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她這麽容易害臊,太容易被人看出破綻來,春梅姐說道:“大姑娘,你迴去吧,我說到做到。你在這裏,也是會引起人家疑心的。”
“嬸子,是我祖母喚你過去。”周憐葉急忙解釋。
“哦。”春梅姐有些明白了,一時間愁眉苦臉,“老夫人叫我去少不得又要教訓我一頓。可我被那醉鬼無緣無故打一頓,難道還是我的錯嗎”
周憐葉說道:“不會的,我祖母也不過勸勸你罷了。”
“那好,咱們走吧。”春梅姐一臉無奈。
周家,周老太太和周秀才夫婦都在堂屋裏坐著,見春梅姐進來,周秀才端正麵孔,隻微笑著點了一點頭。
周老太太卻起身笑道:“他嫂子,你好多天不來了,我很是記掛,怎麽現在還要我們去請你方肯來呢”
周憐葉的母親過去倒了一杯茶,遞到春梅姐手裏,說“你快坐下吧。”
周老太太笑嗬嗬的問道:“你男人還沒有迴來吧。”
這越客氣越像是鴻門宴,春梅姐偷眼看了看周秀才的臉色,一本嚴肅跟包公似的,便低著頭說道:“他打了我一頓,倒好似受了氣一般,死活不肯迴來,這話從哪裏說起呢”
“委屈你了。”周老太太一歎,“但常言道君為臣綱,夫為妻綱,被丈夫打了幾下,也不算羞恥,何況女人本來就沒有男人力氣大,哪有不吃虧的”
春梅姐聽了這話,心裏有些不服,但周老太太養出了秀才兒子,那自然是懂得道理之人,再說年紀大輩分高,哪裏敢和她爭辯當下說道:“是。”
周老太太說道:“他晚上沒迴去,跑到學堂打地鋪,大概受了涼,今天病了。”
春梅姐撇嘴道:“我哪敢不讓他迴來他自己總是這樣子,我有什麽法子呢”
忽然周秀才板著臉說道:“沈嫂子,你是一位賢德的人,大家夥都看在眼裏,難道你能讓你丈夫在外頭睡嗎”
“是呀!”周老太太接過話,“夫妻沒有隔夜仇,你是委屈了,可還能記著丈夫的恨不成他終究是你男人,你就讓他一點,有什麽要緊村裏人向來說誰怕丈夫,也是人家的賢惠。反過來叫他讓著你,那話可不好聽,你說是不是”
周憐葉的母親也笑道:“我婆婆是最通情達理的老人家,她說得話都是有道理的,你就依了吧。現在去後頭給大柱賠兩句不是,請他迴家,也就完了。”
被這一家子連番說教,本來春梅姐是坐著的,聽著聽著站了起來,低著頭。說實話,她巴不得丈夫不在家最好。
周秀才見她還是一副萬分委屈的樣子,便對他母親說道:“話說多了也沒什麽意思,我要去看書了。”
對他母親說話時,臉色非常平和,可是等轉過臉來,那臉色一下子就沉了,袖子往後一擺,大步走了出去。
畢竟現在自家要靠周家混飯吃,春梅姐清楚不能夠得罪周秀才,何況如果不依周家的話去做,恐怕轉眼間就成了不賢德的女人,那在村子裏可沒什麽人會看得起你了。
所以春梅姐忙對周老太太解釋:“非是我不聽你老人家的話,我是怕越小心服軟,他越是長脾氣,下一次吃醉了酒迴來,又打我一頓。”
周老太太說道:“如果這樣,我也不能夠饒他。他嫂子,你是三從四德的人,即使有什麽想不開,還需要老身多說嗎”
如果是現代人,所謂三從四德聽著就是罵人話,而在這時代,周家人左一句三從四德,右一句三從四德,真真令春梅姐渾身舒暢,鬧得她不能不賢惠起來,當下厚著臉皮去給丈夫賠不是了。
次日,沈侃和閻相公找到北寺塔後街,溜達一圈,見一個巷子前,有一株百年老槐樹,便詢問附近一個賣雲吞麵的,“請問錢老爺家是住在這裏嗎”
商販一指裏麵,說道:“進去右拐,門樓刻著石獅子的便是。”
沈侃道了謝,二人走了進去,看見錢書辦正蹲在小院裏刷皮靴。
看見他二人,錢書辦丟下刷子,起身說道:“二位來了請進房裏坐。”
錢家看起來很簡陋,客房是兩間舊瓦房,正麵桌子上供奉著蕭何的畫像,牆壁都是用舊文書糊的。
東牆還貼著一幅畫,是《東方朔偷桃》,西牆則懸掛一條某任布政使給他慶賀生日的軸子。
錢書辦大概見沈侃不像是下人,連他也請坐了,叫了聲看茶,一個小廝提了一壺沸水進來。錢書辦取出個茶罐,泡了三碗功夫茶,遞給二位客人,自己一碗奉陪。
過了一會兒,錢書辦說道:“昨日少敬,二位莫要在意。”
“不敢不敢。”閻相公欠身說道。
錢書辦瞅了眼微笑的沈侃,說道:“昨天的話,我還不聽得不大明白,煩先生仔細說一說。”
閻相公便說道:“是吳興沈氏,家中四老爺,名嘉績,今次學裏保舉他為賢良方正。是以我們提前過來,一等文書到了司裏,不知是哪位老師承辦,先來打聽一下,有勞你指引一二。”
“我明白了。”錢書辦想了想,“應該是禮科竇師傅管的,但這布政使司可非下麵衙門,你們哪能見到他他們呀是三個月一班,進去了就不讓出來。有個大事小情,都是我們上號房傳達文書手本時,順便帶個口信的。”
沈侃心說長了見識,原來布政使司的規矩如此森嚴隨即他心裏搖頭,恐怕是套路,哪怕京城六部也不會這樣。
“那可怎麽辦”閻相公也是頭一次聽聞,不禁露出苦惱神色。
錢書辦笑道:“沈鄉紳此事乃是喜事,但也不能大意,也得務必托一位妥當之人。就像前日滄浪縣的候選文書,這裏頭稍微有了分歧,文書就給駁迴去了。如今一個多月了,還不見上來。”
閻相公很驚訝,忙問道:“怎麽駁了”
“還不是沒打點好該打點之人。”錢書辦低頭吹了吹茶碗。
見他如此模樣,沈侃確定這就是套路,衙門的水,向來深著呢。(未完待續。)m。
“嬸子,是我祖母喚你過去。”周憐葉急忙解釋。
“哦。”春梅姐有些明白了,一時間愁眉苦臉,“老夫人叫我去少不得又要教訓我一頓。可我被那醉鬼無緣無故打一頓,難道還是我的錯嗎”
周憐葉說道:“不會的,我祖母也不過勸勸你罷了。”
“那好,咱們走吧。”春梅姐一臉無奈。
周家,周老太太和周秀才夫婦都在堂屋裏坐著,見春梅姐進來,周秀才端正麵孔,隻微笑著點了一點頭。
周老太太卻起身笑道:“他嫂子,你好多天不來了,我很是記掛,怎麽現在還要我們去請你方肯來呢”
周憐葉的母親過去倒了一杯茶,遞到春梅姐手裏,說“你快坐下吧。”
周老太太笑嗬嗬的問道:“你男人還沒有迴來吧。”
這越客氣越像是鴻門宴,春梅姐偷眼看了看周秀才的臉色,一本嚴肅跟包公似的,便低著頭說道:“他打了我一頓,倒好似受了氣一般,死活不肯迴來,這話從哪裏說起呢”
“委屈你了。”周老太太一歎,“但常言道君為臣綱,夫為妻綱,被丈夫打了幾下,也不算羞恥,何況女人本來就沒有男人力氣大,哪有不吃虧的”
春梅姐聽了這話,心裏有些不服,但周老太太養出了秀才兒子,那自然是懂得道理之人,再說年紀大輩分高,哪裏敢和她爭辯當下說道:“是。”
周老太太說道:“他晚上沒迴去,跑到學堂打地鋪,大概受了涼,今天病了。”
春梅姐撇嘴道:“我哪敢不讓他迴來他自己總是這樣子,我有什麽法子呢”
忽然周秀才板著臉說道:“沈嫂子,你是一位賢德的人,大家夥都看在眼裏,難道你能讓你丈夫在外頭睡嗎”
“是呀!”周老太太接過話,“夫妻沒有隔夜仇,你是委屈了,可還能記著丈夫的恨不成他終究是你男人,你就讓他一點,有什麽要緊村裏人向來說誰怕丈夫,也是人家的賢惠。反過來叫他讓著你,那話可不好聽,你說是不是”
周憐葉的母親也笑道:“我婆婆是最通情達理的老人家,她說得話都是有道理的,你就依了吧。現在去後頭給大柱賠兩句不是,請他迴家,也就完了。”
被這一家子連番說教,本來春梅姐是坐著的,聽著聽著站了起來,低著頭。說實話,她巴不得丈夫不在家最好。
周秀才見她還是一副萬分委屈的樣子,便對他母親說道:“話說多了也沒什麽意思,我要去看書了。”
對他母親說話時,臉色非常平和,可是等轉過臉來,那臉色一下子就沉了,袖子往後一擺,大步走了出去。
畢竟現在自家要靠周家混飯吃,春梅姐清楚不能夠得罪周秀才,何況如果不依周家的話去做,恐怕轉眼間就成了不賢德的女人,那在村子裏可沒什麽人會看得起你了。
所以春梅姐忙對周老太太解釋:“非是我不聽你老人家的話,我是怕越小心服軟,他越是長脾氣,下一次吃醉了酒迴來,又打我一頓。”
周老太太說道:“如果這樣,我也不能夠饒他。他嫂子,你是三從四德的人,即使有什麽想不開,還需要老身多說嗎”
如果是現代人,所謂三從四德聽著就是罵人話,而在這時代,周家人左一句三從四德,右一句三從四德,真真令春梅姐渾身舒暢,鬧得她不能不賢惠起來,當下厚著臉皮去給丈夫賠不是了。
次日,沈侃和閻相公找到北寺塔後街,溜達一圈,見一個巷子前,有一株百年老槐樹,便詢問附近一個賣雲吞麵的,“請問錢老爺家是住在這裏嗎”
商販一指裏麵,說道:“進去右拐,門樓刻著石獅子的便是。”
沈侃道了謝,二人走了進去,看見錢書辦正蹲在小院裏刷皮靴。
看見他二人,錢書辦丟下刷子,起身說道:“二位來了請進房裏坐。”
錢家看起來很簡陋,客房是兩間舊瓦房,正麵桌子上供奉著蕭何的畫像,牆壁都是用舊文書糊的。
東牆還貼著一幅畫,是《東方朔偷桃》,西牆則懸掛一條某任布政使給他慶賀生日的軸子。
錢書辦大概見沈侃不像是下人,連他也請坐了,叫了聲看茶,一個小廝提了一壺沸水進來。錢書辦取出個茶罐,泡了三碗功夫茶,遞給二位客人,自己一碗奉陪。
過了一會兒,錢書辦說道:“昨日少敬,二位莫要在意。”
“不敢不敢。”閻相公欠身說道。
錢書辦瞅了眼微笑的沈侃,說道:“昨天的話,我還不聽得不大明白,煩先生仔細說一說。”
閻相公便說道:“是吳興沈氏,家中四老爺,名嘉績,今次學裏保舉他為賢良方正。是以我們提前過來,一等文書到了司裏,不知是哪位老師承辦,先來打聽一下,有勞你指引一二。”
“我明白了。”錢書辦想了想,“應該是禮科竇師傅管的,但這布政使司可非下麵衙門,你們哪能見到他他們呀是三個月一班,進去了就不讓出來。有個大事小情,都是我們上號房傳達文書手本時,順便帶個口信的。”
沈侃心說長了見識,原來布政使司的規矩如此森嚴隨即他心裏搖頭,恐怕是套路,哪怕京城六部也不會這樣。
“那可怎麽辦”閻相公也是頭一次聽聞,不禁露出苦惱神色。
錢書辦笑道:“沈鄉紳此事乃是喜事,但也不能大意,也得務必托一位妥當之人。就像前日滄浪縣的候選文書,這裏頭稍微有了分歧,文書就給駁迴去了。如今一個多月了,還不見上來。”
閻相公很驚訝,忙問道:“怎麽駁了”
“還不是沒打點好該打點之人。”錢書辦低頭吹了吹茶碗。
見他如此模樣,沈侃確定這就是套路,衙門的水,向來深著呢。(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