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泓很是動容。
“如此義舉,朕心甚慰。你有心了,想要什麽賞賜?”
齊瑤卻隻是搖了搖頭。
“民女隻是想為大周略盡綿薄之力,不圖獎賞。”
“瑤夫人俠肝義膽,實在是讓人欽佩。”嶽疏桐起身道,“陛下,瑤夫人曾救臣於司徒熠的爪牙之下,如此恩德,臣尚未來得及迴報。如今,瑤夫人雖不圖陛下的賞賜,但臣也要替瑤夫人向陛下討個賞。”
“愛卿說得對,無論齊瑤你要不要獎賞,朕都應賞賜些什麽,以嘉獎你的義舉。”段泓的目光在齊瑤和鄧鋃身上流轉,笑道,“那朕就賜你同鄧鋃擇日完婚。”
段泓突如其來的獎賞讓齊瑤和鄧鋃一驚,很快,二人臉上的驚訝便轉為欣喜。
“鄧鋃為刑部尚書,官居三品,朕便封你為三品誥命。”段泓繼續道。
“謝陛下恩典。”齊瑤和鄧鋃雙雙跪地。
“陛下,瑤夫人實乃我等楷模。臣願意效仿瑤夫人,拿出七成家產,充作軍需。”嶽疏桐道。
餘下臣子紛紛附和。
段泓龍顏大悅。
鄧鋃和齊瑤被段泓賜婚的事很快傳遍了祁安城。
堂堂三品高官,要娶一曾經淪落風塵的女子為妻,而這位女子深明大義,還被當今聖上封了三品誥命。一時之間,倒成了無數人口中的稀罕事。
雖然有人取笑鄧鋃,但更多的人,都在稱讚齊瑤的義舉。
可同為誥命的貴婦人們卻有些不滿,竟然找到了嶽疏桐這裏。
看著站在堂下的幾位衣著華麗,氣派不俗的婦人,嶽疏桐有些頭疼。
她並不明白為何這些婦人要來找自己,也並不明白,縱然她們心有不滿,段泓也絕不會收迴成命,她們又何苦鬧這樣一通。
“幾位夫人請坐。心無,上茶。”嶽疏桐不好直接下逐客令,隻能先請她們坐一坐。
幾人剛剛落座,便打開了話匣子。
“嶽侯,不是我自詡尊貴,我好歹也是大族的女兒。受先帝恩典,誥命在身,如今,竟然淪落到同煙花女子相提並論的地步。嶽侯,你說,我的臉麵往哪裏放?”
“是啊,嶽侯,我昨日知道了此事,隻覺得臉上發燙,無顏見人。”
“嶽侯,我家老祖母曾為武宗皇帝時公主伴讀,我們家雖不比蓉姐姐和柔姐姐家顯赫,好歹也是有頭有臉。如今,我竟然成了與煙花女子一樣的人。我家祖母若是九泉之下有知,隻怕魂魄難安。”
餘下幾人連聲附和。還有人裝模作樣地抽泣著。
嶽疏桐無奈歎了口氣。
“幾位夫人到本侯的府上來,又說了這麽多話,究竟有何目的?”
命婦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最為年長的那一位開口道:
“我們姐妹來攪擾嶽侯,也是因為心中有苦難訴。”
“苦?”嶽疏桐挑了挑眉,“看來夫人是希望本侯向陛下進言,求陛下收迴成命?”
“不,不是這樣……”那夫人矢口否認。
“那是怎樣?”看著在場眾人表裏不一的虛偽模樣,嶽疏桐心中不由得生出幾分厭煩,“本侯平日裏並不常與幾位夫人走動,今日諸位突然來訪,還帶了這麽多名貴的禮物,無非是覺得本侯與陛下情誼匪淺,想讓本侯向陛下進言,不再賜予齊瑤誥命。”
嶽疏桐的直言不諱讓命婦們有些慚愧。
“還請嶽侯見諒,隻是……我們姐妹幾人,實在是不想同煙花女子為伍。”
嶽疏桐冷笑一聲。
“夫人這話,像是說齊瑤自願墮入風塵一般。夫人如此在意出身,那本侯也是窮苦人家的女兒,是不是也不配同夫人坐著說話?”
“絕無此意!絕無此意!”那夫人忙道。
“陛下乃是天子,一言九鼎。當初,是陛下當著滿朝臣子的麵,金口玉言,給齊瑤誥命加身,如今諸位想要讓本侯出麵,求陛下收迴成命。陷本侯於不義倒是小事,讓天下人都覺得陛下出爾反爾,才是大事。”
命婦們麵露驚恐之色,手足無措。
“不過,本侯倒有一計,既可以保全諸位的顏麵,也不至於讓陛下收迴成命。”嶽疏桐笑道。
“嶽侯請講。”命婦們的眼中又有了幾分神采。
嶽疏桐故意慢悠悠端起茶盞,飲了一口香茗,方開口道:
“諸位夫人可一起入宮,求陛下撤掉諸位身上的誥命,如此,不就可以不與齊瑤為伍了?對了,諸位帶來的禮物,本侯便厚顏收下了,剛好,折了錢,拿去充作軍需。”
“嶽侯,這……”命婦們碰了一鼻子灰,隻得狼狽地退出了鎮國侯府。
“姑娘,她們怎麽都走了?”心無剛巧過來,看著命婦遠去的身影,疑惑道。
“她們在我這裏,得不到想要的,隻能走了——你去做什麽了?”
“姑娘,給。”心無遞上了一封請帖,“方才我看何大娘在外麵探頭探腦,便出去查看,何大娘說,鄧府來了人,給姑娘送請帖。我見姑娘抽不開身,就自作主張,跟著何大娘過去了。”
嶽疏桐打開請帖,紅色的紙張上是龍飛鳳舞的字跡,一看便知,是鄧鋃親筆所寫。
請帖上請嶽疏桐到時去吃喜酒。
“怎麽隻請我一人,師姐竟不在邀請之列?”
“鄧府的人說,瑤夫人那邊會給公主送帖子。”
嶽疏桐心中雖有些不解,卻也並未深究。
鄧鋃和齊瑤大婚的日子很快便到了。
嶽疏桐和向隻影特地,精心打扮,早早地來到了鄧府。
鄧府已是張燈結彩,高朋滿座。
鄧鋃已經動身,去瑤夫人的寓所接親。
鄧鋃的母親親自出來迎接嶽疏桐和向隻影。
三人見了禮,便進了內宅。
“嶽某恭喜夫人。”嶽疏桐笑道。
“多謝嶽侯,多謝公主。”鄧老夫人春風滿麵。
不斷有丫鬟進來迴話,說有貴客到府,鄧老夫人忙著迎客,一時也顧不上嶽疏桐和向隻影。
二人便喝著茶,閑聊著。
“師姐同瑤夫人這般密切?連帖子都是瑤夫人那邊給師姐送過去的。”
向隻影道:
“瑤夫人,就是阿釗的姐姐。”
“什麽?”嶽疏桐深感意外。
“我此前,並未見過瑤夫人,後來,是瑤夫人找上了我,同我相認。我自覺,是阿釗未過門的妻子,瑤夫人,便也是我的姐姐。”
“那師姐也就多了一位親人。”嶽疏桐輕聲道。
向隻影含笑,點了點頭。
半個時辰後,外麵突然傳來一片歡唿聲。
“來了。”向隻影喃喃道,拉著嶽疏桐快步走了出去。
鄧鋃接親迴來了。
齊瑤以扇遮麵,跨過門口的馬鞍。蓮步輕移,入了百子帳。
拜過天地高堂,大禮已成,嶽疏桐便急不可耐地要去吃酒席。
酒席吃到一半,墨璽奉段泓之命,前來道賀。本想立刻就走,卻被眾人拉住,硬是留到了三更才放人。
整個鄧府,歡歌笑語,通宵達旦。
“如此義舉,朕心甚慰。你有心了,想要什麽賞賜?”
齊瑤卻隻是搖了搖頭。
“民女隻是想為大周略盡綿薄之力,不圖獎賞。”
“瑤夫人俠肝義膽,實在是讓人欽佩。”嶽疏桐起身道,“陛下,瑤夫人曾救臣於司徒熠的爪牙之下,如此恩德,臣尚未來得及迴報。如今,瑤夫人雖不圖陛下的賞賜,但臣也要替瑤夫人向陛下討個賞。”
“愛卿說得對,無論齊瑤你要不要獎賞,朕都應賞賜些什麽,以嘉獎你的義舉。”段泓的目光在齊瑤和鄧鋃身上流轉,笑道,“那朕就賜你同鄧鋃擇日完婚。”
段泓突如其來的獎賞讓齊瑤和鄧鋃一驚,很快,二人臉上的驚訝便轉為欣喜。
“鄧鋃為刑部尚書,官居三品,朕便封你為三品誥命。”段泓繼續道。
“謝陛下恩典。”齊瑤和鄧鋃雙雙跪地。
“陛下,瑤夫人實乃我等楷模。臣願意效仿瑤夫人,拿出七成家產,充作軍需。”嶽疏桐道。
餘下臣子紛紛附和。
段泓龍顏大悅。
鄧鋃和齊瑤被段泓賜婚的事很快傳遍了祁安城。
堂堂三品高官,要娶一曾經淪落風塵的女子為妻,而這位女子深明大義,還被當今聖上封了三品誥命。一時之間,倒成了無數人口中的稀罕事。
雖然有人取笑鄧鋃,但更多的人,都在稱讚齊瑤的義舉。
可同為誥命的貴婦人們卻有些不滿,竟然找到了嶽疏桐這裏。
看著站在堂下的幾位衣著華麗,氣派不俗的婦人,嶽疏桐有些頭疼。
她並不明白為何這些婦人要來找自己,也並不明白,縱然她們心有不滿,段泓也絕不會收迴成命,她們又何苦鬧這樣一通。
“幾位夫人請坐。心無,上茶。”嶽疏桐不好直接下逐客令,隻能先請她們坐一坐。
幾人剛剛落座,便打開了話匣子。
“嶽侯,不是我自詡尊貴,我好歹也是大族的女兒。受先帝恩典,誥命在身,如今,竟然淪落到同煙花女子相提並論的地步。嶽侯,你說,我的臉麵往哪裏放?”
“是啊,嶽侯,我昨日知道了此事,隻覺得臉上發燙,無顏見人。”
“嶽侯,我家老祖母曾為武宗皇帝時公主伴讀,我們家雖不比蓉姐姐和柔姐姐家顯赫,好歹也是有頭有臉。如今,我竟然成了與煙花女子一樣的人。我家祖母若是九泉之下有知,隻怕魂魄難安。”
餘下幾人連聲附和。還有人裝模作樣地抽泣著。
嶽疏桐無奈歎了口氣。
“幾位夫人到本侯的府上來,又說了這麽多話,究竟有何目的?”
命婦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最為年長的那一位開口道:
“我們姐妹來攪擾嶽侯,也是因為心中有苦難訴。”
“苦?”嶽疏桐挑了挑眉,“看來夫人是希望本侯向陛下進言,求陛下收迴成命?”
“不,不是這樣……”那夫人矢口否認。
“那是怎樣?”看著在場眾人表裏不一的虛偽模樣,嶽疏桐心中不由得生出幾分厭煩,“本侯平日裏並不常與幾位夫人走動,今日諸位突然來訪,還帶了這麽多名貴的禮物,無非是覺得本侯與陛下情誼匪淺,想讓本侯向陛下進言,不再賜予齊瑤誥命。”
嶽疏桐的直言不諱讓命婦們有些慚愧。
“還請嶽侯見諒,隻是……我們姐妹幾人,實在是不想同煙花女子為伍。”
嶽疏桐冷笑一聲。
“夫人這話,像是說齊瑤自願墮入風塵一般。夫人如此在意出身,那本侯也是窮苦人家的女兒,是不是也不配同夫人坐著說話?”
“絕無此意!絕無此意!”那夫人忙道。
“陛下乃是天子,一言九鼎。當初,是陛下當著滿朝臣子的麵,金口玉言,給齊瑤誥命加身,如今諸位想要讓本侯出麵,求陛下收迴成命。陷本侯於不義倒是小事,讓天下人都覺得陛下出爾反爾,才是大事。”
命婦們麵露驚恐之色,手足無措。
“不過,本侯倒有一計,既可以保全諸位的顏麵,也不至於讓陛下收迴成命。”嶽疏桐笑道。
“嶽侯請講。”命婦們的眼中又有了幾分神采。
嶽疏桐故意慢悠悠端起茶盞,飲了一口香茗,方開口道:
“諸位夫人可一起入宮,求陛下撤掉諸位身上的誥命,如此,不就可以不與齊瑤為伍了?對了,諸位帶來的禮物,本侯便厚顏收下了,剛好,折了錢,拿去充作軍需。”
“嶽侯,這……”命婦們碰了一鼻子灰,隻得狼狽地退出了鎮國侯府。
“姑娘,她們怎麽都走了?”心無剛巧過來,看著命婦遠去的身影,疑惑道。
“她們在我這裏,得不到想要的,隻能走了——你去做什麽了?”
“姑娘,給。”心無遞上了一封請帖,“方才我看何大娘在外麵探頭探腦,便出去查看,何大娘說,鄧府來了人,給姑娘送請帖。我見姑娘抽不開身,就自作主張,跟著何大娘過去了。”
嶽疏桐打開請帖,紅色的紙張上是龍飛鳳舞的字跡,一看便知,是鄧鋃親筆所寫。
請帖上請嶽疏桐到時去吃喜酒。
“怎麽隻請我一人,師姐竟不在邀請之列?”
“鄧府的人說,瑤夫人那邊會給公主送帖子。”
嶽疏桐心中雖有些不解,卻也並未深究。
鄧鋃和齊瑤大婚的日子很快便到了。
嶽疏桐和向隻影特地,精心打扮,早早地來到了鄧府。
鄧府已是張燈結彩,高朋滿座。
鄧鋃已經動身,去瑤夫人的寓所接親。
鄧鋃的母親親自出來迎接嶽疏桐和向隻影。
三人見了禮,便進了內宅。
“嶽某恭喜夫人。”嶽疏桐笑道。
“多謝嶽侯,多謝公主。”鄧老夫人春風滿麵。
不斷有丫鬟進來迴話,說有貴客到府,鄧老夫人忙著迎客,一時也顧不上嶽疏桐和向隻影。
二人便喝著茶,閑聊著。
“師姐同瑤夫人這般密切?連帖子都是瑤夫人那邊給師姐送過去的。”
向隻影道:
“瑤夫人,就是阿釗的姐姐。”
“什麽?”嶽疏桐深感意外。
“我此前,並未見過瑤夫人,後來,是瑤夫人找上了我,同我相認。我自覺,是阿釗未過門的妻子,瑤夫人,便也是我的姐姐。”
“那師姐也就多了一位親人。”嶽疏桐輕聲道。
向隻影含笑,點了點頭。
半個時辰後,外麵突然傳來一片歡唿聲。
“來了。”向隻影喃喃道,拉著嶽疏桐快步走了出去。
鄧鋃接親迴來了。
齊瑤以扇遮麵,跨過門口的馬鞍。蓮步輕移,入了百子帳。
拜過天地高堂,大禮已成,嶽疏桐便急不可耐地要去吃酒席。
酒席吃到一半,墨璽奉段泓之命,前來道賀。本想立刻就走,卻被眾人拉住,硬是留到了三更才放人。
整個鄧府,歡歌笑語,通宵達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