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欺君之罪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帝艦揚帆,百官跪送,李煜殷切地揮手,直到人影模糊。
他鬆了一口氣,一絲無奈的笑容,浮現在臉上。
杭州之行,最實惠的收獲,就是娶了個媳婦。其餘的,多少顯得有些雞肋,可又不得不來。
以一國之君的身份,去見一國之王,說起來自降身份,可李煜很清楚,眼下自己不是曹操,隻能扮演好劉備。
徐鉉近前:“陛下,歸途之中,是否沿途停留。”
李煜反問:“哦,去哪兒?”
“這……秀州、蘇州、湖州三地,理應去巡視一番。”
這三個地方,分別是李從慶、李從信、李景達在駐守,徐鉉的潛台詞是,李從謙哪裏都去了,這些地方不去,有點厚此薄彼。
“不必了。”
“陛下?”
“杭州之行,不得不行,朕是為了寬慰錢俶,至於錢文奉、錢弘偡等人,沒有必要,一並遣送徽州了事。”
徐鉉臉色窘迫,欲言又止,這一微小的表情變化,還是被李煜捕捉到了。
“鼎臣,你我君臣、推心置腹,有什麽事情隱瞞?”
徐鉉一緊張,“撲通”一聲跪在甲板上,這更加重了李煜的懷疑。
“到底什麽事兒?”
“陛下,臣有罪!”
“你何罪之有?”
“欺君之罪!”
李煜眸子一動!
欺君之罪?那是死罪!徐鉉一向沉穩忠心,到底幹了什麽事?
運河風起,吹動旌旗、衣衫作響,頭頂盤旋一群渡鴉,聒噪地飛了過去。
“據實說來。”
“遵旨。臣伴駕前來杭州不久……”
是夜當晚,橫舟德清。
徐鉉領著一人,行色匆匆,來到帝艦閣樓。
兩人一前一後,登船便跪行至門口,雙手做足,爬到李煜跟前。
“叩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徐鉉身後的人,熟麵孔,竟然是劉政諮!
此刻,他渾身篩糠,就連“唿萬歲”的聲音,也帶著顫音。
李煜怒氣未消,看著自己無比信任、無比依賴的“劉司徒”,眼中光芒如刀劍,不,如子彈,不,如東風導彈。
恨不得跳起來,狠狠踹上兩腳!
“劉政諮,你真是好樣的,敢尾隨朕到杭州來,還有,你指使徐鉉阻緩朕的行程,究竟想要幹什麽?說!”
徐鉉交代了,他攛掇李煜去蘇州、秀州,就是為了耽誤工夫。
劉政諮臉色發白,渾身燥熱,用力張了張嘴,一個字也沒說出來。
“啪!”
一個官窯燒製的茶壺,在劉政諮跟前摔得粉碎。
“劉政諮!你以為朕舍不得殺你!”
李煜真生氣了,朕可以縱容你們貪點汙、受點賄,搞點小特權,可要是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那真是找死。
除了生氣,就是失望,徐鉉、劉政諮被視為心腹,從太子之時,到登基之後,大風大浪、長期共苦,如今剛打開一點局麵,這些人就要動歪心思了?
“陛下,我……”
“燭慶,拿劍來!”
燭慶一聲不響,摘劍送來,李煜扔掉劍鞘,快步走了過來。
“陛下恕罪,臣是為陛下一世英名,不被外界詬病!”
劉政諮的舌頭,終於順溜了,開口說——不,是喊——出這麽一句。
劍鋒,已經掃在了劉政諮的官帽上,裂開不小的口子,他若再不出聲,李煜……大概率也會停手。
殺人,自己技術不行,再說也舍不得殺。
“朕的英名?好,你倒說說,朕哪兒有英……怎麽會被詬病!”
劉政諮瞟了一眼肩膀上的劍鋒,耳朵上一滴汗珠落下,又迅速滑落。
一咬牙,說道:“陛下急著趕迴常州,難道不是,著急去見符太後?”
李煜手一哆嗦,劍鋒劃過劉政諮的脖頸,他也一哆嗦,瞬間,一道血痕。
“誰告訴你,朕要去見符太後?朕是要去鎮江!”
“陛下,臣已死諫,不必隱瞞,當夜陛下與符太後……暗結連理,春風一度之事,臣已知曉。”
李煜把劍扔到地上,攥住劉政諮的衣領,發出了否定三連——
我不是!
我沒有!
別瞎說!
“朕乃大唐天子,怎會不顧人倫,做出那種事情!你聽誰說的?”
問話之際,轉頭看了一眼燭慶,燭慶嚇得跪地辯解:“陛下,我沒說!”
徐鉉被晾在一邊,焦頭爛額,壯著膽子勸慰:“陛下,稍安勿躁,容劉司徒解釋……狡辯。”
李煜一臉黑線,鬆開劉政諮,氣鼓鼓地坐迴位置。
“陛下,小玉帶樓暗中配有侍衛,臣要知道,並非難事。”
“唉。你知道什麽?當夜,不過是符太後示好,送迴狐裘。”
劉政諮戰兢地說:“隻怕,陛下無情、太後有意,臣為大唐社稷計、為陛下聖明計,不得不如此。”
“什麽無情、有意?劉政諮,你閑的!”
一咬牙,從懷中拿出一疊信件,雙手托舉。
“陛下,臣罪責難恕,私扣呈交陛下的信件,甘願領死!可忠言逆耳,還望陛下勿要再見符太後!”
“你扣留朕的信?”
“可惜,未能徹底扣留,張佖遣人送的素袍之中,還隱藏一封。”
“你……”
燭慶有眼力見,快步上前,一把奪過信件,呈遞到李煜跟前。
杭州十日,書信五封。
當著徐鉉、劉政諮的麵,李煜沒接、沒看,隻是無奈地說:“起來吧。”
“罪臣不敢!”
“劉政諮,朕不生氣,真的,起來說話。”
燭慶瞟了一眼,皇帝啊,你拳頭都捏爆了,還不生氣?直接砍了這倆玩意兒算了。
事實上,搞清楚原委之後,李煜不是不生氣,是不知道生誰的氣。
劉政諮做得沒錯,這個時代背景下,以符太後特殊身份,跟自己鬧出點緋聞來,絕對是天下級別的大瓜。
“陛下,無論如何,臣有罪。”
“嗯,官降三級,迴金陵之後,去禮部做個員外郎吧。”
“謝陛下開恩。”
“劉政諮,你應該知道,符太後與郭宗訓的分量吧。”
劉政諮點頭,眼神堅定一些。
符太後,一個女流之輩,郭宗訓,一個九歲孩童,這倆人本身沒啥分量。
可符太後的背後,是魏王符彥卿!是十萬天雄軍!是整個河北!
郭宗訓是大周正統繼承人!
如今,隻能說人家時運不濟、命運多舛,算是以“流亡政府”的身份,暫時留在吳越土地上,吳越名義上還是大周的藩屬國!
一點緋聞傳出去,大概率會變成“李煜欺負孤兒寡母”或“李煜強迫符太後”之類的,那就完了,長江以北的勢力,算是抓住了借口。
知道是好心,卻也很不爽。
李煜歎口氣:“符太後母子,現在如何了?”
他鬆了一口氣,一絲無奈的笑容,浮現在臉上。
杭州之行,最實惠的收獲,就是娶了個媳婦。其餘的,多少顯得有些雞肋,可又不得不來。
以一國之君的身份,去見一國之王,說起來自降身份,可李煜很清楚,眼下自己不是曹操,隻能扮演好劉備。
徐鉉近前:“陛下,歸途之中,是否沿途停留。”
李煜反問:“哦,去哪兒?”
“這……秀州、蘇州、湖州三地,理應去巡視一番。”
這三個地方,分別是李從慶、李從信、李景達在駐守,徐鉉的潛台詞是,李從謙哪裏都去了,這些地方不去,有點厚此薄彼。
“不必了。”
“陛下?”
“杭州之行,不得不行,朕是為了寬慰錢俶,至於錢文奉、錢弘偡等人,沒有必要,一並遣送徽州了事。”
徐鉉臉色窘迫,欲言又止,這一微小的表情變化,還是被李煜捕捉到了。
“鼎臣,你我君臣、推心置腹,有什麽事情隱瞞?”
徐鉉一緊張,“撲通”一聲跪在甲板上,這更加重了李煜的懷疑。
“到底什麽事兒?”
“陛下,臣有罪!”
“你何罪之有?”
“欺君之罪!”
李煜眸子一動!
欺君之罪?那是死罪!徐鉉一向沉穩忠心,到底幹了什麽事?
運河風起,吹動旌旗、衣衫作響,頭頂盤旋一群渡鴉,聒噪地飛了過去。
“據實說來。”
“遵旨。臣伴駕前來杭州不久……”
是夜當晚,橫舟德清。
徐鉉領著一人,行色匆匆,來到帝艦閣樓。
兩人一前一後,登船便跪行至門口,雙手做足,爬到李煜跟前。
“叩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徐鉉身後的人,熟麵孔,竟然是劉政諮!
此刻,他渾身篩糠,就連“唿萬歲”的聲音,也帶著顫音。
李煜怒氣未消,看著自己無比信任、無比依賴的“劉司徒”,眼中光芒如刀劍,不,如子彈,不,如東風導彈。
恨不得跳起來,狠狠踹上兩腳!
“劉政諮,你真是好樣的,敢尾隨朕到杭州來,還有,你指使徐鉉阻緩朕的行程,究竟想要幹什麽?說!”
徐鉉交代了,他攛掇李煜去蘇州、秀州,就是為了耽誤工夫。
劉政諮臉色發白,渾身燥熱,用力張了張嘴,一個字也沒說出來。
“啪!”
一個官窯燒製的茶壺,在劉政諮跟前摔得粉碎。
“劉政諮!你以為朕舍不得殺你!”
李煜真生氣了,朕可以縱容你們貪點汙、受點賄,搞點小特權,可要是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那真是找死。
除了生氣,就是失望,徐鉉、劉政諮被視為心腹,從太子之時,到登基之後,大風大浪、長期共苦,如今剛打開一點局麵,這些人就要動歪心思了?
“陛下,我……”
“燭慶,拿劍來!”
燭慶一聲不響,摘劍送來,李煜扔掉劍鞘,快步走了過來。
“陛下恕罪,臣是為陛下一世英名,不被外界詬病!”
劉政諮的舌頭,終於順溜了,開口說——不,是喊——出這麽一句。
劍鋒,已經掃在了劉政諮的官帽上,裂開不小的口子,他若再不出聲,李煜……大概率也會停手。
殺人,自己技術不行,再說也舍不得殺。
“朕的英名?好,你倒說說,朕哪兒有英……怎麽會被詬病!”
劉政諮瞟了一眼肩膀上的劍鋒,耳朵上一滴汗珠落下,又迅速滑落。
一咬牙,說道:“陛下急著趕迴常州,難道不是,著急去見符太後?”
李煜手一哆嗦,劍鋒劃過劉政諮的脖頸,他也一哆嗦,瞬間,一道血痕。
“誰告訴你,朕要去見符太後?朕是要去鎮江!”
“陛下,臣已死諫,不必隱瞞,當夜陛下與符太後……暗結連理,春風一度之事,臣已知曉。”
李煜把劍扔到地上,攥住劉政諮的衣領,發出了否定三連——
我不是!
我沒有!
別瞎說!
“朕乃大唐天子,怎會不顧人倫,做出那種事情!你聽誰說的?”
問話之際,轉頭看了一眼燭慶,燭慶嚇得跪地辯解:“陛下,我沒說!”
徐鉉被晾在一邊,焦頭爛額,壯著膽子勸慰:“陛下,稍安勿躁,容劉司徒解釋……狡辯。”
李煜一臉黑線,鬆開劉政諮,氣鼓鼓地坐迴位置。
“陛下,小玉帶樓暗中配有侍衛,臣要知道,並非難事。”
“唉。你知道什麽?當夜,不過是符太後示好,送迴狐裘。”
劉政諮戰兢地說:“隻怕,陛下無情、太後有意,臣為大唐社稷計、為陛下聖明計,不得不如此。”
“什麽無情、有意?劉政諮,你閑的!”
一咬牙,從懷中拿出一疊信件,雙手托舉。
“陛下,臣罪責難恕,私扣呈交陛下的信件,甘願領死!可忠言逆耳,還望陛下勿要再見符太後!”
“你扣留朕的信?”
“可惜,未能徹底扣留,張佖遣人送的素袍之中,還隱藏一封。”
“你……”
燭慶有眼力見,快步上前,一把奪過信件,呈遞到李煜跟前。
杭州十日,書信五封。
當著徐鉉、劉政諮的麵,李煜沒接、沒看,隻是無奈地說:“起來吧。”
“罪臣不敢!”
“劉政諮,朕不生氣,真的,起來說話。”
燭慶瞟了一眼,皇帝啊,你拳頭都捏爆了,還不生氣?直接砍了這倆玩意兒算了。
事實上,搞清楚原委之後,李煜不是不生氣,是不知道生誰的氣。
劉政諮做得沒錯,這個時代背景下,以符太後特殊身份,跟自己鬧出點緋聞來,絕對是天下級別的大瓜。
“陛下,無論如何,臣有罪。”
“嗯,官降三級,迴金陵之後,去禮部做個員外郎吧。”
“謝陛下開恩。”
“劉政諮,你應該知道,符太後與郭宗訓的分量吧。”
劉政諮點頭,眼神堅定一些。
符太後,一個女流之輩,郭宗訓,一個九歲孩童,這倆人本身沒啥分量。
可符太後的背後,是魏王符彥卿!是十萬天雄軍!是整個河北!
郭宗訓是大周正統繼承人!
如今,隻能說人家時運不濟、命運多舛,算是以“流亡政府”的身份,暫時留在吳越土地上,吳越名義上還是大周的藩屬國!
一點緋聞傳出去,大概率會變成“李煜欺負孤兒寡母”或“李煜強迫符太後”之類的,那就完了,長江以北的勢力,算是抓住了借口。
知道是好心,卻也很不爽。
李煜歎口氣:“符太後母子,現在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