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荷蘭新動向!再得海戰大將!孫國楨進策!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檢的話音落下後,黃得功再次開口道:“陛下,臣在呂宋還得到了一則消息!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三方夷人聯合艦隊於零丁洋覆滅後,總督漢斯?普特曼斯向歐羅巴荷蘭國王求援,調派來一支極為強悍的艦隊,已經抵達錫蘭(斯裏蘭卡)根據我朝在南洋地區活動的密探發來消息,這支艦隊很可能是來找麻煩的!”
朱由檢聽到這則消息後,眸子微微眯起。
“嗯,此事朕知道,不過眼下時機未到!
我朝現有的海軍鐵甲艦,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還不夠,況且現在的南洋已經重複我大明掌控,荷蘭人真想找麻煩,哪也得在南洋站住腳步才行!
眼下的情況主要還是以國內改革為主。”
朱由檢說著,心情沉重起來。
他緩緩走到大堂門口,抬頭看著遠處的天空。
現在的大明朝在自己手中已經從深淵邊緣邁出來了。
但並非到完全無慮的時候。
南邊有夷人時刻想顛覆大明朝,還有那個頗為神秘的耶穌會到底在暗中作何謀劃,這些自己知道的很少。
還有遼東的黃台吉正在拚命的消化朝鮮,而且在海洋東側,還有一個狼子野心的倭國正在時刻準備著衝上來從大明身上撕下一塊肉!
“傳旨內閣,設置呂宋省,調南京吏部尚書南居益出任呂宋總督,並盡快調派可靠官員前往呂宋島建立官署府衙;
另外給黃立極,李國普二人傳信,動員大明北境受災嚴重省份的百姓,逐漸向呂宋島遷移。”
“方正化,給孫國楨傳令,讓他暫代呂宋總督,謝隆儀率第一,第二海軍暫駐呂宋確保呂宋島安穩過渡。”
“俞愛卿,你暫率第四海軍以浙江為基地,暫時擔負沿海安全。”
“陛下,若是擔憂無擅長海戰之將,臣鬥膽推薦一人!”
俞諮皋看到皇帝臉上擔憂之色,想起了孫國楨曾和自己說過的話。
“嗯?何人?”
“迴陛下,廣海衛總兵黃炳卿!此人曾在三方夷人艦隊封鎖零丁洋時,應胡應台總督之令,率部八艘戰船對戰夷人艦隊,最終因寡不敵眾戰敗;
此人臣暗中打探過,黃炳卿出身廣海衛將門世家,自小就對水戰極為癡迷,在零丁洋一戰中雖戰敗,但其憑借八艘戰船就和夷人打的有來有迴,是我朝為數不多的水戰良將。”
朱由檢聽著俞諮皋的話,腦海中對此人並沒有太多的了解。
其實這是正常的,華夏的史書浩如煙海,中國的人才如群星璀璨,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能被史書記住。
“葛壯,此人暗衛可以資料?”
“迴陛下,有,黃炳卿,肇慶恩平人,其祖上黃毅誠為永樂朝時成祖跟前的一個衛兵,跟隨成祖立朝後,被派往恩平駐守,後廣海衛組建,黃家世代子孫都在廣海衛效力;
此人性子耿直沉悶,平日不善言語,但對下屬和士兵賞罰分明,在天啟朝時,廣東海賊肆虐,朝廷無力平亂,黃炳卿賣掉祖田,重新打造戰船,把廢弛的廣海衛水師拉起來,後在胡應台歸職後,深受後者賞識。”
“嗯,既然如此,可令此人擔任第五海軍艦隊總兵官。”
俞諮皋聞言後,起身道:“陛下,臣來時,已經把黃炳卿帶來了,您要見見他嗎?”
“可以,讓他進來吧。”
沒多久,一個精瘦的漢子極為幹練的走來。
“臣廣海衛總兵黃炳卿見過陛下!”
“黃將軍請起,俞諮皋向朕舉薦你,朕想聽聽你對海戰的看法。”
黃炳卿起身後,直接開口道:“陛下,海戰自永樂朝時,便是我大明擅長之優勢,雖說這些年朝廷內外交困,無力發展水師,但隻要陛下能完成對國內的改革整頓,朝廷上下恢複運轉,財政進入良好循環,重複永樂,宣德時的大明水師艦隊隻是時間問題。
臣拿荷蘭人舉例,他們引以為傲的蓋倫式戰船,是在我朝的大型福船基礎上改進而來,臣在俞將軍麾下的艦隊中看過朝廷新打造的鐵甲艦,臣得到允許後,在艦上進行過深刻探查,如果未來我大明海軍全部換裝這種鋼鐵戰艦,對上荷蘭人的蓋倫戰艦,不論在怎麽蠢笨的指揮官,都可以進行至少一對三的戰鬥!”
朱由檢聽完黃炳卿的話,瞬間有些發愣,他沒想到一個廣東沿海衛所的將軍,不但對國內政事有深刻的理解,甚至對自己未來要發展的海軍方向都能窺知一二!
黃炳卿偷偷看到皇帝盯著自己發愣,趕忙單膝跪地道:“陛下,臣性子直,若是有說錯話,還請陛下責罰!”
朱由檢搖頭道:“黃將軍,你說的沒錯!”
“傳旨內閣,和天津,江南造船廠,新一批匠公寶艦海試結束後,組建第五海軍艦隊,黃炳卿擔任總兵官!”
“陛下重托,臣絕不辱命!”黃炳卿聽到後,直接謝恩。
他早就對朝廷鑄造的新式戰艦心中極為珍愛,現在得到皇帝任命,自然是萬分激動,沒有絲毫猶豫的接下差事。
“恭喜陛下在得一員海戰大將!”秦良玉等人在一旁開口恭賀。
“陛下,孫大人在臣來時,說有一計策可幫助朝廷緩解缺糧問題。”
黃得功說著,從懷中拿出一份信箋。
方正化接過後,小心翼翼的拆開。
在得到皇帝準許後,低聲念起來。
“南洋之地,氣候炎熱,各國雖小,但產糧極為可觀,臣細思索後,有一拙略請進諫聖上;
把南洋二十餘國分為三等,以糧食為錨定物;
第一等販賣糧食最多者三國,可準許其國入我朝購買軍火和各類商品,並向其國提供軍事保護;
第二等販糧國,準許其入我朝購買指定軍火和各類商品,不提供軍事保護;
第三等販糧國,隻準許購買我朝商品,不提供軍火買賣和軍事保護。
此策一可推進我朝新幣向南洋諸國發行,二可以我朝先進的軍火軍械為餌,大量換取糧食,緩解北境缺糧之況,三可誘使南洋諸國陷入爭鬥,為陛下未來完全收複南洋諸國為我大明之地消耗其國力和有生力量,最後可把我大明軍威在南洋築起一道堅實的壁壘!”
朱由檢聽完後,心髒砰砰直跳。
“哈哈哈···好!好!好!孫愛卿此策甚得朕心!傳旨內閣,把這個策略進行完善後,對南洋諸國施行!”
此時的朱由檢心中直唿臥槽!
在後世的曆史中,滿清修的明史裏麵,大明朝末期的朝廷官員一個個都是蠢笨如豬,隻知道貪汙腐敗之流。
然而在真實的情況裏,大明朝的官員每個都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就說孫國楨,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出身,在天啟初年任職山東,遭遇徐鴻儒叛亂,參與平叛有功,被調到福建任職,他和當時福建巡撫南居益拉起水師收複澎湖列島,後在天啟七年升任登萊巡撫。
一個進士出身的文官,投身軍武,靠著軍功一路走到至今,這豈是蠢笨之人?
就說孫國楨進獻的計策,完全是利用南洋諸國的人性施行。
大明朝身為南洋宗主國,在之前對待這些小國一向都是平等的。
現在這則計謀打破了這一平等規則。
要想和大明朝搞好關係,就得向大明賣糧食,賣糧食換取新幣後,因暫時無法在南洋流通,就促使他們隻能用來購買大明的各類商品。
接著在通過大明朝的軍事保護和先進的軍火買賣促使他們產生競爭!
畢竟許多南洋諸國之間都有著極為複雜的敵對關係,若是不想滅國身死,就必須賣糧食,換錢,然後買軍火。
而軍事保護,就間接說明,大明朝對南洋諸國之間的爭鬥不再管了,你們愛怎麽打都行,我還提供軍火買賣支援!
這和後世的漂亮國的做法有著許多類似之處!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三方夷人聯合艦隊於零丁洋覆滅後,總督漢斯?普特曼斯向歐羅巴荷蘭國王求援,調派來一支極為強悍的艦隊,已經抵達錫蘭(斯裏蘭卡)根據我朝在南洋地區活動的密探發來消息,這支艦隊很可能是來找麻煩的!”
朱由檢聽到這則消息後,眸子微微眯起。
“嗯,此事朕知道,不過眼下時機未到!
我朝現有的海軍鐵甲艦,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還不夠,況且現在的南洋已經重複我大明掌控,荷蘭人真想找麻煩,哪也得在南洋站住腳步才行!
眼下的情況主要還是以國內改革為主。”
朱由檢說著,心情沉重起來。
他緩緩走到大堂門口,抬頭看著遠處的天空。
現在的大明朝在自己手中已經從深淵邊緣邁出來了。
但並非到完全無慮的時候。
南邊有夷人時刻想顛覆大明朝,還有那個頗為神秘的耶穌會到底在暗中作何謀劃,這些自己知道的很少。
還有遼東的黃台吉正在拚命的消化朝鮮,而且在海洋東側,還有一個狼子野心的倭國正在時刻準備著衝上來從大明身上撕下一塊肉!
“傳旨內閣,設置呂宋省,調南京吏部尚書南居益出任呂宋總督,並盡快調派可靠官員前往呂宋島建立官署府衙;
另外給黃立極,李國普二人傳信,動員大明北境受災嚴重省份的百姓,逐漸向呂宋島遷移。”
“方正化,給孫國楨傳令,讓他暫代呂宋總督,謝隆儀率第一,第二海軍暫駐呂宋確保呂宋島安穩過渡。”
“俞愛卿,你暫率第四海軍以浙江為基地,暫時擔負沿海安全。”
“陛下,若是擔憂無擅長海戰之將,臣鬥膽推薦一人!”
俞諮皋看到皇帝臉上擔憂之色,想起了孫國楨曾和自己說過的話。
“嗯?何人?”
“迴陛下,廣海衛總兵黃炳卿!此人曾在三方夷人艦隊封鎖零丁洋時,應胡應台總督之令,率部八艘戰船對戰夷人艦隊,最終因寡不敵眾戰敗;
此人臣暗中打探過,黃炳卿出身廣海衛將門世家,自小就對水戰極為癡迷,在零丁洋一戰中雖戰敗,但其憑借八艘戰船就和夷人打的有來有迴,是我朝為數不多的水戰良將。”
朱由檢聽著俞諮皋的話,腦海中對此人並沒有太多的了解。
其實這是正常的,華夏的史書浩如煙海,中國的人才如群星璀璨,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能被史書記住。
“葛壯,此人暗衛可以資料?”
“迴陛下,有,黃炳卿,肇慶恩平人,其祖上黃毅誠為永樂朝時成祖跟前的一個衛兵,跟隨成祖立朝後,被派往恩平駐守,後廣海衛組建,黃家世代子孫都在廣海衛效力;
此人性子耿直沉悶,平日不善言語,但對下屬和士兵賞罰分明,在天啟朝時,廣東海賊肆虐,朝廷無力平亂,黃炳卿賣掉祖田,重新打造戰船,把廢弛的廣海衛水師拉起來,後在胡應台歸職後,深受後者賞識。”
“嗯,既然如此,可令此人擔任第五海軍艦隊總兵官。”
俞諮皋聞言後,起身道:“陛下,臣來時,已經把黃炳卿帶來了,您要見見他嗎?”
“可以,讓他進來吧。”
沒多久,一個精瘦的漢子極為幹練的走來。
“臣廣海衛總兵黃炳卿見過陛下!”
“黃將軍請起,俞諮皋向朕舉薦你,朕想聽聽你對海戰的看法。”
黃炳卿起身後,直接開口道:“陛下,海戰自永樂朝時,便是我大明擅長之優勢,雖說這些年朝廷內外交困,無力發展水師,但隻要陛下能完成對國內的改革整頓,朝廷上下恢複運轉,財政進入良好循環,重複永樂,宣德時的大明水師艦隊隻是時間問題。
臣拿荷蘭人舉例,他們引以為傲的蓋倫式戰船,是在我朝的大型福船基礎上改進而來,臣在俞將軍麾下的艦隊中看過朝廷新打造的鐵甲艦,臣得到允許後,在艦上進行過深刻探查,如果未來我大明海軍全部換裝這種鋼鐵戰艦,對上荷蘭人的蓋倫戰艦,不論在怎麽蠢笨的指揮官,都可以進行至少一對三的戰鬥!”
朱由檢聽完黃炳卿的話,瞬間有些發愣,他沒想到一個廣東沿海衛所的將軍,不但對國內政事有深刻的理解,甚至對自己未來要發展的海軍方向都能窺知一二!
黃炳卿偷偷看到皇帝盯著自己發愣,趕忙單膝跪地道:“陛下,臣性子直,若是有說錯話,還請陛下責罰!”
朱由檢搖頭道:“黃將軍,你說的沒錯!”
“傳旨內閣,和天津,江南造船廠,新一批匠公寶艦海試結束後,組建第五海軍艦隊,黃炳卿擔任總兵官!”
“陛下重托,臣絕不辱命!”黃炳卿聽到後,直接謝恩。
他早就對朝廷鑄造的新式戰艦心中極為珍愛,現在得到皇帝任命,自然是萬分激動,沒有絲毫猶豫的接下差事。
“恭喜陛下在得一員海戰大將!”秦良玉等人在一旁開口恭賀。
“陛下,孫大人在臣來時,說有一計策可幫助朝廷緩解缺糧問題。”
黃得功說著,從懷中拿出一份信箋。
方正化接過後,小心翼翼的拆開。
在得到皇帝準許後,低聲念起來。
“南洋之地,氣候炎熱,各國雖小,但產糧極為可觀,臣細思索後,有一拙略請進諫聖上;
把南洋二十餘國分為三等,以糧食為錨定物;
第一等販賣糧食最多者三國,可準許其國入我朝購買軍火和各類商品,並向其國提供軍事保護;
第二等販糧國,準許其入我朝購買指定軍火和各類商品,不提供軍事保護;
第三等販糧國,隻準許購買我朝商品,不提供軍火買賣和軍事保護。
此策一可推進我朝新幣向南洋諸國發行,二可以我朝先進的軍火軍械為餌,大量換取糧食,緩解北境缺糧之況,三可誘使南洋諸國陷入爭鬥,為陛下未來完全收複南洋諸國為我大明之地消耗其國力和有生力量,最後可把我大明軍威在南洋築起一道堅實的壁壘!”
朱由檢聽完後,心髒砰砰直跳。
“哈哈哈···好!好!好!孫愛卿此策甚得朕心!傳旨內閣,把這個策略進行完善後,對南洋諸國施行!”
此時的朱由檢心中直唿臥槽!
在後世的曆史中,滿清修的明史裏麵,大明朝末期的朝廷官員一個個都是蠢笨如豬,隻知道貪汙腐敗之流。
然而在真實的情況裏,大明朝的官員每個都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就說孫國楨,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出身,在天啟初年任職山東,遭遇徐鴻儒叛亂,參與平叛有功,被調到福建任職,他和當時福建巡撫南居益拉起水師收複澎湖列島,後在天啟七年升任登萊巡撫。
一個進士出身的文官,投身軍武,靠著軍功一路走到至今,這豈是蠢笨之人?
就說孫國楨進獻的計策,完全是利用南洋諸國的人性施行。
大明朝身為南洋宗主國,在之前對待這些小國一向都是平等的。
現在這則計謀打破了這一平等規則。
要想和大明朝搞好關係,就得向大明賣糧食,賣糧食換取新幣後,因暫時無法在南洋流通,就促使他們隻能用來購買大明的各類商品。
接著在通過大明朝的軍事保護和先進的軍火買賣促使他們產生競爭!
畢竟許多南洋諸國之間都有著極為複雜的敵對關係,若是不想滅國身死,就必須賣糧食,換錢,然後買軍火。
而軍事保護,就間接說明,大明朝對南洋諸國之間的爭鬥不再管了,你們愛怎麽打都行,我還提供軍火買賣支援!
這和後世的漂亮國的做法有著許多類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