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出兵2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丘城外。
唐翰輔向鄭成功拱了拱手,“鄭老弟,就此別過。”
鄭成功拱手迴禮,“唐將軍,您不一起進去?”
唐翰輔向城門的方向看了看,眼神裏有少許的後悔。
崇禎皇帝設立新九營,曾任命他為騎兵教習,九營內的一千騎兵都歸他統領。
但當時唐翰輔因為覺的九營初立,未來不定,便向崇禎皇帝提出希望留在天子近前聽用。
崇禎皇帝同意了,當即任命他為侍衛副統領,地位僅次於孟大春。
唐翰輔心中高興,特意寫信告知了唐通。但唐通卻迴信大罵了他一通,說他眼窩子太淺,是不成器的廢物。
侍衛終究是侍衛,雖得天子信重,但晉升有限。
九營初建,但為天子親設,為天子親軍。將來更可能成為天子征討東虜,平定闖賊和清除各地將領私兵的絕對主力。
建立之初,天子肯定會給予其各種優待。而且,將來底下將領稍有功勞就可能大大升遷。
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竟然被他主動放棄,簡直蠢的像豬一樣。
起初,唐翰輔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為自己的父親太過想當然。
但後來在崇禎皇帝身邊待著,發現各種軍需都優先供應九營。
而且在局勢最緊張的時候,也沒有調九營的一兵一卒。
這讓唐翰輔感受到了天子對這支新軍是多麽的重視,也為此懊悔不已。
現在重迴安丘,唐翰輔恨不得打自己兩巴掌。他搖了搖頭,對鄭成功道:“不進去了,我還得趕去益都,請代我向懷遠侯問好。”
費縣,大蒼山。
李岩看張王俊,“王大當家!”
王俊連忙道:“李公子,你這不是折煞在下嗎?你直接叫我王俊就行。”
李岩笑了笑,再次開口,“王參將,援兵將至,一切拜托了。”
王俊點了點頭,“明白,我會投入全部兵力,一定敗的像樣點。”
李岩輕輕頷首,不再多言。
王俊也轉身離開。
韋兒忍不住問道:“李公子,你真的信他?他可是曾經劫了漕糧的大盜啊!”
李岩搖頭道:“韋二,王俊是劫過漕糧,但他劫了之後呢!他把大部分糧食都分給了窮苦百姓,隻留了部分自用。本來對於一個快餓死的人,你就不要指望他有多高的道德觀念,但王俊在那時卻依舊顧及了百姓。其本心不壞,隻是世道相逼。”
“王俊如此,天下的反賊叛民也是。如果這天下能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怎麽冒著九族盡滅的風險造反?”
韋二撇了撇嘴,心想又不是每一個造反的人都是沒有活路的?有人天生就是賊骨頭。
看韋二臉色,顯然是不讚同自己,李岩輕輕歎了一口氣,不願糾纏此事。“崇禎皇帝將此事托付給我,那一切自然由我做主。況且,此事我已提前與之商議過。不管你有什麽不同意見,都需照令行事,否則軍法從事。”
韋二看李岩嚴肅起來,沉默了一會,拱手道:“屬下明白了。”
李岩點了點頭,沉聲道:“你來時帶了百騎,我讓王俊再抽調出二百騎給你。他手下的那些騎兵雖然不頂事,但熟悉當地地形。你要配合他們盡力絞殺清軍斥候,斷其耳目。尤其是這一路,不能讓阿濟格提前得到半點消息。”
李岩雙指重重敲在地圖上。
韋二看了看,手指指向的是東北方向。
阿濟格站在高處,手持望遠鏡,遙望前方的臨沂城。
看了一會,阿濟格把望遠鏡扔給鞏阿岱,嘖嘖笑道:“你看看今日和以往有什麽不同?”
鞏阿岱睜大雙眼,雨勢漸小,但沒有停歇,望遠鏡鏡麵模糊,看的不甚清晰。
看鞏阿岱長久沒有言語,阿濟格頗有些得意,“這都看不出來嗎?你難道沒發現那麵龍纛下已經沒人了嗎?”
鞏阿岱愣了一下,連忙看去,發現那麵龍纛之下不僅不見了崇禎皇帝,連守衛的士卒都沒了,頓時滿臉驚奇,“英親王,真的是啊!這是怎麽迴事?”
“哈哈哈,恭喜英親王,賀喜英親王,偽帝要棄城而逃了。”
阿濟格還未說話,他身旁一個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大笑著迴答。
那文士五十歲上下,身材瘦高,臉上兩頰深深凹陷,顴骨高高凸起,宛如一個餓脫相的山羊。
他笑的時候帶動肌肉顫抖,下額胡須顫動著,和腦後金錢鼠尾辮一起隨風而動,給人一種說不出來的怪異感覺。
阿濟格哈哈大笑,“孫之懈,還是你懂本王的心意。”
看著一臉茫然的鞏阿岱,阿濟格十分得意的說道:“那次大勝後,本王在臨沂城下盡斬所有俘兵,並虐殺莊鼐就是給崇禎皇帝看的。長於深宮,哪怕一時鼓起勇氣,又豈能久持?看著血流成河,人頭滾滾,他不害怕才怪?”
鞏阿岱此時迴過味來,“王爺,您是為了逼他逃跑?”
阿濟格笑著點了點頭,“是孫之懈提的建議。雖然等老十四的援兵來了照樣能破城,但本王卻不想等了。”
孫之懈笑著恭維道:“英親王聖明。一個明朝偽帝,王爺出手還不是手到擒來。”
阿濟格十分受用的點了點頭,右手摩挲著腰間的永樂皇帝寶劍,“到時候我就用這把寶劍親自砍了他的頭。大明皇帝被我阿濟格斬首,朱家王朝就此而亡,何等壯哉!”
鞏阿岱還是有些不解,“英親王,難道你就因為龍纛下無人而確定崇禎皇帝要逃嗎?”
阿濟格老了鞏阿岱一眼,“當然不是。孫之懈,你給他說說吧!”
孫之懈連忙躬身行禮,“奴才遵命。”
說完,孫之懈轉向鞏阿岱,“將軍,英親王那日之後就料定崇禎皇帝會逃,但靠城內的那點力量絕難辦到,務必會與城外聯係。因此,英親王加強了對臨沂城周邊的戒備,嚴防城內人員。就前幾日,突圍出城的精騎就不下十批。”
鞏阿岱臉色一頓,“有沒有抓到?”
孫之懈道:“有被我軍追到的,但他們眼看逃無可逃,都選擇了自殺。而從他們身上搜到的信件都加了密,也難以知道裏麵的內容,但也無怪乎就是求救。”
唐翰輔向鄭成功拱了拱手,“鄭老弟,就此別過。”
鄭成功拱手迴禮,“唐將軍,您不一起進去?”
唐翰輔向城門的方向看了看,眼神裏有少許的後悔。
崇禎皇帝設立新九營,曾任命他為騎兵教習,九營內的一千騎兵都歸他統領。
但當時唐翰輔因為覺的九營初立,未來不定,便向崇禎皇帝提出希望留在天子近前聽用。
崇禎皇帝同意了,當即任命他為侍衛副統領,地位僅次於孟大春。
唐翰輔心中高興,特意寫信告知了唐通。但唐通卻迴信大罵了他一通,說他眼窩子太淺,是不成器的廢物。
侍衛終究是侍衛,雖得天子信重,但晉升有限。
九營初建,但為天子親設,為天子親軍。將來更可能成為天子征討東虜,平定闖賊和清除各地將領私兵的絕對主力。
建立之初,天子肯定會給予其各種優待。而且,將來底下將領稍有功勞就可能大大升遷。
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竟然被他主動放棄,簡直蠢的像豬一樣。
起初,唐翰輔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為自己的父親太過想當然。
但後來在崇禎皇帝身邊待著,發現各種軍需都優先供應九營。
而且在局勢最緊張的時候,也沒有調九營的一兵一卒。
這讓唐翰輔感受到了天子對這支新軍是多麽的重視,也為此懊悔不已。
現在重迴安丘,唐翰輔恨不得打自己兩巴掌。他搖了搖頭,對鄭成功道:“不進去了,我還得趕去益都,請代我向懷遠侯問好。”
費縣,大蒼山。
李岩看張王俊,“王大當家!”
王俊連忙道:“李公子,你這不是折煞在下嗎?你直接叫我王俊就行。”
李岩笑了笑,再次開口,“王參將,援兵將至,一切拜托了。”
王俊點了點頭,“明白,我會投入全部兵力,一定敗的像樣點。”
李岩輕輕頷首,不再多言。
王俊也轉身離開。
韋兒忍不住問道:“李公子,你真的信他?他可是曾經劫了漕糧的大盜啊!”
李岩搖頭道:“韋二,王俊是劫過漕糧,但他劫了之後呢!他把大部分糧食都分給了窮苦百姓,隻留了部分自用。本來對於一個快餓死的人,你就不要指望他有多高的道德觀念,但王俊在那時卻依舊顧及了百姓。其本心不壞,隻是世道相逼。”
“王俊如此,天下的反賊叛民也是。如果這天下能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怎麽冒著九族盡滅的風險造反?”
韋二撇了撇嘴,心想又不是每一個造反的人都是沒有活路的?有人天生就是賊骨頭。
看韋二臉色,顯然是不讚同自己,李岩輕輕歎了一口氣,不願糾纏此事。“崇禎皇帝將此事托付給我,那一切自然由我做主。況且,此事我已提前與之商議過。不管你有什麽不同意見,都需照令行事,否則軍法從事。”
韋二看李岩嚴肅起來,沉默了一會,拱手道:“屬下明白了。”
李岩點了點頭,沉聲道:“你來時帶了百騎,我讓王俊再抽調出二百騎給你。他手下的那些騎兵雖然不頂事,但熟悉當地地形。你要配合他們盡力絞殺清軍斥候,斷其耳目。尤其是這一路,不能讓阿濟格提前得到半點消息。”
李岩雙指重重敲在地圖上。
韋二看了看,手指指向的是東北方向。
阿濟格站在高處,手持望遠鏡,遙望前方的臨沂城。
看了一會,阿濟格把望遠鏡扔給鞏阿岱,嘖嘖笑道:“你看看今日和以往有什麽不同?”
鞏阿岱睜大雙眼,雨勢漸小,但沒有停歇,望遠鏡鏡麵模糊,看的不甚清晰。
看鞏阿岱長久沒有言語,阿濟格頗有些得意,“這都看不出來嗎?你難道沒發現那麵龍纛下已經沒人了嗎?”
鞏阿岱愣了一下,連忙看去,發現那麵龍纛之下不僅不見了崇禎皇帝,連守衛的士卒都沒了,頓時滿臉驚奇,“英親王,真的是啊!這是怎麽迴事?”
“哈哈哈,恭喜英親王,賀喜英親王,偽帝要棄城而逃了。”
阿濟格還未說話,他身旁一個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大笑著迴答。
那文士五十歲上下,身材瘦高,臉上兩頰深深凹陷,顴骨高高凸起,宛如一個餓脫相的山羊。
他笑的時候帶動肌肉顫抖,下額胡須顫動著,和腦後金錢鼠尾辮一起隨風而動,給人一種說不出來的怪異感覺。
阿濟格哈哈大笑,“孫之懈,還是你懂本王的心意。”
看著一臉茫然的鞏阿岱,阿濟格十分得意的說道:“那次大勝後,本王在臨沂城下盡斬所有俘兵,並虐殺莊鼐就是給崇禎皇帝看的。長於深宮,哪怕一時鼓起勇氣,又豈能久持?看著血流成河,人頭滾滾,他不害怕才怪?”
鞏阿岱此時迴過味來,“王爺,您是為了逼他逃跑?”
阿濟格笑著點了點頭,“是孫之懈提的建議。雖然等老十四的援兵來了照樣能破城,但本王卻不想等了。”
孫之懈笑著恭維道:“英親王聖明。一個明朝偽帝,王爺出手還不是手到擒來。”
阿濟格十分受用的點了點頭,右手摩挲著腰間的永樂皇帝寶劍,“到時候我就用這把寶劍親自砍了他的頭。大明皇帝被我阿濟格斬首,朱家王朝就此而亡,何等壯哉!”
鞏阿岱還是有些不解,“英親王,難道你就因為龍纛下無人而確定崇禎皇帝要逃嗎?”
阿濟格老了鞏阿岱一眼,“當然不是。孫之懈,你給他說說吧!”
孫之懈連忙躬身行禮,“奴才遵命。”
說完,孫之懈轉向鞏阿岱,“將軍,英親王那日之後就料定崇禎皇帝會逃,但靠城內的那點力量絕難辦到,務必會與城外聯係。因此,英親王加強了對臨沂城周邊的戒備,嚴防城內人員。就前幾日,突圍出城的精騎就不下十批。”
鞏阿岱臉色一頓,“有沒有抓到?”
孫之懈道:“有被我軍追到的,但他們眼看逃無可逃,都選擇了自殺。而從他們身上搜到的信件都加了密,也難以知道裏麵的內容,但也無怪乎就是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