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精簡的第三海軍!輜重營!啟用鄭鴻逵!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光匆匆。
轉眼朱由檢已經在福建待了月餘時間。
“皇爺,秦良玉,曹文詔和黃炳卿求見。”
正在查看蔣德璟送來的福建新政推行情況的朱由檢抬頭看向大堂外。
“讓他們進來吧!”
站在大堂外的秦良玉三人邁步走來。
“陛下,第三海軍已經完成整頓。”
“哦?這可是三萬人,你們能在二十天裏整頓完成?”
朱由檢說著,放下手中的冊子。
“陛下,第三海軍的整頓工作是黃將軍主導的,請黃將軍為您講述。”
秦良玉說完後,後退一步,讓出一個身位,黃炳親邁步上前行禮開口道:“陛下,第三海軍在籍兵員共計三萬六千八百二十九人;
其中有一萬三千六百人是鄭芝龍的嫡係,其餘兩萬三千兩百多人則是鄭氏集團各家的私軍和鄭芝龍這些年收服的海盜,海寇勢力成員;
臣經過二十天的探查挑選,得精兵一萬八千人,按照臣統帥水師多年的經驗來看,臣把這一萬八千人分為兩部分,其中八千人精編為第三海軍主力,剩下一萬人則建立海軍陸戰軍,用以補足我朝在南洋軍力的不足,日後第一,第二海軍和第三軍團從呂宋撤離後,憑借這股力量,也足以護住呂宋安全,並震懾南洋諸國。
其次是戰船方麵,臣查看過第三海軍主要裝備的戰船數量和情況,艦隊中主要以大型鳥船為主,輔以大量的趕繒船,火船與蜈蚣船;
安瀾伯在以往和夷人,海盜,倭寇的對戰,大多是依靠龐大的艦隊規模取勝;
第三海軍自得皇命後,一直都是執行海上糧線的護航任務,大型鳥船倒也夠用,不過臣測算過,若是有敵人出動對等數量的戰船規模或由三艘以上福船組成的艦隊,第三海軍有崩潰的危險。”
黃炳卿一股腦的說完後,抬頭看著皇帝。
朱由檢沉吟道:“戰船問題不用擔心,朕已令蔣德璟整頓福州洪塘造船廠,全力鑄造福船戰艦,用來列裝整頓完成後的第三海軍。”
黃炳卿聽到這後,趕忙開口道:“陛下,第三海軍若是換裝福船,至少需要裝備二十艘,再配以原本的戰艦群,如此便夠用了。”
朱由檢笑道:“朕不這麽想,南越到天津的海上糧線是北境受災省份的生命線,二十艘福船太小家子氣,朕覺得五十艘才夠用。
黃愛卿,戰船的事,你不需擔心,給朕說說剩下的一萬八千人準備做什麽?”
“陛下,剩下的一萬八千人,臣經過篩選後,有一萬三千人可以留在軍中,這一萬三千人,臣將其組建為輜重營,專門用來運輸南越省糧食入天津,由於來往天津需要的時間長,這一萬三千人遠遠不夠,臣在和蔣巡撫商議後,在福建沿海州府計劃募集一萬七千人,補足三萬人,負責運輸糧食。”
“剩下的五千人中,基本都不滿足從軍的三點要求,個人品行,年紀大,有案底。
這些人臣暫時還沒有什麽好辦法處置,請陛下定奪。”
朱由檢聽到這,心中思索起來。
作為鄭芝龍原本的部下,第三海軍中的士兵質量參差不齊。
甚至還有許多人是鄭芝龍招撫的沿海水賊或海寇,這些人都不是什麽善茬。
“這五千人剔除年紀大者,遣送迴原籍,當地官府為其安置農田歸養,剩下的交給錦衣衛。”
李若漣在一旁聞言後,看到皇帝對自己神秘一笑,瞬間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這些品行差的人並非無用,可以組建一支由錦衣衛掌控的南洋海盜勢力,專門在南洋地區劫掠不聽話國家的商船,商隊和執行一些大明朝官方不好下手的黑事。
這種事不是皇帝第一次幹了,當初在陝西,皇帝就讓暗衛充當山賊強盜,專門收拾那些為富不仁的富戶和士紳,而且有奇效!
“陛下,黃將軍的能力確實厲害,第三海軍整整三萬多人,他用時二十天就完成整頓任務,臣著實佩服。”
“嗯,確實不錯,第三海軍的總兵官你們選的如何了?”
朱由檢喝了一口茶水,再度詢問。
“陛下,臣推薦一人,但是不知陛下願不願啟用。”
黃炳卿答話時,臉上帶著猶豫。
“黃愛卿盡管說來。”
“陛下,臣推薦鄭鴻逵擔任第三海軍總兵官。”
“鄭鴻逵?”朱由檢聽到這個名字後,眉頭微皺。
“陛下,臣推薦此人有三個理由,第一,鄭鴻逵作為鄭氏集團的一份子,對第三海軍上下將士極為熟悉;
第二,鄭鴻逵雖然是鄭氏之人,但個人品行尚可,臣能順利完成整頓任務,其中有他助力;
第三,此人和鄭芝龍雖是族兄弟的關係,但兩者並不相同,鄭芝龍是以海盜起家,後轉為商業軍事領域,鄭鴻逵背後的鄭家則是同安縣傳統的士紳家族,臣親自去同安打聽過鄭鴻逵一脈的情況,同安的百姓對其還算認可。”
朱由檢聽著黃炳卿的話,腦海中快速思索,自己分解鄭氏集團,徹底收編第三海軍的目的就是擔心再次出現一個江南集團。
現在啟用鄭鴻逵是有利有弊,利者是鄭鴻逵帶領第三海軍,上下一心可以快速融入軍中,沒有將帥隔閡。
弊則是讓其掌軍後,會不會再現地方軍閥?
斟酌許久後,朱由檢還是決定先見見此人再說。
“把他叫來,朕瞧瞧。”
皇帝開口後,沒多久,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出現。
“臣,原第三海軍副將參見吾皇!”
朱由檢細細的打量著身子站得筆直行軍禮的鄭鴻逵。
他身高有一米八左右,手上滿是老繭,下顎處有一道陳年傷痕,是個具有濃烈地方氣息的漢子。
此時的鄭鴻逵低著頭完全不敢直視皇帝的目光,他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皇帝正在打量著自己。
在他心中,朱由檢還處於月前,在鄭府小廣場上發雷霆之怒的大明天子的形象。
“鄭將軍,抬起頭來!朕不是吃人的妖魔!”
鄭鴻逵聞言後,捶立兩側的雙手忍不住一顫,趕忙抬頭看向皇帝。
“你族中,分家情況進行的如何了?”
“迴陛下,臣之一脈有族人兩千九百二十一人,目前已經尊陛下令,錦衣衛審查有罪者三百六十三人,全部被臬司衙門帶走問罪,無罪者兩千五百五十八人,已經分為五十一個小家族,除以臣為首的主脈留守祖地外,其餘五十家正在等候巡撫衙門遷徙呂宋,南越和台灣三地的船隊。”
“嗯,你們辦事倒算利索。”朱由檢聽聞後點頭,停頓片刻繼續開口:“聽說黃炳卿在整頓第三海軍時得了你的助力。”
“迴陛下,鄭氏犯下大錯,幸得聖上天恩浩蕩,免誅族大罪,臣夜不能寐,能為朝廷出些力,也能讓臣心中好過些。”
朱由檢聽著鄭鴻逵的話,能感覺到後者確實有誠心悔過之意。
“朕曾在朝堂上和內閣六部等諸公說過,朕可以做個暴君,擔一世罵名,但朕絕不是昏君,念你誠心悔過,朕想給你一個機會,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噗通!
鄭鴻逵聽到這話後,直接跪在地上。
“罪員本就得天恩才幸得一死,陛下若有要求,臣當以死相報!”
“朕不要你死,朕要你去幹第三海軍的總兵官,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若是被朕得知你私下再有不軌之舉,可就不是宗族分家這麽簡單了。”
咚咚咚!
鄭鴻逵聞言後,接連在地上磕下三個響頭,因其用力過猛,額頭瞬間鮮血淋漓。
“臣鄭鴻逵在此起誓,此生盡忠陛下,盡忠朝廷,盡忠大明,日後若違背此誓,九族誅滅,自掘祖墳!”
在場的幾人聽到鄭鴻逵立下的誓言,皆是心中一驚。
在這個時代,立誓者拿三族,九族為言的不少,但敢拿宗族祖墳為言者,確實不多。
漢人不信仙佛,但卻極信祖先,所有人幾乎在發跡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迴祖地探望祖先。
漢人在決定以死明誌時,也會拜別祖先。
這是刻在漢人血脈中的文化傳承。
“嗯,鄭氏鴻逵,誠心悔過,特賜擔任大明第三海軍代總兵官,等日後做出成績,可任轉正職。”
鄭鴻逵聽到皇帝旨意,再次磕頭後謝恩。
轉眼朱由檢已經在福建待了月餘時間。
“皇爺,秦良玉,曹文詔和黃炳卿求見。”
正在查看蔣德璟送來的福建新政推行情況的朱由檢抬頭看向大堂外。
“讓他們進來吧!”
站在大堂外的秦良玉三人邁步走來。
“陛下,第三海軍已經完成整頓。”
“哦?這可是三萬人,你們能在二十天裏整頓完成?”
朱由檢說著,放下手中的冊子。
“陛下,第三海軍的整頓工作是黃將軍主導的,請黃將軍為您講述。”
秦良玉說完後,後退一步,讓出一個身位,黃炳親邁步上前行禮開口道:“陛下,第三海軍在籍兵員共計三萬六千八百二十九人;
其中有一萬三千六百人是鄭芝龍的嫡係,其餘兩萬三千兩百多人則是鄭氏集團各家的私軍和鄭芝龍這些年收服的海盜,海寇勢力成員;
臣經過二十天的探查挑選,得精兵一萬八千人,按照臣統帥水師多年的經驗來看,臣把這一萬八千人分為兩部分,其中八千人精編為第三海軍主力,剩下一萬人則建立海軍陸戰軍,用以補足我朝在南洋軍力的不足,日後第一,第二海軍和第三軍團從呂宋撤離後,憑借這股力量,也足以護住呂宋安全,並震懾南洋諸國。
其次是戰船方麵,臣查看過第三海軍主要裝備的戰船數量和情況,艦隊中主要以大型鳥船為主,輔以大量的趕繒船,火船與蜈蚣船;
安瀾伯在以往和夷人,海盜,倭寇的對戰,大多是依靠龐大的艦隊規模取勝;
第三海軍自得皇命後,一直都是執行海上糧線的護航任務,大型鳥船倒也夠用,不過臣測算過,若是有敵人出動對等數量的戰船規模或由三艘以上福船組成的艦隊,第三海軍有崩潰的危險。”
黃炳卿一股腦的說完後,抬頭看著皇帝。
朱由檢沉吟道:“戰船問題不用擔心,朕已令蔣德璟整頓福州洪塘造船廠,全力鑄造福船戰艦,用來列裝整頓完成後的第三海軍。”
黃炳卿聽到這後,趕忙開口道:“陛下,第三海軍若是換裝福船,至少需要裝備二十艘,再配以原本的戰艦群,如此便夠用了。”
朱由檢笑道:“朕不這麽想,南越到天津的海上糧線是北境受災省份的生命線,二十艘福船太小家子氣,朕覺得五十艘才夠用。
黃愛卿,戰船的事,你不需擔心,給朕說說剩下的一萬八千人準備做什麽?”
“陛下,剩下的一萬八千人,臣經過篩選後,有一萬三千人可以留在軍中,這一萬三千人,臣將其組建為輜重營,專門用來運輸南越省糧食入天津,由於來往天津需要的時間長,這一萬三千人遠遠不夠,臣在和蔣巡撫商議後,在福建沿海州府計劃募集一萬七千人,補足三萬人,負責運輸糧食。”
“剩下的五千人中,基本都不滿足從軍的三點要求,個人品行,年紀大,有案底。
這些人臣暫時還沒有什麽好辦法處置,請陛下定奪。”
朱由檢聽到這,心中思索起來。
作為鄭芝龍原本的部下,第三海軍中的士兵質量參差不齊。
甚至還有許多人是鄭芝龍招撫的沿海水賊或海寇,這些人都不是什麽善茬。
“這五千人剔除年紀大者,遣送迴原籍,當地官府為其安置農田歸養,剩下的交給錦衣衛。”
李若漣在一旁聞言後,看到皇帝對自己神秘一笑,瞬間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這些品行差的人並非無用,可以組建一支由錦衣衛掌控的南洋海盜勢力,專門在南洋地區劫掠不聽話國家的商船,商隊和執行一些大明朝官方不好下手的黑事。
這種事不是皇帝第一次幹了,當初在陝西,皇帝就讓暗衛充當山賊強盜,專門收拾那些為富不仁的富戶和士紳,而且有奇效!
“陛下,黃將軍的能力確實厲害,第三海軍整整三萬多人,他用時二十天就完成整頓任務,臣著實佩服。”
“嗯,確實不錯,第三海軍的總兵官你們選的如何了?”
朱由檢喝了一口茶水,再度詢問。
“陛下,臣推薦一人,但是不知陛下願不願啟用。”
黃炳卿答話時,臉上帶著猶豫。
“黃愛卿盡管說來。”
“陛下,臣推薦鄭鴻逵擔任第三海軍總兵官。”
“鄭鴻逵?”朱由檢聽到這個名字後,眉頭微皺。
“陛下,臣推薦此人有三個理由,第一,鄭鴻逵作為鄭氏集團的一份子,對第三海軍上下將士極為熟悉;
第二,鄭鴻逵雖然是鄭氏之人,但個人品行尚可,臣能順利完成整頓任務,其中有他助力;
第三,此人和鄭芝龍雖是族兄弟的關係,但兩者並不相同,鄭芝龍是以海盜起家,後轉為商業軍事領域,鄭鴻逵背後的鄭家則是同安縣傳統的士紳家族,臣親自去同安打聽過鄭鴻逵一脈的情況,同安的百姓對其還算認可。”
朱由檢聽著黃炳卿的話,腦海中快速思索,自己分解鄭氏集團,徹底收編第三海軍的目的就是擔心再次出現一個江南集團。
現在啟用鄭鴻逵是有利有弊,利者是鄭鴻逵帶領第三海軍,上下一心可以快速融入軍中,沒有將帥隔閡。
弊則是讓其掌軍後,會不會再現地方軍閥?
斟酌許久後,朱由檢還是決定先見見此人再說。
“把他叫來,朕瞧瞧。”
皇帝開口後,沒多久,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出現。
“臣,原第三海軍副將參見吾皇!”
朱由檢細細的打量著身子站得筆直行軍禮的鄭鴻逵。
他身高有一米八左右,手上滿是老繭,下顎處有一道陳年傷痕,是個具有濃烈地方氣息的漢子。
此時的鄭鴻逵低著頭完全不敢直視皇帝的目光,他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皇帝正在打量著自己。
在他心中,朱由檢還處於月前,在鄭府小廣場上發雷霆之怒的大明天子的形象。
“鄭將軍,抬起頭來!朕不是吃人的妖魔!”
鄭鴻逵聞言後,捶立兩側的雙手忍不住一顫,趕忙抬頭看向皇帝。
“你族中,分家情況進行的如何了?”
“迴陛下,臣之一脈有族人兩千九百二十一人,目前已經尊陛下令,錦衣衛審查有罪者三百六十三人,全部被臬司衙門帶走問罪,無罪者兩千五百五十八人,已經分為五十一個小家族,除以臣為首的主脈留守祖地外,其餘五十家正在等候巡撫衙門遷徙呂宋,南越和台灣三地的船隊。”
“嗯,你們辦事倒算利索。”朱由檢聽聞後點頭,停頓片刻繼續開口:“聽說黃炳卿在整頓第三海軍時得了你的助力。”
“迴陛下,鄭氏犯下大錯,幸得聖上天恩浩蕩,免誅族大罪,臣夜不能寐,能為朝廷出些力,也能讓臣心中好過些。”
朱由檢聽著鄭鴻逵的話,能感覺到後者確實有誠心悔過之意。
“朕曾在朝堂上和內閣六部等諸公說過,朕可以做個暴君,擔一世罵名,但朕絕不是昏君,念你誠心悔過,朕想給你一個機會,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噗通!
鄭鴻逵聽到這話後,直接跪在地上。
“罪員本就得天恩才幸得一死,陛下若有要求,臣當以死相報!”
“朕不要你死,朕要你去幹第三海軍的總兵官,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若是被朕得知你私下再有不軌之舉,可就不是宗族分家這麽簡單了。”
咚咚咚!
鄭鴻逵聞言後,接連在地上磕下三個響頭,因其用力過猛,額頭瞬間鮮血淋漓。
“臣鄭鴻逵在此起誓,此生盡忠陛下,盡忠朝廷,盡忠大明,日後若違背此誓,九族誅滅,自掘祖墳!”
在場的幾人聽到鄭鴻逵立下的誓言,皆是心中一驚。
在這個時代,立誓者拿三族,九族為言的不少,但敢拿宗族祖墳為言者,確實不多。
漢人不信仙佛,但卻極信祖先,所有人幾乎在發跡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迴祖地探望祖先。
漢人在決定以死明誌時,也會拜別祖先。
這是刻在漢人血脈中的文化傳承。
“嗯,鄭氏鴻逵,誠心悔過,特賜擔任大明第三海軍代總兵官,等日後做出成績,可任轉正職。”
鄭鴻逵聽到皇帝旨意,再次磕頭後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