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麵穿著定難軍製服的,是個看上去像是校尉級別的軍官,一身背心式的簡易盔甲,跟何大仙穿的一身從耶律阮那裏搶來的契丹皇家盔甲比起來,可不止寒摻了一點點。在精通盔甲製造工藝以及那些懂行的人眼裏,完全就是一個剛剛洗腳上田的鄉巴佬碰上了華爾街最時尚的精英的感覺。
眼見裝逼第一個迴合就輸了,這名品味有點高,年輕俊朗的定難軍校尉,不由得惱羞成怒了。
也沒聽清楚何大仙在說什麽,直接手持馬槊指著何大仙就開罵了:“哪裏來的鄉巴佬,竟敢闖我神池關!”
這就沒處說理去了。
人家何大仙好好的運足中氣,報了個振武巡邊使的名頭出來,本來隻是想嚇嚇這個低級別的定難軍小軍官,詐一詐定難軍來這裏的意圖。
哪知這頭倔強的小毛驢居然又沒搭理他這個“高官”的自報家門,還嘴裏不幹不淨的說著不尊重人的怪話。
還要拿手中那把不到十斤重的劣質三叉戟來指著我?
何大仙一生最討厭兩件事,一是他好好說話的時候別人不搭理他,另一件是隨便拿個什麽東西去指著他。
實在太粗魯了,太沒禮貌了!
剛才在那個豆腐渣工程似的所謂的“神池關”,何大仙自報家門沒人理他,到了這個定難軍校尉麵前又自報家門還是沒人搭理他。
尼瑪這就是你們這幫低級軍官混的不好的原因了,見到高官一絲敬重之心都沒有!
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裏,要想找到像韓匡嗣那樣的高貴聰明懂禮貌,又知道尊重和體貼他人,讓每個人都如沐春風的人,實在是太難了。
何大仙怒了。
二話不說,舉起馬槊,拍馬就上前,擺出一副幫你老板好好教訓你一下的姿態。
哪知這定難軍的小校尉也是硬氣,見何大仙舉槊拍馬就來,也舉起手中三叉戟衝了上來。
那就沒辦法了。
本來你可以逃,也可以投降,但你偏偏要上來送死!
兩個相互之間陌生的將領上馬交戰,第一迴合是沒人會有所保留的。畢竟大家麵對麵真的打起來,反應和使力都在一瞬間,不是你想裝逼你就能打贏的,留力的結果很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兩馬相錯,隻見“新任振武巡邊使”趙將軍手中七十二斤大馬槊奮起全力朝著定難軍校尉狠狠地砸了下去,咣當一聲,定難軍校尉手中的三叉戟立刻折斷,沉重的狼牙棒頭直接敲在了那顆沒有戴頭盔的大好頭顱上,當場像打碎了西瓜似的,血肉模糊,紅白相間,麵目都分不清了。
何大仙也是反應很快,眼見已經打死了人,下一步毫不猶豫就要殺人滅口!
迴頭望向身後的十幾名趙家軍騎兵,口中大喊一聲:“戰!”然後沒有任何停滯,繼續拍馬向前,朝著那定難軍校尉身後的二十多名騎兵衝了過去。
那些定難軍騎兵還沒反應過來,隻是下意識地跟著長官起步奔跑,哪知眨眼間自家主將被人爆了頭,然後那蠻子就已經衝到了麵前。
電光火石之間,何大仙手中沉重的“墮馬槊”淩空甩了半個圈,將靠的最近的左邊那名騎兵的上半身一棒子敲碎,槊頭絲毫沒有減速,劃著殘影又撞到右側一名定難軍騎兵的側腰上,將那人直接從馬上推了下去,在地上翻滾著,渾身鮮血淋漓,眼見不活了。
沾滿了淋漓血汁和黃白腦汁,殺氣騰騰的狼牙棒形狀馬槊頭再次高高揚起,砸向了跑得稍微靠後的第三名定難軍騎兵的頭上。
那第三名騎兵大驚,連忙舉起手中馬刀去格擋。
何大仙發飆,哪裏擋得住!沉重的馬槊砸了下來,咣一下砸斷了騎兵手中馬刀脆弱的木杆,將他的腦袋啪嗒一下砸進了胸膛裏,巨大的衝擊力甚至使得那匹戰馬也雙腿前跪,翻滾倒地。
眨眼間連殺四人,何大仙衝過了定難軍騎兵的橫線,直接向他們後麵的帳篷區跑去。
僥幸逃過何大仙鐵錘的其餘定難軍騎兵們,麵對的正是排成一排橫列,緊緊靠在一起,動作整齊劃一的趙家軍十三名騎兵!
臥槽,這麽大的草原上,要不要擠得那麽緊啊?難道你聞不到旁邊那家夥身上的狐臭?
你們這算是在跳芭蕾舞嗎?
搞笑你們是認真的嗎?
四個小天鵝?哦,sorry,是十三隻小天鵝!
等這些定難軍騎兵衝到跟前,才發現這些唐軍騎兵似乎不是在搞笑或者跳舞。
第一個靠上來的定難軍騎兵麵對的是趙四五,一看大家都快要撞上了,那趙四五居然還在裝逼,長長的馬刀遠遠地伸在右邊,絲毫沒有來抵擋的跡象。那定難兵心中大喜,手中長刀使勁一頂便刺向了趙四五。哪知趙四五看都沒看他一眼,左邊另一名唐兵卻突然將手中長長的馬刀伸了過來,輕輕一頂就格開了他的馬刀,然後順著長杆一路切下去,等那定難軍騎兵反應過來時,人家的長刀已經切到他的脖子邊了!
咕咚一聲,一顆腦袋被切掉了。
然後又是咕咚,劈啪,一通亂響,正當麵的九名定難軍騎兵紛紛滾落馬下,而趙家軍的騎兵們隻是被噴了一頭一臉的血而已,毫發無損。
轉過身來,第二個迴合,剩下八名定難軍騎兵大概知道怎麽迴事了,再次向完成轉向的趙家軍騎兵衝了過來,其中衝在最前麵的是一名定難軍夥長,武功還是不錯的,衝到跟前時已經時刻關注著右手邊那支另一個趙家軍騎兵的馬刀,見到果然是其他人來幫他格刀,這名夥長反應也快,隨手挑開從一旁擋過來的馬刀,尋個縫隙便刺了進去。
然後便見到正當麵的那名騎兵左手手臂上綁著的一塊厚厚的木頭,噹地一下擋開了刺過來的刀,左右兩匹馬相互一擠,就將這位定難軍夥長給擠下了馬,摔了個頭昏腦脹,半天都爬不起來。
隻有一名定難軍騎兵手中的馬刀,成功地避過了所有的攔截,砍到了一名趙家軍騎兵趙二七的前胸,隻聽噹的一聲脆響,長刀被彈開。
尼瑪,原來裏麵還有一層鋼甲!
是的,因為屬於行軍途中,趙家軍騎兵的身上並沒有裝備在陽方口大戰中出奇效的人骨哨子,但是還是按照契丹重騎兵的配置,人人的胸前都墊了兩塊薄薄的鐵板,腦袋上也戴了個半盔。本來人家契丹重騎兵的標配就是拿來衝陣的,哪裏會懼怕輕騎兵!雖然為了行軍減重,趙家軍隻裝備了一半重騎兵的盔甲,但用來對付這幫定難軍輕騎兵那是足夠了。
十三人對付二十一人,兩個迴合下來殺死十二人,何大仙砍死三人,撞落馬下四人,趙家軍隻有一人落馬受輕傷而已。
最後兩名定難軍騎兵眼看不對,趕緊拍馬轉身就想逃跑。
但是,哪裏逃的掉!
前麵又出現了一百多騎唐軍圍了過來!
且不說這些騎兵的戰鬥,先看何大仙那邊。
剛才何大仙殺透定難軍騎兵的陣線後,沒有再管後麵的情況,單槍匹馬直接就衝進了圍著圍欄的帳篷區。
這個帳篷區麵積不小,差不多有一個足球場那麽大,是牧民圈住馬群和臨時居住的地方。
何大仙剛剛衝進帳篷區,就見兩名手持馬刀,騎在馬上,一身牧民打扮的男子一臉的憤怒,正向他衝了過來!
尼瑪,今天怎麽忒多人來尋死呢?
兩個牧民一老一少,老的大約四五十歲,身材高大,穿一身褐色的錦袍夏衣,腰紮一條五指寬的牛皮腰帶,手持一杆紅櫻長槍。另一名少年則看起來十四五歲的樣子,一臉的稚氣未消,身上同樣是錦衣長袍,手上也是一杆紅櫻長槍。
這兩人一看就是有錢人,應該是這個牧場的老板和少爺了,隻是雖然勇氣可嘉,但是看他們騎在馬上笨拙地舉著長槍的樣子,顯然是不會武功,也沒有戰陣經驗的倆菜鳥!
按說軍人怎麽可以欺負老百姓呢,但是何大仙可沒有這個想法。
管你是誰,敢拿槍來捅勞資,勞資自然一錘子砸死你!
胯下戰馬飛奔,何大仙手中七十二斤大馬槊揮舞起來,帶著淩厲的風聲就向那不知死活的一老一少掃了過去。
就在這時,遠處帳篷裏突然跑出一名少女,嘴裏淒厲地哭喊了一聲:“爹爹!”後麵也同時追出一名中年婦女。
何大仙一下就愣住了!
說時遲那時快,手中長槊已經改變方向,變成了上挑,噹地一下格飛了老人的長槍,自己也鬆手放掉馬槊任由其飛了出去,然後閃電般伸手捉住老者的腰帶,一下就將那老者扯了過來。左手邊少年的長槍也刺了過來,何大仙左手手臂上當作臂盾使的“曜石盾”輕輕隔開槍頭,也是伸手一把抱住了那少年的腰,將那少年也一起抓了過來!
腰肢細長柔軟,這少年也是個女孩子!
眼見裝逼第一個迴合就輸了,這名品味有點高,年輕俊朗的定難軍校尉,不由得惱羞成怒了。
也沒聽清楚何大仙在說什麽,直接手持馬槊指著何大仙就開罵了:“哪裏來的鄉巴佬,竟敢闖我神池關!”
這就沒處說理去了。
人家何大仙好好的運足中氣,報了個振武巡邊使的名頭出來,本來隻是想嚇嚇這個低級別的定難軍小軍官,詐一詐定難軍來這裏的意圖。
哪知這頭倔強的小毛驢居然又沒搭理他這個“高官”的自報家門,還嘴裏不幹不淨的說著不尊重人的怪話。
還要拿手中那把不到十斤重的劣質三叉戟來指著我?
何大仙一生最討厭兩件事,一是他好好說話的時候別人不搭理他,另一件是隨便拿個什麽東西去指著他。
實在太粗魯了,太沒禮貌了!
剛才在那個豆腐渣工程似的所謂的“神池關”,何大仙自報家門沒人理他,到了這個定難軍校尉麵前又自報家門還是沒人搭理他。
尼瑪這就是你們這幫低級軍官混的不好的原因了,見到高官一絲敬重之心都沒有!
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裏,要想找到像韓匡嗣那樣的高貴聰明懂禮貌,又知道尊重和體貼他人,讓每個人都如沐春風的人,實在是太難了。
何大仙怒了。
二話不說,舉起馬槊,拍馬就上前,擺出一副幫你老板好好教訓你一下的姿態。
哪知這定難軍的小校尉也是硬氣,見何大仙舉槊拍馬就來,也舉起手中三叉戟衝了上來。
那就沒辦法了。
本來你可以逃,也可以投降,但你偏偏要上來送死!
兩個相互之間陌生的將領上馬交戰,第一迴合是沒人會有所保留的。畢竟大家麵對麵真的打起來,反應和使力都在一瞬間,不是你想裝逼你就能打贏的,留力的結果很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兩馬相錯,隻見“新任振武巡邊使”趙將軍手中七十二斤大馬槊奮起全力朝著定難軍校尉狠狠地砸了下去,咣當一聲,定難軍校尉手中的三叉戟立刻折斷,沉重的狼牙棒頭直接敲在了那顆沒有戴頭盔的大好頭顱上,當場像打碎了西瓜似的,血肉模糊,紅白相間,麵目都分不清了。
何大仙也是反應很快,眼見已經打死了人,下一步毫不猶豫就要殺人滅口!
迴頭望向身後的十幾名趙家軍騎兵,口中大喊一聲:“戰!”然後沒有任何停滯,繼續拍馬向前,朝著那定難軍校尉身後的二十多名騎兵衝了過去。
那些定難軍騎兵還沒反應過來,隻是下意識地跟著長官起步奔跑,哪知眨眼間自家主將被人爆了頭,然後那蠻子就已經衝到了麵前。
電光火石之間,何大仙手中沉重的“墮馬槊”淩空甩了半個圈,將靠的最近的左邊那名騎兵的上半身一棒子敲碎,槊頭絲毫沒有減速,劃著殘影又撞到右側一名定難軍騎兵的側腰上,將那人直接從馬上推了下去,在地上翻滾著,渾身鮮血淋漓,眼見不活了。
沾滿了淋漓血汁和黃白腦汁,殺氣騰騰的狼牙棒形狀馬槊頭再次高高揚起,砸向了跑得稍微靠後的第三名定難軍騎兵的頭上。
那第三名騎兵大驚,連忙舉起手中馬刀去格擋。
何大仙發飆,哪裏擋得住!沉重的馬槊砸了下來,咣一下砸斷了騎兵手中馬刀脆弱的木杆,將他的腦袋啪嗒一下砸進了胸膛裏,巨大的衝擊力甚至使得那匹戰馬也雙腿前跪,翻滾倒地。
眨眼間連殺四人,何大仙衝過了定難軍騎兵的橫線,直接向他們後麵的帳篷區跑去。
僥幸逃過何大仙鐵錘的其餘定難軍騎兵們,麵對的正是排成一排橫列,緊緊靠在一起,動作整齊劃一的趙家軍十三名騎兵!
臥槽,這麽大的草原上,要不要擠得那麽緊啊?難道你聞不到旁邊那家夥身上的狐臭?
你們這算是在跳芭蕾舞嗎?
搞笑你們是認真的嗎?
四個小天鵝?哦,sorry,是十三隻小天鵝!
等這些定難軍騎兵衝到跟前,才發現這些唐軍騎兵似乎不是在搞笑或者跳舞。
第一個靠上來的定難軍騎兵麵對的是趙四五,一看大家都快要撞上了,那趙四五居然還在裝逼,長長的馬刀遠遠地伸在右邊,絲毫沒有來抵擋的跡象。那定難兵心中大喜,手中長刀使勁一頂便刺向了趙四五。哪知趙四五看都沒看他一眼,左邊另一名唐兵卻突然將手中長長的馬刀伸了過來,輕輕一頂就格開了他的馬刀,然後順著長杆一路切下去,等那定難軍騎兵反應過來時,人家的長刀已經切到他的脖子邊了!
咕咚一聲,一顆腦袋被切掉了。
然後又是咕咚,劈啪,一通亂響,正當麵的九名定難軍騎兵紛紛滾落馬下,而趙家軍的騎兵們隻是被噴了一頭一臉的血而已,毫發無損。
轉過身來,第二個迴合,剩下八名定難軍騎兵大概知道怎麽迴事了,再次向完成轉向的趙家軍騎兵衝了過來,其中衝在最前麵的是一名定難軍夥長,武功還是不錯的,衝到跟前時已經時刻關注著右手邊那支另一個趙家軍騎兵的馬刀,見到果然是其他人來幫他格刀,這名夥長反應也快,隨手挑開從一旁擋過來的馬刀,尋個縫隙便刺了進去。
然後便見到正當麵的那名騎兵左手手臂上綁著的一塊厚厚的木頭,噹地一下擋開了刺過來的刀,左右兩匹馬相互一擠,就將這位定難軍夥長給擠下了馬,摔了個頭昏腦脹,半天都爬不起來。
隻有一名定難軍騎兵手中的馬刀,成功地避過了所有的攔截,砍到了一名趙家軍騎兵趙二七的前胸,隻聽噹的一聲脆響,長刀被彈開。
尼瑪,原來裏麵還有一層鋼甲!
是的,因為屬於行軍途中,趙家軍騎兵的身上並沒有裝備在陽方口大戰中出奇效的人骨哨子,但是還是按照契丹重騎兵的配置,人人的胸前都墊了兩塊薄薄的鐵板,腦袋上也戴了個半盔。本來人家契丹重騎兵的標配就是拿來衝陣的,哪裏會懼怕輕騎兵!雖然為了行軍減重,趙家軍隻裝備了一半重騎兵的盔甲,但用來對付這幫定難軍輕騎兵那是足夠了。
十三人對付二十一人,兩個迴合下來殺死十二人,何大仙砍死三人,撞落馬下四人,趙家軍隻有一人落馬受輕傷而已。
最後兩名定難軍騎兵眼看不對,趕緊拍馬轉身就想逃跑。
但是,哪裏逃的掉!
前麵又出現了一百多騎唐軍圍了過來!
且不說這些騎兵的戰鬥,先看何大仙那邊。
剛才何大仙殺透定難軍騎兵的陣線後,沒有再管後麵的情況,單槍匹馬直接就衝進了圍著圍欄的帳篷區。
這個帳篷區麵積不小,差不多有一個足球場那麽大,是牧民圈住馬群和臨時居住的地方。
何大仙剛剛衝進帳篷區,就見兩名手持馬刀,騎在馬上,一身牧民打扮的男子一臉的憤怒,正向他衝了過來!
尼瑪,今天怎麽忒多人來尋死呢?
兩個牧民一老一少,老的大約四五十歲,身材高大,穿一身褐色的錦袍夏衣,腰紮一條五指寬的牛皮腰帶,手持一杆紅櫻長槍。另一名少年則看起來十四五歲的樣子,一臉的稚氣未消,身上同樣是錦衣長袍,手上也是一杆紅櫻長槍。
這兩人一看就是有錢人,應該是這個牧場的老板和少爺了,隻是雖然勇氣可嘉,但是看他們騎在馬上笨拙地舉著長槍的樣子,顯然是不會武功,也沒有戰陣經驗的倆菜鳥!
按說軍人怎麽可以欺負老百姓呢,但是何大仙可沒有這個想法。
管你是誰,敢拿槍來捅勞資,勞資自然一錘子砸死你!
胯下戰馬飛奔,何大仙手中七十二斤大馬槊揮舞起來,帶著淩厲的風聲就向那不知死活的一老一少掃了過去。
就在這時,遠處帳篷裏突然跑出一名少女,嘴裏淒厲地哭喊了一聲:“爹爹!”後麵也同時追出一名中年婦女。
何大仙一下就愣住了!
說時遲那時快,手中長槊已經改變方向,變成了上挑,噹地一下格飛了老人的長槍,自己也鬆手放掉馬槊任由其飛了出去,然後閃電般伸手捉住老者的腰帶,一下就將那老者扯了過來。左手邊少年的長槍也刺了過來,何大仙左手手臂上當作臂盾使的“曜石盾”輕輕隔開槍頭,也是伸手一把抱住了那少年的腰,將那少年也一起抓了過來!
腰肢細長柔軟,這少年也是個女孩子!