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明朝的軍事來說,清軍的戰鬥力從進關之前一直到清朝滅亡,戰鬥力一直都是下滑階段,而明朝就不一樣。
明朝的戰鬥力一直都是一個謎。
從明朝初年一直到明朝末年,能打的軍隊一直都存在,更詭異的是,明朝末年的時候,不但明軍能打,關外的後金能打,就連農民軍都能打。
這一點就很奇怪了。
而清軍在三藩之亂的表現在嶽州之戰中體現的可謂淋漓盡致,清軍在打下嶽州之前,吳三桂就已經嗝屁了,而嗝屁的吳三桂卻依舊讓清軍打了這麽久。
吳三桂這個人,如果說要我給他一個評價,或許會出乎諸位的意料。
這個評價反麵少一些,正麵反而會多一些。
這個人這輩子最為人所詬病的隻有兩度反叛,而我們仔細看得話,吳三桂的兩次反叛都是情有可原。
如果說明末清初,哪位將領給我的印象最深刻,我一定會說是吳三桂。
隻不過,這麽多年下來,吳三桂的名號隻怕也是注定要背負了漢奸!
最後說一點,無論任何原因當了漢奸,都是不可原諒的事情,這是做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底線。
康熙十九年,清軍攻入昆明,吳三桂的孫子自殺,標誌著三藩之亂正式結束。
我看過一些人對三藩之亂的評價,有些話是這麽說的,清朝打敗三藩,讓當地的老百姓不再受三藩的壓迫,這段話我每次看都覺得特別搞笑。
在封建統治下,難道還分被中央和地方嗎?難道當時的老百姓在皇帝和王爺的統治之下遭受的壓迫不一樣嗎?
所以,平定三藩最有利的隻有康熙本人,能夠讓他的權力更集中!
這才是三藩之亂被平定最偉大的成就,而老百姓則是最苦的,打仗的糧食是老百姓種的,當官的不會去種地,打仗的錢是老百姓交的,這些錢也許會去賑災,也許會去修河,用到老百姓身上,那才是花到了刀刃上麵。
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平定三藩的時候大炮也用了不少迴,這都是錢啊!
迴顧一下三藩之亂的這段時期,康熙也並非像大家想的那樣,從一開始就運籌帷幄,這中間他也彷徨過,也懷疑過,也痛苦過,尤其是他的妻子赫舍裏皇後在三藩之亂期間去世了。
赫舍裏皇後,出生於順治十年,父親是噶布喇,爺爺是索尼,叔叔是索額圖!
這個家族非常牛,索尼是四大輔臣之首,而赫舍裏的父親噶布喇是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也是我們後麵的老熟人,官居大學士。
當時鼇拜正專權,而遏必隆卻想著讓自己的女兒當皇後,可沒有想到被索尼插了一杠子,這件事情我們之前說過,就是孝莊一手操縱的。
康熙四年,赫舍裏同康熙成婚,兩個人年齡一樣大,隻相差了幾個月,原本這隻是一樁政治婚姻,可這二人的感情卻是真摯無比的,讓康熙足足想了一輩子。
結婚四年之後,兩個人有了愛情的結晶,承祜出生了,康熙和赫舍裏都很喜歡,隻不過這個孩子四歲的時候意外的去世了!
關於這個孩子的死因,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是被佟佳氏的佟國紀給失手打死的,康熙很難過,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因為承祜死亡的時間是在康熙十一年,而康熙十二年的時候吳三桂就造反了,而康熙這一生一直都在依靠外戚的勢力。
很不巧的是,佟佳氏和赫舍裏都是外戚,並且勢力相當,而康熙之所以沒有重處佟國紀,估計也是這麽考慮的。
如果諸位還想不明白的話,我們可以再看兩點。
三藩之亂的時候,赫舍裏家族的當家人索額圖是不支持撤藩的,而康熙則是鐵了心撤藩。
三藩之亂爆發的時候,負責抓捕吳應熊的人就是佟佳氏的佟國維。
看清楚了這一點,就不難明白,身為皇帝的康熙在麵對自己孩子去世的時候,也會感到無能為力。
康熙十三年的時候,赫舍裏皇後生下了她和康熙的最後一個兒子胤礽之後就難產而死,康熙異常悲痛,這個時候正是多事之秋,吳三桂迅速延伸自己的勢力,清軍是節節敗退,更麻煩的是北京城外麵察哈爾王已經來了,而北京城裏麵楊起隆也在鬧。
此刻的康熙,內心是相當悲痛!
而赫舍裏皇後去世的時候,也才年僅二十二歲,這個女人讓康熙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甚至於為了她,都立了皇太子。
清朝的規矩是不立皇太子的。
而康熙晚年的時候,也一直在思念著赫舍裏,他曾經親口對大臣說過
“胤礽乃皇後所生,朕煦嫗愛惜,親加訓諭…”
這可能就是真的愛屋及烏吧!
帝王家的愛情很少有真的,而康熙和赫舍裏之間雖然是政治聯姻,卻也是真的從政治聯姻轉換為了真的愛情。
康熙對赫舍裏是真的有感情,這份感情在之後所有的女人身上都再也找不到了,康熙曾經陪著孝莊在泡溫泉,聽說赫舍裏生病之後,馬上請示了孝莊就騎著馬飛奔過去看赫舍裏。
而康熙本人也在赫舍裏去世之後,為她破了許多祖製,為了悼念赫舍裏,康熙親手為赫舍裏寫了許多惦念的文章。
他倆成婚的時候,兩個人年紀尚幼,那十年之間,康熙剛剛失去自己的母親佟佳氏,又被鼇拜壓製著,然後很快又遇到了吳三桂造反,這一樁樁一幕幕都讓赫舍裏給予了康熙足夠的慰籍!
如果說沒有赫舍裏陪伴,康熙的那十年是相當灰暗的。
而赫舍裏的意外死亡,讓康熙將這份愛全部傾注到了兩個人的孩子胤礽身上,也為以後的奪嫡之爭留下了深刻的矛盾。
若幹年後,康熙將屠刀放到了赫舍裏家族的身上,也許是覺得對不起赫舍裏,刀在沾滿鮮血之後,康熙又在五台山舉辦了盛大的佛事來超度。
也許,這樣能夠慰藉赫舍裏的在天之靈了吧!
明朝的戰鬥力一直都是一個謎。
從明朝初年一直到明朝末年,能打的軍隊一直都存在,更詭異的是,明朝末年的時候,不但明軍能打,關外的後金能打,就連農民軍都能打。
這一點就很奇怪了。
而清軍在三藩之亂的表現在嶽州之戰中體現的可謂淋漓盡致,清軍在打下嶽州之前,吳三桂就已經嗝屁了,而嗝屁的吳三桂卻依舊讓清軍打了這麽久。
吳三桂這個人,如果說要我給他一個評價,或許會出乎諸位的意料。
這個評價反麵少一些,正麵反而會多一些。
這個人這輩子最為人所詬病的隻有兩度反叛,而我們仔細看得話,吳三桂的兩次反叛都是情有可原。
如果說明末清初,哪位將領給我的印象最深刻,我一定會說是吳三桂。
隻不過,這麽多年下來,吳三桂的名號隻怕也是注定要背負了漢奸!
最後說一點,無論任何原因當了漢奸,都是不可原諒的事情,這是做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底線。
康熙十九年,清軍攻入昆明,吳三桂的孫子自殺,標誌著三藩之亂正式結束。
我看過一些人對三藩之亂的評價,有些話是這麽說的,清朝打敗三藩,讓當地的老百姓不再受三藩的壓迫,這段話我每次看都覺得特別搞笑。
在封建統治下,難道還分被中央和地方嗎?難道當時的老百姓在皇帝和王爺的統治之下遭受的壓迫不一樣嗎?
所以,平定三藩最有利的隻有康熙本人,能夠讓他的權力更集中!
這才是三藩之亂被平定最偉大的成就,而老百姓則是最苦的,打仗的糧食是老百姓種的,當官的不會去種地,打仗的錢是老百姓交的,這些錢也許會去賑災,也許會去修河,用到老百姓身上,那才是花到了刀刃上麵。
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平定三藩的時候大炮也用了不少迴,這都是錢啊!
迴顧一下三藩之亂的這段時期,康熙也並非像大家想的那樣,從一開始就運籌帷幄,這中間他也彷徨過,也懷疑過,也痛苦過,尤其是他的妻子赫舍裏皇後在三藩之亂期間去世了。
赫舍裏皇後,出生於順治十年,父親是噶布喇,爺爺是索尼,叔叔是索額圖!
這個家族非常牛,索尼是四大輔臣之首,而赫舍裏的父親噶布喇是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也是我們後麵的老熟人,官居大學士。
當時鼇拜正專權,而遏必隆卻想著讓自己的女兒當皇後,可沒有想到被索尼插了一杠子,這件事情我們之前說過,就是孝莊一手操縱的。
康熙四年,赫舍裏同康熙成婚,兩個人年齡一樣大,隻相差了幾個月,原本這隻是一樁政治婚姻,可這二人的感情卻是真摯無比的,讓康熙足足想了一輩子。
結婚四年之後,兩個人有了愛情的結晶,承祜出生了,康熙和赫舍裏都很喜歡,隻不過這個孩子四歲的時候意外的去世了!
關於這個孩子的死因,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是被佟佳氏的佟國紀給失手打死的,康熙很難過,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因為承祜死亡的時間是在康熙十一年,而康熙十二年的時候吳三桂就造反了,而康熙這一生一直都在依靠外戚的勢力。
很不巧的是,佟佳氏和赫舍裏都是外戚,並且勢力相當,而康熙之所以沒有重處佟國紀,估計也是這麽考慮的。
如果諸位還想不明白的話,我們可以再看兩點。
三藩之亂的時候,赫舍裏家族的當家人索額圖是不支持撤藩的,而康熙則是鐵了心撤藩。
三藩之亂爆發的時候,負責抓捕吳應熊的人就是佟佳氏的佟國維。
看清楚了這一點,就不難明白,身為皇帝的康熙在麵對自己孩子去世的時候,也會感到無能為力。
康熙十三年的時候,赫舍裏皇後生下了她和康熙的最後一個兒子胤礽之後就難產而死,康熙異常悲痛,這個時候正是多事之秋,吳三桂迅速延伸自己的勢力,清軍是節節敗退,更麻煩的是北京城外麵察哈爾王已經來了,而北京城裏麵楊起隆也在鬧。
此刻的康熙,內心是相當悲痛!
而赫舍裏皇後去世的時候,也才年僅二十二歲,這個女人讓康熙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甚至於為了她,都立了皇太子。
清朝的規矩是不立皇太子的。
而康熙晚年的時候,也一直在思念著赫舍裏,他曾經親口對大臣說過
“胤礽乃皇後所生,朕煦嫗愛惜,親加訓諭…”
這可能就是真的愛屋及烏吧!
帝王家的愛情很少有真的,而康熙和赫舍裏之間雖然是政治聯姻,卻也是真的從政治聯姻轉換為了真的愛情。
康熙對赫舍裏是真的有感情,這份感情在之後所有的女人身上都再也找不到了,康熙曾經陪著孝莊在泡溫泉,聽說赫舍裏生病之後,馬上請示了孝莊就騎著馬飛奔過去看赫舍裏。
而康熙本人也在赫舍裏去世之後,為她破了許多祖製,為了悼念赫舍裏,康熙親手為赫舍裏寫了許多惦念的文章。
他倆成婚的時候,兩個人年紀尚幼,那十年之間,康熙剛剛失去自己的母親佟佳氏,又被鼇拜壓製著,然後很快又遇到了吳三桂造反,這一樁樁一幕幕都讓赫舍裏給予了康熙足夠的慰籍!
如果說沒有赫舍裏陪伴,康熙的那十年是相當灰暗的。
而赫舍裏的意外死亡,讓康熙將這份愛全部傾注到了兩個人的孩子胤礽身上,也為以後的奪嫡之爭留下了深刻的矛盾。
若幹年後,康熙將屠刀放到了赫舍裏家族的身上,也許是覺得對不起赫舍裏,刀在沾滿鮮血之後,康熙又在五台山舉辦了盛大的佛事來超度。
也許,這樣能夠慰藉赫舍裏的在天之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