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送女兒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朱慈烺,又看了看躲在他身後的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朱由哲無語的撫著額頭。
朱由檢則衝著朱由哲吹胡子瞪眼,“看你把朕的兒子弄成什麽樣子了?”
朱由哲也無語。
怎麽,怎麽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
那個初見麵時,瓷娃娃般的朱慈烺,還有那兩個性格軟綿的皇子。這才十幾日不見,個個懸弓、帶劍,宛如一個個小霸王一般。
問了周皇後,又問了東宮侍衛周境,朱由哲逐漸有點明白了。
三個皇子,太子十五,定王十二,永王十一,正是叛逆,且容易受人影響的年齡段。
平日,他們接受皇室教育。每個皇子都有數個師傅,教他們各種東西,而且這些師傅中大部分都對他們要求甚嚴。
朱由哲讓他們去京營,那他們三個便徹底成了沒了韁繩的野馬,畢竟拉弦射箭可比那些四書五經有趣多了。
因而他們借著朱由哲的旨意,天天跑去京營,徹底荒廢了學業。
而周皇後性格溫和,對他們也少有限製。
再加上他們的身份,其他人見到更加滿是恭維。隻能順著他們,而不敢有絲毫違逆。
最重要的,他們身邊現在還有一個小搗蛋鬼。
朱由哲看了看站在三人身後,坦然站立,一直沉默不語的夏完淳,“小隱,上前來。”
夏完淳聽旨上前,“拜見陛下!”
朱由哲道:“聽說是你慫恿太子他們去騎馬射箭,並為此反駁禁止他們前去的師傅,好像還把那些師傅氣的不輕?”
朱由檢在旁道:“不是你讓他們去的嗎?怎麽還甩鍋給一個小孩子?”
朱由哲對他完全無視,隻緊緊盯著夏完淳。
夏完淳點頭,“是的,陛下。但臣沒有氣他們,隻是反駁了他們幾句,他們無話說了,然後就走了。”
周皇後眉頭一挑,忍不住多看了夏完淳幾眼。
朱由哲哈哈大笑,“那些師傅,哪一個不是飽學之士,難道還辯論不過你?”
夏完淳低著頭,小聲嘟囔了一句,“本來他們就辯論不過。而且現在是亂世,他們教那些四書五經,有什麽用?”
看朱由哲臉色微變,朱慈烺十分擔心,連忙出聲為夏完淳辯解,“父皇,小隱他不是這個意思,小隱隻是想讓我們去學點有用的。”
朱由哲瞪了朱慈烺一眼,“你是說,你以前學的那些詩書禮儀都沒用?”
朱慈烺臉色一怔,滿臉通紅,“父皇,我也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
朱由哲怒道:“還說什麽?去,現在就給朕換好衣服。從今天起,禁止出宮,給朕好好讀書。”
“還有你們兩個,也是。”
朱由哲對著朱慈烺身後的定王和永王說。
朱慈烺還未見過崇禎皇帝發這麽大火氣,懦懦應是,低著頭,退了出去。
周皇後壓低聲音道:“皇上,臣妾去看看他們。”
朱由哲點了點頭,看周皇後也跟了過去,轉瞬間變了臉色,滿臉堆笑道:“小隱,快來,坐到朕身邊。這些日子,在京中,一切還適應吧!沒受什麽欺負吧!有什麽需要的,盡管給朕說。朕告訴你啊……”
夏完淳不可思議的看著朱由哲,“陛下,您這是……怎麽了?臣怎麽感覺您有點怪啊!”
朱由哲大手一揮,“小隱啊!你這麽小年紀,應該沒婚配吧!有沒有合適的,要不要朕給你保個大媒啊!”
夏完淳臉色一紅,“陛下,這……”
朱由哲湊上前道:“別不好意思。你盡管說,朕絕對給你找個好的。或者,朕寫一封信,和你父親商量一下。對了,你見過娖兒了嗎?就是坤興,她隻比你大一歲。”
夏完淳臉色更紅,“陛下,家父給臣訂過親了。”
“啊!訂過了啊!”
朱由哲頓時一愣,滿臉尷尬。
夏完淳點了點頭,“是父親的摯友錢長公,在臣很小的時候,就訂了親。臣謝過陛下,但此事……”
朱由檢笑彎了腰,“哈哈哈,貼著杆子送女兒,卻發現別人早就有人了。哈哈哈,哈哈哈!”
朱由哲氣不打一出來,但仍舊有點不死心,“小隱,要不,咱退親?”
夏完淳臉色大變,“陛下,這……”
還未等他說出,朱由哲就自己擺手道:“不行,這太無恥了,還是算了吧!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朱由哲知道夏完淳曾娶親,但以為是後來,卻不曾想他早就訂了親。
而他嶽父錢彥林也是個令人敬佩之人,在清軍攻入江南之後,他散盡家財,組織義軍。
最後因掩護陳子龍而被俘,與夏完淳同一天被清軍斬首,其長子錢熙鳳也死於抗清之中。
這樣的人,搶他的女婿,無疑太不要臉了。
而且,如果夏完淳如果為了另娶而退親,他還是夏完淳嗎?
夏完淳此刻也長舒了一口氣,“多謝陛下體諒。”
朱由哲擺了擺手,心裏想著。還得去問問李元胤,他不會也娶親了吧!
夏完淳看朱由哲那失望的樣子,心中好奇萬分。
為什麽啊!難道皇上他不是在開玩笑,而是真想把公主許配給自己?
夏完淳搖了搖頭,這怎麽可能?
沉默了片刻,夏完淳還是覺得自己得說點正事,“陛下,是臣覺得太子他們在亂世學那些東西沒用,這才鼓動他們去京營向那些將軍請教兵法。陛下要懲治,就懲治臣吧!饒了太子和兩位皇子。”
朱由哲搖了搖頭,“這和你何幹?你雖然年幼,但遊曆四方,見識非凡。而本身又出眾,自然知道這裏麵的利弊。但他們三個,有這樣的本事嗎?”
夏完淳眨了眨眼睛,這是在誇我嗎?
朱由哲接著道:“太子十五歲,但自幼長在宮中。別說不如太祖和永樂皇帝,就是比著正德也差上許多。這無關個人是否聰慧,而在於他們從未經曆過。現在還沒學會走呢!你卻讓他們去跑,結果就是直接跌倒。”
“朕讓他們去京營,隻是讓他們去感受一下,好適應接下來的亂世。而你,似乎迫切他們之中出個秦王李世民那樣的人物。但這可能嗎?”
朱由檢則衝著朱由哲吹胡子瞪眼,“看你把朕的兒子弄成什麽樣子了?”
朱由哲也無語。
怎麽,怎麽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
那個初見麵時,瓷娃娃般的朱慈烺,還有那兩個性格軟綿的皇子。這才十幾日不見,個個懸弓、帶劍,宛如一個個小霸王一般。
問了周皇後,又問了東宮侍衛周境,朱由哲逐漸有點明白了。
三個皇子,太子十五,定王十二,永王十一,正是叛逆,且容易受人影響的年齡段。
平日,他們接受皇室教育。每個皇子都有數個師傅,教他們各種東西,而且這些師傅中大部分都對他們要求甚嚴。
朱由哲讓他們去京營,那他們三個便徹底成了沒了韁繩的野馬,畢竟拉弦射箭可比那些四書五經有趣多了。
因而他們借著朱由哲的旨意,天天跑去京營,徹底荒廢了學業。
而周皇後性格溫和,對他們也少有限製。
再加上他們的身份,其他人見到更加滿是恭維。隻能順著他們,而不敢有絲毫違逆。
最重要的,他們身邊現在還有一個小搗蛋鬼。
朱由哲看了看站在三人身後,坦然站立,一直沉默不語的夏完淳,“小隱,上前來。”
夏完淳聽旨上前,“拜見陛下!”
朱由哲道:“聽說是你慫恿太子他們去騎馬射箭,並為此反駁禁止他們前去的師傅,好像還把那些師傅氣的不輕?”
朱由檢在旁道:“不是你讓他們去的嗎?怎麽還甩鍋給一個小孩子?”
朱由哲對他完全無視,隻緊緊盯著夏完淳。
夏完淳點頭,“是的,陛下。但臣沒有氣他們,隻是反駁了他們幾句,他們無話說了,然後就走了。”
周皇後眉頭一挑,忍不住多看了夏完淳幾眼。
朱由哲哈哈大笑,“那些師傅,哪一個不是飽學之士,難道還辯論不過你?”
夏完淳低著頭,小聲嘟囔了一句,“本來他們就辯論不過。而且現在是亂世,他們教那些四書五經,有什麽用?”
看朱由哲臉色微變,朱慈烺十分擔心,連忙出聲為夏完淳辯解,“父皇,小隱他不是這個意思,小隱隻是想讓我們去學點有用的。”
朱由哲瞪了朱慈烺一眼,“你是說,你以前學的那些詩書禮儀都沒用?”
朱慈烺臉色一怔,滿臉通紅,“父皇,我也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
朱由哲怒道:“還說什麽?去,現在就給朕換好衣服。從今天起,禁止出宮,給朕好好讀書。”
“還有你們兩個,也是。”
朱由哲對著朱慈烺身後的定王和永王說。
朱慈烺還未見過崇禎皇帝發這麽大火氣,懦懦應是,低著頭,退了出去。
周皇後壓低聲音道:“皇上,臣妾去看看他們。”
朱由哲點了點頭,看周皇後也跟了過去,轉瞬間變了臉色,滿臉堆笑道:“小隱,快來,坐到朕身邊。這些日子,在京中,一切還適應吧!沒受什麽欺負吧!有什麽需要的,盡管給朕說。朕告訴你啊……”
夏完淳不可思議的看著朱由哲,“陛下,您這是……怎麽了?臣怎麽感覺您有點怪啊!”
朱由哲大手一揮,“小隱啊!你這麽小年紀,應該沒婚配吧!有沒有合適的,要不要朕給你保個大媒啊!”
夏完淳臉色一紅,“陛下,這……”
朱由哲湊上前道:“別不好意思。你盡管說,朕絕對給你找個好的。或者,朕寫一封信,和你父親商量一下。對了,你見過娖兒了嗎?就是坤興,她隻比你大一歲。”
夏完淳臉色更紅,“陛下,家父給臣訂過親了。”
“啊!訂過了啊!”
朱由哲頓時一愣,滿臉尷尬。
夏完淳點了點頭,“是父親的摯友錢長公,在臣很小的時候,就訂了親。臣謝過陛下,但此事……”
朱由檢笑彎了腰,“哈哈哈,貼著杆子送女兒,卻發現別人早就有人了。哈哈哈,哈哈哈!”
朱由哲氣不打一出來,但仍舊有點不死心,“小隱,要不,咱退親?”
夏完淳臉色大變,“陛下,這……”
還未等他說出,朱由哲就自己擺手道:“不行,這太無恥了,還是算了吧!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朱由哲知道夏完淳曾娶親,但以為是後來,卻不曾想他早就訂了親。
而他嶽父錢彥林也是個令人敬佩之人,在清軍攻入江南之後,他散盡家財,組織義軍。
最後因掩護陳子龍而被俘,與夏完淳同一天被清軍斬首,其長子錢熙鳳也死於抗清之中。
這樣的人,搶他的女婿,無疑太不要臉了。
而且,如果夏完淳如果為了另娶而退親,他還是夏完淳嗎?
夏完淳此刻也長舒了一口氣,“多謝陛下體諒。”
朱由哲擺了擺手,心裏想著。還得去問問李元胤,他不會也娶親了吧!
夏完淳看朱由哲那失望的樣子,心中好奇萬分。
為什麽啊!難道皇上他不是在開玩笑,而是真想把公主許配給自己?
夏完淳搖了搖頭,這怎麽可能?
沉默了片刻,夏完淳還是覺得自己得說點正事,“陛下,是臣覺得太子他們在亂世學那些東西沒用,這才鼓動他們去京營向那些將軍請教兵法。陛下要懲治,就懲治臣吧!饒了太子和兩位皇子。”
朱由哲搖了搖頭,“這和你何幹?你雖然年幼,但遊曆四方,見識非凡。而本身又出眾,自然知道這裏麵的利弊。但他們三個,有這樣的本事嗎?”
夏完淳眨了眨眼睛,這是在誇我嗎?
朱由哲接著道:“太子十五歲,但自幼長在宮中。別說不如太祖和永樂皇帝,就是比著正德也差上許多。這無關個人是否聰慧,而在於他們從未經曆過。現在還沒學會走呢!你卻讓他們去跑,結果就是直接跌倒。”
“朕讓他們去京營,隻是讓他們去感受一下,好適應接下來的亂世。而你,似乎迫切他們之中出個秦王李世民那樣的人物。但這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