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東北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如果東北穩固下來,則草原上遊牧民族的威脅將大大減輕,內閣成員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盡管有一些爭論,但“湖廣填東北”的政策最後還是定了下來,大體以後來滿清移民的政策為藍本,南京政府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優惠條件,比如免費提供農具、種子等。
政策確定以後已經向南方各省下達了公文,讓各省開始著手作一些準備,真正要開始移民要等到年後。
快過年了,大家手頭上的事情都少了許多,平時很為清閑的外交部現在卻成了最忙的部門。
就在國防軍基本恢複了明朝疆域之後,史可法就安排外交部把情況向周邊與大明以前有來往的國家進行了通報,新年將至,按照慣例這些國家將派使節來中國,該朝貢的朝貢,該祝賀的祝賀。
要說來得最早的使團當屬日本了,這次日本使團的團長是王強的老熟人幕府“老中”酒井忠勝,人數也不少,足足有七八十人。
其他的象朝鮮、安南這些比較大一些的國家至少也派出了三十多人的使團,就連緬甸司也派出了十幾人的使團前來。
不過這些使團都沒讓羅劍感到奇怪,倒是亦力把裏(現新疆一帶)和烏思藏都司(現西藏)也派來了使節,這讓羅劍有些意外,不過韃靼和瓦刺並沒有出現在使團的名單上。
以前冷冷清清的鴻壚寺現在更是熱鬧非凡,不得不說現在南京的商家真是大有長進了,在南京商會的組織下。他們竟然在鴻壚寺外向政府申請了一大塊地方。搭起彩篷搞起了展銷會。
酒井忠勝現在就帶著幾個隨從在這兒閑逛。酒井雖是第一次來中國,但酒井對中國並不陌生,自從上次與中國簽訂了《江戶條約》之後,德川家光就安排他專門對中國的情況進行了解。
盡管酒井專門了解中國好幾年,但自從船隻進入中國沿海一帶,沿海往來穿梭的船隻仍是讓酒井吃了一驚,大明朝前些年遭受天災**他是知道的,這南京政府是從大明朝變過來的。這他也知道,他沒想到這才幾年時間,情況已經發生了這麽大的改變。
從南京登上碼頭之後,酒井忠勝的震驚已經變成了憂心忡忡,這個國家的繁華和強大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
展銷會上的商品基本還沒超出酒井的認知範圍,這些商品早就通過海路到了日本,就那半人高的玻璃鏡來說,酒井家裏就有了好幾塊,不過當酒井上前一問價格時,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種半人高的玻璃鏡在日本想要買一塊得花上五百兩銀子。折合中華元得有五千元吧,在這兒要買一塊。可隻要五百中華元。
“八嘎,這些商人良心大大的壞了。”酒井低聲罵了一句,不過轉眼他又對跟在身邊的隨從說道:“你的,把這些鏡子都買迴去。”他也想迴日本賺上一筆。
南京銀行的服務十分周到,他們甚至在展銷會現場準備了一個專門兌換中華元的點,在這兒能夠方便地將黃金和白銀兌換成中華元,再去購買商品可就方便多了,就是沒有黃金白銀,用珠寶也行,這兒有專門的珠寶價格評估師。
從展銷會迴到驛館,酒井第一件事就去找南京政府外交部專門給配的通譯,想問問他請求拜會大都督的申請被批準沒有,不過這次仍是讓酒井失望了,通譯說大都督現在不在南京。
“約西,既然他不在南京,咱們辦事也方便多了。”酒井等通譯走了,對身邊的隨從說道。
酒井招唿隨從把租來的十幾輛馬車喊到了驛館前,不一會兒,從驛館裏走出一群花枝招展的日本女孩,女孩出來後紛紛鑽進了馬車。
女孩子們上了車之後,十幾輛馬車從驛館朝南京城裏各個街道駛去,其中一輛竟朝督師府駛去。
羅劍此刻確實不在南京城,不過離南京城也並不遠,同往年一樣,他在城外的軍工廠裏。
羅劍找到陳子龍的時候,他正在辦公室裏同方以智在商量事情。
“興華,你來了?你先坐吧,我先跟密之把這事敲定了再與你說話。”陳子龍指著辦公室的沙發說道。
“懋中兄,咱們是不是先停一停?”方以智苦笑著看了看羅劍,對陳子龍說道。
“興華就是來看看,他的事不要緊,咱們的事才要緊呢。”陳子龍指了指桌上擺的一堆圖紙,頭也不抬地說道。
“啥事這麽重要?跟我也說說唄,說不定我還能給你們提提建議呢。”羅劍走到桌前笑著說道。
“對呀,我咋忘了興華也是內行呢?興華,快來看看,密之他們現在又把機床作了很大的改動,咱們幾個廠子都想換成這種新機床,但要全部都換了,那花的錢可就海了去了,我這不正同密之商量,看能不能對原有的機床進行改造,這樣可要省不少錢。”陳子龍說道。
本來要來視察一下軍工廠的生產情況,沒想到來參加了一上午的技術研討會,不過羅劍卻是極為高興,最後還是確定了機床改造方案,改造後的機床效率又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子彈生產線,一些環節已經可以用機器把人工給換下來了,這讓羅劍有了把機槍弄出來的想法。
不過羅劍也沒有在軍工廠呆太多的時間,跟陳子龍和方以智一起草草吃了午飯後就迴到了南京。
剛剛迴到府裏,羅劍見賴福已經等在了客廳裏。
“賴福,有什麽情況?”羅劍問道。
“大都督,我們派了不少人在暗中對各國使團進行了監視,大部分使團倒還本分,就是日本和朝鮮使團在到處拜訪我們的官員”賴福說著把一個文件夾遞給了羅劍。
“那他們的目的是什麽?”羅劍簡單翻了一下文件夾,抬頭對賴福問道。
“據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朝鮮使團是向我們的官員遊說,想讓我們恢複以前元朝時期的邊界,日本使團就是要我們對他們開放技術,讓他們能多派一些學生能夠進入南京國立大學學習。”賴福說道。
“對了,大都督,荷蘭人也派來了使節。”賴福見羅劍陷入思考,接著補充說道。
“荷蘭人也來了?那正好跟他們談談台灣問題。”羅劍一聽,這下倒省事了,正想著要解決台灣問題,荷蘭人自己就送上門來了。
“大都督,我們已經買通了日本使團的一個官員,據他跟我們說,日本使團這次來還想買一些我們的步槍,他們仿製了很久,根本就不中用,這才想著要跟我們買。”賴福接著說道。
“行,這些情況我都知道了,有什麽新情況要隨時報告。你先去忙吧,工作一定要做細一點,注意方式方法。”羅劍說道。
賴福剛剛告辭離去不久,門外就傳來史可法的聲音,“興華,這事你也不管管?”
“憲之兄,啥事要我管管?”羅劍把史可法讓進屋裏。
“這日本人到處送禮,都送到我的府上了,興華,你知道他們給我送啥了嗎?”史可法皺著眉頭說道。
“憲之兄,送啥?他們不會給你送了一堆花姑娘吧?”羅劍笑道。
“嗨,興華,還真被你說對了,一個日本使臣給我送了七八個呢。”史可法苦笑著說道。
“憲之兄,那你就收下唄,你豔福不淺啊!”羅劍笑著說道。
“興華,你說啥呢?他們去的時候我在辦公室,這不還沒進門呢,就被老太太拿著拐杖給打出去了。”史可法說道,羅劍聽了噗嗤一笑。
“興華,你還笑得出來?我可聽說有不少人都收了呢。”史可法氣憤地說道。
“憲之兄,你不用擔心,我心裏有數呢。”羅劍說完把賴福剛才送過來的文件夾遞給了史可法。
史可法低頭看了一會兒,臉色變得更加難看,把文件夾往茶幾上一摔,“這幫蛀蟲!”
“憲之兄,你也不要生氣,這種人哪個時候都有。走吧,咱們下午還要開會呢。”羅劍笑著說道。
“哎呀,都被這幫人給氣糊塗了,我把來找你去開會的事都給忘了。”史可法一拍腦門站了起來。
“憲之兄,不要急,來得及呢。”羅劍笑著說道。
“興華,我咋覺得這事你一點都不上心呢?你也收了日本人的‘禮物’了?”史可法疑惑地看著羅劍。
“啊?收了,收了幾十個呢,你信嗎?”羅劍笑著說道。
“我不信。這事你準備怎麽處理?”史可法說道。
“咱們政府是該進行一些清理了,這不正好嗎?”羅劍笑著說道。
兩人坐一輛馬車到了武英殿前,出門前史可法倒是記得把剛才的文件夾給帶上了。
今天下午會議參加的人不少,南京政府還沒有這麽大的會議室,隻得臨時在武英殿裏擺上桌子開會了。
“咱們今天開會的主要內容是商量如何接待各國使團,這是我們南京政府成立的第一次,咱們一定得弄好了,也好給以後的外交活動打下基礎。”
今天是羅劍主持會議,坐下後,羅劍就把會議議題給大家說了。
“前幾天已經通知大家了,大家肯定都有所準備吧?都說一說,以後我們跟外國的交往會越來越多,如何把外交活動正常開展起來,大家都談談自己的想法,今天咱們找了這麽多人來開會,就是想集思廣益,有什麽想法都可以提。”羅劍接著說道。
羅劍剛一說完,下麵就開始議論紛紛起來,史可法打開麵前的文件夾,又低頭仔細看了起來,不時抬頭在下麵的座位中用眼光找尋著。(未完待續。)
盡管有一些爭論,但“湖廣填東北”的政策最後還是定了下來,大體以後來滿清移民的政策為藍本,南京政府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優惠條件,比如免費提供農具、種子等。
政策確定以後已經向南方各省下達了公文,讓各省開始著手作一些準備,真正要開始移民要等到年後。
快過年了,大家手頭上的事情都少了許多,平時很為清閑的外交部現在卻成了最忙的部門。
就在國防軍基本恢複了明朝疆域之後,史可法就安排外交部把情況向周邊與大明以前有來往的國家進行了通報,新年將至,按照慣例這些國家將派使節來中國,該朝貢的朝貢,該祝賀的祝賀。
要說來得最早的使團當屬日本了,這次日本使團的團長是王強的老熟人幕府“老中”酒井忠勝,人數也不少,足足有七八十人。
其他的象朝鮮、安南這些比較大一些的國家至少也派出了三十多人的使團,就連緬甸司也派出了十幾人的使團前來。
不過這些使團都沒讓羅劍感到奇怪,倒是亦力把裏(現新疆一帶)和烏思藏都司(現西藏)也派來了使節,這讓羅劍有些意外,不過韃靼和瓦刺並沒有出現在使團的名單上。
以前冷冷清清的鴻壚寺現在更是熱鬧非凡,不得不說現在南京的商家真是大有長進了,在南京商會的組織下。他們竟然在鴻壚寺外向政府申請了一大塊地方。搭起彩篷搞起了展銷會。
酒井忠勝現在就帶著幾個隨從在這兒閑逛。酒井雖是第一次來中國,但酒井對中國並不陌生,自從上次與中國簽訂了《江戶條約》之後,德川家光就安排他專門對中國的情況進行了解。
盡管酒井專門了解中國好幾年,但自從船隻進入中國沿海一帶,沿海往來穿梭的船隻仍是讓酒井吃了一驚,大明朝前些年遭受天災**他是知道的,這南京政府是從大明朝變過來的。這他也知道,他沒想到這才幾年時間,情況已經發生了這麽大的改變。
從南京登上碼頭之後,酒井忠勝的震驚已經變成了憂心忡忡,這個國家的繁華和強大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
展銷會上的商品基本還沒超出酒井的認知範圍,這些商品早就通過海路到了日本,就那半人高的玻璃鏡來說,酒井家裏就有了好幾塊,不過當酒井上前一問價格時,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種半人高的玻璃鏡在日本想要買一塊得花上五百兩銀子。折合中華元得有五千元吧,在這兒要買一塊。可隻要五百中華元。
“八嘎,這些商人良心大大的壞了。”酒井低聲罵了一句,不過轉眼他又對跟在身邊的隨從說道:“你的,把這些鏡子都買迴去。”他也想迴日本賺上一筆。
南京銀行的服務十分周到,他們甚至在展銷會現場準備了一個專門兌換中華元的點,在這兒能夠方便地將黃金和白銀兌換成中華元,再去購買商品可就方便多了,就是沒有黃金白銀,用珠寶也行,這兒有專門的珠寶價格評估師。
從展銷會迴到驛館,酒井第一件事就去找南京政府外交部專門給配的通譯,想問問他請求拜會大都督的申請被批準沒有,不過這次仍是讓酒井失望了,通譯說大都督現在不在南京。
“約西,既然他不在南京,咱們辦事也方便多了。”酒井等通譯走了,對身邊的隨從說道。
酒井招唿隨從把租來的十幾輛馬車喊到了驛館前,不一會兒,從驛館裏走出一群花枝招展的日本女孩,女孩出來後紛紛鑽進了馬車。
女孩子們上了車之後,十幾輛馬車從驛館朝南京城裏各個街道駛去,其中一輛竟朝督師府駛去。
羅劍此刻確實不在南京城,不過離南京城也並不遠,同往年一樣,他在城外的軍工廠裏。
羅劍找到陳子龍的時候,他正在辦公室裏同方以智在商量事情。
“興華,你來了?你先坐吧,我先跟密之把這事敲定了再與你說話。”陳子龍指著辦公室的沙發說道。
“懋中兄,咱們是不是先停一停?”方以智苦笑著看了看羅劍,對陳子龍說道。
“興華就是來看看,他的事不要緊,咱們的事才要緊呢。”陳子龍指了指桌上擺的一堆圖紙,頭也不抬地說道。
“啥事這麽重要?跟我也說說唄,說不定我還能給你們提提建議呢。”羅劍走到桌前笑著說道。
“對呀,我咋忘了興華也是內行呢?興華,快來看看,密之他們現在又把機床作了很大的改動,咱們幾個廠子都想換成這種新機床,但要全部都換了,那花的錢可就海了去了,我這不正同密之商量,看能不能對原有的機床進行改造,這樣可要省不少錢。”陳子龍說道。
本來要來視察一下軍工廠的生產情況,沒想到來參加了一上午的技術研討會,不過羅劍卻是極為高興,最後還是確定了機床改造方案,改造後的機床效率又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子彈生產線,一些環節已經可以用機器把人工給換下來了,這讓羅劍有了把機槍弄出來的想法。
不過羅劍也沒有在軍工廠呆太多的時間,跟陳子龍和方以智一起草草吃了午飯後就迴到了南京。
剛剛迴到府裏,羅劍見賴福已經等在了客廳裏。
“賴福,有什麽情況?”羅劍問道。
“大都督,我們派了不少人在暗中對各國使團進行了監視,大部分使團倒還本分,就是日本和朝鮮使團在到處拜訪我們的官員”賴福說著把一個文件夾遞給了羅劍。
“那他們的目的是什麽?”羅劍簡單翻了一下文件夾,抬頭對賴福問道。
“據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朝鮮使團是向我們的官員遊說,想讓我們恢複以前元朝時期的邊界,日本使團就是要我們對他們開放技術,讓他們能多派一些學生能夠進入南京國立大學學習。”賴福說道。
“對了,大都督,荷蘭人也派來了使節。”賴福見羅劍陷入思考,接著補充說道。
“荷蘭人也來了?那正好跟他們談談台灣問題。”羅劍一聽,這下倒省事了,正想著要解決台灣問題,荷蘭人自己就送上門來了。
“大都督,我們已經買通了日本使團的一個官員,據他跟我們說,日本使團這次來還想買一些我們的步槍,他們仿製了很久,根本就不中用,這才想著要跟我們買。”賴福接著說道。
“行,這些情況我都知道了,有什麽新情況要隨時報告。你先去忙吧,工作一定要做細一點,注意方式方法。”羅劍說道。
賴福剛剛告辭離去不久,門外就傳來史可法的聲音,“興華,這事你也不管管?”
“憲之兄,啥事要我管管?”羅劍把史可法讓進屋裏。
“這日本人到處送禮,都送到我的府上了,興華,你知道他們給我送啥了嗎?”史可法皺著眉頭說道。
“憲之兄,送啥?他們不會給你送了一堆花姑娘吧?”羅劍笑道。
“嗨,興華,還真被你說對了,一個日本使臣給我送了七八個呢。”史可法苦笑著說道。
“憲之兄,那你就收下唄,你豔福不淺啊!”羅劍笑著說道。
“興華,你說啥呢?他們去的時候我在辦公室,這不還沒進門呢,就被老太太拿著拐杖給打出去了。”史可法說道,羅劍聽了噗嗤一笑。
“興華,你還笑得出來?我可聽說有不少人都收了呢。”史可法氣憤地說道。
“憲之兄,你不用擔心,我心裏有數呢。”羅劍說完把賴福剛才送過來的文件夾遞給了史可法。
史可法低頭看了一會兒,臉色變得更加難看,把文件夾往茶幾上一摔,“這幫蛀蟲!”
“憲之兄,你也不要生氣,這種人哪個時候都有。走吧,咱們下午還要開會呢。”羅劍笑著說道。
“哎呀,都被這幫人給氣糊塗了,我把來找你去開會的事都給忘了。”史可法一拍腦門站了起來。
“憲之兄,不要急,來得及呢。”羅劍笑著說道。
“興華,我咋覺得這事你一點都不上心呢?你也收了日本人的‘禮物’了?”史可法疑惑地看著羅劍。
“啊?收了,收了幾十個呢,你信嗎?”羅劍笑著說道。
“我不信。這事你準備怎麽處理?”史可法說道。
“咱們政府是該進行一些清理了,這不正好嗎?”羅劍笑著說道。
兩人坐一輛馬車到了武英殿前,出門前史可法倒是記得把剛才的文件夾給帶上了。
今天下午會議參加的人不少,南京政府還沒有這麽大的會議室,隻得臨時在武英殿裏擺上桌子開會了。
“咱們今天開會的主要內容是商量如何接待各國使團,這是我們南京政府成立的第一次,咱們一定得弄好了,也好給以後的外交活動打下基礎。”
今天是羅劍主持會議,坐下後,羅劍就把會議議題給大家說了。
“前幾天已經通知大家了,大家肯定都有所準備吧?都說一說,以後我們跟外國的交往會越來越多,如何把外交活動正常開展起來,大家都談談自己的想法,今天咱們找了這麽多人來開會,就是想集思廣益,有什麽想法都可以提。”羅劍接著說道。
羅劍剛一說完,下麵就開始議論紛紛起來,史可法打開麵前的文件夾,又低頭仔細看了起來,不時抬頭在下麵的座位中用眼光找尋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