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蘭,史大哥說的是對的,這段時間我也一直都在思考這些問題,咱們的目標到底是什麽?由少數財團和大商人控製的政府也能讓這個國家強大起來,我認為這種強大並不是真正的強大。”羅劍接過史可法的話說道。
“是啊,前段時間我跟興華下去調研,看到老百姓的日子比前些年好過了不少,我還很高興,但是興華點醒了我,我這是跟前些年做比較,這兩年尤其是揚州地區的發展可是前幾十年都趕不上的,但是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沒有相應的提高呢?我看遠遠沒有!”
已經剪短了頭發成了寸頭的史可法目光炯炯,輕輕拍了一下桌子,顯得鬥誌極為高昂。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可不是一朝一息的事,現在我們還隻有半壁江山,等以後打下了全國,諸如此類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如果不盡早解決這些問題,恐怕以後的局麵就更難收拾了。”
羅劍苦惱地說著,在另一個時空裏,他隻是一個軍人,雖然從各個渠道關心和了解著國家的發展,但並無一點從政經驗,對社會的發展和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也隻是一種簡單感性上的認識。
現在隨著軍事上的不斷勝利,以後局麵會越來越廣闊,也會越來越複雜,如何應付以後的複雜情況,羅劍是越來越沒有把握。
現在的羅劍比任何時候都渴望能學習新的知識,每天晚上等柳蘭睡了之後,他都要打開電腦,不斷地看書學習,饒是如此,仍是覺得自己的知識不足以應付新出現的情況。
臨時政府在南京、杭州和廣州開辦了三個行政學院,羅劍要求每個官員都必須經過行政學院的學習和培訓,但行政學院教給這些官員的隻是如何處理一些政事,到底要給這些官員灌輸一種什麽樣的從政理念,羅劍自己也覺得迷惘。
看著羅劍煩惱地撓頭,柳蘭輕輕一笑說道:
“興華,你也別煩了,總設計師不是說過嗎?‘摸著石頭過河’,我覺得這句話對我們尤其實用,咱們不能指望一天建成羅馬,有問題解決就是了,煩惱是沒用的。”
“是啊,現在的社會情況與任何一個時候都不同,我們並沒有可以借鑒的先例,出現一些問題並不可怕。但是…”羅劍說到這兒的時候,輕輕拍了一下茶幾,又加重了語氣。
“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把握好了,那就是不管路怎麽走,我們必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才是我們思考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幾個算是白來了!”
“好!興華的這句話可是說到我心坎裏了。正因為如此,所以我才不想讓這些人掌控了我們的政府,前段時間我看了你們說的那本《貨幣戰爭》一書,那裏麵說的跟我們今天的形勢還真有些想像呢。”史可法也是輕輕一拍茶幾,使勁地點頭說道。
“鐵路參股的事我來處理,涉及到國家經濟命脈,絕對不能讓這些人把它給控製了。再過幾個月,咱們的銀行也要成立了,現在這個問題不解決,到時候成立銀行他們也會想插上一手,咱們就從鐵路這裏開始,斷了他們的念想!”
羅劍見史可法跟自己的理念完全一樣,煩惱頓時少了不少,有困難不怕,怕的是隻剩下自己一個人孤軍奮戰。
成立銀行、發行紙幣的事在揚州時就已經開始了籌劃,包括邢夫人造紙廠在內的七八家造紙廠都被分配了特種紙張的研製任務,時至今日,錢幣紙和相應的印刷在技術上已經成功得到了解決。
以前沒有發行是因為財政上的問題,現在發行紙幣肯定必須是以金銀為本位,而臨時政府此前沒有足夠的金銀儲備,如果強行發行,必然會造成信用上的大問題。
隨著臨時政府有意識地儲備了大量的金銀現貨,紙幣的發行也被提到了議事日程。
伴隨著紙幣的發行,銀行的成立也是必然。
隻是成立銀行的事還隻有羅劍和史可法等幾個人知道,並沒有將消息公開出去,但現在事到臨頭,前期的宣傳準備工作即將開始,再保密已經不行了。
“咱們一起擔著吧,不能讓你一個人做惡人,我已經跟時澤說了,這個事情上半點都不能鬆口。”史可法一聽羅劍要處理這個事情,知道他不想自己做惡人,主動說道。
“興華,我知道你想走前輩們的那條路,這我不反對,但是咱們也得吸引教訓,一些相應的製度咱們必須完善起來,趁早把這些製度完善起來,咱們也主動是不是?”
柳蘭在旁邊聽了半天,她對羅劍的心思自是極為了解,她最清楚從小就受到的教育讓羅劍很難選擇另外的路。
“是啊,柳蘭你這話說得對,咱們在揚州施行的財產公開製度就是一個先例,如果等咱們的政府都爛了,再下大力氣來整頓,阻力會大得多。”
羅劍對柳蘭話裏的意思也非常明白,其實他最想讓中國的老百姓都過上象自己所在的時空裏瑞典、挪威等一些國家的生活,但他又明白這不過是自己的願望而已。
不說那些國家是發展了幾百年後的結果,就算國家的大小和發展的不平衡性也是無法相比的。
中國現在雖然人口雖然不多,算上滿清治下的區域也不過六七千萬人,但中國自古以來“多子多福”的觀念根深蒂固,一旦初步解決了吃飯的問題,人口爆炸性增長是可以預見的。
而發展初期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也讓政府不可能從一開始就限製人口的增長,一旦人口多了,各種問題都將顯現出來。
未來的國家將實行什麽樣的政治製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羅劍。
從自己的那個時空來看,不同國家的不同製度都有著各自的優勢和短板。
自己前輩們創立的製度極有助於集中全國之力辦大事,那時的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就創辦了自己的基礎工業,建成了相對完善的國防體係,盡管百姓們的生活並不富裕,但除了核戰爭,本土受到侵略的可能性幾乎已經不存在了。
而西方國家包括美利堅在內的發達國家,除了技術上的先進性以外,無一例外的都是依靠掠奪和殖民來獲得國家發展的第一桶金,他們的發達無一不浸透著落後國家和地區人民的血汗,當然也包括那個時空裏的中國人。
作為一名純粹的民族主義者,羅劍每當看到這段中國被掠奪和殖民的曆史都覺痛徹心肺,但對自己的國家能夠殖民海外倒並不反感,從現在的情況看,已經開始慢慢走上這條路了。
史可法今天過來其實是想找羅劍統一思想的,他一直覺得羅劍在對待那些商人的問題上有些軟弱,所以擔心這些商人要求參股鐵路的修建,羅劍會答應他們,現在了解到了羅劍的真實想法,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興華,我記得你跟我說過,有一種政策上的‘劫富濟貧’,咱們是不是也要施行這些政策啊?”史可法對羅劍前年晚上跟他談過的話記憶猶新,這次調研發現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快,這才想起他以前說過的話。
“現在還不行,目前咱們的主要精力是發展,要集中精力把全國問題解決了,現在就開始動有些人的利益,我們的內部就會不穩,等解決了全國問題,咱們再集中精力解決這些問題,憲之兄,你放心,要不了多久了。”
羅劍的這話並非是吹牛,而是根據部隊建設的形勢得來的。
一師和二師在兩廣已經擴招完畢,兩個師都已經擴編成了軍,分別由劉肇基和李成棟擔任軍長,莊子固和樓挺分別擔任兩個新組建師的師長,兩個師的裝備在上個月就已經配發到位了。
騎兵師和閻應元的炮兵旅也都被一分為二,被編成了兩個騎兵旅和兩個炮兵團,這樣一來,兩個軍也都有了自己的騎兵和炮兵。
這就意味著兩個軍都已經成為一個單獨的作戰集團,今後將獨自作戰,不需要再象以前一樣抱團作戰了。
根據羅劍的安排,兩個軍整訓完畢後,劉肇基的一軍將向湖南、江西方向進軍,李成棟的二軍將向貴州和雲南一帶攻擊前進。
閻應元已經帶著一百多名炮兵旅的技術骨幹正在趕迴南京,準備籌建炮兵學校,等炮兵學校組建完畢,閻應元也將有新的安排。
南京王強七師的建設更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目前人數已經達到了二萬三千多人,當然這裏麵有替海軍代訓的海軍陸戰隊八千官兵。
按照劉為民的意思,王強的七師將部分配發新式步槍,在陳子龍不計日夜的研究之下,子彈的規模化生產即將解決,現在就等一些模具和機械製作好了,子彈的生產問題即將解決。如果不是銅的問題,劉為民都想把七師全部換成新式步槍。
七師炮兵團使用的火炮也是最新製造出來的,隨著光學儀器研製的不斷進步,間接瞄準也成為了可能,最新的火炮當然也要立足這點進行發展。
就在上個月,第一座化工廠已經在南京郊外建成,盡量產量並不讓人滿意,但化工廠的的確確是量化生產出了氨氣,有了大量的氨,接下來的硝酸製備就簡單多了。
有了硝酸,新式huo藥就可以批量生產,羅劍覺得解決全國問題肯定不是難事,這些都是羅劍信心的來源和基礎。
臨時政府極為強硬的態度讓南京和揚州的大商人們都沒想到,《工人權益保護法》頒布施行的同時,臨時政府在新一期的《中華日報》上明確表明了態度,那就是鐵路的建設絕不允許個人參股。
“是啊,前段時間我跟興華下去調研,看到老百姓的日子比前些年好過了不少,我還很高興,但是興華點醒了我,我這是跟前些年做比較,這兩年尤其是揚州地區的發展可是前幾十年都趕不上的,但是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沒有相應的提高呢?我看遠遠沒有!”
已經剪短了頭發成了寸頭的史可法目光炯炯,輕輕拍了一下桌子,顯得鬥誌極為高昂。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可不是一朝一息的事,現在我們還隻有半壁江山,等以後打下了全國,諸如此類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如果不盡早解決這些問題,恐怕以後的局麵就更難收拾了。”
羅劍苦惱地說著,在另一個時空裏,他隻是一個軍人,雖然從各個渠道關心和了解著國家的發展,但並無一點從政經驗,對社會的發展和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也隻是一種簡單感性上的認識。
現在隨著軍事上的不斷勝利,以後局麵會越來越廣闊,也會越來越複雜,如何應付以後的複雜情況,羅劍是越來越沒有把握。
現在的羅劍比任何時候都渴望能學習新的知識,每天晚上等柳蘭睡了之後,他都要打開電腦,不斷地看書學習,饒是如此,仍是覺得自己的知識不足以應付新出現的情況。
臨時政府在南京、杭州和廣州開辦了三個行政學院,羅劍要求每個官員都必須經過行政學院的學習和培訓,但行政學院教給這些官員的隻是如何處理一些政事,到底要給這些官員灌輸一種什麽樣的從政理念,羅劍自己也覺得迷惘。
看著羅劍煩惱地撓頭,柳蘭輕輕一笑說道:
“興華,你也別煩了,總設計師不是說過嗎?‘摸著石頭過河’,我覺得這句話對我們尤其實用,咱們不能指望一天建成羅馬,有問題解決就是了,煩惱是沒用的。”
“是啊,現在的社會情況與任何一個時候都不同,我們並沒有可以借鑒的先例,出現一些問題並不可怕。但是…”羅劍說到這兒的時候,輕輕拍了一下茶幾,又加重了語氣。
“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把握好了,那就是不管路怎麽走,我們必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才是我們思考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幾個算是白來了!”
“好!興華的這句話可是說到我心坎裏了。正因為如此,所以我才不想讓這些人掌控了我們的政府,前段時間我看了你們說的那本《貨幣戰爭》一書,那裏麵說的跟我們今天的形勢還真有些想像呢。”史可法也是輕輕一拍茶幾,使勁地點頭說道。
“鐵路參股的事我來處理,涉及到國家經濟命脈,絕對不能讓這些人把它給控製了。再過幾個月,咱們的銀行也要成立了,現在這個問題不解決,到時候成立銀行他們也會想插上一手,咱們就從鐵路這裏開始,斷了他們的念想!”
羅劍見史可法跟自己的理念完全一樣,煩惱頓時少了不少,有困難不怕,怕的是隻剩下自己一個人孤軍奮戰。
成立銀行、發行紙幣的事在揚州時就已經開始了籌劃,包括邢夫人造紙廠在內的七八家造紙廠都被分配了特種紙張的研製任務,時至今日,錢幣紙和相應的印刷在技術上已經成功得到了解決。
以前沒有發行是因為財政上的問題,現在發行紙幣肯定必須是以金銀為本位,而臨時政府此前沒有足夠的金銀儲備,如果強行發行,必然會造成信用上的大問題。
隨著臨時政府有意識地儲備了大量的金銀現貨,紙幣的發行也被提到了議事日程。
伴隨著紙幣的發行,銀行的成立也是必然。
隻是成立銀行的事還隻有羅劍和史可法等幾個人知道,並沒有將消息公開出去,但現在事到臨頭,前期的宣傳準備工作即將開始,再保密已經不行了。
“咱們一起擔著吧,不能讓你一個人做惡人,我已經跟時澤說了,這個事情上半點都不能鬆口。”史可法一聽羅劍要處理這個事情,知道他不想自己做惡人,主動說道。
“興華,我知道你想走前輩們的那條路,這我不反對,但是咱們也得吸引教訓,一些相應的製度咱們必須完善起來,趁早把這些製度完善起來,咱們也主動是不是?”
柳蘭在旁邊聽了半天,她對羅劍的心思自是極為了解,她最清楚從小就受到的教育讓羅劍很難選擇另外的路。
“是啊,柳蘭你這話說得對,咱們在揚州施行的財產公開製度就是一個先例,如果等咱們的政府都爛了,再下大力氣來整頓,阻力會大得多。”
羅劍對柳蘭話裏的意思也非常明白,其實他最想讓中國的老百姓都過上象自己所在的時空裏瑞典、挪威等一些國家的生活,但他又明白這不過是自己的願望而已。
不說那些國家是發展了幾百年後的結果,就算國家的大小和發展的不平衡性也是無法相比的。
中國現在雖然人口雖然不多,算上滿清治下的區域也不過六七千萬人,但中國自古以來“多子多福”的觀念根深蒂固,一旦初步解決了吃飯的問題,人口爆炸性增長是可以預見的。
而發展初期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也讓政府不可能從一開始就限製人口的增長,一旦人口多了,各種問題都將顯現出來。
未來的國家將實行什麽樣的政治製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羅劍。
從自己的那個時空來看,不同國家的不同製度都有著各自的優勢和短板。
自己前輩們創立的製度極有助於集中全國之力辦大事,那時的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就創辦了自己的基礎工業,建成了相對完善的國防體係,盡管百姓們的生活並不富裕,但除了核戰爭,本土受到侵略的可能性幾乎已經不存在了。
而西方國家包括美利堅在內的發達國家,除了技術上的先進性以外,無一例外的都是依靠掠奪和殖民來獲得國家發展的第一桶金,他們的發達無一不浸透著落後國家和地區人民的血汗,當然也包括那個時空裏的中國人。
作為一名純粹的民族主義者,羅劍每當看到這段中國被掠奪和殖民的曆史都覺痛徹心肺,但對自己的國家能夠殖民海外倒並不反感,從現在的情況看,已經開始慢慢走上這條路了。
史可法今天過來其實是想找羅劍統一思想的,他一直覺得羅劍在對待那些商人的問題上有些軟弱,所以擔心這些商人要求參股鐵路的修建,羅劍會答應他們,現在了解到了羅劍的真實想法,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興華,我記得你跟我說過,有一種政策上的‘劫富濟貧’,咱們是不是也要施行這些政策啊?”史可法對羅劍前年晚上跟他談過的話記憶猶新,這次調研發現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快,這才想起他以前說過的話。
“現在還不行,目前咱們的主要精力是發展,要集中精力把全國問題解決了,現在就開始動有些人的利益,我們的內部就會不穩,等解決了全國問題,咱們再集中精力解決這些問題,憲之兄,你放心,要不了多久了。”
羅劍的這話並非是吹牛,而是根據部隊建設的形勢得來的。
一師和二師在兩廣已經擴招完畢,兩個師都已經擴編成了軍,分別由劉肇基和李成棟擔任軍長,莊子固和樓挺分別擔任兩個新組建師的師長,兩個師的裝備在上個月就已經配發到位了。
騎兵師和閻應元的炮兵旅也都被一分為二,被編成了兩個騎兵旅和兩個炮兵團,這樣一來,兩個軍也都有了自己的騎兵和炮兵。
這就意味著兩個軍都已經成為一個單獨的作戰集團,今後將獨自作戰,不需要再象以前一樣抱團作戰了。
根據羅劍的安排,兩個軍整訓完畢後,劉肇基的一軍將向湖南、江西方向進軍,李成棟的二軍將向貴州和雲南一帶攻擊前進。
閻應元已經帶著一百多名炮兵旅的技術骨幹正在趕迴南京,準備籌建炮兵學校,等炮兵學校組建完畢,閻應元也將有新的安排。
南京王強七師的建設更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目前人數已經達到了二萬三千多人,當然這裏麵有替海軍代訓的海軍陸戰隊八千官兵。
按照劉為民的意思,王強的七師將部分配發新式步槍,在陳子龍不計日夜的研究之下,子彈的規模化生產即將解決,現在就等一些模具和機械製作好了,子彈的生產問題即將解決。如果不是銅的問題,劉為民都想把七師全部換成新式步槍。
七師炮兵團使用的火炮也是最新製造出來的,隨著光學儀器研製的不斷進步,間接瞄準也成為了可能,最新的火炮當然也要立足這點進行發展。
就在上個月,第一座化工廠已經在南京郊外建成,盡量產量並不讓人滿意,但化工廠的的確確是量化生產出了氨氣,有了大量的氨,接下來的硝酸製備就簡單多了。
有了硝酸,新式huo藥就可以批量生產,羅劍覺得解決全國問題肯定不是難事,這些都是羅劍信心的來源和基礎。
臨時政府極為強硬的態度讓南京和揚州的大商人們都沒想到,《工人權益保護法》頒布施行的同時,臨時政府在新一期的《中華日報》上明確表明了態度,那就是鐵路的建設絕不允許個人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