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獄到天堂,隻有一瞬間!
其實這句話可以反過來說,從天堂跌到地獄也隻有一瞬間。
平定青海叛亂之後的年羹堯迴到了北京,受到了雍正的熱烈歡迎,這段時間裏麵雍正和年羹堯的關係發生了很是微妙的變化。
據說有一件事情對雍正觸動很大,說年羹堯迴北京之後,雍正想要檢驗一下軍隊,檢驗軍隊最好的辦法除了打仗就是閱兵了。
打仗太危險,也沒有辦法演示,隻能閱兵,既可以展示軍隊的風采又可以鎮壓北京城不安分的人。
閱兵的時候,因為天氣太熱,雍正就心疼這些兵,下令讓這些士兵們把甲胄給脫了,讓人拿了西瓜給這些人。
所謂甲胄就是士兵身上穿的鎧甲!
原本雍正是好意,結果士兵們聽到雍正的話以後卻壓根不動手,雍正很是納悶,就看向了年羹堯,年羹堯秒懂,馬上讓士兵們脫了鎧甲,然後告訴雍正這幫人都是大老粗,您別跟他們一般見識,他們打仗打多了,所以一般隻聽我的話。
聽到這話的雍正,就動了殺心!
在這裏,我很明白的告訴諸位,這個故事是瞎編的。
因為年羹堯到北京的時間是九月份,這個時候已經立秋了,關於節氣這個東西,不信不行,仔細觀察一下你會發現,立秋的前一天晚上還悶熱,立秋當晚溫度馬上就能降下來。
即便雍正再傻,也不會找一個大熱天的把人拉出來訓練。
這麽做,就真的是暴君了!
所以說,這個故事明顯就是政治故事,目地就是為了黑雍正。
真實的雍正應該是這麽一個人,不愛說話,脾氣比較急躁,待人也是比較好的,這裏有個前提就是你不主動惹他。
年羹堯來北京這段時間雙方發生了什麽我們已經不知道了,兩個人的關係也變得差了起來,因為年羹堯走後沒多久,雍正就告訴四川巡撫,年羹堯這個人並不是自己認為的完美武器了。
估計是當時太招搖,年羹堯一時之間沒有想明白,事情過了之後才想起來自己做的可能有點過分了,就主動給雍正上了折子,說自己為當初做的事情深深感受到不安,自己心裏相當內疚,希望您大人不記小人過,給我一個機會。
雍正收到年羹堯的認慫報告之後,冷冷一笑,腦海之中瞬間就浮現了年羹堯的囂張麵容,這個人留不得!
其實想想也是,到了雍正三年的時候,八爺黨基本上已經完犢子了,內部敵人解決掉了,那麽誰會放心讓外部再出一個掌管兵馬的大將軍,並且這個人還很高調。
於這個時候的年羹堯又犯了一個錯誤,他在給雍正的奏折上麵出了錯別字!
“朝乾夕惕”錯寫為“夕陽朝乾”。
其實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什麽問題,做為雍正的親信,如果雍正本人不追究,這件事情就翻篇了,可雍正擺明要追究,那就沒得說了。
年羹堯似乎也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成為了雍正的目標,該囂張還是囂張,雍正當年的謀士戴鐸去見年羹堯,年羹堯連把椅子都不給戴鐸搬過來,讓人家坐在地上。
更有甚者,年羹堯麵見雍正的時候也是非常不禮貌,把雍正真的當成了自己妹夫來對待。
這些也就罷了,真正讓雍正不滿意的是年羹堯又搞出來了一批年黨!
在我看來,這才是年羹堯真正的死因!
如果說雍正不是合法繼位,那麽知道這件事情的人絕對是隆科多而不是年羹堯,隆科多之死如果是必然的,那麽年羹堯之死就是純粹自己作死了。
前麵我們剛說過,雍正曾經寫了朋黨論來反擊歐陽修,順便也提醒一下在場的諸位大臣,千萬不要結黨。
現在你年羹堯弄出來一個年黨,這不就是就公然和我頂著幹,如果不弄死你,大家還以為我寫的朋黨論就是胡亂鬧著玩的一樣。
雍正初年的時候,雍正確實很喜歡年羹堯,並且給了年羹堯很大的權力,當地的官員年羹堯可以任命,像布政使,巡撫這種大官,隻要年羹堯推薦,雍正基本上沒有不答應的。
所以說,年羹堯的狂妄不法,雍正是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的。
那句話怎麽說的,臭毛病都是慣出來的!
這話,一點也不假,沒毛病!
當時有個巡撫叫趙誌遠,這個人因為得罪了年羹堯,導致年羹堯經常在雍正的麵前或者折子上麵說這個人的壞話,趙誌遠也是個老狐狸,看到情況不對,馬上給年羹堯送了二十萬兩白銀。
年羹堯收到錢之後,態度馬上就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極力在雍正麵前推薦趙誌遠,還一直說老趙人不錯,有機會您提拔他一下。
這麽來看的話,做為封疆大吏的巡撫都不敢和年羹堯起衝突,年羹堯的影響力也確實是大。
有了這些的年羹堯甚至一度覺得,自己在西北就是西北王,雍正得哄著他,自己萬一哪天要是不高興,指不定會幹出什麽事情來。
這些都讓雍正非常討厭年羹堯,開始對年羹堯動手了!
其實古代套路和現在差不多,大家看新聞的時候會發現,抓一個高級幹部,一般都是從他的親近的人身邊抓起來,比如秘書,比如兒子………
雍正決意弄年羹堯的時候,套路也是一樣的,先敲打他的心腹,當時的直隸巡撫李維軍,直接在聖旨裏麵告訴他
“年羹堯不純,遠的就不要讓人感覺到,還是逐漸遠離為好。”
後來又警告年羹堯身旁的人
“你應該‘醒醒’,不要‘頭疼’兩端\\u0027\\u0027”
最後又一步步的將年羹堯的親信全部調走,年羹堯的官職也從大將軍變成了川陝總督,最後成為了杭州將軍!
杭州將軍雖然比不了撫遠大將軍,這也是個高級軍官,而年羹堯到了杭州也沒有想明白自己為什麽突然就成為了現在這個樣子呢?
在杭州的年羹堯沒什麽事情可做,天天在城門邊發呆,路過的人看到這個樣子的年羹堯也是很好奇,都跑過去看熱鬧,想目睹一下年羹堯年大將軍的風采!
隻怕年羹堯一直到死都沒有想過雍正為什麽要這樣對待自己吧!
而雍正一旦動了殺心,誰也拉不住,隻不過雍正是想要當婊子,更想立牌坊,為了避免別人說自己兔死狗烹,就暗示大臣們彈劾年羹堯,這麽一來雍正算得上是順應大家的心意了。
年羹堯本人,最終被雍正定了九十二條大罪!
這樣的人,這麽多的罪,不死都難!
所以年羹堯死了,他的死也隻是雍正殺人的開始,不是結束!
其實這句話可以反過來說,從天堂跌到地獄也隻有一瞬間。
平定青海叛亂之後的年羹堯迴到了北京,受到了雍正的熱烈歡迎,這段時間裏麵雍正和年羹堯的關係發生了很是微妙的變化。
據說有一件事情對雍正觸動很大,說年羹堯迴北京之後,雍正想要檢驗一下軍隊,檢驗軍隊最好的辦法除了打仗就是閱兵了。
打仗太危險,也沒有辦法演示,隻能閱兵,既可以展示軍隊的風采又可以鎮壓北京城不安分的人。
閱兵的時候,因為天氣太熱,雍正就心疼這些兵,下令讓這些士兵們把甲胄給脫了,讓人拿了西瓜給這些人。
所謂甲胄就是士兵身上穿的鎧甲!
原本雍正是好意,結果士兵們聽到雍正的話以後卻壓根不動手,雍正很是納悶,就看向了年羹堯,年羹堯秒懂,馬上讓士兵們脫了鎧甲,然後告訴雍正這幫人都是大老粗,您別跟他們一般見識,他們打仗打多了,所以一般隻聽我的話。
聽到這話的雍正,就動了殺心!
在這裏,我很明白的告訴諸位,這個故事是瞎編的。
因為年羹堯到北京的時間是九月份,這個時候已經立秋了,關於節氣這個東西,不信不行,仔細觀察一下你會發現,立秋的前一天晚上還悶熱,立秋當晚溫度馬上就能降下來。
即便雍正再傻,也不會找一個大熱天的把人拉出來訓練。
這麽做,就真的是暴君了!
所以說,這個故事明顯就是政治故事,目地就是為了黑雍正。
真實的雍正應該是這麽一個人,不愛說話,脾氣比較急躁,待人也是比較好的,這裏有個前提就是你不主動惹他。
年羹堯來北京這段時間雙方發生了什麽我們已經不知道了,兩個人的關係也變得差了起來,因為年羹堯走後沒多久,雍正就告訴四川巡撫,年羹堯這個人並不是自己認為的完美武器了。
估計是當時太招搖,年羹堯一時之間沒有想明白,事情過了之後才想起來自己做的可能有點過分了,就主動給雍正上了折子,說自己為當初做的事情深深感受到不安,自己心裏相當內疚,希望您大人不記小人過,給我一個機會。
雍正收到年羹堯的認慫報告之後,冷冷一笑,腦海之中瞬間就浮現了年羹堯的囂張麵容,這個人留不得!
其實想想也是,到了雍正三年的時候,八爺黨基本上已經完犢子了,內部敵人解決掉了,那麽誰會放心讓外部再出一個掌管兵馬的大將軍,並且這個人還很高調。
於這個時候的年羹堯又犯了一個錯誤,他在給雍正的奏折上麵出了錯別字!
“朝乾夕惕”錯寫為“夕陽朝乾”。
其實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什麽問題,做為雍正的親信,如果雍正本人不追究,這件事情就翻篇了,可雍正擺明要追究,那就沒得說了。
年羹堯似乎也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成為了雍正的目標,該囂張還是囂張,雍正當年的謀士戴鐸去見年羹堯,年羹堯連把椅子都不給戴鐸搬過來,讓人家坐在地上。
更有甚者,年羹堯麵見雍正的時候也是非常不禮貌,把雍正真的當成了自己妹夫來對待。
這些也就罷了,真正讓雍正不滿意的是年羹堯又搞出來了一批年黨!
在我看來,這才是年羹堯真正的死因!
如果說雍正不是合法繼位,那麽知道這件事情的人絕對是隆科多而不是年羹堯,隆科多之死如果是必然的,那麽年羹堯之死就是純粹自己作死了。
前麵我們剛說過,雍正曾經寫了朋黨論來反擊歐陽修,順便也提醒一下在場的諸位大臣,千萬不要結黨。
現在你年羹堯弄出來一個年黨,這不就是就公然和我頂著幹,如果不弄死你,大家還以為我寫的朋黨論就是胡亂鬧著玩的一樣。
雍正初年的時候,雍正確實很喜歡年羹堯,並且給了年羹堯很大的權力,當地的官員年羹堯可以任命,像布政使,巡撫這種大官,隻要年羹堯推薦,雍正基本上沒有不答應的。
所以說,年羹堯的狂妄不法,雍正是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的。
那句話怎麽說的,臭毛病都是慣出來的!
這話,一點也不假,沒毛病!
當時有個巡撫叫趙誌遠,這個人因為得罪了年羹堯,導致年羹堯經常在雍正的麵前或者折子上麵說這個人的壞話,趙誌遠也是個老狐狸,看到情況不對,馬上給年羹堯送了二十萬兩白銀。
年羹堯收到錢之後,態度馬上就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極力在雍正麵前推薦趙誌遠,還一直說老趙人不錯,有機會您提拔他一下。
這麽來看的話,做為封疆大吏的巡撫都不敢和年羹堯起衝突,年羹堯的影響力也確實是大。
有了這些的年羹堯甚至一度覺得,自己在西北就是西北王,雍正得哄著他,自己萬一哪天要是不高興,指不定會幹出什麽事情來。
這些都讓雍正非常討厭年羹堯,開始對年羹堯動手了!
其實古代套路和現在差不多,大家看新聞的時候會發現,抓一個高級幹部,一般都是從他的親近的人身邊抓起來,比如秘書,比如兒子………
雍正決意弄年羹堯的時候,套路也是一樣的,先敲打他的心腹,當時的直隸巡撫李維軍,直接在聖旨裏麵告訴他
“年羹堯不純,遠的就不要讓人感覺到,還是逐漸遠離為好。”
後來又警告年羹堯身旁的人
“你應該‘醒醒’,不要‘頭疼’兩端\\u0027\\u0027”
最後又一步步的將年羹堯的親信全部調走,年羹堯的官職也從大將軍變成了川陝總督,最後成為了杭州將軍!
杭州將軍雖然比不了撫遠大將軍,這也是個高級軍官,而年羹堯到了杭州也沒有想明白自己為什麽突然就成為了現在這個樣子呢?
在杭州的年羹堯沒什麽事情可做,天天在城門邊發呆,路過的人看到這個樣子的年羹堯也是很好奇,都跑過去看熱鬧,想目睹一下年羹堯年大將軍的風采!
隻怕年羹堯一直到死都沒有想過雍正為什麽要這樣對待自己吧!
而雍正一旦動了殺心,誰也拉不住,隻不過雍正是想要當婊子,更想立牌坊,為了避免別人說自己兔死狗烹,就暗示大臣們彈劾年羹堯,這麽一來雍正算得上是順應大家的心意了。
年羹堯本人,最終被雍正定了九十二條大罪!
這樣的人,這麽多的罪,不死都難!
所以年羹堯死了,他的死也隻是雍正殺人的開始,不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