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戰果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傑甩下一顆人頭,楊衍從馬上推下一人。
人頭是吳把什的,被推下的那人是李率泰。
高傑大咧咧的說道:“陛下,末將斬殺了一千二百個韃子。人頭,我都給您帶迴來了。這個是吳把什的,聽說您用三千兩白銀要他的人頭。他的人頭,哪裏值那麽多?”
朱由哲點了點頭,“高愛卿辛苦,稍後去領一萬兩白銀。”
高傑道:“陛下,末將不要銀子,陛下把末將俘獲的那些馬匹分給末將就行了。”
馬科壓低聲音道:“高將軍,莫要如此貪心。這次大勝,我們也有功勞。”
朱由哲聽到,問向馬科,“他這次得到了多少馬匹?”
馬科迴道:“稟陛下,大約四千匹。還有金將軍,也得了大約一千匹。我所率之部主要負責在北岸堵住東虜的逃路,等我軍趕到之時,高將軍已經將所有馬匹收走了。”
金將軍說的是金聲桓,他從通州而來,帶一千騎兵,配合高傑擊破了清軍。
高傑冷笑道:“馬將軍,你要臉嗎?仗是我們打的,你根本就沒出力,現在反而跳出來邀功了。就說你的任務是在北岸堵東虜的逃路,你堵住了嗎?博洛是怎麽逃的?你心裏沒點數嗎?”
馬科滿臉怒色,但崇禎皇帝在,他也不好發作,隻能狠狠的瞪了高傑一眼。
朱由哲沒有再理會他們的爭吵,轉向楊衍道:“他便是李率泰?”
楊衍抱拳道:“稟陛下,他率部替博洛墊後,要不然博洛也逃不走。”
朱由哲看向李率泰,他這時躺在地上,滿臉是血,整條右臂被齊肩砍掉。鎧甲破損慘重,渾身上下沒有一處完好的。
楊衍在旁道:“陛下,他當時要自殺,末將隻得砍掉了手臂。”
李率泰聽到聲音,艱難睜開眼睛,看了看周圍,最後目光落在朱由哲身上,“你,你就是崇禎皇帝?”
朱由哲點了點頭,“不錯,是朕!”
李率泰強撐著站起來,“我想知道,你們是不是故意引我軍前來這裏的?”
朱由哲再次點頭,“是!”
李率泰慘笑一聲,“果真如此。”
朱由哲道:“你問了朕一個問題,朕答了。現在朕也同樣問你一個問題,可行?”
李率泰搖了搖頭,“我是不會降的。”
朱由哲笑了笑,“就你,你憑什麽覺得朕會接受你的歸降?就李永芳首先投靠異族的名聲,收降你,朕害怕髒了我大明的軍隊。”
李率泰眉頭一挑,額頭上青筋暴露,語氣中帶著怒氣,“那你想問我什麽,我軍的機密?”
朱由哲笑著搖了搖頭,“沒那麽複雜。朕隻是想問你,當狗有那麽好嗎?”
李率泰頓時一怔,良久沒有言語。
朱由哲站起身,“算了,朕也不讓你迴答了。馬萬年!”
馬萬年上前道:“陛下,末將在。”
朱由哲道:“您舅爺秦邦屏和三千白杆兵就是因為他父親李永芳而戰敗殉國,現在朕把他交給你,怎麽處置,你做主!”
馬萬年滿臉興奮,謝過崇禎皇帝,揮手帶走了李率泰。
後來,朱由哲才知道,馬萬年活剮了李率泰。李率泰也挺能熬,挨了三百多刀後才斷氣。
清軍慘敗,近萬清軍,博洛以下,最終逃脫者不到三百人。
明軍砍得頭顱八千二百三十六顆,俘敵七百餘人。
夜幕降臨,朱由哲叫來張世澤和鞏永固,問了他們的意見,兩人都表示願意聽從命令迴京。
於是,朱由哲讓寧遠伯李尊祖帶著剩下的兵卒前往武清縣渡口,那裏有足夠的船隻。
張家玉所率五千兵卒及楊衍所率的三千騎兵留下,看押俘虜,同時將戰死將士的遺體焚燒、埋葬。
當張家玉詢問要如何處置那些殉國勳貴的遺體時,朱由哲迴道:“和普通將士一般同樣處置,焚燒後收集骨灰,帶迴京,安葬於忠烈祠。”
高傑所獲的四千馬匹,其留下兩千匹,剩下的分給了馬科、楊衍,以及張家玉三人。
馬科得一千匹,楊衍和張家玉皆得五百匹。
為了補償高傑,最後朱由哲拿出了兩萬兩白銀給他。同時,他斬得的頭顱也按照規定的標準賞賜。
而金聲桓所得的一千匹馬,全部給了他,畢竟將來還得指望他守通州呢!
勳貴臨來之時帶了大量金銀,此刻他們或戰死,或逃跑,這些金銀變成了無主之物,正好拿來賞賜有功將士。
用了膳,朱由哲啟程迴京。馬科、王屏藩及其手下騎兵隨行,而高傑攜高文彩率部前去拱北城。
在那邊,闖軍已經發起了數次強攻。而目前沒有再守的必要,高傑會掩護他們撤迴京師。
天明時分,朱由哲到了朝陽門外。
門外擠滿了逃難而來的百姓,有數千人之多。看到大兵來到,他們紛紛躲避,因為他們看到每個騎兵馬背上都至少掛著兩到三顆頭顱。
城門大開,裏麵同樣滿是百姓,他們是想逃出城去的。看到城門打開,他們一擁而上,擠倒了攔截他們的兵卒。
但迎頭看到數千騎兵,頓時愣住了。
孟大春上前大喝,“皇上駕到,閑雜人等還不趕快避讓。”
這些百姓紛紛跪倒在街道兩邊,大唿萬歲,同時心中奇怪,不是說天子逃跑了嗎?怎麽會在這裏?
朱由哲騎馬緩步上前,眼光掃過他們。
身後士卒紛紛扔下人頭,瞬間便堆成了小山,嚇的那些百姓發出陣陣驚唿。
朱由哲朗聲道:“韃子已經入關,這些就是證據。之前打開城門,讓你們自由離開。當時,你們為何不走?”
朱由哲看著他們,“朕猜猜,你們之前之所以不走,是覺得京師能夠守住。此刻又想走,是覺得京師守不住了。但此刻你們出城,你們跑的再快,能跑過韃子的馬嗎?”
朱由哲指了指身後的城牆,“你們留在京師,這城牆和這城牆上的將士都可以保護你們。但若你們出京,是生是死,隻能靠命。但是否要走,最後的決定權在你們自己。”
人頭是吳把什的,被推下的那人是李率泰。
高傑大咧咧的說道:“陛下,末將斬殺了一千二百個韃子。人頭,我都給您帶迴來了。這個是吳把什的,聽說您用三千兩白銀要他的人頭。他的人頭,哪裏值那麽多?”
朱由哲點了點頭,“高愛卿辛苦,稍後去領一萬兩白銀。”
高傑道:“陛下,末將不要銀子,陛下把末將俘獲的那些馬匹分給末將就行了。”
馬科壓低聲音道:“高將軍,莫要如此貪心。這次大勝,我們也有功勞。”
朱由哲聽到,問向馬科,“他這次得到了多少馬匹?”
馬科迴道:“稟陛下,大約四千匹。還有金將軍,也得了大約一千匹。我所率之部主要負責在北岸堵住東虜的逃路,等我軍趕到之時,高將軍已經將所有馬匹收走了。”
金將軍說的是金聲桓,他從通州而來,帶一千騎兵,配合高傑擊破了清軍。
高傑冷笑道:“馬將軍,你要臉嗎?仗是我們打的,你根本就沒出力,現在反而跳出來邀功了。就說你的任務是在北岸堵東虜的逃路,你堵住了嗎?博洛是怎麽逃的?你心裏沒點數嗎?”
馬科滿臉怒色,但崇禎皇帝在,他也不好發作,隻能狠狠的瞪了高傑一眼。
朱由哲沒有再理會他們的爭吵,轉向楊衍道:“他便是李率泰?”
楊衍抱拳道:“稟陛下,他率部替博洛墊後,要不然博洛也逃不走。”
朱由哲看向李率泰,他這時躺在地上,滿臉是血,整條右臂被齊肩砍掉。鎧甲破損慘重,渾身上下沒有一處完好的。
楊衍在旁道:“陛下,他當時要自殺,末將隻得砍掉了手臂。”
李率泰聽到聲音,艱難睜開眼睛,看了看周圍,最後目光落在朱由哲身上,“你,你就是崇禎皇帝?”
朱由哲點了點頭,“不錯,是朕!”
李率泰強撐著站起來,“我想知道,你們是不是故意引我軍前來這裏的?”
朱由哲再次點頭,“是!”
李率泰慘笑一聲,“果真如此。”
朱由哲道:“你問了朕一個問題,朕答了。現在朕也同樣問你一個問題,可行?”
李率泰搖了搖頭,“我是不會降的。”
朱由哲笑了笑,“就你,你憑什麽覺得朕會接受你的歸降?就李永芳首先投靠異族的名聲,收降你,朕害怕髒了我大明的軍隊。”
李率泰眉頭一挑,額頭上青筋暴露,語氣中帶著怒氣,“那你想問我什麽,我軍的機密?”
朱由哲笑著搖了搖頭,“沒那麽複雜。朕隻是想問你,當狗有那麽好嗎?”
李率泰頓時一怔,良久沒有言語。
朱由哲站起身,“算了,朕也不讓你迴答了。馬萬年!”
馬萬年上前道:“陛下,末將在。”
朱由哲道:“您舅爺秦邦屏和三千白杆兵就是因為他父親李永芳而戰敗殉國,現在朕把他交給你,怎麽處置,你做主!”
馬萬年滿臉興奮,謝過崇禎皇帝,揮手帶走了李率泰。
後來,朱由哲才知道,馬萬年活剮了李率泰。李率泰也挺能熬,挨了三百多刀後才斷氣。
清軍慘敗,近萬清軍,博洛以下,最終逃脫者不到三百人。
明軍砍得頭顱八千二百三十六顆,俘敵七百餘人。
夜幕降臨,朱由哲叫來張世澤和鞏永固,問了他們的意見,兩人都表示願意聽從命令迴京。
於是,朱由哲讓寧遠伯李尊祖帶著剩下的兵卒前往武清縣渡口,那裏有足夠的船隻。
張家玉所率五千兵卒及楊衍所率的三千騎兵留下,看押俘虜,同時將戰死將士的遺體焚燒、埋葬。
當張家玉詢問要如何處置那些殉國勳貴的遺體時,朱由哲迴道:“和普通將士一般同樣處置,焚燒後收集骨灰,帶迴京,安葬於忠烈祠。”
高傑所獲的四千馬匹,其留下兩千匹,剩下的分給了馬科、楊衍,以及張家玉三人。
馬科得一千匹,楊衍和張家玉皆得五百匹。
為了補償高傑,最後朱由哲拿出了兩萬兩白銀給他。同時,他斬得的頭顱也按照規定的標準賞賜。
而金聲桓所得的一千匹馬,全部給了他,畢竟將來還得指望他守通州呢!
勳貴臨來之時帶了大量金銀,此刻他們或戰死,或逃跑,這些金銀變成了無主之物,正好拿來賞賜有功將士。
用了膳,朱由哲啟程迴京。馬科、王屏藩及其手下騎兵隨行,而高傑攜高文彩率部前去拱北城。
在那邊,闖軍已經發起了數次強攻。而目前沒有再守的必要,高傑會掩護他們撤迴京師。
天明時分,朱由哲到了朝陽門外。
門外擠滿了逃難而來的百姓,有數千人之多。看到大兵來到,他們紛紛躲避,因為他們看到每個騎兵馬背上都至少掛著兩到三顆頭顱。
城門大開,裏麵同樣滿是百姓,他們是想逃出城去的。看到城門打開,他們一擁而上,擠倒了攔截他們的兵卒。
但迎頭看到數千騎兵,頓時愣住了。
孟大春上前大喝,“皇上駕到,閑雜人等還不趕快避讓。”
這些百姓紛紛跪倒在街道兩邊,大唿萬歲,同時心中奇怪,不是說天子逃跑了嗎?怎麽會在這裏?
朱由哲騎馬緩步上前,眼光掃過他們。
身後士卒紛紛扔下人頭,瞬間便堆成了小山,嚇的那些百姓發出陣陣驚唿。
朱由哲朗聲道:“韃子已經入關,這些就是證據。之前打開城門,讓你們自由離開。當時,你們為何不走?”
朱由哲看著他們,“朕猜猜,你們之前之所以不走,是覺得京師能夠守住。此刻又想走,是覺得京師守不住了。但此刻你們出城,你們跑的再快,能跑過韃子的馬嗎?”
朱由哲指了指身後的城牆,“你們留在京師,這城牆和這城牆上的將士都可以保護你們。但若你們出京,是生是死,隻能靠命。但是否要走,最後的決定權在你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