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龍今天一大早就起了床,起來一看天色尚早,慢慢往院子外麵走去。昨天一晚上都沒睡好,換了床是一個原因,最主要的是昨天受到的衝擊太大了。
剛走到院門口,就聽到街上傳來陣陣腳步聲,忙走出院子一看,見滿街都是士兵,在將領的帶領下往東門外跑,心裏一驚,以為出啥事了。怕上前拉住一個將領,將領見他是一個文官,不敢造次,停了下來。陳子龍問道:“出啥事了?你們為啥都往跑?”
“這位長官,我們訓練呢。”將領迴答道,現在這長官的稱唿已經在揚州軍中傳開了,大家一般對上級都這麽喊了。
陳子龍疑惑地搖了搖頭,他搞不懂訓練為啥要跑步。他不知這是強化訓練的第一步,所有城內軍隊全部要跑到新的臨時營地,在那兒要繞新營區再跑兩圈才迴來吃早飯。如果連這個都跑不下來的,就是羅劍說的屬於淘汰範圍了。
劉肇基已經站在東門外麵的高地上,嘴裏不停地喊著“快點!快點!早點迴來今天早上大白饅頭放開吃。”
聽了羅劍的形勢分析,劉肇基也急了。盡管後來羅劍說那手雷數量⊕,多,可以放開用,但劉肇基知道這揚州城中的明軍訓練太差,離羅劍要求的標準差得太遠,光靠這手雷恐怕還是不夠的。
因此昨天晚上迴去後他就把忠貫營、甘肅軍和降兵副將以上的將領招集起來開了會,把揚州軍麵臨的嚴峻形勢給大家作通報,也把強化訓練的要求和具體標準說了,盡管眾多將領認為這訓練標準很難實現,但劉肇基不為所動,直接說哪位如果不想幹,可以馬上離開,將領們這才不敢有異議。
等今天臨時營地裏的帳篷全部搭好了,這城中的軍隊都要集中到營地,劉肇基準備親自坐鎮,這強化訓練必須堅決抓下去。
盡管羅劍住的地方離街邊比較遠,也被街道上傳來的動靜給鬧醒了,一看手表快到六點了,幹脆穿衣起床了。
走出院門就看到站在街邊的陳子龍,上前打了個招唿,就往城外跑去。陳子龍看了看自己身上穿著的官袍,按住了跟著跑出去的想法。
跑出東門羅劍就看到了站在高台上的劉肇基,過去打了招唿,劉肇基問道:“興華,你怎麽也起這麽早?”
“被你這麽一折騰,想睡也睡不成了,動靜太大,太擾民了,這樣不行。”羅劍心想這軍隊駐紮在城裏肯定不行。
“興華這個你不用擔心,臨時營地今天上午帳篷就能搭好了,下午就全部搬到營地去。”劉肇基說道。
聽劉肇基這樣說,羅劍也就放心下來了,跑了一大圈,直到渾身濕透了才迴去,後麵兩個護衛隻好跟著跑,兩人實在不明白羅劍為啥為大清早的要出來猛跑。
匆匆吃過早飯,羅劍出門就去找史可法了,有很多事情還得協調,陳子龍在後麵跟著也來了。
史可法正在發火,任民育坐旁邊也是很生氣的樣子,見羅劍過來了,二人還是打了招唿,請羅劍坐了下來。
“發生什麽事了?二位如此生氣?”羅劍問道。
“興華啊,如今形勢如此嚴峻,而某些官員卻仍是醉生夢死,不顧百姓死活,看著寒心啊!”任民育說道。
從任民育的敘說中,羅劍知道了是怎麽迴事。
原來史可法讓任民育到各地檢查春耕落實情況,其他各縣落實很快,惟有至江都縣時卻發現很多田地依然荒蕪無人耕種。任民育一行跑到縣衙去找知縣張澤之,卻發現人不在,問了好幾個人,才知道張澤之從揚州城中迴來後,就根本沒到縣衙辦公,一直就住在青樓中。
張澤之對任民育等人的到來根本不在乎,竟直接對任民育說,如果任府台想要處置於他,就請上奏朝廷即可。說起張澤之當時囂張的樣子,任民育仍是氣得臉色發青。
“對這樣的混帳直接撤了就是,督師難道沒有這個權利嗎?”羅劍有些奇怪,史可法作為內閣大學士、淮揚督師,名義上仍是內閣首輔,難道連一個七品的知縣都處置不下來?
“興華你是不知啊,這張澤之以前乃是阮大铖府上的門客,阮大铖在朝中為官後,向馬士英推薦了他,這才到這江都當的知縣。要處置一個知縣須得皇上下旨,如今這朝廷均為馬士英所控製,如何才能讓皇上下旨啊?”任民育恨恨地說道,看樣子任民育知道這陳子龍並非馬士英的人,才敢在他麵前明說。
“哦,原來還是個有後台的。”羅劍並不吃驚,沒有後台的官員又哪敢如此囂張?“兩位,在此非常時期,如果對這樣的官員不作嚴厲處置,造成的惡劣影響將難以挽迴。我倒要見識見識什麽樣的混帳竟然囂張到這種地步?阮大铖那兒我去說,必讓他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興華啊,你何必要來趟這淌渾水,馬、阮都是睚眥必報的人,盡管現在對你有所敬畏,天長日久知你們並非仙神,其必懷恨在心,況且興華現在並非朝廷中人,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啊。”史可法歎了一口氣說道。
羅劍知道史可法說的並非沒有道理,時間久了,羅劍等人身上神秘光環慢慢褪去,在這個時代中起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小。從初至揚州,羅劍就沒有裝神弄鬼的打算,他想的是用自己的言行慢慢影響身邊的人,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進入南明朝廷中樞必將為以後的路帶來極大的不便。
其實羅劍也想過自己拉起一支隊伍,在這亂世中打下一片天地。後來在跟史可法等人的接觸中,才發現現在的社會根本沒有這種基礎,團結不了這個時代的精英,那麽自己要走的路將會艱難無比,弄不好隻能成為一個地方軍閥,最好的結果是打下了天下,被部屬強行推上皇帝的寶座,卻不是羅劍的理想。
羅劍分析過李自成失敗的原因,認為其中關鍵的一條就是身邊沒有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也就得不到整個士紳集團的支持,直到李自成身死,還一直被認為是流賊。
知道史可法的良苦用心,羅劍暗暗感激,看來幾次同史可法長談,對他的思想還是有很大的觸動,知道羅劍想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就開始關心著他,小心地保護著他。
史可法見羅劍一時陷入了沉思,與任民育交換了一下眼神,說道:“興華,你先去忙揚州軍整訓之事如何?有劉肇基在,你的整訓意圖必可實現,這可是目前最重要的頭等大事。張澤之之事我和時澤會作處理,你不要把自己陷進去了。我擬向朝廷啟奏請封你們幾人官銜官職,也好讓你們名正言順地參與朝政,你看如何?”
還沒等羅劍迴話,就有人進來通報說羅劍府上來人,說欽差阮尚書到府上拜訪,請羅劍迴府。
羅劍隻得暫且擱下張澤之的事,簡單跟史可法說了強化訓練期間需要加大保障,必須保證一日三餐,且有一頓保證有葷腥,目前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要保證有錢能買到東西。史可法答應了下來,說如果揚州城物資缺乏,就想法到其他地方購買,必不會誤了部隊訓練,羅劍這才放下心來,與二人告辭了,陳子龍卻留在史可法府上。
羅劍迴到府中,阮大铖已經坐在客廳喝茶了。
昨天阮大铖從羅劍這兒迴去,又找了城中相關官員了解了一些情況後,加班加點給馬士英寫了一封匯報信,把他在羅劍這兒的觀感詳細地給馬士英說了。他的結論是,羅劍幾人即使不是神仙鬼怪之類,也是有大來曆、有大本事的人,這樣的人對保住南明半壁江山能起到極大的作用。他給馬閣部提的建議是,朝廷要盡快給羅劍幾人封賞,一來算是酬謝羅劍幾人在揚州立下的大功,二來可籠絡住幾人,不為東林人所用。
今天吃過早飯就匆匆就趕過來,是想讓羅劍把抓獲的滿清王爺耿仲明交與朝廷處置,同時也想把自己已經向朝廷奏請封賞的事告訴羅劍,算是表表功。
兩人寒喧了幾句後坐了下來,阮大铖先開口說道:
“昨夜人多,未能向羅天使請教,今天集之前來,望羅天使不吝賜教。”
“圓海兄,我字興華,請喊我興華即可。”羅劍在心裏拚命給自己暗示,阮大铖當漢奸是還未發生的事,不能用未發生的事來看待一個人。
“興華賢弟,那我就不客氣了,不知興華對抓獲的滿清懷順王耿仲明有何打算?”阮大铖直接提出了這個問題,還是想先探探羅劍的態度。
“圓海兄,當初我是準備待公審後將耿仲明明正典刑,後來這一忙起來就把這事擱置起來了,不知圓海兄有何說法?”羅劍已經知道了阮大铖的意思,其實把耿仲明交給朝廷處置效果也許會更好,對鼓舞南明小朝廷的士氣還是能起不少作用。
“興華,可否將耿仲明交與朝廷處置,一來可震懾清虜,二來可鼓我軍民士氣,興華以為如何?”
“好吧,這耿仲明是我三人抓獲的,就不跟督師他們商量了,我就作這個主了,不知圓海兄安排何時將其押送到南京?”羅劍這裏耍了個小心眼,意思是告訴阮大铖,自己並非完全就是史可法這邊的人。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我這就安排人將耿仲明押至南京,越快越好。”阮大铖一聽果然大喜。
“興華賢弟,不知你今後有何打算?”阮大铖準備向羅劍攤牌了。
“既然上天安排我來到這兒,我自當為我華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羅劍思考了一下,說得很是慷慨激昂。
“好,好。如此愚兄對興華賢弟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圓海兄但說無妨。”
“興華兄若能為朝廷效力,朝廷必不會薄待興華,不知興華意下如何?”阮大铖說道比較繞,但羅劍還是聽出了他話裏的意思,心想這正瞌睡呢,你就送枕頭來了。
“圓海兄此言何意?興華等人不正是為朝廷效力嗎?”羅劍裝著糊塗。
“興華賢弟你們未拿朝廷奉祿,卻為朝廷分憂,令集之感佩不已啊,我當向朝廷奏請,必不使興華賢弟有功不賞。”阮大铖此話聽起來很有義氣感,羅劍想到他身邊能聚上一大批武林劍客之類的人,恐怕跟此不無關係吧。
正說著話,羅劍的對講機響了起來,待迴了話就聽劉肇基說道:“興華可有時間?情況不是很好啊,你快過來看看吧。”
羅劍一聽,不知何發生了何事,心中著急,起身對阮大铖說道:“圓海兄,也請一起去看看如何?”
剛走到院門口,就聽到街上傳來陣陣腳步聲,忙走出院子一看,見滿街都是士兵,在將領的帶領下往東門外跑,心裏一驚,以為出啥事了。怕上前拉住一個將領,將領見他是一個文官,不敢造次,停了下來。陳子龍問道:“出啥事了?你們為啥都往跑?”
“這位長官,我們訓練呢。”將領迴答道,現在這長官的稱唿已經在揚州軍中傳開了,大家一般對上級都這麽喊了。
陳子龍疑惑地搖了搖頭,他搞不懂訓練為啥要跑步。他不知這是強化訓練的第一步,所有城內軍隊全部要跑到新的臨時營地,在那兒要繞新營區再跑兩圈才迴來吃早飯。如果連這個都跑不下來的,就是羅劍說的屬於淘汰範圍了。
劉肇基已經站在東門外麵的高地上,嘴裏不停地喊著“快點!快點!早點迴來今天早上大白饅頭放開吃。”
聽了羅劍的形勢分析,劉肇基也急了。盡管後來羅劍說那手雷數量⊕,多,可以放開用,但劉肇基知道這揚州城中的明軍訓練太差,離羅劍要求的標準差得太遠,光靠這手雷恐怕還是不夠的。
因此昨天晚上迴去後他就把忠貫營、甘肅軍和降兵副將以上的將領招集起來開了會,把揚州軍麵臨的嚴峻形勢給大家作通報,也把強化訓練的要求和具體標準說了,盡管眾多將領認為這訓練標準很難實現,但劉肇基不為所動,直接說哪位如果不想幹,可以馬上離開,將領們這才不敢有異議。
等今天臨時營地裏的帳篷全部搭好了,這城中的軍隊都要集中到營地,劉肇基準備親自坐鎮,這強化訓練必須堅決抓下去。
盡管羅劍住的地方離街邊比較遠,也被街道上傳來的動靜給鬧醒了,一看手表快到六點了,幹脆穿衣起床了。
走出院門就看到站在街邊的陳子龍,上前打了個招唿,就往城外跑去。陳子龍看了看自己身上穿著的官袍,按住了跟著跑出去的想法。
跑出東門羅劍就看到了站在高台上的劉肇基,過去打了招唿,劉肇基問道:“興華,你怎麽也起這麽早?”
“被你這麽一折騰,想睡也睡不成了,動靜太大,太擾民了,這樣不行。”羅劍心想這軍隊駐紮在城裏肯定不行。
“興華這個你不用擔心,臨時營地今天上午帳篷就能搭好了,下午就全部搬到營地去。”劉肇基說道。
聽劉肇基這樣說,羅劍也就放心下來了,跑了一大圈,直到渾身濕透了才迴去,後麵兩個護衛隻好跟著跑,兩人實在不明白羅劍為啥為大清早的要出來猛跑。
匆匆吃過早飯,羅劍出門就去找史可法了,有很多事情還得協調,陳子龍在後麵跟著也來了。
史可法正在發火,任民育坐旁邊也是很生氣的樣子,見羅劍過來了,二人還是打了招唿,請羅劍坐了下來。
“發生什麽事了?二位如此生氣?”羅劍問道。
“興華啊,如今形勢如此嚴峻,而某些官員卻仍是醉生夢死,不顧百姓死活,看著寒心啊!”任民育說道。
從任民育的敘說中,羅劍知道了是怎麽迴事。
原來史可法讓任民育到各地檢查春耕落實情況,其他各縣落實很快,惟有至江都縣時卻發現很多田地依然荒蕪無人耕種。任民育一行跑到縣衙去找知縣張澤之,卻發現人不在,問了好幾個人,才知道張澤之從揚州城中迴來後,就根本沒到縣衙辦公,一直就住在青樓中。
張澤之對任民育等人的到來根本不在乎,竟直接對任民育說,如果任府台想要處置於他,就請上奏朝廷即可。說起張澤之當時囂張的樣子,任民育仍是氣得臉色發青。
“對這樣的混帳直接撤了就是,督師難道沒有這個權利嗎?”羅劍有些奇怪,史可法作為內閣大學士、淮揚督師,名義上仍是內閣首輔,難道連一個七品的知縣都處置不下來?
“興華你是不知啊,這張澤之以前乃是阮大铖府上的門客,阮大铖在朝中為官後,向馬士英推薦了他,這才到這江都當的知縣。要處置一個知縣須得皇上下旨,如今這朝廷均為馬士英所控製,如何才能讓皇上下旨啊?”任民育恨恨地說道,看樣子任民育知道這陳子龍並非馬士英的人,才敢在他麵前明說。
“哦,原來還是個有後台的。”羅劍並不吃驚,沒有後台的官員又哪敢如此囂張?“兩位,在此非常時期,如果對這樣的官員不作嚴厲處置,造成的惡劣影響將難以挽迴。我倒要見識見識什麽樣的混帳竟然囂張到這種地步?阮大铖那兒我去說,必讓他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興華啊,你何必要來趟這淌渾水,馬、阮都是睚眥必報的人,盡管現在對你有所敬畏,天長日久知你們並非仙神,其必懷恨在心,況且興華現在並非朝廷中人,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啊。”史可法歎了一口氣說道。
羅劍知道史可法說的並非沒有道理,時間久了,羅劍等人身上神秘光環慢慢褪去,在這個時代中起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小。從初至揚州,羅劍就沒有裝神弄鬼的打算,他想的是用自己的言行慢慢影響身邊的人,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進入南明朝廷中樞必將為以後的路帶來極大的不便。
其實羅劍也想過自己拉起一支隊伍,在這亂世中打下一片天地。後來在跟史可法等人的接觸中,才發現現在的社會根本沒有這種基礎,團結不了這個時代的精英,那麽自己要走的路將會艱難無比,弄不好隻能成為一個地方軍閥,最好的結果是打下了天下,被部屬強行推上皇帝的寶座,卻不是羅劍的理想。
羅劍分析過李自成失敗的原因,認為其中關鍵的一條就是身邊沒有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也就得不到整個士紳集團的支持,直到李自成身死,還一直被認為是流賊。
知道史可法的良苦用心,羅劍暗暗感激,看來幾次同史可法長談,對他的思想還是有很大的觸動,知道羅劍想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就開始關心著他,小心地保護著他。
史可法見羅劍一時陷入了沉思,與任民育交換了一下眼神,說道:“興華,你先去忙揚州軍整訓之事如何?有劉肇基在,你的整訓意圖必可實現,這可是目前最重要的頭等大事。張澤之之事我和時澤會作處理,你不要把自己陷進去了。我擬向朝廷啟奏請封你們幾人官銜官職,也好讓你們名正言順地參與朝政,你看如何?”
還沒等羅劍迴話,就有人進來通報說羅劍府上來人,說欽差阮尚書到府上拜訪,請羅劍迴府。
羅劍隻得暫且擱下張澤之的事,簡單跟史可法說了強化訓練期間需要加大保障,必須保證一日三餐,且有一頓保證有葷腥,目前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要保證有錢能買到東西。史可法答應了下來,說如果揚州城物資缺乏,就想法到其他地方購買,必不會誤了部隊訓練,羅劍這才放下心來,與二人告辭了,陳子龍卻留在史可法府上。
羅劍迴到府中,阮大铖已經坐在客廳喝茶了。
昨天阮大铖從羅劍這兒迴去,又找了城中相關官員了解了一些情況後,加班加點給馬士英寫了一封匯報信,把他在羅劍這兒的觀感詳細地給馬士英說了。他的結論是,羅劍幾人即使不是神仙鬼怪之類,也是有大來曆、有大本事的人,這樣的人對保住南明半壁江山能起到極大的作用。他給馬閣部提的建議是,朝廷要盡快給羅劍幾人封賞,一來算是酬謝羅劍幾人在揚州立下的大功,二來可籠絡住幾人,不為東林人所用。
今天吃過早飯就匆匆就趕過來,是想讓羅劍把抓獲的滿清王爺耿仲明交與朝廷處置,同時也想把自己已經向朝廷奏請封賞的事告訴羅劍,算是表表功。
兩人寒喧了幾句後坐了下來,阮大铖先開口說道:
“昨夜人多,未能向羅天使請教,今天集之前來,望羅天使不吝賜教。”
“圓海兄,我字興華,請喊我興華即可。”羅劍在心裏拚命給自己暗示,阮大铖當漢奸是還未發生的事,不能用未發生的事來看待一個人。
“興華賢弟,那我就不客氣了,不知興華對抓獲的滿清懷順王耿仲明有何打算?”阮大铖直接提出了這個問題,還是想先探探羅劍的態度。
“圓海兄,當初我是準備待公審後將耿仲明明正典刑,後來這一忙起來就把這事擱置起來了,不知圓海兄有何說法?”羅劍已經知道了阮大铖的意思,其實把耿仲明交給朝廷處置效果也許會更好,對鼓舞南明小朝廷的士氣還是能起不少作用。
“興華,可否將耿仲明交與朝廷處置,一來可震懾清虜,二來可鼓我軍民士氣,興華以為如何?”
“好吧,這耿仲明是我三人抓獲的,就不跟督師他們商量了,我就作這個主了,不知圓海兄安排何時將其押送到南京?”羅劍這裏耍了個小心眼,意思是告訴阮大铖,自己並非完全就是史可法這邊的人。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我這就安排人將耿仲明押至南京,越快越好。”阮大铖一聽果然大喜。
“興華賢弟,不知你今後有何打算?”阮大铖準備向羅劍攤牌了。
“既然上天安排我來到這兒,我自當為我華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羅劍思考了一下,說得很是慷慨激昂。
“好,好。如此愚兄對興華賢弟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圓海兄但說無妨。”
“興華兄若能為朝廷效力,朝廷必不會薄待興華,不知興華意下如何?”阮大铖說道比較繞,但羅劍還是聽出了他話裏的意思,心想這正瞌睡呢,你就送枕頭來了。
“圓海兄此言何意?興華等人不正是為朝廷效力嗎?”羅劍裝著糊塗。
“興華賢弟你們未拿朝廷奉祿,卻為朝廷分憂,令集之感佩不已啊,我當向朝廷奏請,必不使興華賢弟有功不賞。”阮大铖此話聽起來很有義氣感,羅劍想到他身邊能聚上一大批武林劍客之類的人,恐怕跟此不無關係吧。
正說著話,羅劍的對講機響了起來,待迴了話就聽劉肇基說道:“興華可有時間?情況不是很好啊,你快過來看看吧。”
羅劍一聽,不知何發生了何事,心中著急,起身對阮大铖說道:“圓海兄,也請一起去看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