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漢奸之行!江南集團的海量財富!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京,皇宮,奉天殿。
從京城一路趕來的朝廷主要官員都被殿外廣場地麵的絲絲血跡嚇的不輕。
數日時間過去,他們都能聞到空氣中隱隱散發著的血腥氣。
“陛下,奉天殿乃皇家重地,您當時為何不在宮外斬逆賊?”率先說話的是範景文。
“此事在民間傳的沸沸揚揚,整個南直隸的百姓都在議論此事,老臣來南京時,一路上都聽了不少,說您是···”
龍椅上的朱由檢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
“範愛卿,民間說朕是暴君,儈子手,對嗎?”
範景文聞言摸摸鼻子,有些不自然,自古以來,百姓的群體認知容易受到有心人的引導,而他作為朝廷重臣,雖然了解皇帝非嗜殺之人,但是也無法阻止民間的滔天非議。
袁可立趕忙接過話來:“陛下,民間百姓日常乏味,些許議論很正常,臣請陛下勿怪。”
朱由檢聞言背手站起。
“諸位愛卿,朕今日可以告訴你們,為何朕當初會下罪帝詔的原因。
朕的父皇,皇兄用他們的性命教給朕一個道理,作為帝王,可以是暴君,殺才,儈子手;但絕不能是個軟蛋!
天子上乘天道,有天道的法則,如果朕不這麽做,坐看東南起禍,波及全國;即便是大明亡國的那一日,朕作為天子,也必須站在台上承受一切。
所以,百姓說朕是暴君也好,儈子手也罷,朕都接受!”
朱由檢的話落下,群臣瞬間沉默下來,而駱思恭卻開口道:“陛下,臣經過調查,南直隸地區,引導百姓抨擊陛下的乃是複社為首的學子;
按大明律和皇明祖訓定製,百姓議論可免罪,但複社學子卻不顧君臣之禮妄加引導,此事臣請命緝拿。”
駱思恭的話落下後,在場的大臣皆是心驚肉跳,特別是袁可立,剛才他出言勸諫,就是怕皇帝遷怒那些學子,沒成想駱思恭這個真殺才直接跳出來擺明了說。
“陛下,東南學子年少無知,後續國子監隻需重新教導,萬萬不可貿然動手···”
袁可立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朱由檢揮手打斷。
“袁愛卿,朕認為駱思恭的想法沒錯,暗衛去查吧,那些學子也不必趕盡殺絕,仔細調查他們身上的罪,死罪者斬首,其他的學子,痛打一頓,發配艱苦之地為胥吏,做的好,可免罪,做的不好者,罪加三等。”
駱思恭聞言後拱手道:“臣遵旨!”
朱由檢做出這個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江南地區以複社為主的學子,大多是知識分子,他們年紀小,對朝政和國家的考慮遠遠不足。
就說複社的三千多江南學子,雖然在自己跟前數次上躥下跳,但那也不過是被東林黨用來試探自己的快刀。
說白了,一群憤青學生,被一群老家夥玩弄在手掌之中,充當馬前卒。
自己作為帝王,需要官員來治理天下,讓那些學子吃吃苦頭,經曆些社會毒打,自然就明白鍋是鐵打的!
“報!啟奏陛下,暗衛施文賓求見!”
“準!”
不多時,施文賓風塵仆仆的出現在奉天殿中。
在行過君臣禮節後,施文賓大聲道:“陛下,江南各家餘孽已經被末將在舟山群島的大衢島堵住,一人不漏全部抓捕到案;
另截獲江南餘孽試圖帶走的大量財富和許多古冊書籍。”
朱由檢聽到這,眼神瞬間凝起。
“施將軍,朝廷重臣都在此,你大概說說吧。”
施文賓得到許可後,從懷中摸出記事本:“陛下,根據徐允爵、沈夢雲、冒佳言等核心人物的口供,他們從萬曆十五年開始,開發大衢島,將其打造成一個海外秘密基地,臣在大衢島上發現了一個可以容納萬人的城鎮,其中各種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在以徐弘基為首的反賊造反後,各家分別派出三位核心嫡係子弟,秘密在大衢島潛藏,南京被朝廷收複後,大衢島上的人得到消息,準備逃往日本國···”
施文賓快速且詳細的把自己知道的東西說出,在場的眾多大臣全都被驚出一頭冷汗。
江南集團的野心並不是被皇帝給刺激出來的,從各種證據來看,這個集團上下沆瀣一氣,早就在暗中密謀。
“陛下,接下來是末將收繳的逆賊財物,其中白銀共計一億三千萬兩,裝滿兩艘福船,剩下的大都是古董等高價值的物品,還有一艘船上各類則是古冊書籍。”
“嘶···我的天,一億三千萬兩?這些人瘋了嗎?拿軍用福船來裝銀子?”李邦華在一旁直接驚唿一聲。
朱由檢在聽到施文賓的話後,開口詢問道:“施將軍,那些古冊書籍都是什麽?”
施文賓聽到皇帝詢問後,微微一愣,隨即翻動記事本找到自己記錄的內容:“陛下,古冊書籍中大概分為五類涉及,兵事、文化、農業、商業、技術,例如戚繼光著的紀效新書,二十一史,還有當朝徐光啟大人著作的農政全書,隆慶朝黃汴所著的天下水陸路程,和魯班經等,這些書籍涉及很全麵。”
施文賓說著,隨手翻動自己的記事本後,再度出言道。
“哦,對了,陛下,臣還發現了藏在南京永樂大典。”
“啪!”一道清脆的聲響響起,朱由檢單手狠狠的拍在龍椅一側的扶手上。
他此時臉色極為陰沉。
“混賬!賣國賊!漢奸!”朱由檢起身連罵數聲。
“身為漢人!身為大明子民!竟然膽敢把國書私自帶出海外!此為漢奸之為!”
“李若璉!去把施文賓抓迴來的人一一嚴審,朕要知道是誰要把永樂大典帶出海外!朕要滅他十族!
還有江南集團藏匿起來的財產,那些核心嫡係肯定知道,給朕全部挖幹淨!”
此時的朱由檢麵目猙獰,額頭上青筋暴漲,整個人看起來像是一個暴怒的獅子!
下方的所有文臣武將都被皇帝的神情給嚇的呆立當場。
也怪不得朱由檢如此憤怒,在京城文淵閣中,他作為皇帝,有時候會查看宮廷藏書,而在京城文淵閣中收藏的永樂大典,還是嘉靖朝時抄錄的版本。
原本永樂大典則一直存放在南京文淵閣。
在後世中,永樂大典因為戰亂,要麽丟失,要麽遺失海外。
後世子孫想查看永樂大典,還得去找外國人去借書,而且還得看人家的臉色。
而現在,江南集團的這些人,跑路就跑路,竟然試圖把原本帶走,這觸動了朱由檢最敏感的神經!
數日時間中,李若璉直接住在南京錦衣衛詔獄中,親自盯著審訊。
徐允爵、沈夢雲和冒佳言等數百江南集團餘孽沒一個能抗住錦衣衛的審訊手段。
一一把所有的事全部交代出來。
文華殿中。
李若璉頂著一對熊貓眼匆匆出現。
“陛下,審訊已經有結果了。”
朱由檢起身接過冊子。
“辛苦了,大概說說吧。”
“陛下,江南餘孽藏匿的財產,共有白銀三億兩,算上施文賓查抄的,還有臣抄家所得,共計白銀九億七千九百三十七萬兩。
其中商鋪,酒樓,莊園,農田等固定財產遍布南直隸,江浙兩省,和福建部分州府,數量眾多,臣在賬冊中全都一一標記。”
朱由檢聽著李若璉說話的同時,剛好翻到記錄現銀的那一頁,他死死的盯著紙上的一串數字,久久無言。
江南無愧為富庶之地!對得起大明膏腴之地的稱唿。
自己僅僅是把這些大族、大家拿下就能得海量白銀,簡直難以想象。
緩了好一會,朱由檢才迴過神來。
“嗬嗬,江南這些人有著海量的財富,卻處處抗稅,日日哭窮,朕登基之初,國庫和內帑加在一起也不過數百萬兩銀子···”
朱由檢語氣帶著些哀歎。
在原本的曆史中,崇禎皇帝擁有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但自己卻窮的叮當響,甚至於穿在身上的龍袍都打著補丁。
正統曆史的崇禎不是能力差,而是窮死的!
別說九億的天文數字,就是這零頭,七千九百萬拿出去,砸也能把遼東的野豬皮砸死三遍!
而且這還隻是江南之地上層的一批士紳,官宦,富商家族,若是再加上那些中底層的家族和商戶,其中的財富,簡直難以想象!
“傳旨內閣六部重臣,奉天殿議事!”朱由檢拿著賬冊,丟下一句後,邁步走出文華殿。
從京城一路趕來的朝廷主要官員都被殿外廣場地麵的絲絲血跡嚇的不輕。
數日時間過去,他們都能聞到空氣中隱隱散發著的血腥氣。
“陛下,奉天殿乃皇家重地,您當時為何不在宮外斬逆賊?”率先說話的是範景文。
“此事在民間傳的沸沸揚揚,整個南直隸的百姓都在議論此事,老臣來南京時,一路上都聽了不少,說您是···”
龍椅上的朱由檢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
“範愛卿,民間說朕是暴君,儈子手,對嗎?”
範景文聞言摸摸鼻子,有些不自然,自古以來,百姓的群體認知容易受到有心人的引導,而他作為朝廷重臣,雖然了解皇帝非嗜殺之人,但是也無法阻止民間的滔天非議。
袁可立趕忙接過話來:“陛下,民間百姓日常乏味,些許議論很正常,臣請陛下勿怪。”
朱由檢聞言背手站起。
“諸位愛卿,朕今日可以告訴你們,為何朕當初會下罪帝詔的原因。
朕的父皇,皇兄用他們的性命教給朕一個道理,作為帝王,可以是暴君,殺才,儈子手;但絕不能是個軟蛋!
天子上乘天道,有天道的法則,如果朕不這麽做,坐看東南起禍,波及全國;即便是大明亡國的那一日,朕作為天子,也必須站在台上承受一切。
所以,百姓說朕是暴君也好,儈子手也罷,朕都接受!”
朱由檢的話落下,群臣瞬間沉默下來,而駱思恭卻開口道:“陛下,臣經過調查,南直隸地區,引導百姓抨擊陛下的乃是複社為首的學子;
按大明律和皇明祖訓定製,百姓議論可免罪,但複社學子卻不顧君臣之禮妄加引導,此事臣請命緝拿。”
駱思恭的話落下後,在場的大臣皆是心驚肉跳,特別是袁可立,剛才他出言勸諫,就是怕皇帝遷怒那些學子,沒成想駱思恭這個真殺才直接跳出來擺明了說。
“陛下,東南學子年少無知,後續國子監隻需重新教導,萬萬不可貿然動手···”
袁可立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朱由檢揮手打斷。
“袁愛卿,朕認為駱思恭的想法沒錯,暗衛去查吧,那些學子也不必趕盡殺絕,仔細調查他們身上的罪,死罪者斬首,其他的學子,痛打一頓,發配艱苦之地為胥吏,做的好,可免罪,做的不好者,罪加三等。”
駱思恭聞言後拱手道:“臣遵旨!”
朱由檢做出這個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江南地區以複社為主的學子,大多是知識分子,他們年紀小,對朝政和國家的考慮遠遠不足。
就說複社的三千多江南學子,雖然在自己跟前數次上躥下跳,但那也不過是被東林黨用來試探自己的快刀。
說白了,一群憤青學生,被一群老家夥玩弄在手掌之中,充當馬前卒。
自己作為帝王,需要官員來治理天下,讓那些學子吃吃苦頭,經曆些社會毒打,自然就明白鍋是鐵打的!
“報!啟奏陛下,暗衛施文賓求見!”
“準!”
不多時,施文賓風塵仆仆的出現在奉天殿中。
在行過君臣禮節後,施文賓大聲道:“陛下,江南各家餘孽已經被末將在舟山群島的大衢島堵住,一人不漏全部抓捕到案;
另截獲江南餘孽試圖帶走的大量財富和許多古冊書籍。”
朱由檢聽到這,眼神瞬間凝起。
“施將軍,朝廷重臣都在此,你大概說說吧。”
施文賓得到許可後,從懷中摸出記事本:“陛下,根據徐允爵、沈夢雲、冒佳言等核心人物的口供,他們從萬曆十五年開始,開發大衢島,將其打造成一個海外秘密基地,臣在大衢島上發現了一個可以容納萬人的城鎮,其中各種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在以徐弘基為首的反賊造反後,各家分別派出三位核心嫡係子弟,秘密在大衢島潛藏,南京被朝廷收複後,大衢島上的人得到消息,準備逃往日本國···”
施文賓快速且詳細的把自己知道的東西說出,在場的眾多大臣全都被驚出一頭冷汗。
江南集團的野心並不是被皇帝給刺激出來的,從各種證據來看,這個集團上下沆瀣一氣,早就在暗中密謀。
“陛下,接下來是末將收繳的逆賊財物,其中白銀共計一億三千萬兩,裝滿兩艘福船,剩下的大都是古董等高價值的物品,還有一艘船上各類則是古冊書籍。”
“嘶···我的天,一億三千萬兩?這些人瘋了嗎?拿軍用福船來裝銀子?”李邦華在一旁直接驚唿一聲。
朱由檢在聽到施文賓的話後,開口詢問道:“施將軍,那些古冊書籍都是什麽?”
施文賓聽到皇帝詢問後,微微一愣,隨即翻動記事本找到自己記錄的內容:“陛下,古冊書籍中大概分為五類涉及,兵事、文化、農業、商業、技術,例如戚繼光著的紀效新書,二十一史,還有當朝徐光啟大人著作的農政全書,隆慶朝黃汴所著的天下水陸路程,和魯班經等,這些書籍涉及很全麵。”
施文賓說著,隨手翻動自己的記事本後,再度出言道。
“哦,對了,陛下,臣還發現了藏在南京永樂大典。”
“啪!”一道清脆的聲響響起,朱由檢單手狠狠的拍在龍椅一側的扶手上。
他此時臉色極為陰沉。
“混賬!賣國賊!漢奸!”朱由檢起身連罵數聲。
“身為漢人!身為大明子民!竟然膽敢把國書私自帶出海外!此為漢奸之為!”
“李若璉!去把施文賓抓迴來的人一一嚴審,朕要知道是誰要把永樂大典帶出海外!朕要滅他十族!
還有江南集團藏匿起來的財產,那些核心嫡係肯定知道,給朕全部挖幹淨!”
此時的朱由檢麵目猙獰,額頭上青筋暴漲,整個人看起來像是一個暴怒的獅子!
下方的所有文臣武將都被皇帝的神情給嚇的呆立當場。
也怪不得朱由檢如此憤怒,在京城文淵閣中,他作為皇帝,有時候會查看宮廷藏書,而在京城文淵閣中收藏的永樂大典,還是嘉靖朝時抄錄的版本。
原本永樂大典則一直存放在南京文淵閣。
在後世中,永樂大典因為戰亂,要麽丟失,要麽遺失海外。
後世子孫想查看永樂大典,還得去找外國人去借書,而且還得看人家的臉色。
而現在,江南集團的這些人,跑路就跑路,竟然試圖把原本帶走,這觸動了朱由檢最敏感的神經!
數日時間中,李若璉直接住在南京錦衣衛詔獄中,親自盯著審訊。
徐允爵、沈夢雲和冒佳言等數百江南集團餘孽沒一個能抗住錦衣衛的審訊手段。
一一把所有的事全部交代出來。
文華殿中。
李若璉頂著一對熊貓眼匆匆出現。
“陛下,審訊已經有結果了。”
朱由檢起身接過冊子。
“辛苦了,大概說說吧。”
“陛下,江南餘孽藏匿的財產,共有白銀三億兩,算上施文賓查抄的,還有臣抄家所得,共計白銀九億七千九百三十七萬兩。
其中商鋪,酒樓,莊園,農田等固定財產遍布南直隸,江浙兩省,和福建部分州府,數量眾多,臣在賬冊中全都一一標記。”
朱由檢聽著李若璉說話的同時,剛好翻到記錄現銀的那一頁,他死死的盯著紙上的一串數字,久久無言。
江南無愧為富庶之地!對得起大明膏腴之地的稱唿。
自己僅僅是把這些大族、大家拿下就能得海量白銀,簡直難以想象。
緩了好一會,朱由檢才迴過神來。
“嗬嗬,江南這些人有著海量的財富,卻處處抗稅,日日哭窮,朕登基之初,國庫和內帑加在一起也不過數百萬兩銀子···”
朱由檢語氣帶著些哀歎。
在原本的曆史中,崇禎皇帝擁有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但自己卻窮的叮當響,甚至於穿在身上的龍袍都打著補丁。
正統曆史的崇禎不是能力差,而是窮死的!
別說九億的天文數字,就是這零頭,七千九百萬拿出去,砸也能把遼東的野豬皮砸死三遍!
而且這還隻是江南之地上層的一批士紳,官宦,富商家族,若是再加上那些中底層的家族和商戶,其中的財富,簡直難以想象!
“傳旨內閣六部重臣,奉天殿議事!”朱由檢拿著賬冊,丟下一句後,邁步走出文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