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書辦不時打量下若有所思的沈侃一眼,似乎意識到了什麽。
“咱們交淺言深,我就直說了。”
錢書辦將盞茶緩緩放下,對著急於知道詳情的閻相公,“那裏頭的書辦有位資曆最深的,也最受咱們老大爺信任,而那經辦之人偏偏就遺忘了他。人家也不說什麽,隻是在文書上隨便放了個簽兒,說某處字體與例不合,所以老大爺就依著他批駁了。”
說到這裏,他突然衝著沈侃嘻嘻一笑,“兄弟你氣度不凡,可是姓沈吧”
“是。”沈侃笑著點頭。
錢書辦說道:“嗬嗬!不愧是吳興沈氏,再瞧瞧那被保舉的人家,且莫說別的,就算那文書處處合例,每個字都毫無破綻,但大院裏的那位爺非說這紙張粗糙,有一個字得挖補後重寫,諮不得部,也就給你駁了,你們說厲害不厲害”
“竟有此舉”閻相公更驚訝了。
沈侃則明白的點點頭,雖說也是頭一次聽聞,但現代人就這點好,資訊爆炸,不管什麽事都會看過相似的事件。
錢書辦說道:“老兄顯然不明白衙門事,你說那些文書,被上麵反駁下來,下麵自然少不得要觀望一番,如此在各個衙門裏,但凡一個壓住了,往少說也得一兩個月,才能上來。”
“我還是不大懂。”閻相公搓搓手,“就一個字,改了不就是了。”
“外行話不是。”錢書辦大笑,“上麵不滿意,這文書印結豈能修改,得換新的啊!而咱們這些書辦多苦”
他說著指了指自己的陋室,頗為無奈,“咱們領的工食,就隻夠文稿紙張還有徒弟們的筆墨,家裏吃穿用度都得另想法子。甭說做文書的舍不得換新的,即使是司裏也窮啊,下麵什麽事不也得過來打點難道這保舉文書就是義務的不成所以遇見此種恭喜的事,必須討幾兩喜錢哩。”
閻相公看了下沈侃,說道:“那該得多少呢”
錢書辦沉吟道:“保舉此種事,大約比選官的少,比舉節孝的多,隻怕單單司裏就得一百八十兩左右,務必不落一人,你們說是不是你們幹脆不如聽我的,找個人包辦最好,連府衙學院都一並包攬了,仗著臉熟,門路正,下麵衙門也能省些,二百兩就差不多了。我是看你二位老實的很,怕你們走錯了門路,不說花費多少,就怕出個紕漏。”
“一百八十兩”閻相公為難了,比潛齋先生的估算多了整整一倍多。
沈侃卻認為很正常,一來潛齋先生畢竟對這些門道不熟知,二來也有物價的因素,二百多兩從省一級到地方,真的不多。
閻相公見他點了頭,昨日親眼看見五少爺的酒樓,二百兩銀子大概一天就賺到了,當下起身說道:“那就一客不煩二主,懇請錢老師包辦如何”
沈侃也起身說道:“現在身上帶了二百兩,交給老師,如果不夠,麻煩您先墊上,迴頭我即刻派人送銀子來。”
他們倆的想法一樣,辦事就要辦成了,不能斤斤計較。
錢書辦見他們如此痛快,也起身欣然說道:“不瞞你們,昨日你們一說沈家村沈家,二十年前,沈老爺子與先父有過交情,故此我生怕二位走錯了門路,特意邀來家裏。也不怕你們笑話,即使不說出包辦的話,你二位如若也托我,我必實話實說,單單這大院裏寫文房的規矩就是三十兩。兄弟姓錢,單子一個飛,人送外號錢萬裏,二位各衙門不妨打聽打聽,我錢萬裏從來是實在辦事的人。”
閻相公擔心家裏有事,急著迴去,把身上的銀子取出,其實他隻有幾十兩,沈侃擔心不夠,自己掏了一百多兩,加在一起,正好二百兩整。
沈侃拱手道:“這是二百兩足紋,不用稱。勞煩您經心,即使夠用,異日在下也會再送二十兩來。總之錢家與沈家乃世交,一總承了情吧。”
“小兄弟你這麽說,倒叫我羞了。”錢書辦一聲苦笑,心說這沈家後生倒是個明白人,“也罷了,我一定辦成就是。”
於是二人告辭,錢書辦一直送到了大門口,囑咐道:“公門中事,第一要緊是慎言。”
沈侃迴道:“曉得。”當下拱手而別。
常言道錢能通神,沈侃出手大方,加上事情也不麻煩,果然錢書辦給辦得水到渠成。事後他信守承諾,又送去了二十兩銀子,也不知錢萬裏自己賺了多少,但經此一事,可謂在布政使司也有了熟人,這錢花的並不冤。
決定關了酒樓的沈侃不再牽掛酒樓之事,和閻相公一起返迴沈家村。進了村,又馬上迴到學校。
此刻已是下午,潛齋先生留了作業,因譚舉人家的訃告到了,老母親半夜病逝,他和沈嘉謨三兄弟等村裏有身份的,一同去了縣城譚宅吊唁。
八字有了一撇,紫仙也不來上課了,陪母親住在裴家尚未迴來。
沈侃問了吳淞作業,拿著書走到後頭的菜園裏,想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看書。
不料正好看見風雨亭附近,姚公子站在這邊,周憐葉竟站在那邊,兩個人相隔不遠,中間有一道門。
“他倆什麽時候有了來往”沈侃很納悶。
就見姚公子幾步走出院門,徑自往前走去,周憐葉看了看周圍,然後跟在了後麵。
那方向是要去太湖邊的偏僻地帶,遇到這種事,按理說沈侃不應該多管閑事,但這是古代……
再說那天早上去請求了周秀才勸和春梅姐夫婦,周憐葉又在自家跟著大姐讀書,並且周憐葉據說已經有了未婚夫,所以他不能視而不見,萬一要整出什麽幺蛾子,姚公子沒什麽,周憐葉卻攸關性命或一輩子的名聲。
放不下心的他,偷偷跟著他們倆在山路上走了小半天,忽然周憐葉站住了腳,叫道:“喂!你要跑到哪裏去”
姚公子轉身笑道:“我走過這條山路,再走一會兒,就是湖邊。”
周憐葉也笑道:“你是要帶我去投河嗎”
“可別說這話,怎麽會呢。”
“哼!也許會有那麽一天吧。”
姚公子沒了笑容,知道無意中引出了她的牢騷,趕緊說道:“說正經話,我第一次看見你,好像就是在渡口吧每次想起當時,就覺得很有趣,仿佛你穿著那件好看的長裙,手裏拿著一朵花走了過來。”
躲在不遠處的沈侃想笑,他不也有這嗜好嘛!總喜歡站在高處,遠眺渡口上的大姑娘小媳婦。也曾經看到過一位非常有韻味的小姑娘。
他對姚公子的話心有戚戚,不想女孩子卻不願聽,就見周憐葉生氣的道:“你活見鬼嗎我現在就在你麵前站著呢,你倒去琢磨那個鬼影子。”
沈侃無語,你連往日的自己都吃醋真真女人心,海底針。(未完待續。)m。
“咱們交淺言深,我就直說了。”
錢書辦將盞茶緩緩放下,對著急於知道詳情的閻相公,“那裏頭的書辦有位資曆最深的,也最受咱們老大爺信任,而那經辦之人偏偏就遺忘了他。人家也不說什麽,隻是在文書上隨便放了個簽兒,說某處字體與例不合,所以老大爺就依著他批駁了。”
說到這裏,他突然衝著沈侃嘻嘻一笑,“兄弟你氣度不凡,可是姓沈吧”
“是。”沈侃笑著點頭。
錢書辦說道:“嗬嗬!不愧是吳興沈氏,再瞧瞧那被保舉的人家,且莫說別的,就算那文書處處合例,每個字都毫無破綻,但大院裏的那位爺非說這紙張粗糙,有一個字得挖補後重寫,諮不得部,也就給你駁了,你們說厲害不厲害”
“竟有此舉”閻相公更驚訝了。
沈侃則明白的點點頭,雖說也是頭一次聽聞,但現代人就這點好,資訊爆炸,不管什麽事都會看過相似的事件。
錢書辦說道:“老兄顯然不明白衙門事,你說那些文書,被上麵反駁下來,下麵自然少不得要觀望一番,如此在各個衙門裏,但凡一個壓住了,往少說也得一兩個月,才能上來。”
“我還是不大懂。”閻相公搓搓手,“就一個字,改了不就是了。”
“外行話不是。”錢書辦大笑,“上麵不滿意,這文書印結豈能修改,得換新的啊!而咱們這些書辦多苦”
他說著指了指自己的陋室,頗為無奈,“咱們領的工食,就隻夠文稿紙張還有徒弟們的筆墨,家裏吃穿用度都得另想法子。甭說做文書的舍不得換新的,即使是司裏也窮啊,下麵什麽事不也得過來打點難道這保舉文書就是義務的不成所以遇見此種恭喜的事,必須討幾兩喜錢哩。”
閻相公看了下沈侃,說道:“那該得多少呢”
錢書辦沉吟道:“保舉此種事,大約比選官的少,比舉節孝的多,隻怕單單司裏就得一百八十兩左右,務必不落一人,你們說是不是你們幹脆不如聽我的,找個人包辦最好,連府衙學院都一並包攬了,仗著臉熟,門路正,下麵衙門也能省些,二百兩就差不多了。我是看你二位老實的很,怕你們走錯了門路,不說花費多少,就怕出個紕漏。”
“一百八十兩”閻相公為難了,比潛齋先生的估算多了整整一倍多。
沈侃卻認為很正常,一來潛齋先生畢竟對這些門道不熟知,二來也有物價的因素,二百多兩從省一級到地方,真的不多。
閻相公見他點了頭,昨日親眼看見五少爺的酒樓,二百兩銀子大概一天就賺到了,當下起身說道:“那就一客不煩二主,懇請錢老師包辦如何”
沈侃也起身說道:“現在身上帶了二百兩,交給老師,如果不夠,麻煩您先墊上,迴頭我即刻派人送銀子來。”
他們倆的想法一樣,辦事就要辦成了,不能斤斤計較。
錢書辦見他們如此痛快,也起身欣然說道:“不瞞你們,昨日你們一說沈家村沈家,二十年前,沈老爺子與先父有過交情,故此我生怕二位走錯了門路,特意邀來家裏。也不怕你們笑話,即使不說出包辦的話,你二位如若也托我,我必實話實說,單單這大院裏寫文房的規矩就是三十兩。兄弟姓錢,單子一個飛,人送外號錢萬裏,二位各衙門不妨打聽打聽,我錢萬裏從來是實在辦事的人。”
閻相公擔心家裏有事,急著迴去,把身上的銀子取出,其實他隻有幾十兩,沈侃擔心不夠,自己掏了一百多兩,加在一起,正好二百兩整。
沈侃拱手道:“這是二百兩足紋,不用稱。勞煩您經心,即使夠用,異日在下也會再送二十兩來。總之錢家與沈家乃世交,一總承了情吧。”
“小兄弟你這麽說,倒叫我羞了。”錢書辦一聲苦笑,心說這沈家後生倒是個明白人,“也罷了,我一定辦成就是。”
於是二人告辭,錢書辦一直送到了大門口,囑咐道:“公門中事,第一要緊是慎言。”
沈侃迴道:“曉得。”當下拱手而別。
常言道錢能通神,沈侃出手大方,加上事情也不麻煩,果然錢書辦給辦得水到渠成。事後他信守承諾,又送去了二十兩銀子,也不知錢萬裏自己賺了多少,但經此一事,可謂在布政使司也有了熟人,這錢花的並不冤。
決定關了酒樓的沈侃不再牽掛酒樓之事,和閻相公一起返迴沈家村。進了村,又馬上迴到學校。
此刻已是下午,潛齋先生留了作業,因譚舉人家的訃告到了,老母親半夜病逝,他和沈嘉謨三兄弟等村裏有身份的,一同去了縣城譚宅吊唁。
八字有了一撇,紫仙也不來上課了,陪母親住在裴家尚未迴來。
沈侃問了吳淞作業,拿著書走到後頭的菜園裏,想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看書。
不料正好看見風雨亭附近,姚公子站在這邊,周憐葉竟站在那邊,兩個人相隔不遠,中間有一道門。
“他倆什麽時候有了來往”沈侃很納悶。
就見姚公子幾步走出院門,徑自往前走去,周憐葉看了看周圍,然後跟在了後麵。
那方向是要去太湖邊的偏僻地帶,遇到這種事,按理說沈侃不應該多管閑事,但這是古代……
再說那天早上去請求了周秀才勸和春梅姐夫婦,周憐葉又在自家跟著大姐讀書,並且周憐葉據說已經有了未婚夫,所以他不能視而不見,萬一要整出什麽幺蛾子,姚公子沒什麽,周憐葉卻攸關性命或一輩子的名聲。
放不下心的他,偷偷跟著他們倆在山路上走了小半天,忽然周憐葉站住了腳,叫道:“喂!你要跑到哪裏去”
姚公子轉身笑道:“我走過這條山路,再走一會兒,就是湖邊。”
周憐葉也笑道:“你是要帶我去投河嗎”
“可別說這話,怎麽會呢。”
“哼!也許會有那麽一天吧。”
姚公子沒了笑容,知道無意中引出了她的牢騷,趕緊說道:“說正經話,我第一次看見你,好像就是在渡口吧每次想起當時,就覺得很有趣,仿佛你穿著那件好看的長裙,手裏拿著一朵花走了過來。”
躲在不遠處的沈侃想笑,他不也有這嗜好嘛!總喜歡站在高處,遠眺渡口上的大姑娘小媳婦。也曾經看到過一位非常有韻味的小姑娘。
他對姚公子的話心有戚戚,不想女孩子卻不願聽,就見周憐葉生氣的道:“你活見鬼嗎我現在就在你麵前站著呢,你倒去琢磨那個鬼影子。”
沈侃無語,你連往日的自己都吃醋真真女人心,海底針。(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