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中吳十二時辰·渾水摸魚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燈下黑,才是真的黑。
戴惲一係列操作,完美踐行了“悄悄進村,打槍滴不要”,這說不上多高明,但足夠心思縝密,包括以紅燈籠代替“鳴金號令”,也是對戰場態勢的隨機利用。
頭頂,時刻飄著幾百個“祈天燈”,蘇州城頭掛起一盞紅燈籠,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同時,擂鼓嘈雜、聲東擊西,也成功地騙過了守在盤門之外的陳愷達。
事實上,也不能怪陳愷達不警覺,因為林仁肇在布置任務的時候,明確說“葑門、盤門南接大運河,安置重兵,防止錢氏逃竄”。
盤門、葑門的距離,隻有六裏地。
所以,陳愷達也誠惶誠恐,僅在盤門碼頭之外,布置了不足千餘人,主要兵力及戰船,都在葑門正南、大運河上,那叫一個銅牆鐵壁。
南邊城上擂鼓一響,葑門之外火把搖曳,陳愷達更緊張了,號令全軍準備抵禦蘇州水軍攻擊,可動靜挺大,始終沒有真正接觸。
醜時二刻,一陣奚索。
“放竹筏!”
盤門之外的護城河道,連通二十丈之外的暗渠,祈天燈在蘇州西北燃放,城南恰好是“燈下黑”一片,數百竹筏之上,蹲著的士兵,閉氣凝神,水渠之中,還有不少口中銜著蘆管的水鬼。
鬼,是飄忽不定的。
相反,駐守附近的唐軍士兵,精神已經有些鬆懈了,時不時地舉頭遙望,天空飄舞的燈火,像是星星一般,很少有人低頭,看不到刀鋒、槍尖上的露水凝結,悄然滑落。
夜,是寒冷淒涼的。
寒冷,就會讓人反應遲鈍。
猛然間,一群黑影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撲向了毫無準備的唐軍!
火堆、火把,乃至帽盔反射的光芒,都成了攻擊參照物,一名留守的撫州軍還未看清眼前來人,鋒利的梭鏢,已經紮進了他的咽喉,立即噴射出一道帶有白汽的血霧!
“殺唐狗!”
“有偷襲!”
一刹那,平靜的梧桐山下、梧桐涇上,變得嘈雜起來,原本防禦有序的唐軍,根本就分不清來了多少人,來了什麽人,陷入一片混亂!
一名小校高唿:“快,快去報信!”
胥江防線的唐軍主力,布置在橫塘驛附近。
話剛喊完,他就暴露了自己,被一支箭封住了嘴。
箭是戴惲射的,人在竹筏之上,卻靠不了岸,身後,眾多的竹筏也擠成一團。
“將軍,水中有鐵索!”
“娘的,唐狗真是狡猾!”
眼看戰機,稍縱即逝,戴惲把身上皮甲撤掉,喊了一聲:“下水!”
領頭跳入了冰冷的水中,隨即,身後也傳來“撲通——撲通”的聲音。
盤門出來的蘇州軍,不足千人,但寶帶、胥靈兩都人馬,可是有兩千之眾,此刻沿著胥江衝過來,將梧桐山緊緊圍住。
至於梧桐涇,已然算得上“失守狀態”,唐軍在人家的一畝三分地,與“當地水鬼”貼身肉搏,實在占不到便宜。
而梧桐山營地之上,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軍帳之中,負責指揮的校尉還未出來,帳門就被一刀劈開,緊接著,數名光膀子、冒白汽的吳越士兵就衝了進來,將校尉砍成肉泥!
領頭之人,正是戴惲。
身為內牙指揮使,怎麽能不知道“擒賊擒王”的道理?
“將軍,發現唐軍一些怪東西。”
“什麽?”
屬下走過來,手裏拎著一個竹筒,還有一個鐵疙瘩。
那是震天雷與“神火箭筒”!
“哼,這就是唐軍的新型武器吧?真不明白,防禦使大人竟然會被這種東西嚇到,來呀,扔出去燒了!”
不要嘲笑戴惲,他看待這些東西,就跟乾隆看見火車時一樣。
吳越士兵將找到的竹筒、鐵疙瘩堆在一塊,一臉嘲笑地,扔上去幾個火把……
熱鬧,太熱鬧了!
“轟隆——”
“嗖嗖——”
“媽呀——”
爆炸聲、發射聲、慘叫聲,此起彼伏,正在營帳之中翻找文書、信函等物的戴惲,瞬間就懵逼了。
天塌了嗎?還不到春節,誰放炮仗了?
一抬頭,營帳已經著火了,冷不防地,一支火箭衝了進來,擦著他的耳朵飛了過去。
“哇啊——”
鑽心地疼痛傳來,戴惲忍不住蹲下,捂住流血的耳朵,不對,手感不對,耳朵呢?
掉地上了。
“我的耳朵!”
戴惲一把抓起來,仔細端詳,他倒是沒有李沆的勇氣,一口吞掉,忍著痛跑出著火的營帳。
梧桐山(涇)附近,戰鬥業已白熱化,兩都兵馬匯合之後,終於可以進行規模化對抗,唐軍也緩過神來了,但整體仍處於劣勢。
幸好,震天雷的聲音,驚動了守在橫塘驛的馬崇義。
沒有任何猶豫與延遲,馬崇義衝出駐地,跳上戰馬,火速前往支援,一路之上,還不停地腹誹——
“我早說不用勸降!幹他娘地就完了!”
此時此刻,天空燈光普照之下,梧桐山附近已經遍地屍骸。
見到如此慘狀,馬崇義罵道:“他娘的,陳愷達怎麽迴事,一動不動,裝王八嗎?”
陳愷達還在等葑門出來人,他看到盤門動靜越來越大了,做出的判斷卻是——蘇州軍在聲東擊西——理解,可以理解。
馬崇義增援一到,情勢立即扭轉,橫刀立馬、揮斥方遒,更舍得放下身段,親自砍人。
混亂之中,神情驚恐、魂不附體的戴惲,被同樣嚇得不輕的手下,擁簇著跑到了梧桐山下,迎麵,正撞見馬崇義部。
借著天上的微光,馬崇義看清了這群人,是從駐地營帳中出來的,當即縱馬衝過來。
“吳越鼠輩,留下首級!”
戴惲握著兵器的手,直哆嗦,不是怕馬崇義,是驚魂未定!
“跑,快跑!點燈,快!”
一名親兵立即拿出燈籠,點亮之後,站在高處揮舞,不多時,城頭之上,也亮起了紅色燈籠。
趕緊迴城,娘的,唐軍這是會妖術邪法吧。
……
寒山寺駐地,主帥大營中。
林仁肇焦急地踱步,聽到外麵腳步聲驟起,立即迎了上來。
“孫統製!”
來人正是孫晟,他一頭汗,上氣不接下氣。
“如何了?”
孫晟好容易氣喘勻了,說道:“都督放心,安排的人,已經混入寶帶、胥靈的人馬之中。”
“盧絳呢?”
“盧將軍按計劃行事,奉命追趕!”
“好!”林仁肇眼神一凜,“隻要把城外之軍,趕入城內,梧桐山被偷襲之事,就不算吃虧!”
孫晟眼神中充滿了崇拜——
好個林仁肇,不僅把敵人騙了,自己人也被你蒙在鼓裏!
蘇州守軍出城偷襲,在林仁肇預計之內,他事先安排了人,喬裝打扮成蘇州城外百姓。
不管從哪個門出來偷襲,外麵的寶帶、胥靈兩都人馬,肯定都會參與進來!
隻不過,沒想到來的這麽快。
“孫統製,水至清則無魚,渾水才好摸魚啊。”
一眾潰軍,湧入蘇州城時,多幾個老百姓,很正常吧。
戴惲一係列操作,完美踐行了“悄悄進村,打槍滴不要”,這說不上多高明,但足夠心思縝密,包括以紅燈籠代替“鳴金號令”,也是對戰場態勢的隨機利用。
頭頂,時刻飄著幾百個“祈天燈”,蘇州城頭掛起一盞紅燈籠,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同時,擂鼓嘈雜、聲東擊西,也成功地騙過了守在盤門之外的陳愷達。
事實上,也不能怪陳愷達不警覺,因為林仁肇在布置任務的時候,明確說“葑門、盤門南接大運河,安置重兵,防止錢氏逃竄”。
盤門、葑門的距離,隻有六裏地。
所以,陳愷達也誠惶誠恐,僅在盤門碼頭之外,布置了不足千餘人,主要兵力及戰船,都在葑門正南、大運河上,那叫一個銅牆鐵壁。
南邊城上擂鼓一響,葑門之外火把搖曳,陳愷達更緊張了,號令全軍準備抵禦蘇州水軍攻擊,可動靜挺大,始終沒有真正接觸。
醜時二刻,一陣奚索。
“放竹筏!”
盤門之外的護城河道,連通二十丈之外的暗渠,祈天燈在蘇州西北燃放,城南恰好是“燈下黑”一片,數百竹筏之上,蹲著的士兵,閉氣凝神,水渠之中,還有不少口中銜著蘆管的水鬼。
鬼,是飄忽不定的。
相反,駐守附近的唐軍士兵,精神已經有些鬆懈了,時不時地舉頭遙望,天空飄舞的燈火,像是星星一般,很少有人低頭,看不到刀鋒、槍尖上的露水凝結,悄然滑落。
夜,是寒冷淒涼的。
寒冷,就會讓人反應遲鈍。
猛然間,一群黑影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撲向了毫無準備的唐軍!
火堆、火把,乃至帽盔反射的光芒,都成了攻擊參照物,一名留守的撫州軍還未看清眼前來人,鋒利的梭鏢,已經紮進了他的咽喉,立即噴射出一道帶有白汽的血霧!
“殺唐狗!”
“有偷襲!”
一刹那,平靜的梧桐山下、梧桐涇上,變得嘈雜起來,原本防禦有序的唐軍,根本就分不清來了多少人,來了什麽人,陷入一片混亂!
一名小校高唿:“快,快去報信!”
胥江防線的唐軍主力,布置在橫塘驛附近。
話剛喊完,他就暴露了自己,被一支箭封住了嘴。
箭是戴惲射的,人在竹筏之上,卻靠不了岸,身後,眾多的竹筏也擠成一團。
“將軍,水中有鐵索!”
“娘的,唐狗真是狡猾!”
眼看戰機,稍縱即逝,戴惲把身上皮甲撤掉,喊了一聲:“下水!”
領頭跳入了冰冷的水中,隨即,身後也傳來“撲通——撲通”的聲音。
盤門出來的蘇州軍,不足千人,但寶帶、胥靈兩都人馬,可是有兩千之眾,此刻沿著胥江衝過來,將梧桐山緊緊圍住。
至於梧桐涇,已然算得上“失守狀態”,唐軍在人家的一畝三分地,與“當地水鬼”貼身肉搏,實在占不到便宜。
而梧桐山營地之上,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軍帳之中,負責指揮的校尉還未出來,帳門就被一刀劈開,緊接著,數名光膀子、冒白汽的吳越士兵就衝了進來,將校尉砍成肉泥!
領頭之人,正是戴惲。
身為內牙指揮使,怎麽能不知道“擒賊擒王”的道理?
“將軍,發現唐軍一些怪東西。”
“什麽?”
屬下走過來,手裏拎著一個竹筒,還有一個鐵疙瘩。
那是震天雷與“神火箭筒”!
“哼,這就是唐軍的新型武器吧?真不明白,防禦使大人竟然會被這種東西嚇到,來呀,扔出去燒了!”
不要嘲笑戴惲,他看待這些東西,就跟乾隆看見火車時一樣。
吳越士兵將找到的竹筒、鐵疙瘩堆在一塊,一臉嘲笑地,扔上去幾個火把……
熱鬧,太熱鬧了!
“轟隆——”
“嗖嗖——”
“媽呀——”
爆炸聲、發射聲、慘叫聲,此起彼伏,正在營帳之中翻找文書、信函等物的戴惲,瞬間就懵逼了。
天塌了嗎?還不到春節,誰放炮仗了?
一抬頭,營帳已經著火了,冷不防地,一支火箭衝了進來,擦著他的耳朵飛了過去。
“哇啊——”
鑽心地疼痛傳來,戴惲忍不住蹲下,捂住流血的耳朵,不對,手感不對,耳朵呢?
掉地上了。
“我的耳朵!”
戴惲一把抓起來,仔細端詳,他倒是沒有李沆的勇氣,一口吞掉,忍著痛跑出著火的營帳。
梧桐山(涇)附近,戰鬥業已白熱化,兩都兵馬匯合之後,終於可以進行規模化對抗,唐軍也緩過神來了,但整體仍處於劣勢。
幸好,震天雷的聲音,驚動了守在橫塘驛的馬崇義。
沒有任何猶豫與延遲,馬崇義衝出駐地,跳上戰馬,火速前往支援,一路之上,還不停地腹誹——
“我早說不用勸降!幹他娘地就完了!”
此時此刻,天空燈光普照之下,梧桐山附近已經遍地屍骸。
見到如此慘狀,馬崇義罵道:“他娘的,陳愷達怎麽迴事,一動不動,裝王八嗎?”
陳愷達還在等葑門出來人,他看到盤門動靜越來越大了,做出的判斷卻是——蘇州軍在聲東擊西——理解,可以理解。
馬崇義增援一到,情勢立即扭轉,橫刀立馬、揮斥方遒,更舍得放下身段,親自砍人。
混亂之中,神情驚恐、魂不附體的戴惲,被同樣嚇得不輕的手下,擁簇著跑到了梧桐山下,迎麵,正撞見馬崇義部。
借著天上的微光,馬崇義看清了這群人,是從駐地營帳中出來的,當即縱馬衝過來。
“吳越鼠輩,留下首級!”
戴惲握著兵器的手,直哆嗦,不是怕馬崇義,是驚魂未定!
“跑,快跑!點燈,快!”
一名親兵立即拿出燈籠,點亮之後,站在高處揮舞,不多時,城頭之上,也亮起了紅色燈籠。
趕緊迴城,娘的,唐軍這是會妖術邪法吧。
……
寒山寺駐地,主帥大營中。
林仁肇焦急地踱步,聽到外麵腳步聲驟起,立即迎了上來。
“孫統製!”
來人正是孫晟,他一頭汗,上氣不接下氣。
“如何了?”
孫晟好容易氣喘勻了,說道:“都督放心,安排的人,已經混入寶帶、胥靈的人馬之中。”
“盧絳呢?”
“盧將軍按計劃行事,奉命追趕!”
“好!”林仁肇眼神一凜,“隻要把城外之軍,趕入城內,梧桐山被偷襲之事,就不算吃虧!”
孫晟眼神中充滿了崇拜——
好個林仁肇,不僅把敵人騙了,自己人也被你蒙在鼓裏!
蘇州守軍出城偷襲,在林仁肇預計之內,他事先安排了人,喬裝打扮成蘇州城外百姓。
不管從哪個門出來偷襲,外麵的寶帶、胥靈兩都人馬,肯定都會參與進來!
隻不過,沒想到來的這麽快。
“孫統製,水至清則無魚,渾水才好摸魚啊。”
一眾潰軍,湧入蘇州城時,多幾個老百姓,很正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