國的規矩。”
“話雖如此,但我還是打算試一試啊。”
“那就預祝班兄早日完成皇命所托嘍……”
就在二人繼續喝茶時,一名侍衛跑到班定遠身邊說道:“班大人,京師的外務大臣已經到館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