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皇家資本管理局!重鑄錢幣!唐王迴歸!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奉天殿。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陷入思索。
現在江南集團算是徹底覆滅,隨之而來的則是龐大的銀錢和資產。
現在的大明情況並不樂觀,北境的幹旱還在加劇,遼東建奴還未滅,漠南草原,西北草原還有著大量的蒙古人未清理。
特別是西域的陸上絲綢之路,還未恢複,大明想重複榮光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更可怕的是,隨著江南集團的覆滅,江南地區會有一個短暫的混亂和萎靡。
“看來隻能如此了!”朱由檢呢喃一句,下定決心。
不多時,內閣六部一眾大臣匆匆出現。
“諸位愛卿,江南造反案查抄的結果出來了,諸位可猜一猜,錦衣衛現在查抄出來多少銀錢和資產。”
朱由檢目光平靜的看向下方。
重臣聞言後,目光齊刷刷的看向畢自嚴。
後者見狀隻能出列迴話:“陛下,老臣猜測,江南之地至少能抄出三億銀錢。”
朱由檢忍不住笑道:“小了!小了!”
畢自嚴有些懵逼的看著皇帝,他有些不理解皇帝的話。
“陛下,是臣把數字說小了嗎?”
“哈哈,畢愛情,朕是說你格局小了!朕告訴你們,錦衣衛在江南造反集團抄出九億七千九百三十七萬兩,這還不算那些古董文物,和固定資產。”
群臣聽到皇帝說出的數字雖然很震驚,但也不像之前那般失態。
自從魏忠賢在南京弄出一億多的銀子後,他們心中對江南富庶之地就有了新的認知,還有剛才畢自嚴張口猜三億白銀,其實也是說的心中保守數字。
郭允厚皺眉道:“陛下,如此多的銀兩,萬萬不可全部流出民間,不然會造成物價大幅上漲,宋朝的教訓可是在史書中有記載的!”
他作為戶部的兩位大佬之一,雖然理財能力和畢自嚴相比差些,但是掌管戶部多年的經驗讓他很清楚,如此海量白銀流入民間造成的惡果。
“嗯,朕知道,郭愛卿不必多慮。
召你們來,是朕有事要說,第一查抄出的海量銀錢不在入內帑和戶部銀庫,全部存入大明銀行。
另外,由於查抄的固定資產數量龐大,朕決議成立皇極資本管理局,主要負責管理抄沒的這些固定資產。”
畢自嚴聽到皇帝的話,瞬間就急了,他趕忙開口道:“陛下,如此海量銀錢,您不入內帑和戶部銀庫,存入大明銀行是否有些倉促?大明銀行從設立到如今,臣並未發覺有什麽特殊之處。”
朱由檢看著畢自嚴的神情,搖頭道:“畢愛情莫急,聽朕說完。”
“眼下我大明商品流通已經極為頻繁,民間商品交易雖然有銀票和錢莊作為依托,但這種生態極為脆弱,民間錢莊一旦發生擠兌,就有破產關門的風險,再說銀票,各錢莊之間的銀票不相同,一個商人從南京去京城做生意,隨身帶著的銀票還需要兌換出銀錢,在存入另一家,流程繁瑣,而且易被歹人盯上。
在說普通百姓使用的銅錢,朕命暗衛調查過,民間的銅錢數量龐大且繁雜,朕為大明十六帝,曆經兩百多年,民間竟然還有使用洪武朝時的錢幣,這種情況,畢愛情不會不知吧?
況且在民間,私鑄之風盛行,許多百姓手中的銅錢有多少假的,根本無法估算,所以朕決定重新鑄幣。”
“重新鑄幣?陛下,眼下全國兩京一十三省有著海量銀錢,重新鑄幣繁雜且漫長,短時間內無法推開。”
袁可立出言發話。
“袁愛卿,朕所說的鑄造新幣和以往不同,不再采取銅錢和銀錠,朕構思了三種錢幣,第一為銅幣,第二為銀幣,第三為金幣。
三種錢幣之間的兌換比例為金:銀 : 銅 = 1 : 100 :
同時可結合明鈔使用,例如一個小商人拿一張麵額一百的銅幣明鈔,可在大明銀行兌換一百個銅幣,當然若是不想兌換,也可以直接用明鈔交易商品。
而大明銀行眼下的作用就是儲存錢幣,為民間錢幣流通提供存錢和取錢。”
朱由檢的想法很簡單,由於寶鈔在洪武年間就被玩廢,現在隻能通過統一錢幣來慢慢讓百姓習慣紙幣,而且明鈔的作用和銀票相同,百姓和商人的抵觸心理也沒那麽強烈。
群臣在聽完皇帝的話後,也覺得這個法子的可行性比較高,也就不再反對,皇帝的想法其實他們這些大臣也能想到,隻不過在曆朝曆代的皇帝中,有魄力施行下來的幾乎沒有。
“陛下,老臣請問這皇家資本管理局隻是單純的管理那些固定資產嗎?”郭允厚帶著疑惑。
“管理固定資產僅僅是一項,以後皇家資本管理局還會把朝廷其他的官營衙門吸納進來,例如織造局,鹽運司,和官營牙行商幫會館等。
也就是說,從此以後,江南之地的商界必須以國家資本為主,由此才可斷絕形成第二個江南集團。”
“陛下,此舉會不會導致民間商業萎縮?畢竟朝廷一旦接手商業,這對民間商界的打擊性很大。”
“郭愛卿,你說錯了,不是朝廷下場,而是皇家下場,朕說的可是皇家資本管理局,這個衙門朕決定歸為內廷。”
郭允厚聽到皇帝的話後頓時愣住。
“陛下,若是如此,皇家資本占據江南,那朝廷的稅收···”
郭允厚話說一半,猛然停住,他剛才心一急,說話都有些欠考慮。
皇帝很明顯是想下場做生意,自己這麽直接說,明顯駁皇帝麵子。
“哈哈哈,郭愛卿,在朕麵前無需避諱,朕很明白的告訴你們,朕就是要涉及商業,而且以後但凡在大明的土地上,皇家資本必須占據商界的主導,這是朕的命令。”
朱由檢背手笑道,他心中是有自己的打算,在這種封建帝國中,哪怕在完善的製度,都需要官員去施行,自己搞出來在先進的管理模式,等未來自己一死,下一任皇帝幹的咋樣誰也不知道,而且未來還會不會出現昏君,也不好說,而且大明的文官對竊取國家的利益極為擅長。
與其如此,自己幹脆把皇家資本在全國鋪開,而且皇家資本的收入直接入內帑,後世的皇帝在怎麽蠢笨,隻要手裏有錢,就能攏住軍隊,國家即便出問題,至少後世皇帝手裏有錢,有兵,也不至於去煤山吊死。
更為關鍵是朱由檢心中的想法,總結隻有三個字:窮怕了!
半晌後,朱由檢扭頭發現,在場的群臣都無一人作聲,全都沉默不語。
“諸位愛卿,你們為何沉默?是朕所作不妥?”
袁可立見狀迴話道:“陛下所作並無不妥,隻不過按我漢家傳統,士農工商,商人是最為低賤的,陛下作為帝王,去做商人,這···”
朱由檢知道袁可立的意思:“袁愛卿,朕不在乎這些,朕隻知道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立國之初,現在我大明朝商品流通廣泛,且海外貿易發達,歐羅巴,南洋各國商人都來我大明做生意;
朕作為一國之主,手裏必須有錢糧,才能聚起強軍,有強軍才能保我河山不被外族侵襲,至此,百姓才可安居樂業,否則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看看史書中的五胡之禍吧,每當我漢人的中央朝廷崩潰,最為開心的便是外族!”
朱由檢話音落下後,袁可立再次沉默不語。
他承認,皇帝說的沒錯,而且做的事也超出他們的想象。
“陛下,唐王殿下從江西迴來了!”
朱由檢聽到錦衣衛的匯報開口道:“宣他進來。”
很快,唐王朱聿鍵的身影出現。
“臣朱聿鍵叩見吾皇。”
朱由檢邁步上前將其扶起:“皇叔辛苦,快請起。”
注意:朱聿鍵是朱元璋的九世孫,朱由檢是十二世孫,朱聿鍵是朱由檢的遠房族叔。
“陛下,事已辦妥。”
朱聿鍵拱手行禮迴話。
殿內的群臣看著唐王朱聿鍵,滿是疑惑,皇帝無故召集藩王是要做什麽?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陷入思索。
現在江南集團算是徹底覆滅,隨之而來的則是龐大的銀錢和資產。
現在的大明情況並不樂觀,北境的幹旱還在加劇,遼東建奴還未滅,漠南草原,西北草原還有著大量的蒙古人未清理。
特別是西域的陸上絲綢之路,還未恢複,大明想重複榮光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更可怕的是,隨著江南集團的覆滅,江南地區會有一個短暫的混亂和萎靡。
“看來隻能如此了!”朱由檢呢喃一句,下定決心。
不多時,內閣六部一眾大臣匆匆出現。
“諸位愛卿,江南造反案查抄的結果出來了,諸位可猜一猜,錦衣衛現在查抄出來多少銀錢和資產。”
朱由檢目光平靜的看向下方。
重臣聞言後,目光齊刷刷的看向畢自嚴。
後者見狀隻能出列迴話:“陛下,老臣猜測,江南之地至少能抄出三億銀錢。”
朱由檢忍不住笑道:“小了!小了!”
畢自嚴有些懵逼的看著皇帝,他有些不理解皇帝的話。
“陛下,是臣把數字說小了嗎?”
“哈哈,畢愛情,朕是說你格局小了!朕告訴你們,錦衣衛在江南造反集團抄出九億七千九百三十七萬兩,這還不算那些古董文物,和固定資產。”
群臣聽到皇帝說出的數字雖然很震驚,但也不像之前那般失態。
自從魏忠賢在南京弄出一億多的銀子後,他們心中對江南富庶之地就有了新的認知,還有剛才畢自嚴張口猜三億白銀,其實也是說的心中保守數字。
郭允厚皺眉道:“陛下,如此多的銀兩,萬萬不可全部流出民間,不然會造成物價大幅上漲,宋朝的教訓可是在史書中有記載的!”
他作為戶部的兩位大佬之一,雖然理財能力和畢自嚴相比差些,但是掌管戶部多年的經驗讓他很清楚,如此海量白銀流入民間造成的惡果。
“嗯,朕知道,郭愛卿不必多慮。
召你們來,是朕有事要說,第一查抄出的海量銀錢不在入內帑和戶部銀庫,全部存入大明銀行。
另外,由於查抄的固定資產數量龐大,朕決議成立皇極資本管理局,主要負責管理抄沒的這些固定資產。”
畢自嚴聽到皇帝的話,瞬間就急了,他趕忙開口道:“陛下,如此海量銀錢,您不入內帑和戶部銀庫,存入大明銀行是否有些倉促?大明銀行從設立到如今,臣並未發覺有什麽特殊之處。”
朱由檢看著畢自嚴的神情,搖頭道:“畢愛情莫急,聽朕說完。”
“眼下我大明商品流通已經極為頻繁,民間商品交易雖然有銀票和錢莊作為依托,但這種生態極為脆弱,民間錢莊一旦發生擠兌,就有破產關門的風險,再說銀票,各錢莊之間的銀票不相同,一個商人從南京去京城做生意,隨身帶著的銀票還需要兌換出銀錢,在存入另一家,流程繁瑣,而且易被歹人盯上。
在說普通百姓使用的銅錢,朕命暗衛調查過,民間的銅錢數量龐大且繁雜,朕為大明十六帝,曆經兩百多年,民間竟然還有使用洪武朝時的錢幣,這種情況,畢愛情不會不知吧?
況且在民間,私鑄之風盛行,許多百姓手中的銅錢有多少假的,根本無法估算,所以朕決定重新鑄幣。”
“重新鑄幣?陛下,眼下全國兩京一十三省有著海量銀錢,重新鑄幣繁雜且漫長,短時間內無法推開。”
袁可立出言發話。
“袁愛卿,朕所說的鑄造新幣和以往不同,不再采取銅錢和銀錠,朕構思了三種錢幣,第一為銅幣,第二為銀幣,第三為金幣。
三種錢幣之間的兌換比例為金:銀 : 銅 = 1 : 100 :
同時可結合明鈔使用,例如一個小商人拿一張麵額一百的銅幣明鈔,可在大明銀行兌換一百個銅幣,當然若是不想兌換,也可以直接用明鈔交易商品。
而大明銀行眼下的作用就是儲存錢幣,為民間錢幣流通提供存錢和取錢。”
朱由檢的想法很簡單,由於寶鈔在洪武年間就被玩廢,現在隻能通過統一錢幣來慢慢讓百姓習慣紙幣,而且明鈔的作用和銀票相同,百姓和商人的抵觸心理也沒那麽強烈。
群臣在聽完皇帝的話後,也覺得這個法子的可行性比較高,也就不再反對,皇帝的想法其實他們這些大臣也能想到,隻不過在曆朝曆代的皇帝中,有魄力施行下來的幾乎沒有。
“陛下,老臣請問這皇家資本管理局隻是單純的管理那些固定資產嗎?”郭允厚帶著疑惑。
“管理固定資產僅僅是一項,以後皇家資本管理局還會把朝廷其他的官營衙門吸納進來,例如織造局,鹽運司,和官營牙行商幫會館等。
也就是說,從此以後,江南之地的商界必須以國家資本為主,由此才可斷絕形成第二個江南集團。”
“陛下,此舉會不會導致民間商業萎縮?畢竟朝廷一旦接手商業,這對民間商界的打擊性很大。”
“郭愛卿,你說錯了,不是朝廷下場,而是皇家下場,朕說的可是皇家資本管理局,這個衙門朕決定歸為內廷。”
郭允厚聽到皇帝的話後頓時愣住。
“陛下,若是如此,皇家資本占據江南,那朝廷的稅收···”
郭允厚話說一半,猛然停住,他剛才心一急,說話都有些欠考慮。
皇帝很明顯是想下場做生意,自己這麽直接說,明顯駁皇帝麵子。
“哈哈哈,郭愛卿,在朕麵前無需避諱,朕很明白的告訴你們,朕就是要涉及商業,而且以後但凡在大明的土地上,皇家資本必須占據商界的主導,這是朕的命令。”
朱由檢背手笑道,他心中是有自己的打算,在這種封建帝國中,哪怕在完善的製度,都需要官員去施行,自己搞出來在先進的管理模式,等未來自己一死,下一任皇帝幹的咋樣誰也不知道,而且未來還會不會出現昏君,也不好說,而且大明的文官對竊取國家的利益極為擅長。
與其如此,自己幹脆把皇家資本在全國鋪開,而且皇家資本的收入直接入內帑,後世的皇帝在怎麽蠢笨,隻要手裏有錢,就能攏住軍隊,國家即便出問題,至少後世皇帝手裏有錢,有兵,也不至於去煤山吊死。
更為關鍵是朱由檢心中的想法,總結隻有三個字:窮怕了!
半晌後,朱由檢扭頭發現,在場的群臣都無一人作聲,全都沉默不語。
“諸位愛卿,你們為何沉默?是朕所作不妥?”
袁可立見狀迴話道:“陛下所作並無不妥,隻不過按我漢家傳統,士農工商,商人是最為低賤的,陛下作為帝王,去做商人,這···”
朱由檢知道袁可立的意思:“袁愛卿,朕不在乎這些,朕隻知道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立國之初,現在我大明朝商品流通廣泛,且海外貿易發達,歐羅巴,南洋各國商人都來我大明做生意;
朕作為一國之主,手裏必須有錢糧,才能聚起強軍,有強軍才能保我河山不被外族侵襲,至此,百姓才可安居樂業,否則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看看史書中的五胡之禍吧,每當我漢人的中央朝廷崩潰,最為開心的便是外族!”
朱由檢話音落下後,袁可立再次沉默不語。
他承認,皇帝說的沒錯,而且做的事也超出他們的想象。
“陛下,唐王殿下從江西迴來了!”
朱由檢聽到錦衣衛的匯報開口道:“宣他進來。”
很快,唐王朱聿鍵的身影出現。
“臣朱聿鍵叩見吾皇。”
朱由檢邁步上前將其扶起:“皇叔辛苦,快請起。”
注意:朱聿鍵是朱元璋的九世孫,朱由檢是十二世孫,朱聿鍵是朱由檢的遠房族叔。
“陛下,事已辦妥。”
朱聿鍵拱手行禮迴話。
殿內的群臣看著唐王朱聿鍵,滿是疑惑,皇帝無故召集藩王是要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