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急令誓言東出;兵仙信臨陣討要軍權。
蕭何的一聲急報,使得席間所有人均是為之一震。而劉邦在聽得張亮有危險之後,更是焦急的自座位之上一躍而起。待到蕭何近前之後,他便立刻一把抓住對方的手腕,隨後追問道:“蕭何,到底是怎麽迴事?!子房他有什麽危險?你快說。”
見劉邦急於知道具體的信息,蕭何便趕忙調整了自己的唿吸。隻因他是一路奔跑而來,故而連氣息亦是有些促亂。
“漢王,派出打探消息的軍士剛剛出蜀不久便迴來了。據報,三秦之地最近兵力調整十分頻繁。而且有跡象表明,三秦的大部分軍力開始向著塞王司馬欣的領地集結。隻因此軍情太過緊急,故而軍士未曾打探到韓王近況便趕忙折返而歸。”
得知三秦有如此大的動作,劉邦頓時有些慌亂。此時的他擔心的不是對方拉來攻打自己,而是擔心對方向著張亮的韓國進軍。
呂雉在聽聞三秦有動兵的跡象之後,立刻衝到了劉邦的身邊。“大王,不能在拖延了,三秦突然調整兵力,必然是受了項羽或範增的指示。從他們將兵力聚於司馬欣處可以看出,這肯定是要對小妹所在的韓國用兵啊。”
殿中諸人聽完呂雉的分析,均是覺得十分有理。
“大哥,絕不能讓那司馬欣對韓國用兵啊。子房的韓國本就處在西楚的包圍之中,對付那項羽已是吃力之事,倘若讓三秦從背後襲擊了韓國,隻怕子房再有能力也是難以招架的。”
劉邦本就擔心張亮的安危,聽得自己夫人和樊噲的勸進後,便更加的焦急了。
“蕭何,快!快去將韓信找來,適才他說要去視察軍務,現在一定是在軍營。告訴他趕緊過來!就說老子要東出!!”
聞得劉邦居然打算東出,眾人皆是覺得難以置信。雖然現在他們有了一些實力,但要與扼守他們的三秦相比,那便顯得很是弱小了。
蕭何得知劉邦要見韓信,於是趕忙領了王命,隨後便向著軍營而去了。
少時,蕭何帶著韓信再一次迴到了大殿之中,而韓信在見到劉邦等人的焦急神色之後,便急忙上前欲行參拜之禮。
一見韓信此時還要行什麽大禮,劉邦急忙上前將對方攙住。待到韓信立身站穩之後,劉邦便急切的對著他言道:“韓信,本王記得你曾說過,有辦法幫助本王出蜀。如今韓國和子房都危在旦夕。本王要你立刻開始準備出軍,隨後一同去解韓國之危。”
韓信在來的路上便已經聽蕭何講述了事情的始末。因此他對於劉邦的著急舉動十分理解。雖然他也十分擔心張亮的安危,但此時卻並未急於按著劉邦的王命去做。不僅沒有遵王命而行,反而還開始勸解起了劉邦。
“漢王,末將希望您先聽小的一言!據末將分析,司馬欣若是想要攻擊韓國,隻有兩條路可行。一條是借河南王領地,不過河南王一向不願受項羽節製,而且此人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因此他理應不會借道給對方。至於另外一條路便是越楚地直撲韓國西南境。這最後的一條路線才是最最危險的。可是,末將還料定三秦絕不會輕易動兵,因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防守我們,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項羽和範增是不會用他們的。更何況,項羽一向自視甚高,他如今實力雄厚,遠非韓國可比,而且他還想向那虞曦姑娘證明他勝過韓王,因此定會親自出征的。”
劉邦聽完韓信的分析,覺得有些道理。可一旁的呂雉聞言之後,卻立刻急道:“韓將軍,你說的雖然有理,但我不能拿小妹的生命做賭,前些時日得知她已是身懷有孕,我絕不能讓她有任何危險!三秦之責雖是防守我們,但我們燒毀棧道之事卻是人盡皆知。若是範增一意孤行,不顧項羽命令,擅自指揮三秦偷襲韓國怎麽辦?!今日你必須出兵!然後直擊司馬欣!”
見平日沉默少語的呂雉居然變得如此霸氣,在場之人皆是一驚。反觀呂雉此時卻絲毫沒有退讓之意,而且神情顯得更加堅定。
“王妃您心係小妹,我們皆是明了!但請王妃聽末將把話說完再做決斷!如今三秦兵力基本集中在司馬欣處。這確實是我們的機會。不過即便我們出蜀,先要麵對的也不是那司馬欣,而是廢丘的章邯。三秦同氣連枝,又以章邯為首,因此我們隻要先打章邯,自然可以牢牢牽製司馬欣,甚至逼他救援!”
劉邦與呂雉聞得韓信的策略,皆是一陣大喜。而樊噲此刻卻有些糊塗。
“韓信,聽你的意思像是打算出兵,可為何早先的話卻又像勸漢王不要妄動。你這前後變化著實太快,到底你真正的用意是什麽?”
看到樊噲不明自己的意圖,韓信便立刻對著眾人言道:“末將確實不希望大王即可動兵,一來是因為新進招募的軍士訓練沒有完成,上了戰場也起不了什麽作用,二來則是我們如此風風火火的進軍,不但解不了韓王之危,反而會禍及自身。不過末將有一計,可以先弱對方警戒之心,同時為我們爭取一些時間訓練新兵。等到萬事俱備,再一鼓作氣東出援韓,相信一戰可成。”
聞聽韓信確實不讚成即可用兵,呂雉又再度焦急了起來。但劉邦聞得對方有計謀,便稍稍耐著性子問道:“韓將軍你有什麽良策快快說來。老子實在是等不起了。這蜀地索然富饒安逸,可老子實在不放心子房,若是他真的有危險,就算是挖山填海我也要打出去!”
韓信見劉邦願意一聽自己的建議,便趕忙躬身言道:“漢王,末將請你將軍權交於末將。就連這東出的計劃也請交給末將全全處理。並非是末將信不過諸位,隻是此事必須要秘密進行,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因此請漢王暫時相信末將,若是末將無法讓我漢軍出蜀,或是解不了韓國之危,那末將願被千刀萬剮,以消漢王與王妃心頭之恨!”
眾人聞得韓信居然想要得到全部的軍權,皆是大驚失色。而劉邦和呂雉聽完對方要求,更是驚得啞口無言。
自古臨陣討賞到是有的,這是一種政治手腕,有的時候還能保全自己,譬如七國之時的王翦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但似韓信這樣臨陣要求軍權的,確是十分罕見,因為這種行為無疑會讓君主憤恨猜忌,甚至會認為對方有犯上之嫌。
望著依舊抱拳頷首等待自己迴答的韓信,劉邦一時不知該如何迴應。可就在他猶豫不決之時,呂雉卻突然在他的耳邊輕聲言道:“大王,韓信是子房推薦而來。就算你不信他,也請你信一次子房。而且我軍中上下除他以外,無人有辦法出蜀。雖然我不知道他為何會如此要求,但他應該不會大膽,甚至笨到要挾王上。所以,請您答應他吧。”
聽完呂雉之言,劉邦頓時開始仔細權衡利益。片刻之後,劉邦似是做出了決斷,突然緩步走到了韓信身前。待到止步之後,便高聲迴道:“韓信!你要軍權,老子給你!不光給你軍權,我還拜你為帥,隻要你能讓老子出蜀去救子房,莫說軍權,王位老子也讓!!”
眾人聽得劉邦之言,頓時一擁而上,想要勸解漢王,甚至有人已經開始對韓信心存忌恨,想要痛斥對方了。可韓信在聽完劉邦的迴複後,第一時間便跪地急道:“漢王若是疑心末將,便請現在殺了末將。末將受大王與韓王之恩,絕不敢有僭越和非分之想。其實末將想的隻有兩件事,那便是救出韓王,以及讓項羽知道,他有眼無珠!至於以前的名揚天下、流芳後世之想,早已煙消雲散。所以,若是大王您認為末將窺視您的王位,便請即可誅殺末將!”
聞得韓信以死明誌,劉邦趕忙將他扶起。而眾人聽得韓信的一番自白,也不由得愣在了當場。
“韓信,老子信你。你要什麽老走都給你。我隻要求你做一件事,那便是救出子房和他的家人!行嗎?!”
雖然劉邦的要求看似簡單,但眾人都知道,要救張亮,就一定要擊敗項羽,而擊敗項羽,無疑是天下最難的事情。
而韓信在聽完劉邦的要求後,卻並未有任何為難之色,反而一副信心滿滿的的樣子。就在眾人疑惑他為何如此自信之時,韓信突然抱拳言道:“大王放心,末將一定能解救韓王。而且在末將看來,那項羽也是必敗無疑的!”
驚聞韓信言道項羽必敗,呂雉很是驚訝。雖然大家都想擊敗項羽,但誰人都知道項羽不僅勇武,而且還善於用兵。要想勝他,怕是難上加難的。
“韓將軍,為何你如此篤定項羽會敗,你可知道,項羽可是人們口中稱頌的戰神啊!”
韓信聞聽呂雉稱項羽為戰神,立刻放聲大笑了起來。待到笑聲一止,他便緩緩迴道:“大王、王妃,各位同僚。在我韓信看來,那項羽不是戰神,若是非要相容的話,我隻有八個字: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未完待續。)
蕭何的一聲急報,使得席間所有人均是為之一震。而劉邦在聽得張亮有危險之後,更是焦急的自座位之上一躍而起。待到蕭何近前之後,他便立刻一把抓住對方的手腕,隨後追問道:“蕭何,到底是怎麽迴事?!子房他有什麽危險?你快說。”
見劉邦急於知道具體的信息,蕭何便趕忙調整了自己的唿吸。隻因他是一路奔跑而來,故而連氣息亦是有些促亂。
“漢王,派出打探消息的軍士剛剛出蜀不久便迴來了。據報,三秦之地最近兵力調整十分頻繁。而且有跡象表明,三秦的大部分軍力開始向著塞王司馬欣的領地集結。隻因此軍情太過緊急,故而軍士未曾打探到韓王近況便趕忙折返而歸。”
得知三秦有如此大的動作,劉邦頓時有些慌亂。此時的他擔心的不是對方拉來攻打自己,而是擔心對方向著張亮的韓國進軍。
呂雉在聽聞三秦有動兵的跡象之後,立刻衝到了劉邦的身邊。“大王,不能在拖延了,三秦突然調整兵力,必然是受了項羽或範增的指示。從他們將兵力聚於司馬欣處可以看出,這肯定是要對小妹所在的韓國用兵啊。”
殿中諸人聽完呂雉的分析,均是覺得十分有理。
“大哥,絕不能讓那司馬欣對韓國用兵啊。子房的韓國本就處在西楚的包圍之中,對付那項羽已是吃力之事,倘若讓三秦從背後襲擊了韓國,隻怕子房再有能力也是難以招架的。”
劉邦本就擔心張亮的安危,聽得自己夫人和樊噲的勸進後,便更加的焦急了。
“蕭何,快!快去將韓信找來,適才他說要去視察軍務,現在一定是在軍營。告訴他趕緊過來!就說老子要東出!!”
聞得劉邦居然打算東出,眾人皆是覺得難以置信。雖然現在他們有了一些實力,但要與扼守他們的三秦相比,那便顯得很是弱小了。
蕭何得知劉邦要見韓信,於是趕忙領了王命,隨後便向著軍營而去了。
少時,蕭何帶著韓信再一次迴到了大殿之中,而韓信在見到劉邦等人的焦急神色之後,便急忙上前欲行參拜之禮。
一見韓信此時還要行什麽大禮,劉邦急忙上前將對方攙住。待到韓信立身站穩之後,劉邦便急切的對著他言道:“韓信,本王記得你曾說過,有辦法幫助本王出蜀。如今韓國和子房都危在旦夕。本王要你立刻開始準備出軍,隨後一同去解韓國之危。”
韓信在來的路上便已經聽蕭何講述了事情的始末。因此他對於劉邦的著急舉動十分理解。雖然他也十分擔心張亮的安危,但此時卻並未急於按著劉邦的王命去做。不僅沒有遵王命而行,反而還開始勸解起了劉邦。
“漢王,末將希望您先聽小的一言!據末將分析,司馬欣若是想要攻擊韓國,隻有兩條路可行。一條是借河南王領地,不過河南王一向不願受項羽節製,而且此人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因此他理應不會借道給對方。至於另外一條路便是越楚地直撲韓國西南境。這最後的一條路線才是最最危險的。可是,末將還料定三秦絕不會輕易動兵,因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防守我們,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項羽和範增是不會用他們的。更何況,項羽一向自視甚高,他如今實力雄厚,遠非韓國可比,而且他還想向那虞曦姑娘證明他勝過韓王,因此定會親自出征的。”
劉邦聽完韓信的分析,覺得有些道理。可一旁的呂雉聞言之後,卻立刻急道:“韓將軍,你說的雖然有理,但我不能拿小妹的生命做賭,前些時日得知她已是身懷有孕,我絕不能讓她有任何危險!三秦之責雖是防守我們,但我們燒毀棧道之事卻是人盡皆知。若是範增一意孤行,不顧項羽命令,擅自指揮三秦偷襲韓國怎麽辦?!今日你必須出兵!然後直擊司馬欣!”
見平日沉默少語的呂雉居然變得如此霸氣,在場之人皆是一驚。反觀呂雉此時卻絲毫沒有退讓之意,而且神情顯得更加堅定。
“王妃您心係小妹,我們皆是明了!但請王妃聽末將把話說完再做決斷!如今三秦兵力基本集中在司馬欣處。這確實是我們的機會。不過即便我們出蜀,先要麵對的也不是那司馬欣,而是廢丘的章邯。三秦同氣連枝,又以章邯為首,因此我們隻要先打章邯,自然可以牢牢牽製司馬欣,甚至逼他救援!”
劉邦與呂雉聞得韓信的策略,皆是一陣大喜。而樊噲此刻卻有些糊塗。
“韓信,聽你的意思像是打算出兵,可為何早先的話卻又像勸漢王不要妄動。你這前後變化著實太快,到底你真正的用意是什麽?”
看到樊噲不明自己的意圖,韓信便立刻對著眾人言道:“末將確實不希望大王即可動兵,一來是因為新進招募的軍士訓練沒有完成,上了戰場也起不了什麽作用,二來則是我們如此風風火火的進軍,不但解不了韓王之危,反而會禍及自身。不過末將有一計,可以先弱對方警戒之心,同時為我們爭取一些時間訓練新兵。等到萬事俱備,再一鼓作氣東出援韓,相信一戰可成。”
聞聽韓信確實不讚成即可用兵,呂雉又再度焦急了起來。但劉邦聞得對方有計謀,便稍稍耐著性子問道:“韓將軍你有什麽良策快快說來。老子實在是等不起了。這蜀地索然富饒安逸,可老子實在不放心子房,若是他真的有危險,就算是挖山填海我也要打出去!”
韓信見劉邦願意一聽自己的建議,便趕忙躬身言道:“漢王,末將請你將軍權交於末將。就連這東出的計劃也請交給末將全全處理。並非是末將信不過諸位,隻是此事必須要秘密進行,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因此請漢王暫時相信末將,若是末將無法讓我漢軍出蜀,或是解不了韓國之危,那末將願被千刀萬剮,以消漢王與王妃心頭之恨!”
眾人聞得韓信居然想要得到全部的軍權,皆是大驚失色。而劉邦和呂雉聽完對方要求,更是驚得啞口無言。
自古臨陣討賞到是有的,這是一種政治手腕,有的時候還能保全自己,譬如七國之時的王翦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但似韓信這樣臨陣要求軍權的,確是十分罕見,因為這種行為無疑會讓君主憤恨猜忌,甚至會認為對方有犯上之嫌。
望著依舊抱拳頷首等待自己迴答的韓信,劉邦一時不知該如何迴應。可就在他猶豫不決之時,呂雉卻突然在他的耳邊輕聲言道:“大王,韓信是子房推薦而來。就算你不信他,也請你信一次子房。而且我軍中上下除他以外,無人有辦法出蜀。雖然我不知道他為何會如此要求,但他應該不會大膽,甚至笨到要挾王上。所以,請您答應他吧。”
聽完呂雉之言,劉邦頓時開始仔細權衡利益。片刻之後,劉邦似是做出了決斷,突然緩步走到了韓信身前。待到止步之後,便高聲迴道:“韓信!你要軍權,老子給你!不光給你軍權,我還拜你為帥,隻要你能讓老子出蜀去救子房,莫說軍權,王位老子也讓!!”
眾人聽得劉邦之言,頓時一擁而上,想要勸解漢王,甚至有人已經開始對韓信心存忌恨,想要痛斥對方了。可韓信在聽完劉邦的迴複後,第一時間便跪地急道:“漢王若是疑心末將,便請現在殺了末將。末將受大王與韓王之恩,絕不敢有僭越和非分之想。其實末將想的隻有兩件事,那便是救出韓王,以及讓項羽知道,他有眼無珠!至於以前的名揚天下、流芳後世之想,早已煙消雲散。所以,若是大王您認為末將窺視您的王位,便請即可誅殺末將!”
聞得韓信以死明誌,劉邦趕忙將他扶起。而眾人聽得韓信的一番自白,也不由得愣在了當場。
“韓信,老子信你。你要什麽老走都給你。我隻要求你做一件事,那便是救出子房和他的家人!行嗎?!”
雖然劉邦的要求看似簡單,但眾人都知道,要救張亮,就一定要擊敗項羽,而擊敗項羽,無疑是天下最難的事情。
而韓信在聽完劉邦的要求後,卻並未有任何為難之色,反而一副信心滿滿的的樣子。就在眾人疑惑他為何如此自信之時,韓信突然抱拳言道:“大王放心,末將一定能解救韓王。而且在末將看來,那項羽也是必敗無疑的!”
驚聞韓信言道項羽必敗,呂雉很是驚訝。雖然大家都想擊敗項羽,但誰人都知道項羽不僅勇武,而且還善於用兵。要想勝他,怕是難上加難的。
“韓將軍,為何你如此篤定項羽會敗,你可知道,項羽可是人們口中稱頌的戰神啊!”
韓信聞聽呂雉稱項羽為戰神,立刻放聲大笑了起來。待到笑聲一止,他便緩緩迴道:“大王、王妃,各位同僚。在我韓信看來,那項羽不是戰神,若是非要相容的話,我隻有八個字: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