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仁義輿論vs武力威懾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爭,視為一種人類社會活動方式,它存在不可忤逆、不容僭越的規律與法則,其中,暴力隻是手段之一。
尤其在戰爭前期,強大的暴力機器發動之後,足以打破對手物理、生理及心理防線,使其轉變為“屈服狀態”。
屈服、征服,一字之差,意義可就差多了。
李煜策劃整場“吳越滅國”的戰爭,為的是天下統一,不是為了人口滅絕,人也是資源啊。
站在現代人立場上,那可是自己的同胞。
鄭彥華很懂事,他雖然“麵聖”的機會少,暫時,還算不上李煜政權核心人物,也稱不上心腹愛將,可這個人很善於揣摩領導心思。
《南唐書》記載這樣一件事——
當年,李璟攻打閩國的時候,派出手下“嘴炮李興”前去與李儒讚交涉,李興這人就是妥妥的一個噴子,一見麵,二話不說,先一頓下三路的輸出,問候了李儒讚的祖宗十八代。
“弘義不勝憤,募生得興者。”
李儒讚氣瘋了,從娘胎裏出來,就沒有被人這麽劈頭蓋臉地卷過,當即下令,老子出錢,誰能去教訓這個李興一頓!
眾人不以為意,打仗嘛,人命都不值錢,罵你兩句怎麽還破防了?為了這事兒出兵,不值當的。
唯獨鄭彥華,當時,他就在李儒讚手下做一名校尉,史書上記載“彥華夜縋出城外,伏濠旁,明日遂得興”。
偷偷摸摸,從城樓上放下繩索,在河溝旁邊躲了一夜,趁著李興不注意打悶棍,把人給綁架迴來了,親手交給領導。
看看,這就叫有眼力見,這就叫會揣摩上意,領導的要求再不合理,那也是領導!
在金陵期間,與李煜短暫的交流過程中,鄭彥華就敏銳地發現,這位皇帝對待吳越之地,話裏話外、日思夜想,重視程度遠超過清源軍(閩國地盤)、荊南之地。
開動自己的腦筋,吳越有什麽優點?
富甲天下啊!
富甲天下的基礎是什麽,人口啊!
故而,“觀音嶺之戰”結束之後,鄭彥華立即下令,接下來的戰爭過程中,必須要宣傳、執行“愛民政策”,不能讓兵卒們殺順手了,刹不住車。
當然,這道軍令,也僅僅影響到直屬的“清淮軍”及管轄的“寧國軍”“婺源勇”,雖然是名義上的統帥,可他不會去幹涉李景達的行為。
人家是皇叔。
原則、人性、政治、權謀……綜合考慮之下,才能明確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鄭彥華活得很累,卻也很通透。
巳時三刻,休整完畢。
鄭彥華、柴克貞、齊象三員大將,屹立在高坡之上,麵沉似水。
仗是打完了,但戰場還沒有打掃完畢,唐軍在尋找自己人的屍體,找到之後,一排排放好。
“清淮軍傷亡多少?”
“七百餘人。”
“齊節度,寧國軍的情況如何?”
“陣亡五百多人,傷者三百。”
鄭彥華一閉眼,一低頭,算是給陣亡的士兵們默哀。
“柴將軍,你身上有傷,留下善後。”
柴克貞愣住:“善後?這裏有什麽可善的?”
“輕傷者留下,再撥給你五百人,不僅要把自己人收拾幹淨,吳越兵卒的屍體,也要妥善處理。”
“這……主帥,何意?”
鄭彥華說道:“攻心為上!你等著吧,兩日之內,湖州方麵就會傳來好消息。”
“末將能戰,此等小事還……”
鄭彥華一擺手,製止異議:“放心,攻克湖州之功,少不了你的,卻也多不了我、齊節度,明白嗎?”
“……明白了。”
柴克貞真明白了,不是裝的,湖州雖然是“州”,可比起蘇州不值一提,打起來難度小,可湖州畢竟是“州”,破州之功、自然不小。
這樣的功勞,隻能是李景達獲得頭功。
【李景達:不要小看我啊魂淡,三山島吳越水軍又來支援,我一打二啊!】
見準備妥當,鄭彥華翻身上馬。
“進軍湖州(城)!”
事後證明,鄭彥華令行禁止、嚴禁劫掠、杜絕濫殺的舉措,對統戰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吳越到北宋,整個浙江的重心實際上發生了一個重大轉移,也就是史學家所謂的“錢塘轉甌江”,即從杭州、越州為中心的錢塘江流域,係統性地轉入了沿海地區。
而湖州,屬於是“萬年老二”與“戰略後方”的存在,人口規模不是最大的,生產力資源是最豐富的。
單以人口(戶數)統計,參考北宋初年,湖州戶數為戶,同一時期,蘇州戶、嚴州戶、秀州戶、明州戶、台州戶等。
整體上,排在湖州前麵的,就三個地方,一是杭州戶,二是越州戶,這兩個都屬於“錢塘經濟圈”的。
湖州,以四縣之地,開墾太湖平原,是個寶地啊,可同時,也是一個充滿了危險的地區——
農業人口最依仗、最在乎的是什麽?土地。從錢鏐到錢俶,不過三代人,很多土地都是新開墾,沒有種上幾年的,就算是天塌下來,很多老百姓都舍不得跑。
唐軍如果濫殺,老百姓又不跑,留下來會幹什麽?幹架!
“攻心為上啊……”
鄭彥華領軍在前,從龍華山西麓,到湖州城關,加上彎路、山路、水路等,總路程算多了也就三十多裏。
但是,清淮軍、寧國軍走了四個半時辰,到達湖州,天已經黑下來了。
之所以走的慢,是因為大量的攻城器械運輸,道路實在難行,尤其是湖州以西的數條河流,清溪、召溪、塘溪等,將整個地域分割的七零八落。
還有萬年不變、永不缺少的護城河,直接與太湖連通,水資源那叫一個豐富。
湖州五門,西南角承恩門,南邊嘉會門,東南角神武門,正東宜春門,以及北邊的吉祥門。
從攻城角度說,最佳選擇,應該是西南角的承恩門,一是距離近,二是地勢開闊,可鄭彥華偏偏下令,大軍全都轉到南邊的嘉會門。
齊象納悶,覺得不合常理——
“鄭節度,大軍擺在正南,要同時麵承恩、嘉會、神武三門的壓力,我方兵力所處空間狹窄,擺出個一字長蛇陣……風險太大。”
鄭彥華點頭,吩咐道:“按命令行事!”
同意你的說法,不代表按照你說的做,想不通?沒關係,天亮就想得通了。
這一夜,城裏城外,都沒有睡著,城裏,主持大局的是吳興都軍留守錢弘偓,聽名字就知道,這人也是錢氏王族的,他正是錢弘偡的弟弟。
原本,錢弘偓衢州刺史做的好好的,趕上吳越從各州府調兵,大舉支持江北郭宗訓,他帶兵北上之後,又聞聽錢俶不許錢氏子弟參與到大周內部戰爭的命令,就滯留在湖州。
又趕上大哥錢弘偡前往杭州述職,臨時給了一個吳興都留守的職務。
巧了不是,又趕上鄭彥華、齊象前來攻打,運氣真好!
錢弘偓心裏苦啊,埋怨自己,閑得蛋疼,沒事瞎跑什麽?又埋怨大哥,你倒是早點迴來啊!
城外,唐軍安營紮寨、埋鍋造飯,叮叮當當、乒乒乓乓,折騰了一整夜。
天亮之後,一切見分曉——
人,一排排、一列列,紋絲不動,矛槊如林!
車,一輛輛、一行行,神機床弩,雲梯壕橋!
馬,一匹匹、一隊隊,鐵蹄迸火,嘶鳴龍吟!
旗,一麵麵、一叢叢,如火如荼,迎風招展!
一字排開,綿延數裏。
最近的方向,就是烏程縣。
烏程與湖州基本連接在一起,就連烏程縣衙,都在湖州城內。
攀上城頭的士兵、百姓越來越多,每一個見到這番情景,內心都無比震撼,也無比恐懼!
代入這樣的情景,就不難理解了——
一個非洲的土著酋長,部落裏最多有幾十名勇士,用的是長矛、刀劍做武器。然後,他受邀來到朱日和基地,參加閱兵儀式。
看到了坦克、步兵車、導彈車、武裝直升機、蜂群無人機編隊……然後,一名首長親切地告訴他,你等著,要去收你們了。
什麽感覺?
錢弘偓在城頭上看到這一幕,腿肚子有點轉筋,括約肌有些鬆弛,差點就地變身“美稀宗”。
還沒完呢?接下來,請欣賞南唐軍隊創新建設成果之一,拉歌——
第一方陣——
威武,威武!
雷動山河碎胡霜,
雕弓滿月射天狼!
馬蹄急,劍光寒。
血染征袍作酒觴!
第二方陣——
必勝,必勝!
金陵飛花點將台,
三更烽火照雲開!
玉笛咽,角聲哀。
黃沙埋骨春又來!
第三方陣——
同袍,同袍!
夜半轅門星鬥垂,
匣中青鋒飲血迴!
山河重,日月輕。
敢叫九闕換風雷!
錢弘偓一屁股坐在地上,頭暈目眩的,不僅是被唐軍的氣勢嚇到了,還有一群人的出現。
為首的,杜建孚!
其餘的,都是“觀音嶺之戰”的幸存者,缺胳膊少腿的,被擔架抬著,被唐兵扶著,一字排開,出現在湖州城下。
唐軍要幹什麽?殺一儆百?殺雞儆狗?
沒有,鄭彥華早已經派人,弓箭射書,向湖州城、烏程城傳遞消息——
誰家子弟,被俘的,可以來領走。
誰家子弟,戰死的,可以去收屍。
隻要不抵抗,唐軍一定好生對待。
烏程縣城之內,已經炸開鍋了,可是,沒人相信,“長興屠城”消息已經滿天飛了!
然而,城頭之上,哭聲陣陣,令人心碎。
“兒啊,我的兒——”
“夫啊,我的夫——”
“爹啊,我的爹——”
城頭之下的俘虜,戰場之上鐵骨錚錚,可聽到爺娘妻子的哭喊聲,也紛紛落淚,開始跪地求饒。
鄭彥華覺得差不多了,示意了一下,唐軍士兵舉著刀走上前去,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把繩子割斷。
“走吧,迴家吧!”
一眾俘虜,包括防禦使杜建孚,眼神中滿是不可思議、不可置信!
“真放了我們?不會背後射箭?”
“……要殺你們,還用得著費這勁!走吧,再不走,真放箭了!”
傷兵扶著傷兵,一瘸一拐地向嘉會門走去,走一步,迴頭看一眼,一直到城門前,唐軍毫無動靜。
唯一留在當場的,就是杜建孚,他的眼神當中,沒有對死亡的恐懼,反而充滿了被羞辱的憤恨!
“鄭打貓,有種現在就殺了我!”
“杜將軍,你的生死,自己決定就好。”
“你,你想騙開城門?休想,我立即自殺,激勵湖州軍民,與爾等唐狗決一死戰!”
杜建孚咆哮著,打算抹脖子,這才發現,沒刀!
連死都死不成,這已經不是羞辱了,是蔑視。
“姓鄭的,借我一把刀!”
鄭彥華淡然地說:“不借。”
“你……我跟你拚了!”
杜建孚暴喝一聲,衝向鄭彥華,他要用這種方式,激怒唐軍,了結自己。
誰知,數名唐軍一擁而上,把杜建孚撂倒,抬著手腳,任憑他叫罵,一直來到城下,扔到了傷兵跟前。
“滾吧,不殺你還不成?”
杜建孚爬起來,想要追過去,又被唐軍士兵撂倒,再抬到了城門口,扔在地上。
“你沒完了是吧?賤不賤啊!”
杜建孚有一次爬起來,還想追,被傷兵拉住了。
太丟人了,城樓上那麽多軍民,都看著呢。
杜建孚惱羞成怒,一腳踹翻拍門的傷兵,怒吼道:“不準開城門,唐軍會伺機衝進來!”
這是軍事常識。
可,不是人之常情!
城牆之上,還有傷兵家屬看著,唐軍不殺自己家人,杜建孚卻阻止救自己家人,心裏都很矛盾,不是滋味。
最終,錢弘偓派人掉下繩索、大筐,把人都拉上城去。
鄭彥華繼續發動輿論攻勢。
數名快馬,湖州方麵,從承恩門到神武門,烏程方麵,從縣西關到山川壇,繼續散播消息——
戰死的人在觀音嶺下,唐軍已經收斂遺體,親人隨時可以去收屍、祭奠,唐軍絕不加害。
俘虜的人,全部放迴!
隻要獻城投降,唐軍絕不屠城!
明日午時,期限截止!
夜間偷營,即刻攻城!
一旦攻城,雞犬不留!
……
這場輿論宣傳與武力威懾活動,一直持續到酉時,整整一個白天,至少三分之一的湖州軍民,看到了城下威武的軍隊,以及高大、堅固、繁多的攻城器械!
對了,最震撼人心的震懾,就發生在酉時一刻,天剛擦黑,湖州軍擔心夜間被偷襲,正在高度戒備。
然而,下麵的唐軍,開始了一係列奇怪的舉動,他們搬來不少石頭,像是壘砌房子一樣,排的整整齊齊,就留下一個空洞。
然後,有人在裏麵塞東西,一邊塞,一邊敲鑼,引起城牆上湖州兵的注意。
“注意,下麵,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點火,湊近引線。
“滋滋——”
“轟隆——”
數個炸藥包同時引爆,巨大的火球,騰起的蘑菇雲,一大堆石頭變成了碎塊,四處飛濺!
“快獻城吧,明天,就用這玩意兒炸你們!”
城頭之上,驚唿一片,哀嚎一片,有幾個倒黴的被崩瞎眼了。
唐軍營地,鄭彥華也被嚇一跳,嘟囔一句:“放那麽多?炸藥包還剩下多少?”
“三十個。”
“省著點用啊!”
按照物價計算,一個炸藥包,就得幾十兩銀子了。
齊象掏掏耳朵,問道:“鄭節度,你認為湖州方麵,會投降嗎?”
鄭彥華想了想,卻說道:“湖州不會,畢竟城內還有宣德軍兩千,吳縣都兵兩千,不過,烏程方麵,大概今夜就會見分曉了。”
這個預計,很準。
是夜——
烏程縣令被暴民所殺,投降了,不打了,嚇破膽了。
城門開放,兩撥人擦肩而過。
一撥人是唐軍,他們是進城的,宣告了烏程被占領。
另一撥人,是城中百姓,戰死在觀音嶺下的,多數是烏程都軍,他們的親人,不想讓屍體暴露荒野。
這一次,鄭彥華做到了“管殺也管埋”,吳越軍隊的屍體,也收拾的很幹淨。
這一夜,觀音嶺上火把閃動,哭聲不絕。
唐軍在掩埋屍體,吳越百姓也在掩埋屍體。
……
《滅吳越觀音嶺戰後有感》
一水分疆界,荒丘各自埋。
生為河兩岸,死作土同骸。
斷戟沙吞刀,殘陽血浸開。
春風如有意,先綠界碑苔!
尤其在戰爭前期,強大的暴力機器發動之後,足以打破對手物理、生理及心理防線,使其轉變為“屈服狀態”。
屈服、征服,一字之差,意義可就差多了。
李煜策劃整場“吳越滅國”的戰爭,為的是天下統一,不是為了人口滅絕,人也是資源啊。
站在現代人立場上,那可是自己的同胞。
鄭彥華很懂事,他雖然“麵聖”的機會少,暫時,還算不上李煜政權核心人物,也稱不上心腹愛將,可這個人很善於揣摩領導心思。
《南唐書》記載這樣一件事——
當年,李璟攻打閩國的時候,派出手下“嘴炮李興”前去與李儒讚交涉,李興這人就是妥妥的一個噴子,一見麵,二話不說,先一頓下三路的輸出,問候了李儒讚的祖宗十八代。
“弘義不勝憤,募生得興者。”
李儒讚氣瘋了,從娘胎裏出來,就沒有被人這麽劈頭蓋臉地卷過,當即下令,老子出錢,誰能去教訓這個李興一頓!
眾人不以為意,打仗嘛,人命都不值錢,罵你兩句怎麽還破防了?為了這事兒出兵,不值當的。
唯獨鄭彥華,當時,他就在李儒讚手下做一名校尉,史書上記載“彥華夜縋出城外,伏濠旁,明日遂得興”。
偷偷摸摸,從城樓上放下繩索,在河溝旁邊躲了一夜,趁著李興不注意打悶棍,把人給綁架迴來了,親手交給領導。
看看,這就叫有眼力見,這就叫會揣摩上意,領導的要求再不合理,那也是領導!
在金陵期間,與李煜短暫的交流過程中,鄭彥華就敏銳地發現,這位皇帝對待吳越之地,話裏話外、日思夜想,重視程度遠超過清源軍(閩國地盤)、荊南之地。
開動自己的腦筋,吳越有什麽優點?
富甲天下啊!
富甲天下的基礎是什麽,人口啊!
故而,“觀音嶺之戰”結束之後,鄭彥華立即下令,接下來的戰爭過程中,必須要宣傳、執行“愛民政策”,不能讓兵卒們殺順手了,刹不住車。
當然,這道軍令,也僅僅影響到直屬的“清淮軍”及管轄的“寧國軍”“婺源勇”,雖然是名義上的統帥,可他不會去幹涉李景達的行為。
人家是皇叔。
原則、人性、政治、權謀……綜合考慮之下,才能明確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鄭彥華活得很累,卻也很通透。
巳時三刻,休整完畢。
鄭彥華、柴克貞、齊象三員大將,屹立在高坡之上,麵沉似水。
仗是打完了,但戰場還沒有打掃完畢,唐軍在尋找自己人的屍體,找到之後,一排排放好。
“清淮軍傷亡多少?”
“七百餘人。”
“齊節度,寧國軍的情況如何?”
“陣亡五百多人,傷者三百。”
鄭彥華一閉眼,一低頭,算是給陣亡的士兵們默哀。
“柴將軍,你身上有傷,留下善後。”
柴克貞愣住:“善後?這裏有什麽可善的?”
“輕傷者留下,再撥給你五百人,不僅要把自己人收拾幹淨,吳越兵卒的屍體,也要妥善處理。”
“這……主帥,何意?”
鄭彥華說道:“攻心為上!你等著吧,兩日之內,湖州方麵就會傳來好消息。”
“末將能戰,此等小事還……”
鄭彥華一擺手,製止異議:“放心,攻克湖州之功,少不了你的,卻也多不了我、齊節度,明白嗎?”
“……明白了。”
柴克貞真明白了,不是裝的,湖州雖然是“州”,可比起蘇州不值一提,打起來難度小,可湖州畢竟是“州”,破州之功、自然不小。
這樣的功勞,隻能是李景達獲得頭功。
【李景達:不要小看我啊魂淡,三山島吳越水軍又來支援,我一打二啊!】
見準備妥當,鄭彥華翻身上馬。
“進軍湖州(城)!”
事後證明,鄭彥華令行禁止、嚴禁劫掠、杜絕濫殺的舉措,對統戰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吳越到北宋,整個浙江的重心實際上發生了一個重大轉移,也就是史學家所謂的“錢塘轉甌江”,即從杭州、越州為中心的錢塘江流域,係統性地轉入了沿海地區。
而湖州,屬於是“萬年老二”與“戰略後方”的存在,人口規模不是最大的,生產力資源是最豐富的。
單以人口(戶數)統計,參考北宋初年,湖州戶數為戶,同一時期,蘇州戶、嚴州戶、秀州戶、明州戶、台州戶等。
整體上,排在湖州前麵的,就三個地方,一是杭州戶,二是越州戶,這兩個都屬於“錢塘經濟圈”的。
湖州,以四縣之地,開墾太湖平原,是個寶地啊,可同時,也是一個充滿了危險的地區——
農業人口最依仗、最在乎的是什麽?土地。從錢鏐到錢俶,不過三代人,很多土地都是新開墾,沒有種上幾年的,就算是天塌下來,很多老百姓都舍不得跑。
唐軍如果濫殺,老百姓又不跑,留下來會幹什麽?幹架!
“攻心為上啊……”
鄭彥華領軍在前,從龍華山西麓,到湖州城關,加上彎路、山路、水路等,總路程算多了也就三十多裏。
但是,清淮軍、寧國軍走了四個半時辰,到達湖州,天已經黑下來了。
之所以走的慢,是因為大量的攻城器械運輸,道路實在難行,尤其是湖州以西的數條河流,清溪、召溪、塘溪等,將整個地域分割的七零八落。
還有萬年不變、永不缺少的護城河,直接與太湖連通,水資源那叫一個豐富。
湖州五門,西南角承恩門,南邊嘉會門,東南角神武門,正東宜春門,以及北邊的吉祥門。
從攻城角度說,最佳選擇,應該是西南角的承恩門,一是距離近,二是地勢開闊,可鄭彥華偏偏下令,大軍全都轉到南邊的嘉會門。
齊象納悶,覺得不合常理——
“鄭節度,大軍擺在正南,要同時麵承恩、嘉會、神武三門的壓力,我方兵力所處空間狹窄,擺出個一字長蛇陣……風險太大。”
鄭彥華點頭,吩咐道:“按命令行事!”
同意你的說法,不代表按照你說的做,想不通?沒關係,天亮就想得通了。
這一夜,城裏城外,都沒有睡著,城裏,主持大局的是吳興都軍留守錢弘偓,聽名字就知道,這人也是錢氏王族的,他正是錢弘偡的弟弟。
原本,錢弘偓衢州刺史做的好好的,趕上吳越從各州府調兵,大舉支持江北郭宗訓,他帶兵北上之後,又聞聽錢俶不許錢氏子弟參與到大周內部戰爭的命令,就滯留在湖州。
又趕上大哥錢弘偡前往杭州述職,臨時給了一個吳興都留守的職務。
巧了不是,又趕上鄭彥華、齊象前來攻打,運氣真好!
錢弘偓心裏苦啊,埋怨自己,閑得蛋疼,沒事瞎跑什麽?又埋怨大哥,你倒是早點迴來啊!
城外,唐軍安營紮寨、埋鍋造飯,叮叮當當、乒乒乓乓,折騰了一整夜。
天亮之後,一切見分曉——
人,一排排、一列列,紋絲不動,矛槊如林!
車,一輛輛、一行行,神機床弩,雲梯壕橋!
馬,一匹匹、一隊隊,鐵蹄迸火,嘶鳴龍吟!
旗,一麵麵、一叢叢,如火如荼,迎風招展!
一字排開,綿延數裏。
最近的方向,就是烏程縣。
烏程與湖州基本連接在一起,就連烏程縣衙,都在湖州城內。
攀上城頭的士兵、百姓越來越多,每一個見到這番情景,內心都無比震撼,也無比恐懼!
代入這樣的情景,就不難理解了——
一個非洲的土著酋長,部落裏最多有幾十名勇士,用的是長矛、刀劍做武器。然後,他受邀來到朱日和基地,參加閱兵儀式。
看到了坦克、步兵車、導彈車、武裝直升機、蜂群無人機編隊……然後,一名首長親切地告訴他,你等著,要去收你們了。
什麽感覺?
錢弘偓在城頭上看到這一幕,腿肚子有點轉筋,括約肌有些鬆弛,差點就地變身“美稀宗”。
還沒完呢?接下來,請欣賞南唐軍隊創新建設成果之一,拉歌——
第一方陣——
威武,威武!
雷動山河碎胡霜,
雕弓滿月射天狼!
馬蹄急,劍光寒。
血染征袍作酒觴!
第二方陣——
必勝,必勝!
金陵飛花點將台,
三更烽火照雲開!
玉笛咽,角聲哀。
黃沙埋骨春又來!
第三方陣——
同袍,同袍!
夜半轅門星鬥垂,
匣中青鋒飲血迴!
山河重,日月輕。
敢叫九闕換風雷!
錢弘偓一屁股坐在地上,頭暈目眩的,不僅是被唐軍的氣勢嚇到了,還有一群人的出現。
為首的,杜建孚!
其餘的,都是“觀音嶺之戰”的幸存者,缺胳膊少腿的,被擔架抬著,被唐兵扶著,一字排開,出現在湖州城下。
唐軍要幹什麽?殺一儆百?殺雞儆狗?
沒有,鄭彥華早已經派人,弓箭射書,向湖州城、烏程城傳遞消息——
誰家子弟,被俘的,可以來領走。
誰家子弟,戰死的,可以去收屍。
隻要不抵抗,唐軍一定好生對待。
烏程縣城之內,已經炸開鍋了,可是,沒人相信,“長興屠城”消息已經滿天飛了!
然而,城頭之上,哭聲陣陣,令人心碎。
“兒啊,我的兒——”
“夫啊,我的夫——”
“爹啊,我的爹——”
城頭之下的俘虜,戰場之上鐵骨錚錚,可聽到爺娘妻子的哭喊聲,也紛紛落淚,開始跪地求饒。
鄭彥華覺得差不多了,示意了一下,唐軍士兵舉著刀走上前去,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把繩子割斷。
“走吧,迴家吧!”
一眾俘虜,包括防禦使杜建孚,眼神中滿是不可思議、不可置信!
“真放了我們?不會背後射箭?”
“……要殺你們,還用得著費這勁!走吧,再不走,真放箭了!”
傷兵扶著傷兵,一瘸一拐地向嘉會門走去,走一步,迴頭看一眼,一直到城門前,唐軍毫無動靜。
唯一留在當場的,就是杜建孚,他的眼神當中,沒有對死亡的恐懼,反而充滿了被羞辱的憤恨!
“鄭打貓,有種現在就殺了我!”
“杜將軍,你的生死,自己決定就好。”
“你,你想騙開城門?休想,我立即自殺,激勵湖州軍民,與爾等唐狗決一死戰!”
杜建孚咆哮著,打算抹脖子,這才發現,沒刀!
連死都死不成,這已經不是羞辱了,是蔑視。
“姓鄭的,借我一把刀!”
鄭彥華淡然地說:“不借。”
“你……我跟你拚了!”
杜建孚暴喝一聲,衝向鄭彥華,他要用這種方式,激怒唐軍,了結自己。
誰知,數名唐軍一擁而上,把杜建孚撂倒,抬著手腳,任憑他叫罵,一直來到城下,扔到了傷兵跟前。
“滾吧,不殺你還不成?”
杜建孚爬起來,想要追過去,又被唐軍士兵撂倒,再抬到了城門口,扔在地上。
“你沒完了是吧?賤不賤啊!”
杜建孚有一次爬起來,還想追,被傷兵拉住了。
太丟人了,城樓上那麽多軍民,都看著呢。
杜建孚惱羞成怒,一腳踹翻拍門的傷兵,怒吼道:“不準開城門,唐軍會伺機衝進來!”
這是軍事常識。
可,不是人之常情!
城牆之上,還有傷兵家屬看著,唐軍不殺自己家人,杜建孚卻阻止救自己家人,心裏都很矛盾,不是滋味。
最終,錢弘偓派人掉下繩索、大筐,把人都拉上城去。
鄭彥華繼續發動輿論攻勢。
數名快馬,湖州方麵,從承恩門到神武門,烏程方麵,從縣西關到山川壇,繼續散播消息——
戰死的人在觀音嶺下,唐軍已經收斂遺體,親人隨時可以去收屍、祭奠,唐軍絕不加害。
俘虜的人,全部放迴!
隻要獻城投降,唐軍絕不屠城!
明日午時,期限截止!
夜間偷營,即刻攻城!
一旦攻城,雞犬不留!
……
這場輿論宣傳與武力威懾活動,一直持續到酉時,整整一個白天,至少三分之一的湖州軍民,看到了城下威武的軍隊,以及高大、堅固、繁多的攻城器械!
對了,最震撼人心的震懾,就發生在酉時一刻,天剛擦黑,湖州軍擔心夜間被偷襲,正在高度戒備。
然而,下麵的唐軍,開始了一係列奇怪的舉動,他們搬來不少石頭,像是壘砌房子一樣,排的整整齊齊,就留下一個空洞。
然後,有人在裏麵塞東西,一邊塞,一邊敲鑼,引起城牆上湖州兵的注意。
“注意,下麵,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點火,湊近引線。
“滋滋——”
“轟隆——”
數個炸藥包同時引爆,巨大的火球,騰起的蘑菇雲,一大堆石頭變成了碎塊,四處飛濺!
“快獻城吧,明天,就用這玩意兒炸你們!”
城頭之上,驚唿一片,哀嚎一片,有幾個倒黴的被崩瞎眼了。
唐軍營地,鄭彥華也被嚇一跳,嘟囔一句:“放那麽多?炸藥包還剩下多少?”
“三十個。”
“省著點用啊!”
按照物價計算,一個炸藥包,就得幾十兩銀子了。
齊象掏掏耳朵,問道:“鄭節度,你認為湖州方麵,會投降嗎?”
鄭彥華想了想,卻說道:“湖州不會,畢竟城內還有宣德軍兩千,吳縣都兵兩千,不過,烏程方麵,大概今夜就會見分曉了。”
這個預計,很準。
是夜——
烏程縣令被暴民所殺,投降了,不打了,嚇破膽了。
城門開放,兩撥人擦肩而過。
一撥人是唐軍,他們是進城的,宣告了烏程被占領。
另一撥人,是城中百姓,戰死在觀音嶺下的,多數是烏程都軍,他們的親人,不想讓屍體暴露荒野。
這一次,鄭彥華做到了“管殺也管埋”,吳越軍隊的屍體,也收拾的很幹淨。
這一夜,觀音嶺上火把閃動,哭聲不絕。
唐軍在掩埋屍體,吳越百姓也在掩埋屍體。
……
《滅吳越觀音嶺戰後有感》
一水分疆界,荒丘各自埋。
生為河兩岸,死作土同骸。
斷戟沙吞刀,殘陽血浸開。
春風如有意,先綠界碑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