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吳越新王,大唐認證!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煜細細想來,錢惟溍才是最大的“人間清醒”。
臘月廿五,劉澄一行進入秀州府,但迎接唐使的人,卻不是錢惟溍的人,而是嘉興府的幕僚孫廣。
更奇怪的是,當天唐使隊伍,也沒有被安置在秀州城的官驛,而是更偏南一點的文昌閣。
文昌閣臨近六裏涇,一條京杭運河的分支,西邊是秀州,東邊是嘉興。
馬瀾憑借自己高超的社交能力,很快就探聽明白,外麵守衛的是兩撥人,一撥是錢惟溍手下的秀州鎮軍,另一撥就是林纁手下的武勇軍。
不由感歎,皇帝真是神人啊,說的一點都不差!
那接下來,就是按照預定計劃行事了,馬瀾主動承擔起了去秀州府送禮物的重任,把另一個“輕鬆任務”交給了劉澄,也就是去給林纁送禮。
是夜,秀州府邸,馬瀾率領數人、懷揣書信,悄然去拜見了錢惟溍。
一見麵,馬瀾的行動舉止——
門外卸甲,托劍入內,單膝叩拜。
“大唐使者,天雄軍昭武校尉馬瀾,參見吳越王殿下!”
這可嚇壞了錢惟溍,立即喝退左右、隻留下心腹兩人,一個是秀州防禦使陳皋宏,一個是行營兵馬都監靳濤。
踉蹌上前,雙手相攙:“馬將軍請起來,我乃秀州刺史!”
錢惟溍當然不敢當,吳越王是他老爹錢俶專用頭銜(不是職務),而他,連一個正式的爵位(譬如“榮國公”)都沒有,最高的官職,就是左龍武將軍!
好嘛,馬瀾一上來,直接把“吳越之主”的名號,安在了自己頭上。
不過,馬瀾也有得說,你看,俺就是一個武將,是個粗人,誰知道你們家的那點彎彎繞?反正,你是吳越權貴,又是名副其實的“王子”,喊你吳越王也沒錯吧。
分賓主落座,馬瀾仍舊裝傻充愣,說些不著邊際的話。
可錢惟溍不行,他慢慢地沉下心來,也沉下臉來,示意了一下身邊的靳濤。
“馬將軍,唐師無故犯境,業已攻占蘇州、吳興等地,究竟是何道理?”
“啥道理?”馬瀾一副愣頭青的樣子,“沒道理啊,就滅你們來了。”
“大膽!”
“你看看你,急了不是?別急,我實話實說,你又不願意聽。”
“馬將軍,吳越、唐國世代交好,行此不義之舉,不妥吧?”
馬瀾的臉也沉下來了,真當我是二百五、不懂事?
“世代交好?靳都監,你說這話,自己信嗎?”
“恕我直言,我吳越富庶天下,雄兵百萬,若唐國識趣,得了些好處就退去,尚有迴旋餘地。”
“不然呢?”
“兵戈相向,勝負難料!”
“那就打!”
防禦使陳皋宏憤然起身:“馬將軍,太咄咄逼人了吧?”
“逼你又怎樣?”
“單我秀州,兵家持銳者不下十萬,吳興近在咫尺,一聲令下……”
“停停停——”馬瀾不耐煩,說道:“大唐兵臨城下,你若真要打,還會待在這兒?我倒要問問,是你秀州府堅固,還是蘇州城堅固?”
“你——!”
錢惟溍臉色發黑,製止兩位親信說話,開口說道:“爾等到秀州,不是為了單純還禮吧?”
馬瀾立即起身,畢恭畢敬、態度緩和,如同一個小學生跟班主任講話:“刺史閣下,末將確是奉大唐皇帝之命,前來賠禮,也並非是對兩位將軍不敬,隻不過,對於殿下處境,深感同情罷了。”
“馬將軍何意?”
“隻是搞不懂,這秀州,到底是姓錢,還是姓林!”
直接挑明吧,不跟你們打啞謎。
此言一出,錢惟溍、陳皋宏、靳濤三人的眼神之中,仿佛經曆了八級地震,眉頭緊縮。
“刺史閣下,末將粗人一個,說的話可能不中聽:其一,中吳盡失,單以兵戈之術,已經迴天乏力。其二,吳越舉國,已無任何外援,就連揚州郭宗訓,也有求於我大唐。其三,男子漢大丈夫,要識時務。”
最後一句話,“識時務”三個字,才是最要命的,直擊錢惟溍的內心。
他若不識時務,早就出兵了!
沉默良久,錢惟溍緩緩說了一句:“我乃吳越王子,身不由己。”
很有深意、又很無奈的一句話,包含兩層:其一,身為王子,我應當維護吳越國家利益。其二,我是平衡錢氏、林氏兩家的“人質”,我想幹什麽,未必就能幹什麽。
馬瀾就不理解了,不過,有人理解,話剛落音,馬瀾身後走出來一個人,開口說道——
“吳越存亡,全在閣下一念之間,既為王子,何不更進一步?”
更進一步,就是王上,就是吳越王!
此人一走出來,馬瀾立即退後,態度也恭敬不少。
錢惟溍鬆一口氣,果然,唐使隊伍之中,隱藏著真正的大佬。
“閣下,何人?”
“在下大唐國安局統製,孫晟!”
“若沒猜錯,閣下才是真正的唐使。”
“不錯。”
“因何隱匿?”
“隻為試探一下,閣下的雄心壯誌,究竟有多少。”
“哼,好大口氣。”
孫晟一攤手,平靜地說:“若閣下隻想聽阿諛奉承、諂媚之言,大可以將劉澄喊來。”
不錯,自從入府之後,唐使說話就不怎麽客氣,這才是大唐真實的態度。
“孫統製,有何話講?”
“在下要說的,馬將軍已經說過了。”孫晟背手,挺直身體,“吳越王殿下!”
這次,錢惟溍沒有反駁,能稱“殿下”,誰願意被稱之為“閣下”?一字之差,身份不同。
靳濤憤然起身,質問:“孫統製,這是公然離間?豈不知,疏不間親!”
“人為刀俎,爾為魚肉,何來疏不間親?”
如果真把錢惟溍當做親人,他堂堂一個長子(不是嫡子),怎麽會被安置在雞肋一樣的秀州?好歹,也封一個節度使啊!
“王上子嗣安排,爾等何敢聒噪?”
孫晟微微一笑:“秀州鎮軍不過三千,而嘉興府武勇至少五千,林纁府邸,可比這秀州府高大奢華不少。”
“還敢離間?想要吳越內訌、父子反目成仇、君臣自相殘殺?不可能!唐國倒是打了一手好算盤。”
“靳都監,你想太多了。打,用不著你們,打你們,誰也救不了。大唐皇帝也不過是遵循周帝郭宗訓的要求而已。”
“什麽意思?”
“錢俶勾結趙匡胤,派兵渡江,名義上協助大周,實則為趙賊內應!記住,滅吳越的人,不是我大唐,而是大周!”
“詭辯!”
“就當是詭辯吧,我隻問一句,杭州城破之際,錢俶退位之時,閣下——”孫晟一指錢惟溍,“願不願意成為第六代吳越王!”
錢惟溍臉色通紅。
兩個親信,也瞬間變了表情,尤其是掌握軍隊的陳皋宏,明顯開始喘粗氣。
孫晟一字一句地說:“有我大唐支持,吳越仍舊是吳越,不會亡國。至於閣下,不僅不會背負罵名,還會成為千秋功臣!”
錢惟溍或許不聰明,但他很清醒。
清醒到什麽程度?在沈承禮第一次帶兵過江的時候,就寫下了“汴梁一輪月,雲遮霧隱殘,海波平又湧,誰護小舟全”的詩句。
他意識到後周內亂之後,必然會波及吳越,而南唐作為“搬不走的鄰居”,最可能影響吳越的命運!
緩緩起身,走到孫晟跟前,輕施一禮——
“先生教我。”
臘月廿五,劉澄一行進入秀州府,但迎接唐使的人,卻不是錢惟溍的人,而是嘉興府的幕僚孫廣。
更奇怪的是,當天唐使隊伍,也沒有被安置在秀州城的官驛,而是更偏南一點的文昌閣。
文昌閣臨近六裏涇,一條京杭運河的分支,西邊是秀州,東邊是嘉興。
馬瀾憑借自己高超的社交能力,很快就探聽明白,外麵守衛的是兩撥人,一撥是錢惟溍手下的秀州鎮軍,另一撥就是林纁手下的武勇軍。
不由感歎,皇帝真是神人啊,說的一點都不差!
那接下來,就是按照預定計劃行事了,馬瀾主動承擔起了去秀州府送禮物的重任,把另一個“輕鬆任務”交給了劉澄,也就是去給林纁送禮。
是夜,秀州府邸,馬瀾率領數人、懷揣書信,悄然去拜見了錢惟溍。
一見麵,馬瀾的行動舉止——
門外卸甲,托劍入內,單膝叩拜。
“大唐使者,天雄軍昭武校尉馬瀾,參見吳越王殿下!”
這可嚇壞了錢惟溍,立即喝退左右、隻留下心腹兩人,一個是秀州防禦使陳皋宏,一個是行營兵馬都監靳濤。
踉蹌上前,雙手相攙:“馬將軍請起來,我乃秀州刺史!”
錢惟溍當然不敢當,吳越王是他老爹錢俶專用頭銜(不是職務),而他,連一個正式的爵位(譬如“榮國公”)都沒有,最高的官職,就是左龍武將軍!
好嘛,馬瀾一上來,直接把“吳越之主”的名號,安在了自己頭上。
不過,馬瀾也有得說,你看,俺就是一個武將,是個粗人,誰知道你們家的那點彎彎繞?反正,你是吳越權貴,又是名副其實的“王子”,喊你吳越王也沒錯吧。
分賓主落座,馬瀾仍舊裝傻充愣,說些不著邊際的話。
可錢惟溍不行,他慢慢地沉下心來,也沉下臉來,示意了一下身邊的靳濤。
“馬將軍,唐師無故犯境,業已攻占蘇州、吳興等地,究竟是何道理?”
“啥道理?”馬瀾一副愣頭青的樣子,“沒道理啊,就滅你們來了。”
“大膽!”
“你看看你,急了不是?別急,我實話實說,你又不願意聽。”
“馬將軍,吳越、唐國世代交好,行此不義之舉,不妥吧?”
馬瀾的臉也沉下來了,真當我是二百五、不懂事?
“世代交好?靳都監,你說這話,自己信嗎?”
“恕我直言,我吳越富庶天下,雄兵百萬,若唐國識趣,得了些好處就退去,尚有迴旋餘地。”
“不然呢?”
“兵戈相向,勝負難料!”
“那就打!”
防禦使陳皋宏憤然起身:“馬將軍,太咄咄逼人了吧?”
“逼你又怎樣?”
“單我秀州,兵家持銳者不下十萬,吳興近在咫尺,一聲令下……”
“停停停——”馬瀾不耐煩,說道:“大唐兵臨城下,你若真要打,還會待在這兒?我倒要問問,是你秀州府堅固,還是蘇州城堅固?”
“你——!”
錢惟溍臉色發黑,製止兩位親信說話,開口說道:“爾等到秀州,不是為了單純還禮吧?”
馬瀾立即起身,畢恭畢敬、態度緩和,如同一個小學生跟班主任講話:“刺史閣下,末將確是奉大唐皇帝之命,前來賠禮,也並非是對兩位將軍不敬,隻不過,對於殿下處境,深感同情罷了。”
“馬將軍何意?”
“隻是搞不懂,這秀州,到底是姓錢,還是姓林!”
直接挑明吧,不跟你們打啞謎。
此言一出,錢惟溍、陳皋宏、靳濤三人的眼神之中,仿佛經曆了八級地震,眉頭緊縮。
“刺史閣下,末將粗人一個,說的話可能不中聽:其一,中吳盡失,單以兵戈之術,已經迴天乏力。其二,吳越舉國,已無任何外援,就連揚州郭宗訓,也有求於我大唐。其三,男子漢大丈夫,要識時務。”
最後一句話,“識時務”三個字,才是最要命的,直擊錢惟溍的內心。
他若不識時務,早就出兵了!
沉默良久,錢惟溍緩緩說了一句:“我乃吳越王子,身不由己。”
很有深意、又很無奈的一句話,包含兩層:其一,身為王子,我應當維護吳越國家利益。其二,我是平衡錢氏、林氏兩家的“人質”,我想幹什麽,未必就能幹什麽。
馬瀾就不理解了,不過,有人理解,話剛落音,馬瀾身後走出來一個人,開口說道——
“吳越存亡,全在閣下一念之間,既為王子,何不更進一步?”
更進一步,就是王上,就是吳越王!
此人一走出來,馬瀾立即退後,態度也恭敬不少。
錢惟溍鬆一口氣,果然,唐使隊伍之中,隱藏著真正的大佬。
“閣下,何人?”
“在下大唐國安局統製,孫晟!”
“若沒猜錯,閣下才是真正的唐使。”
“不錯。”
“因何隱匿?”
“隻為試探一下,閣下的雄心壯誌,究竟有多少。”
“哼,好大口氣。”
孫晟一攤手,平靜地說:“若閣下隻想聽阿諛奉承、諂媚之言,大可以將劉澄喊來。”
不錯,自從入府之後,唐使說話就不怎麽客氣,這才是大唐真實的態度。
“孫統製,有何話講?”
“在下要說的,馬將軍已經說過了。”孫晟背手,挺直身體,“吳越王殿下!”
這次,錢惟溍沒有反駁,能稱“殿下”,誰願意被稱之為“閣下”?一字之差,身份不同。
靳濤憤然起身,質問:“孫統製,這是公然離間?豈不知,疏不間親!”
“人為刀俎,爾為魚肉,何來疏不間親?”
如果真把錢惟溍當做親人,他堂堂一個長子(不是嫡子),怎麽會被安置在雞肋一樣的秀州?好歹,也封一個節度使啊!
“王上子嗣安排,爾等何敢聒噪?”
孫晟微微一笑:“秀州鎮軍不過三千,而嘉興府武勇至少五千,林纁府邸,可比這秀州府高大奢華不少。”
“還敢離間?想要吳越內訌、父子反目成仇、君臣自相殘殺?不可能!唐國倒是打了一手好算盤。”
“靳都監,你想太多了。打,用不著你們,打你們,誰也救不了。大唐皇帝也不過是遵循周帝郭宗訓的要求而已。”
“什麽意思?”
“錢俶勾結趙匡胤,派兵渡江,名義上協助大周,實則為趙賊內應!記住,滅吳越的人,不是我大唐,而是大周!”
“詭辯!”
“就當是詭辯吧,我隻問一句,杭州城破之際,錢俶退位之時,閣下——”孫晟一指錢惟溍,“願不願意成為第六代吳越王!”
錢惟溍臉色通紅。
兩個親信,也瞬間變了表情,尤其是掌握軍隊的陳皋宏,明顯開始喘粗氣。
孫晟一字一句地說:“有我大唐支持,吳越仍舊是吳越,不會亡國。至於閣下,不僅不會背負罵名,還會成為千秋功臣!”
錢惟溍或許不聰明,但他很清醒。
清醒到什麽程度?在沈承禮第一次帶兵過江的時候,就寫下了“汴梁一輪月,雲遮霧隱殘,海波平又湧,誰護小舟全”的詩句。
他意識到後周內亂之後,必然會波及吳越,而南唐作為“搬不走的鄰居”,最可能影響吳越的命運!
緩緩起身,走到孫晟跟前,輕施一禮——
“先生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