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六月的北京幾乎跟南京一樣的炎熱,多爾袞坐紫禁城武英殿裏翻看著一大撂資料,盡管身後兩個宮女不停地扇著扇子,但多爾袞仍是覺得悶熱無比。【ㄨ】
多爾袞旁邊的椅子上坐著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和上個月剛被召迴的豫親王多鐸,在多爾袞的前麵的錦墩上坐著索尼和範文程、洪承疇、剛林。
盡管朝廷裏因為洪承疇在廣東打了敗仗,彈劾他的奏折極多,但多爾袞並沒有怪罪洪承疇,多爾袞清楚的知道,這個責任並不在洪承疇。
“依我看,本王即刻領新軍前往山東,從淮安一線攻入南京,本王還是有把握的。”
阿濟格大聲地說著,阿濟格並沒有同國防軍交過手,對國防軍的厲害也沒有直觀的感受,自從領了新軍以來,他自己都被新式火銃的威力給震驚了,當然覺得自己的新軍是厲害無比,打敗南京的國防軍也不在話下。
坐在旁邊的多鐸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兄,並沒有說話。
他知道阿濟格現在已經編練了二萬新軍,在工匠們日夜趕工之下,這些新軍都配上了同國防軍一樣的步槍,多鐸也專門到新軍中看過這種步槍。
多鐸看過了這種步槍之後,覺得與國防軍的步槍仍有不小的差距,但見大兄阿濟格信心滿滿,自是不會說出來惹阿濟格不高興。
“英親王求戰之心令人欽佩,但南京的國防軍最厲害的並不是其步槍,而是其火炮,在我大清火炮不能趕上南京之前,還望不要輕易言戰。”
洪承疇親身經曆了廣州之戰,非常明白國防軍的火炮厲害,尚可喜被國防軍火炮炸得粉身碎骨那可是他親眼看到的,見阿濟格信心爆棚,這才出言提醒。
“洪先生說得有道理,但從我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南京那邊可是三日一變化,其發展速度令人震驚啊,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我大清可是要不戰而敗了!”
範文程專門處理南京方麵的情報,對南京那邊的發展心裏感受最深。
“是啊,這才是我最擔心的問題,沒想到這些奇技淫巧之術到了他們那裏,竟能發揮如此大的作用,也是讓本王始料未及啊。”多爾袞剛剛看過範文程送過來的情報,心裏擔心,這才把眾人找過來商議對策。
“這些都隻是一方麵,他們的那一套所謂的宣傳攻勢猶其猛烈,河南和山東我大清子民已經跑過去不計其數了,這樣下去可不得了!”索尼也在旁邊補充說道。
盡管滿清拚命加強了江南和山東方向的警戒和防守,但南京這邊百姓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仍是吸引著滿清治下的百姓不計風險地逃向這邊,索尼已經接到報告,近兩個月逃過去的百姓已經有五六萬人了。
“此風一定要刹住,再讓他們這麽跑下去,我大清到時候連人都沒有了,河南和山東兩地的土地荒蕪無數,這兩省的稅收已經銳減,此事多鐸必須放在心上,迴去後要大力整治。”
多爾袞對這個問題也極是頭疼,但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隻能讓多鐸迴去後嚴防死守。
“範先生,火炮製造可有進展?”多爾袞朝範文程問道。
“迴稟攝政王,南京的火炮為什麽能夠打這麽遠,這個咱們倒是弄清楚了,隻不過是其炮膛內也加了膛線,但其炮彈落地就炸,咱們始終沒有辦法解決。”
範文程抬頭掃視了一下殿中的眾人,接著說道:
“現在咱們的火炮也弄出了膛線,但並不能持久,工匠們分析其原因,關鍵還是炮管的質量不過關。開花彈咱們也做出來了,但並非象南京國防軍那樣落地就炸,而是靠引線點燃,這樣操作起來仍是極為麻煩。”
聽著範文程的話,多爾袞臉上也露出極為無奈的神色。
範文程說完話,大殿內就靜了下來,每個人都開始沉默起來,不知道都在想些什麽。
多爾袞在這一刻甚至有領著滿清合族退迴關外的念頭,當然這個念頭也是一閃即過,自從入關之後,大清殺了無數的漢人,這個大仇並非滿清退迴到了關外即可化解,大清同南京政府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自從南京國防軍解決了廣西問題後,大戰就基本停了下來,多爾痛知道這是南京政府在積蓄力量,雖然大清也在積蓄力量,但多爾袞深深地知道,隨著南京政府安定了內部,其向大清的全麵進攻總有一天會到來。
大清現在仍在拚命地擴軍,河南一帶已經聚集了三十多萬人馬,山東方向也有二十多萬,再加上湖南和四川一帶的人馬,大清的軍隊數量已經有一百二十多萬,財政已經不堪重負,再這樣下去,大清朝廷拖也要被南京政府給拖垮了。
這些強行擴招起來的人馬戰鬥力肯定不行,這點多爾袞也明白,但他也不得不為之。
要想抵消南京國防軍強大的戰鬥力,目前隻能用數量,如果能夠多抵擋一段時間,也為朝廷製造新式的步槍和火炮多爭取些時間,等新式的步槍和火炮數量多了,也許最後還能與南京的國防軍拚一拚。
“你們迴去要多加約束隊伍,以後象屠城這樣的事不能再幹了,這也是為我滿清合族留條後路吧。”
殿中靜了許久,還是多爾袞打破了沉默,隻不過他的話讓本就壓抑的氣氛變得更加讓人窒息。
留給滿清朝廷的時間的確已經不多,隨著南京硝酸生產線的建成投產,新式zha藥將陸續使用,這也宣布了滿清朝廷開始進入了倒計時。
不過羅劍最近的心思卻不在對滿清的軍事準備上,隨著物理實驗室對電磁的研究逐步深入,對作為導線絕緣體橡膠的需求日益提上了日程。
盡管查找了資料,目前國內有一種杜仲樹也能生產杜仲膠,但這種杜仲樹雖然在國內廣泛分布,但並沒有規模性的種植,而且目前這種杜仲樹大量生產在秦嶺一帶,要大量采集杜仲膠也不現實。
考慮到未來的發展,必須盡快從南美把橡膠樹的種子給找到,所以鄭成功的這次大遠航也就迫在眉睫了。
“嶽飛”號雖然龐大,但其需要的人員也多,這種跨洋的遠航必須有補給艦隨行,況且跑這麽遠,總不能隻為找橡膠樹的種子,順帶也得做點生意,遠洋商船也必須有。
盡管瓜州造船廠已經生產了三艘大型的遠洋商船,但並不能滿足商人們的需求。
羅劍和史可法考慮了很久,終於下定決心,不再等新商船下水,就用這三艘大型的遠洋商船在“嶽飛”號和“霍去病”號的護航下前往南美洲。
為了使“霍去病”號更能適應遠洋航行,瓜州造船廠又對“霍去病”號作了全麵改造。
艦上的桅杆和船帆已經全部被去掉,蒸汽機也更換成了同“嶽飛”號一樣的型號,以保證航行上不拖後腿。
鄭成功這段時間帶著一幫人一直在參謀部學習,遠洋航行與日本之行還是有本質的區別,到日本畢竟自古有之,航線都是極為熟悉的,而到美州卻是第一次。
本來羅劍要安排施琅帶隊前往南美洲,但在鄭成功的一再要求下,加上鄭芝龍前來反複說情,羅劍隻得把施琅留了下來,讓鄭成功和盧渭帶隊前往。
再有一個星期艦隊就要出發了,羅劍這幾天每天都要到參謀部去和鄭成功、盧渭一起確定著最後的方案。
鄭芝龍興衝衝地跑到羅劍辦公室找到他,跟他說六月十六是個出行的好日子,他已經找人算過了,艦隊這天出發最好,讓羅劍有些哭笑不得,按照原來的計劃和方案,艦隊就是六月十六起航的。
“嶽飛”號即將開始的遠航引起了大家極大的關注,支持者和反對者都有,支持者大都是知道“嶽飛”號遠航的真正目的。
反對者覺得現在同日本和南洋的貿易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不用海軍的主要力量在這一帶為商船護航,遠隔重洋,跑那麽遠去幹嘛?
甚至有人說羅劍好大喜功,是在學明成祖朱棣一樣要弄出“鄭和七下西洋”來炫耀武力,隻是現在國家還沒統一,並不是炫耀武力的時候。
當賴福把從各個方麵收集來的反應送到羅劍的辦公桌上,羅劍看了之後有些無語。思忖半天之後,羅劍親自提筆寫了一篇文章,《未來世界是海洋的世界》很快就在《中華日報》上被刊登了出來。
在這篇文章裏,羅劍引用了一些馬漢《海權論》的思想,指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遠洋商業將對國家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下個世紀將是海洋的世紀,如果中國不盡早開始對海洋的探索,將會被西洋國家遠遠甩在後麵。
羅劍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當然羅劍的每一篇文章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隻不過最近幾個月他已經很少親自在報紙上撰寫文章,很多觀念都是柳蘭用筆名寫文章發表在報紙上。
羅劍這次親自寫這篇文章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他想用這篇文章告訴那些商人們,海外還有無窮的財富等著你們,這些才是你們追求的目標,而從工人嘴裏克扣的那一點,跟這些相比隻是九牛一毛。
盡管不是所有人都看懂了羅劍這篇文章的意思,但明白人還是不少。就在羅劍的這篇文章發表後的第二天,商會會長沈同就找到了工商部長任民育,要求政府同意商會派人跟艦隊一起遠航,他們也要考察大都督嘴裏的南美州到底是個什麽樣子,能不能有銀子賺。
對這個要求,羅劍當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六月的北京幾乎跟南京一樣的炎熱,多爾袞坐紫禁城武英殿裏翻看著一大撂資料,盡管身後兩個宮女不停地扇著扇子,但多爾袞仍是覺得悶熱無比。【ㄨ】
多爾袞旁邊的椅子上坐著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和上個月剛被召迴的豫親王多鐸,在多爾袞的前麵的錦墩上坐著索尼和範文程、洪承疇、剛林。
盡管朝廷裏因為洪承疇在廣東打了敗仗,彈劾他的奏折極多,但多爾袞並沒有怪罪洪承疇,多爾袞清楚的知道,這個責任並不在洪承疇。
“依我看,本王即刻領新軍前往山東,從淮安一線攻入南京,本王還是有把握的。”
阿濟格大聲地說著,阿濟格並沒有同國防軍交過手,對國防軍的厲害也沒有直觀的感受,自從領了新軍以來,他自己都被新式火銃的威力給震驚了,當然覺得自己的新軍是厲害無比,打敗南京的國防軍也不在話下。
坐在旁邊的多鐸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兄,並沒有說話。
他知道阿濟格現在已經編練了二萬新軍,在工匠們日夜趕工之下,這些新軍都配上了同國防軍一樣的步槍,多鐸也專門到新軍中看過這種步槍。
多鐸看過了這種步槍之後,覺得與國防軍的步槍仍有不小的差距,但見大兄阿濟格信心滿滿,自是不會說出來惹阿濟格不高興。
“英親王求戰之心令人欽佩,但南京的國防軍最厲害的並不是其步槍,而是其火炮,在我大清火炮不能趕上南京之前,還望不要輕易言戰。”
洪承疇親身經曆了廣州之戰,非常明白國防軍的火炮厲害,尚可喜被國防軍火炮炸得粉身碎骨那可是他親眼看到的,見阿濟格信心爆棚,這才出言提醒。
“洪先生說得有道理,但從我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南京那邊可是三日一變化,其發展速度令人震驚啊,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我大清可是要不戰而敗了!”
範文程專門處理南京方麵的情報,對南京那邊的發展心裏感受最深。
“是啊,這才是我最擔心的問題,沒想到這些奇技淫巧之術到了他們那裏,竟能發揮如此大的作用,也是讓本王始料未及啊。”多爾袞剛剛看過範文程送過來的情報,心裏擔心,這才把眾人找過來商議對策。
“這些都隻是一方麵,他們的那一套所謂的宣傳攻勢猶其猛烈,河南和山東我大清子民已經跑過去不計其數了,這樣下去可不得了!”索尼也在旁邊補充說道。
盡管滿清拚命加強了江南和山東方向的警戒和防守,但南京這邊百姓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仍是吸引著滿清治下的百姓不計風險地逃向這邊,索尼已經接到報告,近兩個月逃過去的百姓已經有五六萬人了。
“此風一定要刹住,再讓他們這麽跑下去,我大清到時候連人都沒有了,河南和山東兩地的土地荒蕪無數,這兩省的稅收已經銳減,此事多鐸必須放在心上,迴去後要大力整治。”
多爾袞對這個問題也極是頭疼,但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隻能讓多鐸迴去後嚴防死守。
“範先生,火炮製造可有進展?”多爾袞朝範文程問道。
“迴稟攝政王,南京的火炮為什麽能夠打這麽遠,這個咱們倒是弄清楚了,隻不過是其炮膛內也加了膛線,但其炮彈落地就炸,咱們始終沒有辦法解決。”
範文程抬頭掃視了一下殿中的眾人,接著說道:
“現在咱們的火炮也弄出了膛線,但並不能持久,工匠們分析其原因,關鍵還是炮管的質量不過關。開花彈咱們也做出來了,但並非象南京國防軍那樣落地就炸,而是靠引線點燃,這樣操作起來仍是極為麻煩。”
聽著範文程的話,多爾袞臉上也露出極為無奈的神色。
範文程說完話,大殿內就靜了下來,每個人都開始沉默起來,不知道都在想些什麽。
多爾袞在這一刻甚至有領著滿清合族退迴關外的念頭,當然這個念頭也是一閃即過,自從入關之後,大清殺了無數的漢人,這個大仇並非滿清退迴到了關外即可化解,大清同南京政府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自從南京國防軍解決了廣西問題後,大戰就基本停了下來,多爾痛知道這是南京政府在積蓄力量,雖然大清也在積蓄力量,但多爾袞深深地知道,隨著南京政府安定了內部,其向大清的全麵進攻總有一天會到來。
大清現在仍在拚命地擴軍,河南一帶已經聚集了三十多萬人馬,山東方向也有二十多萬,再加上湖南和四川一帶的人馬,大清的軍隊數量已經有一百二十多萬,財政已經不堪重負,再這樣下去,大清朝廷拖也要被南京政府給拖垮了。
這些強行擴招起來的人馬戰鬥力肯定不行,這點多爾袞也明白,但他也不得不為之。
要想抵消南京國防軍強大的戰鬥力,目前隻能用數量,如果能夠多抵擋一段時間,也為朝廷製造新式的步槍和火炮多爭取些時間,等新式的步槍和火炮數量多了,也許最後還能與南京的國防軍拚一拚。
“你們迴去要多加約束隊伍,以後象屠城這樣的事不能再幹了,這也是為我滿清合族留條後路吧。”
殿中靜了許久,還是多爾袞打破了沉默,隻不過他的話讓本就壓抑的氣氛變得更加讓人窒息。
留給滿清朝廷的時間的確已經不多,隨著南京硝酸生產線的建成投產,新式zha藥將陸續使用,這也宣布了滿清朝廷開始進入了倒計時。
不過羅劍最近的心思卻不在對滿清的軍事準備上,隨著物理實驗室對電磁的研究逐步深入,對作為導線絕緣體橡膠的需求日益提上了日程。
盡管查找了資料,目前國內有一種杜仲樹也能生產杜仲膠,但這種杜仲樹雖然在國內廣泛分布,但並沒有規模性的種植,而且目前這種杜仲樹大量生產在秦嶺一帶,要大量采集杜仲膠也不現實。
考慮到未來的發展,必須盡快從南美把橡膠樹的種子給找到,所以鄭成功的這次大遠航也就迫在眉睫了。
“嶽飛”號雖然龐大,但其需要的人員也多,這種跨洋的遠航必須有補給艦隨行,況且跑這麽遠,總不能隻為找橡膠樹的種子,順帶也得做點生意,遠洋商船也必須有。
盡管瓜州造船廠已經生產了三艘大型的遠洋商船,但並不能滿足商人們的需求。
羅劍和史可法考慮了很久,終於下定決心,不再等新商船下水,就用這三艘大型的遠洋商船在“嶽飛”號和“霍去病”號的護航下前往南美洲。
為了使“霍去病”號更能適應遠洋航行,瓜州造船廠又對“霍去病”號作了全麵改造。
艦上的桅杆和船帆已經全部被去掉,蒸汽機也更換成了同“嶽飛”號一樣的型號,以保證航行上不拖後腿。
鄭成功這段時間帶著一幫人一直在參謀部學習,遠洋航行與日本之行還是有本質的區別,到日本畢竟自古有之,航線都是極為熟悉的,而到美州卻是第一次。
本來羅劍要安排施琅帶隊前往南美洲,但在鄭成功的一再要求下,加上鄭芝龍前來反複說情,羅劍隻得把施琅留了下來,讓鄭成功和盧渭帶隊前往。
再有一個星期艦隊就要出發了,羅劍這幾天每天都要到參謀部去和鄭成功、盧渭一起確定著最後的方案。
鄭芝龍興衝衝地跑到羅劍辦公室找到他,跟他說六月十六是個出行的好日子,他已經找人算過了,艦隊這天出發最好,讓羅劍有些哭笑不得,按照原來的計劃和方案,艦隊就是六月十六起航的。
“嶽飛”號即將開始的遠航引起了大家極大的關注,支持者和反對者都有,支持者大都是知道“嶽飛”號遠航的真正目的。
反對者覺得現在同日本和南洋的貿易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不用海軍的主要力量在這一帶為商船護航,遠隔重洋,跑那麽遠去幹嘛?
甚至有人說羅劍好大喜功,是在學明成祖朱棣一樣要弄出“鄭和七下西洋”來炫耀武力,隻是現在國家還沒統一,並不是炫耀武力的時候。
當賴福把從各個方麵收集來的反應送到羅劍的辦公桌上,羅劍看了之後有些無語。思忖半天之後,羅劍親自提筆寫了一篇文章,《未來世界是海洋的世界》很快就在《中華日報》上被刊登了出來。
在這篇文章裏,羅劍引用了一些馬漢《海權論》的思想,指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遠洋商業將對國家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下個世紀將是海洋的世紀,如果中國不盡早開始對海洋的探索,將會被西洋國家遠遠甩在後麵。
羅劍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當然羅劍的每一篇文章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隻不過最近幾個月他已經很少親自在報紙上撰寫文章,很多觀念都是柳蘭用筆名寫文章發表在報紙上。
羅劍這次親自寫這篇文章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他想用這篇文章告訴那些商人們,海外還有無窮的財富等著你們,這些才是你們追求的目標,而從工人嘴裏克扣的那一點,跟這些相比隻是九牛一毛。
盡管不是所有人都看懂了羅劍這篇文章的意思,但明白人還是不少。就在羅劍的這篇文章發表後的第二天,商會會長沈同就找到了工商部長任民育,要求政府同意商會派人跟艦隊一起遠航,他們也要考察大都督嘴裏的南美州到底是個什麽樣子,能不能有銀子賺。
對這個要求,羅劍當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