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公認的下飯菜續
帶著古人們看華夏曆史 作者:北郡的前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盤麻婆豆腐我能幹三碗飯,不誇張。)
(就是因為會做的人太多,導致質量良莠不齊,好吃的真好吃,難吃的也是真難吃。)
(不錯了,沒給你整小日子打的草莓麻婆豆腐、巧克力麻婆豆腐都不錯了。)
(臥槽,這又是什麽黑暗料理。)
(小日子傳統藝能,總是喜歡玩一些抽象的。)
【第五道:肉末茄子。】
【這道菜就非常廣泛了,還是屬於川菜,但具體起源於何時已經不可考證。】
【其做法簡單,味道鮮嫩多汁、甜中帶鹹,肉香誘人。】
【菜品以茄子和肉為主料,輔料有大蒜、白糖、陳醋、雞精、鹽、蔥片、薑絲、澱粉、料酒等。】
【做法也很簡單,先將茄子切成條,隨後起鍋燒油放入豬肉末煸炒,接著加入料酒去腥,隨後放入蒜末、薑末、小米辣圈炒出香味。 再加入1勺豆瓣醬,炒出紅油,讓肉末充分裹上醬料。】
【然後就是將茄子放入鍋中與肉末一起翻炒,接著加入適量清水,蓋上鍋蓋,小火燜煮 3-5 分鍾,最後倒入調好的水澱粉勾芡收汁就完事了。】
“昆侖紫瓜,不對,茄子還可以這樣做?”
“雖然我們沒有豆瓣醬和料酒,但是其它材料都有啊,可以讓尚食局做一份出來嚐嚐。”
看到茄子的新做法,李世民當即來了興趣。
可能是受到楊廣的影響,反正他們這些人對於昆侖紫瓜還是有些喜愛的。
【第六道:番茄炒蛋。】
【很經典的一道大眾美食,起源已經不可考究,不過有說法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參考西餐中羅宋湯的做法而發明。】
【這道菜目前也存在一個比較大的爭議,那就是鹹甜之爭。】
【沒錯,不管是豆腐腦和粽子,番茄炒蛋也要分鹹口和甜口,反正是各有風味,辯論雙方也是糾纏不下。】
【這道菜原料也很簡單,準備番茄、雞蛋、鹽、蔥花、糖等。】
【然後下鍋翻炒就好,當然了至於是先炒雞蛋還是先炒番茄也有爭議,這個就看個人喜好和習慣了。】
“紅配黃嗎,顏色看著倒是沒錯,挺好看的。”
“不過後世人是跟鹽和糖杠上了嗎,不管吃什麽東西都得分出一個甜鹹口嗎?”
看到又是經典的甜鹹之爭,劉徹都不由的扶額吐槽。
管他什麽甜口鹹口的,好吃不就行了唄?
【第七道:宮保雞丁。】
【這是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川菜,但在魯菜、川菜、貴州菜中都有收錄。】
【該菜式的起源和魯菜中的醬爆雞丁、貴州菜中的胡辣子雞丁有關,後被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改良發揚,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宮保雞丁。】
【原料的話是雞胸肉、油炸花生米、黃瓜、胡蘿卜、蔥、薑、蒜、還有料酒、生抽等調味料。】
【將各種材料切成丁狀後放入鍋中炒製即可,此菜集鮮、香、辣、甜多種味道於一身,口感豐富。】
“怎麽又和那什麽川菜有關啊。”
“對啊,好像除了酸辣土豆絲之外,所有的下飯菜都是川菜。”
“可能是他們的菜比較開胃?”
“那紅彤彤的樣子一看就跟開胃扯不上關係,可能隻是單純的好吃吧。”
“蜀地的吃食本來就比較豐富,很正常。”
看見又是一個川菜,不少百姓都很是好奇,後世那麽多美食怎麽川菜的受眾麵就那麽廣呢?
而現實這裏劉宇則是發現了一個不對勁的地方:“怎麽能夠加黃瓜呢,黃瓜炒了之後口感不行,放了黃瓜的宮保雞丁根本不好吃。”
“應該換成萵筍才對,這樣口感才比較脆爽。”
【第八道:地三鮮。】
【傳統的東北名菜,製作材料是三種地裏時令新鮮的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
【輔料則是生抽、鹽、蠔油、老抽、澱粉、清水、蔥薑等。】
【做法也很簡單,先將土豆和茄子炸一遍,然後用醬油,蠔油,澱粉,白糖,鹽,清水等調汁,然後將青椒、茄子、土豆倒入鍋中翻炒即可。】
【出鍋之後的地三鮮以鹹香為主,略帶甜味,醬香濃鬱,口感豐富且層次分明?。】
【不過有一種說法是現在地三鮮是改良版,以前那是叫做“地三仙”,就和那道“蘭花熊掌”一樣,因為實在是太刑了,所以改成了“地三鮮”。】
“這是什麽意思,熊掌不讓吃了,那玩意還味道不錯啊。”
“還有三鮮,不該是熊、梅花鹿和老虎嗎?”
聽到這裏,康熙有些不理解了,這些名字一聽就是他東北老家的美食,為啥就不讓吃了。
還有這土豆茄子青椒版的他怎麽沒聽過,後來新研發的美食?
【第九道:辣椒炒肉。】
【風靡大江南北的一道菜,雖然各地都有相關的做法,但最出名的要屬於湘菜。】
【近些年開的湘菜館子也大都以這道菜為招牌菜。】
【原材料也簡單:就是辣椒、豬肉還有白木耳,接著起鍋燒油,下肉片煸炒至出油盛出待用。鍋留底油,下蒜頭爆香,放入辣椒段,撒入食鹽。】
【最後下入肉片,蒜,蠔油,生抽,少許鹽炒勻,炒製一番後就可以出鍋了。】
【這道菜做法簡單,但更看重的應該是肉和辣椒的品質,品質不同做出來的味道那是截然不同的。】
“咱想吃這個了,看著就好吃。”
洪武朱元璋看著天幕,嘴裏不斷地流著口水。
而朱標則是無奈的勸道:“父皇,船隊還沒迴來,暫時沒有辣椒,要不用茱萸代替先試一試?”
“算了算了,茱萸那玩意炒起來又不好吃,還是等船隊迴來之後再解饞吧。”
“不過小哥真不是東西,大半夜的放這些誰頂得住啊。”
【第十道:隔夜蒜薹炒肉。】
【隻能說這道菜實在是太有生活了,記住,一定要是隔夜的蒜薹炒肉。】
【做法很簡單,就是將豬肉和蒜薹一起炒製就好,然後加一些蒜、老抽、鹽、糖等調味品即可。】
【但因為蒜薹這個東西水分太大,第一次炒製很難入味,嚼起來比較硬也沒什麽味道。】
【因此剛炒出來的蒜薹味道一般,根本就沒有資格和上麵這些美食並列,但是蒜薹一旦隔夜等油脂徹底滲入蒜薹之中,那味道,我願稱之為天下無敵。】
(就是因為會做的人太多,導致質量良莠不齊,好吃的真好吃,難吃的也是真難吃。)
(不錯了,沒給你整小日子打的草莓麻婆豆腐、巧克力麻婆豆腐都不錯了。)
(臥槽,這又是什麽黑暗料理。)
(小日子傳統藝能,總是喜歡玩一些抽象的。)
【第五道:肉末茄子。】
【這道菜就非常廣泛了,還是屬於川菜,但具體起源於何時已經不可考證。】
【其做法簡單,味道鮮嫩多汁、甜中帶鹹,肉香誘人。】
【菜品以茄子和肉為主料,輔料有大蒜、白糖、陳醋、雞精、鹽、蔥片、薑絲、澱粉、料酒等。】
【做法也很簡單,先將茄子切成條,隨後起鍋燒油放入豬肉末煸炒,接著加入料酒去腥,隨後放入蒜末、薑末、小米辣圈炒出香味。 再加入1勺豆瓣醬,炒出紅油,讓肉末充分裹上醬料。】
【然後就是將茄子放入鍋中與肉末一起翻炒,接著加入適量清水,蓋上鍋蓋,小火燜煮 3-5 分鍾,最後倒入調好的水澱粉勾芡收汁就完事了。】
“昆侖紫瓜,不對,茄子還可以這樣做?”
“雖然我們沒有豆瓣醬和料酒,但是其它材料都有啊,可以讓尚食局做一份出來嚐嚐。”
看到茄子的新做法,李世民當即來了興趣。
可能是受到楊廣的影響,反正他們這些人對於昆侖紫瓜還是有些喜愛的。
【第六道:番茄炒蛋。】
【很經典的一道大眾美食,起源已經不可考究,不過有說法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參考西餐中羅宋湯的做法而發明。】
【這道菜目前也存在一個比較大的爭議,那就是鹹甜之爭。】
【沒錯,不管是豆腐腦和粽子,番茄炒蛋也要分鹹口和甜口,反正是各有風味,辯論雙方也是糾纏不下。】
【這道菜原料也很簡單,準備番茄、雞蛋、鹽、蔥花、糖等。】
【然後下鍋翻炒就好,當然了至於是先炒雞蛋還是先炒番茄也有爭議,這個就看個人喜好和習慣了。】
“紅配黃嗎,顏色看著倒是沒錯,挺好看的。”
“不過後世人是跟鹽和糖杠上了嗎,不管吃什麽東西都得分出一個甜鹹口嗎?”
看到又是經典的甜鹹之爭,劉徹都不由的扶額吐槽。
管他什麽甜口鹹口的,好吃不就行了唄?
【第七道:宮保雞丁。】
【這是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川菜,但在魯菜、川菜、貴州菜中都有收錄。】
【該菜式的起源和魯菜中的醬爆雞丁、貴州菜中的胡辣子雞丁有關,後被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改良發揚,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宮保雞丁。】
【原料的話是雞胸肉、油炸花生米、黃瓜、胡蘿卜、蔥、薑、蒜、還有料酒、生抽等調味料。】
【將各種材料切成丁狀後放入鍋中炒製即可,此菜集鮮、香、辣、甜多種味道於一身,口感豐富。】
“怎麽又和那什麽川菜有關啊。”
“對啊,好像除了酸辣土豆絲之外,所有的下飯菜都是川菜。”
“可能是他們的菜比較開胃?”
“那紅彤彤的樣子一看就跟開胃扯不上關係,可能隻是單純的好吃吧。”
“蜀地的吃食本來就比較豐富,很正常。”
看見又是一個川菜,不少百姓都很是好奇,後世那麽多美食怎麽川菜的受眾麵就那麽廣呢?
而現實這裏劉宇則是發現了一個不對勁的地方:“怎麽能夠加黃瓜呢,黃瓜炒了之後口感不行,放了黃瓜的宮保雞丁根本不好吃。”
“應該換成萵筍才對,這樣口感才比較脆爽。”
【第八道:地三鮮。】
【傳統的東北名菜,製作材料是三種地裏時令新鮮的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
【輔料則是生抽、鹽、蠔油、老抽、澱粉、清水、蔥薑等。】
【做法也很簡單,先將土豆和茄子炸一遍,然後用醬油,蠔油,澱粉,白糖,鹽,清水等調汁,然後將青椒、茄子、土豆倒入鍋中翻炒即可。】
【出鍋之後的地三鮮以鹹香為主,略帶甜味,醬香濃鬱,口感豐富且層次分明?。】
【不過有一種說法是現在地三鮮是改良版,以前那是叫做“地三仙”,就和那道“蘭花熊掌”一樣,因為實在是太刑了,所以改成了“地三鮮”。】
“這是什麽意思,熊掌不讓吃了,那玩意還味道不錯啊。”
“還有三鮮,不該是熊、梅花鹿和老虎嗎?”
聽到這裏,康熙有些不理解了,這些名字一聽就是他東北老家的美食,為啥就不讓吃了。
還有這土豆茄子青椒版的他怎麽沒聽過,後來新研發的美食?
【第九道:辣椒炒肉。】
【風靡大江南北的一道菜,雖然各地都有相關的做法,但最出名的要屬於湘菜。】
【近些年開的湘菜館子也大都以這道菜為招牌菜。】
【原材料也簡單:就是辣椒、豬肉還有白木耳,接著起鍋燒油,下肉片煸炒至出油盛出待用。鍋留底油,下蒜頭爆香,放入辣椒段,撒入食鹽。】
【最後下入肉片,蒜,蠔油,生抽,少許鹽炒勻,炒製一番後就可以出鍋了。】
【這道菜做法簡單,但更看重的應該是肉和辣椒的品質,品質不同做出來的味道那是截然不同的。】
“咱想吃這個了,看著就好吃。”
洪武朱元璋看著天幕,嘴裏不斷地流著口水。
而朱標則是無奈的勸道:“父皇,船隊還沒迴來,暫時沒有辣椒,要不用茱萸代替先試一試?”
“算了算了,茱萸那玩意炒起來又不好吃,還是等船隊迴來之後再解饞吧。”
“不過小哥真不是東西,大半夜的放這些誰頂得住啊。”
【第十道:隔夜蒜薹炒肉。】
【隻能說這道菜實在是太有生活了,記住,一定要是隔夜的蒜薹炒肉。】
【做法很簡單,就是將豬肉和蒜薹一起炒製就好,然後加一些蒜、老抽、鹽、糖等調味品即可。】
【但因為蒜薹這個東西水分太大,第一次炒製很難入味,嚼起來比較硬也沒什麽味道。】
【因此剛炒出來的蒜薹味道一般,根本就沒有資格和上麵這些美食並列,但是蒜薹一旦隔夜等油脂徹底滲入蒜薹之中,那味道,我願稱之為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