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出兵3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濟格打斷了孫之獬的話,“這幾日明軍調兵頻繁,濟寧的楊禦蕃部,泰安的楊禦華部,青州的秦翼明部,還有行蹤不定的馬科,王屏藩隱隱約都有來增援的跡象。所以,我料定崇禎皇帝必是想逃,或許就在這一兩日內。”
鞏阿岱輕輕的點了點頭,心中表示認同。
他自小便跟隨他的父輩們南征北戰,經驗極其豐富,明白細節的重要性。
一件件小事串聯起來就能十之八九確定一件事的可能性。
鞏阿岱沉思了一會,說道:“英親王,我軍深入敵後,多日戰損,目前仍可戰者已不到五千五百騎。雖然有漢卒補充,但他們戰力不強,而對大清又無甚忠心。若明軍各部都來臨沂,就算我們能勝之,恐怕也難以阻擋崇禎皇帝逃脫。”
阿濟格聽後微微點頭,“你有什麽想法?”
鞏阿岱道:“通知滿達海和博洛,讓其主動出擊,牽製明軍。如此,就算有明軍來援,隻要數量不多,我們便能應對。”
阿濟格沒有立即答應,而是轉向孫之獬問道:“你以為呢!”
孫之獬連忙應道:“稟主子,奴才感覺除了以上的幾路人馬外,主子還得注意另外兩路人馬。一路是在登州的黃蜚所部,他是數月之前被偽帝從南邊調來的,有近三十艘大海船,士卒近兩萬。還有另一支是在安丘新組建的新軍。”
阿濟格笑道:“本王聽說過黃蜚那支人馬,都是水卒,平時做些運送糧草的事情。至於那支新軍,聽說建軍不到兩月,也不足為慮。”
孫之獬哈哈恭維道:“主子說的是,奴才不過是杞人憂天而已。明軍就是來再多,也不是主子的對手。”
阿濟格聽著孫之獬的吹捧,心中十分滿意,“能提醒我這些,足以證明你對我的忠心。放心,此戰過後,我對老十四說,必保舉你為大官。”
孫之獬滿心歡喜,“謝主子。”
阿濟格轉向鞏阿岱,“通知滿達海和博洛的事,你去辦,讓其猛攻各部明軍,最好能大破之。另外,多派斥候,監視內外明軍。若有崇禎皇帝出逃的跡象,立即告知本王。”
鞏阿岱抱拳領命,“諾!”
阿濟格轉身離開,問向旁邊,“老十四來消息了嗎?目前走到何處了。”
秋,九月中。
多爾袞令大清鄭親王濟爾哈朗留守薊州,親攜真虜十三萬,仆從兵無數,以阿巴泰為前鋒,揮兵南下。
剛用過早膳,懿安皇後張嫣盯著定王朱慈炯在做功課。
這裏是揚州,其所居正是昔日隋煬帝下揚州之時所建的行宮所在地。
當然,因為多經戰亂,之前的行宮早已不在,房子也是後來所建。
但揚州富足,這處宅院又屬當地一富商。建的雖然比不上皇宮的富麗堂皇,但好在景色秀麗,十分靜雅。
自南下以來,張嫣先在徐州和崇禎皇帝見了麵,後乘船南下淮安,由路振飛派兵接應。
在淮安待了半個多月,聽聞有一支清軍南下。
在路振飛的勸說下,為了定王的安全,張皇後又攜定王和兩個公主南下揚州。
史可法親自渡江而來,請求張皇後和定王前往南京。
但此舉卻被張嫣所拒絕。
而拒絕的理由很簡單,大明皇帝還在北地。
史可法無奈,隻得下令鄭鴻逵及張名振撥出三千士卒屯於江北,要求務必確保張皇後和定王的安全。
之後不久,京營副提督太監韓瓚周又令其養子李國輔率新募之三千禁軍來到揚州,亦是保護。
除了這兩路主要兵力之外,還有馬世英,黃得功,劉孔炤,路振飛等人派來的兵卒。
最終導致揚州兵力越聚越多,已近萬人。雖戰力不強,但人數眾多,再無安全之虞。
定王朱慈炯把自己做好的功課呈給像樣,“皇伯娘,侄兒做好了。”
張嫣檢查了一遍,笑道“好了,去玩吧!”
朱慈炯聽這話,歡歡快快的跑了,後麵跟著的小太監不住的喊道:“殿下慢點,慢點,別摔倒了。”
張嫣呆坐著,看著池中遊曳的魚兒,臉上滿是憂愁之色,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這時,一小太監匆匆跑過來,“娘娘,太康伯來了,是否準他前來?”
太康伯張國紀,是張嫣的父親。
張嫣皺了皺眉頭,心中有些無奈。這個父親,有時太不省事。沉默了片刻道:“讓他去正堂吧!”
看到張嫣進來,太康伯張國紀連忙放下自己啃了半個的梨子,口中含糊不清,“女兒,你來了。”
張嫣坐下,聞到張國紀滿口的酒味,眉頭蹙的更緊,“怎麽大白天的就開始飲酒了?”
張國紀哈哈一笑,坐到張嫣旁邊,“撫寧侯和忻城伯來找我,心情高興就喝了點。並不多,你不要擔心。”
張嫣輕輕撇了一下嘴,“不是讓你不要過多與之交往嗎?”
撫寧侯朱國弼,忻城伯趙之龍都是南京留守勳貴。和其他勳貴不同,這兩個皆是掌握實權的。
要不是前段時間崇禎皇帝以兵力不足為由從其手中奪走大部兵權,其實力甚至能壓過諸個南京領兵之將。
張國紀擺了擺手,“女兒啊!大家都是朝廷勳貴,那麽生分幹嗎?他們主動來看我,我總不能把他們趕出去吧!況且,這次他們前來,也是為大明的江山社稷考慮啊!”
張嫣眉頭蹙的更緊,“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張國紀忙不迭的點頭“你想啊!陛下遠在北地,聽說已被東虜大軍團團圍在了臨沂城中。而太子又在京師,也是被闖賊和東虜幾十萬大軍圍著。你說,一旦這兩位出現了什麽危險,那大明可不就完了嗎?”
張嫣頓時變了臉色,厲聲道:“住嘴。”
說著,張嫣看向旁邊的太監和宮女,後者很識趣的退了下去。
張嫣怒視張國紀,壓低聲音道:“這些話是你該說的嗎?你有幾個腦袋?”
張國紀渾不在意,“女兒啊!說不說事情都擺在那裏,大家都知道的。大明現在已經這樣了。”
“那也輪不到你去說。”張嫣聲色俱厲。“你是嫌自己的命活的太長了嗎?”
鞏阿岱輕輕的點了點頭,心中表示認同。
他自小便跟隨他的父輩們南征北戰,經驗極其豐富,明白細節的重要性。
一件件小事串聯起來就能十之八九確定一件事的可能性。
鞏阿岱沉思了一會,說道:“英親王,我軍深入敵後,多日戰損,目前仍可戰者已不到五千五百騎。雖然有漢卒補充,但他們戰力不強,而對大清又無甚忠心。若明軍各部都來臨沂,就算我們能勝之,恐怕也難以阻擋崇禎皇帝逃脫。”
阿濟格聽後微微點頭,“你有什麽想法?”
鞏阿岱道:“通知滿達海和博洛,讓其主動出擊,牽製明軍。如此,就算有明軍來援,隻要數量不多,我們便能應對。”
阿濟格沒有立即答應,而是轉向孫之獬問道:“你以為呢!”
孫之獬連忙應道:“稟主子,奴才感覺除了以上的幾路人馬外,主子還得注意另外兩路人馬。一路是在登州的黃蜚所部,他是數月之前被偽帝從南邊調來的,有近三十艘大海船,士卒近兩萬。還有另一支是在安丘新組建的新軍。”
阿濟格笑道:“本王聽說過黃蜚那支人馬,都是水卒,平時做些運送糧草的事情。至於那支新軍,聽說建軍不到兩月,也不足為慮。”
孫之獬哈哈恭維道:“主子說的是,奴才不過是杞人憂天而已。明軍就是來再多,也不是主子的對手。”
阿濟格聽著孫之獬的吹捧,心中十分滿意,“能提醒我這些,足以證明你對我的忠心。放心,此戰過後,我對老十四說,必保舉你為大官。”
孫之獬滿心歡喜,“謝主子。”
阿濟格轉向鞏阿岱,“通知滿達海和博洛的事,你去辦,讓其猛攻各部明軍,最好能大破之。另外,多派斥候,監視內外明軍。若有崇禎皇帝出逃的跡象,立即告知本王。”
鞏阿岱抱拳領命,“諾!”
阿濟格轉身離開,問向旁邊,“老十四來消息了嗎?目前走到何處了。”
秋,九月中。
多爾袞令大清鄭親王濟爾哈朗留守薊州,親攜真虜十三萬,仆從兵無數,以阿巴泰為前鋒,揮兵南下。
剛用過早膳,懿安皇後張嫣盯著定王朱慈炯在做功課。
這裏是揚州,其所居正是昔日隋煬帝下揚州之時所建的行宮所在地。
當然,因為多經戰亂,之前的行宮早已不在,房子也是後來所建。
但揚州富足,這處宅院又屬當地一富商。建的雖然比不上皇宮的富麗堂皇,但好在景色秀麗,十分靜雅。
自南下以來,張嫣先在徐州和崇禎皇帝見了麵,後乘船南下淮安,由路振飛派兵接應。
在淮安待了半個多月,聽聞有一支清軍南下。
在路振飛的勸說下,為了定王的安全,張皇後又攜定王和兩個公主南下揚州。
史可法親自渡江而來,請求張皇後和定王前往南京。
但此舉卻被張嫣所拒絕。
而拒絕的理由很簡單,大明皇帝還在北地。
史可法無奈,隻得下令鄭鴻逵及張名振撥出三千士卒屯於江北,要求務必確保張皇後和定王的安全。
之後不久,京營副提督太監韓瓚周又令其養子李國輔率新募之三千禁軍來到揚州,亦是保護。
除了這兩路主要兵力之外,還有馬世英,黃得功,劉孔炤,路振飛等人派來的兵卒。
最終導致揚州兵力越聚越多,已近萬人。雖戰力不強,但人數眾多,再無安全之虞。
定王朱慈炯把自己做好的功課呈給像樣,“皇伯娘,侄兒做好了。”
張嫣檢查了一遍,笑道“好了,去玩吧!”
朱慈炯聽這話,歡歡快快的跑了,後麵跟著的小太監不住的喊道:“殿下慢點,慢點,別摔倒了。”
張嫣呆坐著,看著池中遊曳的魚兒,臉上滿是憂愁之色,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這時,一小太監匆匆跑過來,“娘娘,太康伯來了,是否準他前來?”
太康伯張國紀,是張嫣的父親。
張嫣皺了皺眉頭,心中有些無奈。這個父親,有時太不省事。沉默了片刻道:“讓他去正堂吧!”
看到張嫣進來,太康伯張國紀連忙放下自己啃了半個的梨子,口中含糊不清,“女兒,你來了。”
張嫣坐下,聞到張國紀滿口的酒味,眉頭蹙的更緊,“怎麽大白天的就開始飲酒了?”
張國紀哈哈一笑,坐到張嫣旁邊,“撫寧侯和忻城伯來找我,心情高興就喝了點。並不多,你不要擔心。”
張嫣輕輕撇了一下嘴,“不是讓你不要過多與之交往嗎?”
撫寧侯朱國弼,忻城伯趙之龍都是南京留守勳貴。和其他勳貴不同,這兩個皆是掌握實權的。
要不是前段時間崇禎皇帝以兵力不足為由從其手中奪走大部兵權,其實力甚至能壓過諸個南京領兵之將。
張國紀擺了擺手,“女兒啊!大家都是朝廷勳貴,那麽生分幹嗎?他們主動來看我,我總不能把他們趕出去吧!況且,這次他們前來,也是為大明的江山社稷考慮啊!”
張嫣眉頭蹙的更緊,“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張國紀忙不迭的點頭“你想啊!陛下遠在北地,聽說已被東虜大軍團團圍在了臨沂城中。而太子又在京師,也是被闖賊和東虜幾十萬大軍圍著。你說,一旦這兩位出現了什麽危險,那大明可不就完了嗎?”
張嫣頓時變了臉色,厲聲道:“住嘴。”
說著,張嫣看向旁邊的太監和宮女,後者很識趣的退了下去。
張嫣怒視張國紀,壓低聲音道:“這些話是你該說的嗎?你有幾個腦袋?”
張國紀渾不在意,“女兒啊!說不說事情都擺在那裏,大家都知道的。大明現在已經這樣了。”
“那也輪不到你去說。”張嫣聲色俱厲。“你是嫌自己的命活的太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