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中吳十二時辰·封印解除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州府衙,又一個子時,如期而至。
滴答——滴答——
範夢齡、陳讚明奉命前去各處,張貼告示,安撫百姓,當然,重點是要安撫“不得誌的文人墨客”。
丁守節、謝崇禮還守著,在半刻鍾之前,蘇州防禦司送來了一份重要公文。
此時,錢文奉正在看,一個字一個字地看——
好消息,孫承佑派兵了,支援軍隊於當日中午就開拔。
壞消息,一共派了一千人“幫場子”,殊不知,這一千人剛到了蘇州東南,還沒接近婁門,就遭到了申屠令堅麾下的“龍翔軍”伏擊,損失慘重。
奏表,無聲無息地從錢文奉手中滑落,他不算太魁梧的身軀,猛地震顫一下,從座位上站立起來——
“孫承佑,蠢材!”
“畏戰如鼠,見死不救!”
“孫承佑,垃圾!”
“察事不清,用兵無道!”
罵人無好口,眼看著唐軍兵臨城下、耀武揚威,就等著中吳軍這一“有生兵力”前來打開局麵,偏偏這個時候,孫承佑掉鏈子。
錢文奉沒罵他祖宗十八代,就已經算是很文雅了,畢竟,真往上罵個幾代,極有可能將錢俶也繞進去。
兩大幕僚,丁守節、謝崇禮垂手而立,一腦門都是汗,身為廣陵郡王竟然如此失態,還真是頭一遭。
完全可以理解錢文奉的心情,他心疼蘇州,這裏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一園一景,都是自己(及父親錢元璙)的心血,打壞了任何一點,都是對幾十年來艱辛治理的褻瀆。
同樣的心情,《平津戰役》中教員也表達過,但境界就完全不同了,一個是對曆史文明的尊重,一個是對私有財產的保護。
光是夜間“祈天燈”燒毀了幾處宮殿、園林,已經讓錢文奉心焦了。
罵人這種事情,需要有節製,否則會反噬自身。
猛然間,感覺胸口沉悶、氣血翻湧,一陣眩暈之後,跌坐在椅子之上,按照現代醫學的解釋,錢文奉應該患有高血壓的症狀。
“相使!”
忠誠幕僚,立即上前攙扶、掐人中,這一天之中,也不知道老錢的人中被掐了多少下,紫了。
悠悠醒來,錢文奉乏力地說道:“謂之、樂尊,蘇州無望,無望了!”
丁、謝兩人,也知道錢文奉的心思,他不是不敢打,而是打不起,就比如,兩人約架,一個是名不見經傳的業餘散打愛好者,一個是成了名的傳武大師,前者肯定拚命挑釁,後者肯定猶豫再三。
“大師”的稱號,就是一道封印,對於大師級別的人物來說,打贏理所當然,打輸丟人現眼,怎麽算都是賠的。
而蘇州城,就是錢文奉的“封印”!
但是,錢文奉若是被“大師心態”所局限了,若不能決定破釜沉舟,蘇州才是真正危機了。
一想到這裏,丁守節率先跪下了。
“相使,蘇州兵力充沛,百姓眾誌成城,戰必勝、城必守!”
謝崇禮也跪下了,語言懇切:“相使,凡事大局為重,不要顧惜壇壇罐罐,蘇州治下幾十載,眼下已難免戰火,大不了……打壞了再建!”
“真……要……打?”
三個字,錢文奉說得極為艱難,明明是疑問句,可聽起來,倒像是在祈求。
“相使,入夜以來,唐軍釋放不計其數的祈天燈,造成城中火災上百處!”
“相使,唐軍分兵,蘇州五門已經處在封堵態勢!”
“相使,業已探明,唐軍主力三萬人,領軍之人是林仁肇!”
……
“情勢所迫,不得不如此了。”
“打或不打,根本不是我們說了算的!”
錢文奉還存了一點希望,說道:“不如,再等等,杭州方麵援軍,或不日抵達,屆時……唐寇或許不戰自退。”
丁守節忍不住,言辭激烈一些:“相使,唐軍已攻克長興,即便杭州真有援軍,又豈會舍近援遠?為今之計,趁唐軍立足未穩,大軍偷襲,還能複製‘寒山寺之戰’!”
寒山寺之戰,邵可遷、李沆取得的戰果,不可謂不大。
沉默,陷入沉默,良久地沉默……
待到氣血穩定,錢文奉終於鬆口:“好……放棄被動守勢,組織兵力,主動進攻!”
丁守節兩人也鬆了一口氣,這句話表明,套在錢文奉脖子上的封印,終於鬆動了。
丁守節生怕錢文奉反悔,立即說道:“寶帶、胥靈兩都人馬,白日數戰,皆以取勝,可組織盤門兵力,與兩都人馬裏應外合!”
謝崇禮附議:“盤門之外,河網縱橫,遠離寒山寺,正是唐軍薄弱之處。”
其實,倆人之所以選擇盤門,有一個不想說的原因,就是避開錢文宗、邵可遷兩人,讓盤門守將戴惲指揮。
沒辦法,錢、邵兩人被唐軍的“奇淫技巧”嚇壞了。
“好,你們二人,前去統籌……醜時三刻,出城肅敵。”
“得令!”
內牙指揮使戴惲接到軍令,用力地揉了揉眼睛,生怕自己看錯了。
“率盤門之兵,兼城中卒勇,肅清梧桐山、涇之唐寇,城外兩都,悉數調遣。”
可以打了?好!
戴惲的行動力相當可以,在接到命令之後,不到一刻鍾就整頓好了兵力。
“下令,城頭擂鼓,動靜越大越好!”
“將軍,這……唐軍若是被驚動了……”
“懂個屁,這叫燈下黑!”
戴惲身先士卒,隻披了一件皮甲,拎起自己的長槍,來到了隊伍最前列。
“今夜作戰,爾等皆以百姓裝扮,各自行事,懂嗎?”
“得令!”
“城頭紅燈籠亮起,即可迴城,懂嗎?”
“得令!”
戴惲一揮手——“出城!”
城門緩緩開放,吊橋緩緩放下,水閘緩緩打開,一時間,步卒、水軍齊出!
與此同時,得到調令的胥靈、寶帶兩都人馬,也在夜色之中,悄然向梧桐山、梧桐涇的方向匯集。
誠如所言,梧桐山(涇)一帶,確實是唐軍的薄弱之處,潘辰、孫晟領導之下,“舟橋部隊”還在熱火朝天地施工。
周邊,隻有兩千左右撫州軍、天雄軍巡邏駐守,他們時不時地看一眼,漫天飛舞的“祈天燈”,令人感到心安。
這是自己人在行動啊。
殊不知,黑夜當中,鬼魅一般的身影,慢慢地圍攏、靠近,兵刃的寒光,在天空不斷墜落的火焰反射之下,時時顯現。
……
端坐營帳之中的林仁肇,猛然心頭一沉,頓感壓抑。
一種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
滴答——滴答——
範夢齡、陳讚明奉命前去各處,張貼告示,安撫百姓,當然,重點是要安撫“不得誌的文人墨客”。
丁守節、謝崇禮還守著,在半刻鍾之前,蘇州防禦司送來了一份重要公文。
此時,錢文奉正在看,一個字一個字地看——
好消息,孫承佑派兵了,支援軍隊於當日中午就開拔。
壞消息,一共派了一千人“幫場子”,殊不知,這一千人剛到了蘇州東南,還沒接近婁門,就遭到了申屠令堅麾下的“龍翔軍”伏擊,損失慘重。
奏表,無聲無息地從錢文奉手中滑落,他不算太魁梧的身軀,猛地震顫一下,從座位上站立起來——
“孫承佑,蠢材!”
“畏戰如鼠,見死不救!”
“孫承佑,垃圾!”
“察事不清,用兵無道!”
罵人無好口,眼看著唐軍兵臨城下、耀武揚威,就等著中吳軍這一“有生兵力”前來打開局麵,偏偏這個時候,孫承佑掉鏈子。
錢文奉沒罵他祖宗十八代,就已經算是很文雅了,畢竟,真往上罵個幾代,極有可能將錢俶也繞進去。
兩大幕僚,丁守節、謝崇禮垂手而立,一腦門都是汗,身為廣陵郡王竟然如此失態,還真是頭一遭。
完全可以理解錢文奉的心情,他心疼蘇州,這裏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一園一景,都是自己(及父親錢元璙)的心血,打壞了任何一點,都是對幾十年來艱辛治理的褻瀆。
同樣的心情,《平津戰役》中教員也表達過,但境界就完全不同了,一個是對曆史文明的尊重,一個是對私有財產的保護。
光是夜間“祈天燈”燒毀了幾處宮殿、園林,已經讓錢文奉心焦了。
罵人這種事情,需要有節製,否則會反噬自身。
猛然間,感覺胸口沉悶、氣血翻湧,一陣眩暈之後,跌坐在椅子之上,按照現代醫學的解釋,錢文奉應該患有高血壓的症狀。
“相使!”
忠誠幕僚,立即上前攙扶、掐人中,這一天之中,也不知道老錢的人中被掐了多少下,紫了。
悠悠醒來,錢文奉乏力地說道:“謂之、樂尊,蘇州無望,無望了!”
丁、謝兩人,也知道錢文奉的心思,他不是不敢打,而是打不起,就比如,兩人約架,一個是名不見經傳的業餘散打愛好者,一個是成了名的傳武大師,前者肯定拚命挑釁,後者肯定猶豫再三。
“大師”的稱號,就是一道封印,對於大師級別的人物來說,打贏理所當然,打輸丟人現眼,怎麽算都是賠的。
而蘇州城,就是錢文奉的“封印”!
但是,錢文奉若是被“大師心態”所局限了,若不能決定破釜沉舟,蘇州才是真正危機了。
一想到這裏,丁守節率先跪下了。
“相使,蘇州兵力充沛,百姓眾誌成城,戰必勝、城必守!”
謝崇禮也跪下了,語言懇切:“相使,凡事大局為重,不要顧惜壇壇罐罐,蘇州治下幾十載,眼下已難免戰火,大不了……打壞了再建!”
“真……要……打?”
三個字,錢文奉說得極為艱難,明明是疑問句,可聽起來,倒像是在祈求。
“相使,入夜以來,唐軍釋放不計其數的祈天燈,造成城中火災上百處!”
“相使,唐軍分兵,蘇州五門已經處在封堵態勢!”
“相使,業已探明,唐軍主力三萬人,領軍之人是林仁肇!”
……
“情勢所迫,不得不如此了。”
“打或不打,根本不是我們說了算的!”
錢文奉還存了一點希望,說道:“不如,再等等,杭州方麵援軍,或不日抵達,屆時……唐寇或許不戰自退。”
丁守節忍不住,言辭激烈一些:“相使,唐軍已攻克長興,即便杭州真有援軍,又豈會舍近援遠?為今之計,趁唐軍立足未穩,大軍偷襲,還能複製‘寒山寺之戰’!”
寒山寺之戰,邵可遷、李沆取得的戰果,不可謂不大。
沉默,陷入沉默,良久地沉默……
待到氣血穩定,錢文奉終於鬆口:“好……放棄被動守勢,組織兵力,主動進攻!”
丁守節兩人也鬆了一口氣,這句話表明,套在錢文奉脖子上的封印,終於鬆動了。
丁守節生怕錢文奉反悔,立即說道:“寶帶、胥靈兩都人馬,白日數戰,皆以取勝,可組織盤門兵力,與兩都人馬裏應外合!”
謝崇禮附議:“盤門之外,河網縱橫,遠離寒山寺,正是唐軍薄弱之處。”
其實,倆人之所以選擇盤門,有一個不想說的原因,就是避開錢文宗、邵可遷兩人,讓盤門守將戴惲指揮。
沒辦法,錢、邵兩人被唐軍的“奇淫技巧”嚇壞了。
“好,你們二人,前去統籌……醜時三刻,出城肅敵。”
“得令!”
內牙指揮使戴惲接到軍令,用力地揉了揉眼睛,生怕自己看錯了。
“率盤門之兵,兼城中卒勇,肅清梧桐山、涇之唐寇,城外兩都,悉數調遣。”
可以打了?好!
戴惲的行動力相當可以,在接到命令之後,不到一刻鍾就整頓好了兵力。
“下令,城頭擂鼓,動靜越大越好!”
“將軍,這……唐軍若是被驚動了……”
“懂個屁,這叫燈下黑!”
戴惲身先士卒,隻披了一件皮甲,拎起自己的長槍,來到了隊伍最前列。
“今夜作戰,爾等皆以百姓裝扮,各自行事,懂嗎?”
“得令!”
“城頭紅燈籠亮起,即可迴城,懂嗎?”
“得令!”
戴惲一揮手——“出城!”
城門緩緩開放,吊橋緩緩放下,水閘緩緩打開,一時間,步卒、水軍齊出!
與此同時,得到調令的胥靈、寶帶兩都人馬,也在夜色之中,悄然向梧桐山、梧桐涇的方向匯集。
誠如所言,梧桐山(涇)一帶,確實是唐軍的薄弱之處,潘辰、孫晟領導之下,“舟橋部隊”還在熱火朝天地施工。
周邊,隻有兩千左右撫州軍、天雄軍巡邏駐守,他們時不時地看一眼,漫天飛舞的“祈天燈”,令人感到心安。
這是自己人在行動啊。
殊不知,黑夜當中,鬼魅一般的身影,慢慢地圍攏、靠近,兵刃的寒光,在天空不斷墜落的火焰反射之下,時時顯現。
……
端坐營帳之中的林仁肇,猛然心頭一沉,頓感壓抑。
一種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